2021年, 第41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1-12-1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阿依妮尕尔·艾力, 张涵雪, 陈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387-23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可稳定分散的载药纳米黑磷,并将其用于光热/化疗协同的纳米制剂。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剥离剂,聚乙二醇二胺(H2N-PEG-NH2)、壳聚糖(CS)及A型明胶(Gel)为修饰剂,筛选并载带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载药黑磷纳米片。通过透射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及体外细胞学评价。结果:剥离方法筛选试验表明BPNSs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超声300 W,10 h,探头超声180 W,6 h,温度<30℃,表现出外观形貌均一;修饰剂筛选试验表明H2N-PEG-NH2/BPNSs质量比为10:1,BPNSs/DOX质量比为1:1,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及负载率;体外释放试验表明,DOX在弱酸性条件下结合近红外光照(NIR)释放迅速,展现出光控释药特性;体外细胞学试验表明PEG-BPNSs-DOX具有良好的抗骨肉瘤活性。结论:PEG-BPNSs-DOX可稳定分散,制备简单,具有NIR光控释药特性及良好的光热性能,有利于光热/化疗协同治疗骨肉瘤,在纳米递送系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刘梦诗, 杨得坡, 杨婉玲, 蔡轶, 王康慧, 彭梦蝶, 陈柏忠, 郑国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395-2400,24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对四花青皮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采用ZORBAX R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40℃。结果:在正离子模式下,从四花青皮中共鉴定了32个成分,包括18个黄酮类化合物,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2个生物碱类成分和5个其他成分,其中14个成分为四花青皮中首次报道。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四花青皮中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四花青皮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赵鹏飞, 李慧霞, 甘丹, 陈小飞, 赵红天, 陈明杨, 戎欣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01-2405,24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并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方法:采用湿法介质研磨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DI);用扫描电镜观察晶体形态;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晶型和化学结构有无变化;用透析袋法测定纳米晶体的溶出度。结果:制备的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104 nm,PDI值为0.215;羟基喜树碱纳米化前后晶型和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纳米化后的药物溶出度明显提高,药物溶出参数T50TD(药物溶出50.0%和63.2%所需时间)显著减少。结论:湿法介质研磨制备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方法可行,平均粒径较小且分布较均匀;研磨后的羟基喜树碱晶型未被破坏,仍为结晶态;制成的羟基喜树碱纳米晶体溶出性能明显改善。
  • 申玉坤, 申玉璞, 潘一峰, 石春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06-2409,24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合成新型的萘磺酸钠修饰的石墨烯基Fe3O4-华法林复合材料(Fe3O4/GO-NA/W),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分析其抗凝血性,以期用于心脏支架抗凝血。方法:采用离心法对Fe3O4/GO-NA/W的包封率进行测定;计算生成物的回收率、精密度并评价其稳定性;将Fe3O4/GO-NA/W复合材料固定于多巴胺涂覆的316 L不锈钢表面,研究其表面抗凝血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表面血小板的黏附情况。结果:所制得复合材料的包封率(n=5)为(80.1±1.09)%,平均回收率(n=3)为(100.4±0.44)%,华法林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0~100 μg·mL-1r=0.999 8),DA-GNW表面水接触角为(50.8±1.1)°,固定了Fe3O4/GO-NA/W复合材料的不锈钢表面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结论:Fe3O4/GO-NA/W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抗凝血性能良好。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心血管材料表面的应用为其生物功能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莎日娜, 张冬婕, 赵志刚, 梅升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10-24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人尿液中甲氨蝶呤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考察测定方法,分析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包括对照品称量、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制备、回收率及基质效应、校正曲线拟合、仪器的精密性、实验温度和对照品纯度等,然后逐一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置信概率P为95%时,人尿液中甲氨蝶呤低浓度0.06 μmol·L-1和高浓度3 μmol·L-1质控样品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6 5 μmol·L-1和0.20 μmol·L-1结论:根据不确定度的大小及来源,改良测定方法,提高分析准确性。UHPLC-MS/MS法测定人尿液中甲氨蝶呤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曲线拟合、生物样品配制和标准液配制、回收率及基质效应引入;高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由生物样品配制和标准液配制、回收率引入。
  • 魏永鸽, 黄贺梅, 齐园圃, 孙永武, 李姝颖, 范明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16-24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吴茱萸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处方(吴茱萸碱-PLGA纳米粒),考察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单因素考察PLGA用量,油水体积比,泊洛沙姆188浓度,超声功率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吴茱萸碱-PLGA纳米粒处方。采用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制备吴茱萸碱-PLGA纳米粒冻干粉末,并考察体外释药情况及释药模型。结果:吴茱萸碱-PLGA纳米粒最佳处方为:PLGA用量为445.1 mg、油水体积比1:5.2、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为1.2%。包封率和粒径分别为(75.73±1.33)%和(173.27±6.86) nm,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Mt/M=0.109 9t1/2+0.081 6,缓释特征明显。结论: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吴茱萸碱-PLGA纳米粒处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尧青, 赵辛元, 李丹, 柯志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23-24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是否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自噬来减轻棕榈酸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方法:棕榈酸和西格列汀处理H9c2细胞24 h后,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共聚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表达情况;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Casp3、C-PARP和Cyt C以及相关调控因子AMPK和mTOR等的表达。结果:棕榈酸抑制H9c2细胞活性,减少LC3的蛋白表达,增加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比率,增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AMPK的磷酸化;而西格列汀可抑制PA对H9c2的这些作用,促进LC3蛋白表达,减少凋亡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比率,增加AMPK的磷酸化。结论:本研究显示西格列汀可能通过促进自噬和减轻细胞凋亡来对抗棕榈酸诱导的细胞损伤,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
  • 张洁, 贾新菊, 董闪闪, 周慧敏, 康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28-243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盐酸硫胺(THC)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糖脂代谢及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30只T2DM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HC组、THC+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抑制剂(LY294002)组,每组各10只,10只健康大鼠设为对照组。THC组灌胃THC 3 mg·kg-1,THC+LY294002组灌胃THC 3 mg·kg-1,尾静脉注射LY294002 0.5 mg·kg-1,对照组、T2DM组分别灌胃、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8周。检测大鼠糖脂代谢指标、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肾组织AKT、p-AKT、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p-FoxO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FBG、FINS、HOMA-IR、TG、TC、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给予THC后上述糖脂代谢指标均改善,在THC的基础上给予LY294002可降低THC对糖脂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肾组织MDA、ROS含量升高,给予THC后上述氧化应激指标均改善,在THC的基础上给予LY294002可降低THC对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肾组织p-AKT/AKT降低、p-FoxO1/FoxO1升高,给予THC后肾组织p-AKT/AKT升高、p-FoxO1/FoxO1降低,在THC的基础上给予LY294002可逆转THC对p-AKT/AKT、p-FoxO1/FoxO1的影响。结论:THC可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 黄娜娜, 李俊, 饶高雄, 浦滇, 王俏俏, 杨朝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33-244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多种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多厂家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5%甲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20℃,对多批不同厂家和来源的生脉饮(党参方)制剂进行分析,建立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生脉饮(党参方)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3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色谱峰;多批次生脉饮(党参方) 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061~0.798;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3类主成分中包含的7个成分峰是造成不同批次生脉饮(党参方)质量差异的主要标志物。在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加样回收率在97.32%~101.26%,RSD为1.89%~3.56%。结论:不同批次的生脉饮(党参方)之间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存在质量差异。生脉饮(党参方)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为其进一步药效及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 张宏都, 蒋晓煌, 蒋孟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43-24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选砂炒牛蒡子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炮制温度、炒制时间、砂用量等影响因素,以砂炒牛蒡子中牛蒡苷含量、爆裂率和煎出率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分优选其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为:砂用量为药物重量的12倍,砂炒温度200℃,炒制时间4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可靠、爆裂率高、成品酥脆、质量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 刘敏, 黄鹤归, 余南才, 刘新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47-24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洋参抗衰合剂中5种水溶性丹参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5.0% A;15~25 min,5.0%→30.0% A;25~35 min,30.0%→36.0% A;检测波长287 nm;柱温30℃;体积流量1.0 μg·mL-1,测定洋参抗衰合剂中5种水溶性丹参成分含量。结果:洋参抗衰合剂方中君药丹参所含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阿魏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共5种水溶性有效成分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各成分药物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105%之间,RSD均在2.0%以内。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洋参抗衰合剂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全面质量控制,有利于合剂水提效果的整体监控。
  • 朱艳慧, 陈俭双, 文清, 黄海英, 刘富岗, 贾永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51-24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金花清感颗粒中新绿原酸、马钱苷酸、绿原酸、咖啡酸、獐牙菜苷、连翘酯苷A、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芩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白杨素、千层纸素共14种成分的含量,为金花清感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金花清感颗粒中14种成分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新绿原酸、马钱苷酸、绿原酸、咖啡酸、獐牙菜苷、连翘酯苷A、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芩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白杨素和千层纸素分别在1.03~20.50,0.72~14.76,1.76~43.93,0.50~10.02,2.50~49.97,2.50~50.02,1.40~27.98,9.66~193.14,1.05~20.90,8.89~177.76,3.39~67.84,0.55~10.92,0.09~10.12,0.20~10.45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5.85%,97.66%,104.92%,96.40%,96.67%,95.57%,95.61%,99.45%,96.54%,97.38%,96.56%,96.71%,102.42%,97.77%,RSD均小于3.0%。10批金花清感颗粒中上述1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19~1.42,0.20~0.37,6.51~7.72,0.20~0.25,2.12~2.80,1.75~2.46,0.89~1.14,14.41~16.58,0.41~0.64,15.85~20.01,2.80~3.44,0.38~0.53,0.02~0.03,0.07~0.11 mg·g-1结论:建立的HPLC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金花清感颗粒质量控制评价。
  • 药物与临床
  • 高珊珊, 侯立新, 仇勤, 孙继佳, 苟小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56-24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系统药理学视角结合计算方法,深入解析中药复方苓桂术甘汤(LZD)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协同性。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以及PubChem中检索出LZD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ACD/Labs软件对LZD主要化学成分进行ADMET筛选;从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NAFLD相关的作用靶点,运用SEA、HitPick靶点预测系统依次检索各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取两者交集获得LZD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靶点集,同时,提出利用最小集合覆盖算法(SCP)优化出LZD治疗NAFLD的关键成分集;进一步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得LZD潜在作用靶点的PPI网络,通过基于网络距离的计算方法发现LZD关键成分之间的协同治疗作用;最后,利用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ADMET筛选、靶点预测与识别,筛选出LZD中主要活性成分116个及其作用的78个潜在NAFLD靶点;利用SCP算法优化出LZD中的22个关键成分;对基于STRING构建的PPI网络分析,发现2个核心子模块,同时利用网络扰动计算方法,发现LZD中22个关键成分中有14个成分之间存在协同治疗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LZD主要通过25条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涉及:乙型肝炎(hepatitis B)、TNF、丙型肝炎(hepatitis C)、HIF-1等;最后,分子对接验证显示,LZD中的Quercetin、2-methoxyphenylacetone、cinnamic acid、methyl cinnamate、dimethyl phthalate、diethyl phthalate等有效成分与AKT1、CXCL8、JUN、MAPK8、TNF等5个重要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LZD的药效物质基础,探讨了LZD的药理作用机制,为LZD的临床应用以及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王桂凤, 李雪芹, 刘锐锋, 廖础欣, 余润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64-24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利用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资料,建立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2020年100例住院患者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二级指标中疾病诊断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相对权重排名前两位,医师处方权限及临床疗效监测排名后两位。评价的100份病历中,与理想解相对接近程度(Ci)等于100%的3例(占比3.0%),介于90%~100%的6例(占比6.0%),介于80%~90%的8例(占比8.0%),介于70%~80%的11例(占比11.0%),介于60%~70%的61例(占比61.0%),50%~60%的11例(占比11.0%)。主要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表现在疾病诊断、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后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四个方面。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可综合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强,评价方法简便灵活。评价结果显示该药的使用较为合理。
  • 毛爱珺, 冯潇宇, 马丁, 熊小芹, 王瀚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69-247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药利拉鲁肽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相关性,确定最佳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接受利拉鲁肽药物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用药过程中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治疗时间1年,根据血糖临床控制疗效标准确定显效、有效及无效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不良反应及相关因子指标;ROC曲线分析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最佳血药利拉鲁肽的浓度。结果:HPLC检测利拉鲁肽血药浓度色谱图基线平稳,回归方程线性良好;显效患者42例,有效患者25例,无效患者13例,3组患者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分别为116.40,102.58,82.33 ng·mL-1,显效组中位利拉鲁肽谷浓度最高,有效组次之,无效组最后,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分成A组(<100 ng·mL-1)、B组(100~120 ng·mL-1)、C组(120~140 ng·mL-1)及D组(>140 ng·mL-1)4个浓度区间;当高于120 ng·mL-1时,易发生低血糖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血药浓度对FPG、PBG、HbA1c、TC、TG、LDL-C、ALT、Cr、AIP、IMT厚度、sICAM-1、sVCAM-1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影响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利拉鲁肽最佳浓度为108.44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调整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中利拉鲁肽浓度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 周谢海, 夏清荣, 单锋, 曹银, 聂丽娟, 梁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74-2477,24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精神病院利培酮(risperidone,RIS)血药浓度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现状,探索RIS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RIS TDM住院患者的检测结果及相关病例资料,分析利培酮、活性代谢物9-羟基利培酮(9-OH-RIS)以及总活性成分(active moiety,AM)血药浓度值的分布情况,探索日剂量、性别、年龄对血药浓度的影响以及体质量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1 007例患者共行RIS TDM 4 458例次,平均监测次数为4.47次,29.99%例次监测结果不在建议的参考范围(20~60 ng·mL-1)内,临床实际RIS血药浓度值(CRIS)、9-OH-RIS血药浓度值(C9-OH-RIS)以及AM血药浓度值(CAM)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45~39.79)、(8.43~74.87)和(11.74~97.23) ng·mL-1CAM与日剂量具有相关性(ρ=0.536,P<0.01),C9-OH-RIS与日剂量具有相关性(ρ=0.570,P<0.01),CRIS与日剂量呈较弱的相关性(ρ=0.192,P<0.01)。女性较男性有更高的CAM与AM浓度剂量比(C/D)值,不同年龄段患者CAM与C/D值存在差异。体质量与CAMρ=-0.065,P<0.01)和C/D值(ρ=-0.098,P<0.01)呈负相关,与RIS/9-OH-RIS比值(ρ=0.037,P=0.014)呈正相关。BMI与CAMρ=-0.054,P<0.01)和C/D值(ρ=-0.033,P=0.026)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实际CAM参考值范围相比于AGNP-TDM专家组推荐的参考范围更宽;日剂量、性别、年龄、体质量和BMI是影响CAM以及C/D值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或可以为RIS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郦昱琨, 尹文俊, 安晓婕, 袁双丽, 冯文玲, 颜明智, 杨磊, 赵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78-248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肝腹水患者联合使用呋塞米与甘露醇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使用呋塞米和甘露醇的115例肝腹水住院患者资料,对可能发生AKI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发生AKI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发生AKI的患者34例(29.57%),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胆汁酸2个影响因素对发生AKI有显著性影响(P<0.05)。进一步得到发生AKI的联合预测因子Y,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9,表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胆汁酸是肝腹水患者联合使用呋塞米与甘露醇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将上述因素代入联合预测因子的计算公式,应注重AKI风险的评估,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药学实践
  • 任晓蕾, 刘刚, 刘一, 詹轶秋, 张春燕, 黄琳, 封宇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83-248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方法:提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首诊断为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处方信息,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种类、频率及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63名患者处方信息中首诊断为痴呆者895人,首诊断为认知功能障碍者168人。65岁以下患者人数占比痴呆组显著低于认知功能障碍组,85岁以上患者人数占比痴呆组显著高于认知功能障碍组(P<0.01)。2年间痴呆患者平均每人开具过(7.11±8.37)种药品,显著高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3.16±3.69)种(P<0.01);痴呆患者一线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的使用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1),改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药物使用率高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痴呆患者的多种药物联用方案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潜在用药风险;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联用时跌倒风险的增加。结论:痴呆患者促认知药物及针对BPSD的药物使用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关注潜在联合用药风险。
  • 张旭平, 陈海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87-2489,25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的不合理使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药物利用类文献进行分析,探讨DUI方法的不合理使用。结果:国内DUI方法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未采用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推荐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计算DUI;(2)认为DUI≤1.0表示用药合理或者认为DUI越接近1用药越合理;(3)未对比不同医疗单位或者同一医疗单位不同时段的DUI值。结论:我国学者对药物利用指数的不合理使用较为常见。
  • 袁海玲, 韩文, 李坤, 武琼, 王皎, 徐丽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90-24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住院患者药物医嘱流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患者药物医嘱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FMEA,选出优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125的失效模式,整理分析其失效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FMEA活动前后RPN值、临时医嘱率、不合理医嘱率、护士日均取药次数及临时取药次均等候时间,分析改进效果。结果:住院患者药物医嘱流程中共找出11项高风险失效模式,通过规范药物医嘱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医嘱执行程序、简化退药流程、修订完善制度及对医生、药师、护士培训等措施后,11项失效模式合计RPN值由2 596降至622,降幅76.04%;临时医嘱率、不合理医嘱率、护士日均取药次数及临时取药次均等候时间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药物医嘱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临时医嘱率及不合理医嘱率,确保患者药物治疗的及时性及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 楚尧娟, 张瑞, 乔高星, 尹钊, 贾雪冬, 梁艳, 杨勇杰, 杜书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495-24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医院药学服务型领导理论框架,明确服务型领导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具体特征,为医院药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质性研究和专家讨论法筛选医院药学服务型领导行为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对20名医院药学管理专家进行三轮函询,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结果:专家的积极程度高,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6,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2~0.46,P值均小于0.05,最终建立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医院药学服务型领导理论框架,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均较高,构建的医院药学服务型领导理论框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医院药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行为依据,为评价医院药学管理者服务型领导行为提供参考。
  • 综述
  • 李佳乐, 李蒙, 王坚成, 王晓玲, 梅冬, 王汀, 郑爱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3): 2500-25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2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儿童人口及儿科门诊人数的不断增加,儿童用药安全性与特殊性引起广泛关注。儿童用药需依据儿童生理特点及用药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给药系统,研发重点是新剂型、新品种的设计。直肠给药系统(rectal drug delivery systems,RDDS)凭借其顺应性强、安全性高、适用药物范围广等特点,成为儿童给药的一种理想途径。近年来,儿童用直肠制剂发展迅速,临床需求大,成为广大药学研究者设计研发儿童药物制剂的热点。本文就儿童用药特点及我国儿童用直肠制剂现状进行阐述,对儿童直肠药物的剂型设计、药物吸收、药械一体化及辅料安全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我国儿童直肠制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我国儿童直肠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