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论文
    柯媛媛, 周训蓉, 杨元凤, 杨仁惠, 罗玉玲, 张强, 高永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29-3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5
    摘要 (2630) PDF全文 (18) HTML (260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疏肝胃安颗粒的化学和物理指纹图谱,构建工艺及质量的一致性评价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建立12批疏肝胃安颗粒的化学指纹图谱,利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各个批次间的相关性,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对12批颗粒进行降维,通过矩阵变换,获得主成分的载荷矩阵;以颗粒的休止角、水分、松密度、振实密度、豪斯纳比、吸湿率、相对均齐指数7个物理参数构建物理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间的颗粒进行类别分析。 结果 12批疏肝胃安颗粒的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5,将12批颗粒按照PCA中的成分贡献率聚为2类,S1~S4聚为一类,S5~S12聚为一类;并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绿原酸、芍药苷、柚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12批颗粒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8,经PCA提取两个成分,PC1主要贡献率为55.8%,PC2主要贡献率为22.3 %。聚类分析将12批颗粒聚为3类。 结论 构建了疏肝胃安颗粒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工艺及质量的一致性评价中,为院内制剂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新思路。

  • 药物与临床
    赵敏, 沈小菊, 黄光明, 黄承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55-5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8
    摘要 (2623) PDF全文 (62) HTML (259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订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并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检测的患者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结果 共纳入2 660例患者,训练集2 128例,验证集532例。共有451例(17.0%)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其中训练集360例(16.9%)、验证集91例(17.1%)。LASSO回归筛选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谷浓度、入住ICU、合并使用利尿剂或碳青霉素类药品、中枢感染是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所筛选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95%CI:0.786,0.834),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19(95%CI:0.773,0.865)。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训练集P=0.962;验证集P=0.594)。 结论 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高,通过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构建的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 药学实践
    陈骏, 王婉玉, 向红平, 游如旭, 吕永宁, 张玉, 黄怡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72-7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1
    摘要 (2592) PDF全文 (43) HTML (255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我国医改与药事管理、药学服务的发展与补偿的内在逻辑与经验启示。 方法 系统检索政策文件,梳理信息并分析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发展与补偿机制的演进历程。 结果 我国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可分为初始体系建立期、实践推进期、服务转型期和拓展期4个阶段,与之相应的补偿政策发展包含“药事服务费”尝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事服务价值探索和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形成4个阶段。 结论 随着我国药事管理逐步科学化和药学服务逐渐专业化,药事服务价值逐步体现,项目内涵逐渐明晰,补偿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此外,建立与完善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成为保障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

  • 研究论文
    郭林林, 潘迪, 郑田, 付凌云, 徐旖旎, 廖佳佳, 钮晓淑, 沈祥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22-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4
    摘要 (2590) PDF全文 (34) HTML (257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V-Maf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G(V-Mafavian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MAFG)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 将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0.1%的3,5-二乙氧羰基-1,4-二氢-2,4,6三甲吡啶(3,5-diethoxycarbonyl-1,4-dihydro-2,4,6-collidine,DDC)饲料],阳性对照组[奥贝胆酸(Obeticholic acid,OCA 5 mg·kg-1)],OMT低、高剂量组(OMT 25 mg·kg–1和50 mg·kg–1)。每日给药一次,给药27 d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ST、ALT、TBA和TBIL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MAFG的蛋白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FN以及MAFG的蛋白水平。以转化生长因子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建立肝纤维化体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OMT低、高浓度组(2 μmol·L–1、10 μmol·L–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N和MAFG蛋白的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低MAFG的LX-2细胞系,检测上述肝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OMT能明显改善DDC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P<0.05),显著降低胆汁淤积型小鼠血清中AST、ALT、TBA和TBIL的表达水平(P<0.05)。OMT可明显下调小鼠肝脏内的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N和MAFG的蛋白水平(P<0.05)。OMT可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纤维化相关蛋白和MAFG的蛋白水平(P<0.05)。过表达和敲低LX-2细胞中的MAFG蛋白,发现肝纤维化相关蛋白与MAFG蛋白发生同向变化。 结论 OMT显著改善DDC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AFG蛋白表达而发挥的,MAFG可能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 研究论文
    刘茜, 房悦, 陈云艳, 钱智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47-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7
    摘要 (2586) PDF全文 (23) HTML (256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清热润湿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临床药效评价。 方法 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试验设计与研究,选择指标性成分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以及体外药效学指标MDA、IL-6、TNF-α作为检测指标,通过归一化法处理数据后加权计算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分析模拟预测最优提取工艺并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工艺优化前后药物的临床疗效,确认优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118 min、煎煮3次;优化后的药物疗效在创面评价(P<0.01)、疼痛评价(P<0.05)、舒适度评价(P<0.05)3个临床指标上均有改善。 结论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清热润湿方的提取工艺稳定有效,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 研究论文
    叶向丽, 林达淮, 刘婉婷, 陈彤, 张玉琴, 李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37-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6
    摘要 (2571) PDF全文 (19) HTML (254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鼠曲草醇提物抗斑马鱼病毒性肺炎模型的作用,并借助分子对接预测其质量控制成分与其炎症靶点的结合情况。 方法 制备鼠曲草醇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主要的9种成分(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3-O-二咖啡酰基奎尼酸、金丝桃苷、异毛蕊花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芹菜素)。通过鱼鳔注射聚肌胞苷酸,建立斑马鱼病毒性肺炎模型;实验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吲哚美辛)、鼠曲草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μg·mL-1),每组30尾,在测定最大耐受浓度(MTC)的基础上,荧光显微镜下分析统计各组鱼鳔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巨噬细胞的荧光强度及鱼鳔组织病理情况,采用q-PCR检测各组斑马鱼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AutoDock 1.5.7版进行分子对接,并应用PyMOL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示例,得到分子对接模式图。 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多指标测定鼠曲草醇提物的方法稳定、可行;鼠曲草醇提物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鱼鳔中性粒细胞数量;鼠曲草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能降低鱼鳔巨噬细胞荧光强度;鱼鳔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鼠曲草醇提取物中、高剂量组斑马鱼炎性浸润减少,但低剂量组炎性浸润减少不明显;q-PCR结果显示,鼠曲草醇提物能够下调IL-1β和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特别是高剂量组显著下调IL-1β基因的表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绿原酸、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与关键靶点IL-1β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1,3-O-二咖啡酰基奎尼酸、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与关键靶点TNF-α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 结论 鼠曲草醇提物具有抗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可能因其部分成分能够与炎症关键靶点IL-1β和TNF-α紧密结合,竞争性抑制炎症反应,通过减少鱼鳔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减少炎性浸润和下调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发挥作用。

  • 药物与临床
    崔利强, 郭代红, 朱曼, 王天琳, 高奥, 赵安琪, 伏安, 李鹏, 肖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60-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09
    摘要 (2532) PDF全文 (25) HTML (252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药源性运动障碍(drug-induced movement disorders,DIMDs)发生特点、关联药品及其风险信号。 方法 提取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0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神经系统相关自发报告,筛选出DIMDs报告,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药品分布特征等信息进行回顾分析,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法、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4种数据挖掘技术获取相关药品风险信号。 结果 经筛选得到DIMDs报告2 025例,分别在全部ADR和神经精神疾病ADR报告中占比为0.72%和6.63%。男女比为1.12∶1,多见于65岁以上人群。相关药品类型例数排名前3位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抗感染药物和呼吸系统用药,严重ADR出现频次排名前3的是莫西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左氧氟沙星。共有31种药品在4种数据挖掘方法中均产生信号,其中信号强度排名前3位的是莫西沙星、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 结论 应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抗感染药物和呼吸系统用药的临床应用监测,警惕高风险药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肌肉不自主收缩、震颤等ADR的发生,为临床尽早识别干预DIMDs提供参考。

  • 药物与临床
    习诗良, 杨艳丽, 汤和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67-7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0
    摘要 (2471) PDF全文 (21) HTML (244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癌痛患者行鞘内药物输注(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镇痛时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 H)和吗啡(morphine, M)的最佳转换比率(conversion ratio, CR)。 方法 纳入62名使用IDDS进行镇痛的癌痛患者,分析74次药物轮替过程,共分2组,分别为M-H组(M转换为H,n=50)和H-M组(H转换为M,n=24)。基于达到相同镇痛强度实际消耗的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推测可能的最佳CR,并根据临床使用的CR,计算出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最强密度分布、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等核心指标。统计轮替前后药物的日均剂量范围、日剂量95%CI、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变化情况等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的关键指标。 结果 M-H组和H-M组的回归系数分别为4.80和3.73,2组的CR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最强密度分布、95%CI分别为4.93、5.09、5.89、3.65、5.22、[3.62,6.24]和3.64、3.72、4.69、2.93、3.77、[2.73,4.55]。2组M的日均剂量范围、95% CI分别为1.18~17.49 mg·d–1、[0.89,19.76] mg·d–1和2.08~20.24 mg·d–1、[–2.56,24.37] mg·d–1;H为0.22~4.05 mg·d–1、[–0.14,4.17] mg·d–1和0.57~5.37 mg·d–1、[–0.5,6.35] mg·d–1结论 建议癌痛患者行IDDS镇痛时,当M轮替为H时,初始最佳CR为4.80;H轮替为M时为3.73,但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可参考范围分别为[3.62,6.24]和[2.73,4.55]。

  • 药学实践
    马依林, 马换换, 吴晓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78-8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2
    摘要 (2452) PDF全文 (28) HTML (243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政策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中药新制剂的研发和调剂使用政策修订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政策对比、文献调研等方式,梳理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比各省及部分地区现行中药调剂使用政策,提出改革措施及建议。 结果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政策给予中药制剂发展极大的鼓励与支持;各省份及部分地区在调剂品种、范围和程序上存在各种差异等问题,给调剂行为和跨省调剂造成了阻碍。 结论 建议搭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信息平台;统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调剂使用审批流程;医疗机构自身也应抓住机遇,加强新药转化力度,鼓励各方积极沟通,共同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药学实践
    陆海, 钮昕, 闫瑾, 王兴, 马一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84-9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3
    摘要 (2438) PDF全文 (44) HTML (242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V1.0),对眼科慢病药学服务进行评价。 方法 收集2023年1—6月期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干眼症、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科慢病患者,依据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V1.0)分析药物相关问题(drug-related problems,DRPs)类型、原因、介入方案及接受结果,提供6个月的眼科药学服务,并从眼科相关临床指标、用药依从性、视力生活质量、疾病及用药知晓程度等8个维度评价眼科药学服务结果。 结果 纳入患者306例,其中247例患者出现523条DRPs,其中与治疗有效性相关的DRPs 225条(43.02%)。共识别出543条相关原因,最常见是未正确储存或使用药品141条(19.37%)。药师为患者/家属层面提供接入方案最多为318条(38%),介入方案接受并完全执行392条(74.95%)。经过6个月的眼科药学服务,眼科相关临床指标、用药依从性、视力生活质量、疾病及用药知晓程度及用药相关问题数量等评价指标均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中国药物相关问题分类系统(V1.0),可清晰定位眼科慢病患者DRPs,为眼科药学服务规范、标准的开展提供临床依据,有效地降低了眼科DRPs地发生,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 综述
    谢昊, 姜琳, 许治清, 周洁如, 赵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92-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4
    摘要 (2310) PDF全文 (39) HTML (2260)   可视化   收藏

    胰腺癌预后差,致死率高,居全球癌症死因第六。高龄、吸烟、肥胖、慢性胰腺炎、2型糖尿病以及家族史为其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些药物或增加胰腺癌风险。该综述总结了具有流行病学研究证据的潜在风险药物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二甲双胍、质子泵抑制剂、雷尼替丁、青霉素、磺胺类抗生素和钙通道阻滞剂,并探讨了潜在致癌机制,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 综述
    张文君, 夏江, 王昊, 杨硕, 刘婷, 朱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99-1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5
    摘要 (2152) PDF全文 (34) HTML (2130)   可视化   收藏

    姜黄素是从姜黄属植物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天然化合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姜黄素治疗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其保肝作用及相关机制。以实验动物肝损伤模型为基础,总结了姜黄素在化学性、药物性、酒精性、非酒精性和免疫性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并分析了其改善实验性肝损伤的机制,为深入研究姜黄素在肝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综述
    程能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108-11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6
    摘要 (1960) PDF全文 (29) HTML (1940)   可视化   收藏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降压药物的迭代,长效CCB的出现减少了患者用药频率,并有利于更持久、平稳地控制血压。长效CCB包括CCB缓/控释制剂和分子长半衰期的CCB两种类型,临床使用中药物的吸收和代谢等过程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进而影响其降压疗效,甚至导致严重不良事件。该文主要探讨临床常见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长效CCB的降压作用,旨在为长效CCB的合理使用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专栏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3)》编写组,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9): 985-10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09.01
    摘要 (1838) PDF全文 (848) HTML (1804)   可视化   收藏

    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所导致骨脆性增加并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OP的患病率大幅攀升,但其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偏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其严重后果,尤其在老年人中,可导致残疾和死亡,并且相关医疗和护理成本巨大。OP及其骨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OP治疗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用药物和其他机制类药物。为了规范OP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基于当前OP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现状,组织多学科专家讨论并联合制定了本共识。

  • 药学监护
    朱静, 王超, 修子娟, 张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114-11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7
    摘要 (1763) PDF全文 (32) HTML (1742)   可视化   收藏

    环孢素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因其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且易诱发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尤为重要。该文报道1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在口服环孢素后出现震颤的不良反应(测得环孢素谷浓度C0为212.1 ng·mL–1)。临床药师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环孢素血药浓度并结合监测结果和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建议临床医生暂停环孢素的使用,调整给药方案为输注利妥昔单抗,以期达到更加安全的治疗效果。通过诊疗团队的持续药学监护与精心治疗,患者的震颤症状逐渐得到缓解,病情趋于稳定。该案例突出了临床药师在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体现,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化治疗与精准药学监护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

  • 药物警戒
    王兴东, 王喆, 刘明龙, 魏玉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1): 118-12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1.18
    摘要 (1545) PDF全文 (37) HTML (1505)   可视化   收藏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首要血管通路,其血栓形成可致AVF功能丧失,而AVF的功能与MHD患者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相关。静脉铁剂过敏致AVF闭塞尚无报道,该文病例为静脉输注右旋糖酐铁发生过敏反应,低血压表现致AVF血栓形成、闭塞,经介入治疗后AVF功能恢复正常。该文对该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提示MHD患者AVF的维护需警惕静脉铁剂过敏反应和低血压症状。

  • 研究论文
    姬惠鑫, 高敏, 温嘉琪, 王利珍, 白云娥, 高建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21-1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1
    摘要 (1530) PDF全文 (76) HTML (140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选古方上党参膏(Shangdangshen Ointment,SO)最佳提取工艺,并初步评价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党参炔苷含量、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复合熵权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上党参膏的最佳提取工艺。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采用香菇多糖和上党参膏灌胃进行治疗30 d,检测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清免疫因子(IL-2、IL-4)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肠道病理表现。 结果 上党参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3次,分别加10倍、8倍、6倍量水,第1次提取1 h,第2、3次提取0.5 h。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显著下降(P<0.01),脾脏指数、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小肠组织结构损伤严重;上党参膏治疗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脾脏指数、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小肠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上党参膏提取工艺可操作性强、提取率高、节能、重现性好;上党参膏可明显改善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 研究论文
    邱赛悦, 唐录, 骆美秀, 朴松兰, 王颖航, 潘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28-13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2
    摘要 (1138) PDF全文 (37) HTML (113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配伍人参调控Notch信号通路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5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UUO组、氯沙坦钾(RX)组、当归补血汤(DBD)组(3.75 g·kg–1、7.5 g·kg–1)、当归补血汤配伍人参(GDBD)组(4.4 g·kg–1、8.8 g·kg–1)。Sham组大鼠剥离输尿管,不结扎,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构建UUO大鼠RIF模型。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BUN和Cr含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TGF-β1、TNF-α、α-SMA的含量;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Notch1、JAG1、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功能异常,肾脏损伤和纤维化的关键指标TGF-β1、TNF-α、α-SMA表达升高,Notch1、JAG1、HES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与UUO组相比,各给药组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且与DBD组比较,GDBD组BUN、Cr、α-SMA、Notch1、JAG1和HE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人参对DBD延缓RIF具有增效作用,GDBD可能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降低TGF-β1的表达,对延缓UUO大鼠RIF起着重要作用。

  • 研究论文
    肖咪, 罗蓉, 赵红玉, 苏彦奇, 李丹, 蔡旭, 余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35-1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3
    摘要 (931) PDF全文 (25) HTML (92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低共熔溶剂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效果并优化其提取工艺。 方法 以淫羊藿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制备10种低共熔溶剂,从中筛选提取率最佳溶剂。在单因素试验(液料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液料比(mL·g–1)、提取温度(℃)及超声时间(min),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降糖活性,验证最佳提取工艺。 结果 含质量分数为40%水的1,3-丙二醇/氯化胆碱(摩尔比2∶1)低共熔溶剂作为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溶剂,其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27 min、液料比44 mL·g–1,提取温度为72 ℃。在此条件下,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率为8.26%,降糖活性IC50为0.31 mg·mL–1,均显著高于甲醇提取组。 结论 氯化胆碱/1,3-丙二醇是提取淫羊藿总黄酮的良好溶剂,可有效提升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率,为淫羊藿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论文
    陈伟燕, 耿晓梅, 卜明楠, 赵韶华, 刘敏彦, 靳怡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41-14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4
    摘要 (727) PDF全文 (24) HTML (720)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UPLC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准确评价酸枣仁汤的质量。 方法 建立酸枣仁汤指纹图谱,对10批酸枣仁汤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鉴定;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酸枣仁汤药效成分,并采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基于获得的药效物质建立酸枣仁汤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价酸枣仁汤的质量。 结果 通过指纹图谱分析,共得到酸枣仁汤32个共有峰,其中22种化学成分得到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了“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基于成分可测性和对照品的可获得性,选择贡献度较高的11种化合物作为药效关联物质,分子对接验证表明其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对此11种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11种被测化合物在检测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4 0),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良好。 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酸枣仁汤的药效物质筛选和质量评价,同时也为中药的活性成分筛选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思路。

  • 指南·共识·规范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0): 2315-233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0.01
    摘要 (595) PDF全文 (262) HTML (549)   可视化   收藏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需要积极治疗和长期管理。过去AD治疗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TCI)以及系统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患者对激素、传统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顾虑以及各地医疗水平不均衡等原因,临床上AD的治疗,特别是中重度AD的系统治疗,往往存在启动延迟、患者依从性不佳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制剂、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陆续上市,AD系统治疗逐步完善。然而由于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相对有限,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如何减停、不良反应处理等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随着“达标治疗”理念的引入,AD治疗强调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治疗目标为导向,开展个体化管理。其中,治疗药物管理和患者依从性管理等成为影响“达标”的重要因素,因此,药学服务在AD治疗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该共识旨在规范AD管理中的药物使用,归纳药学监护要点,保障用药安全,提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我国AD治疗管理质量提升。

  • 研究论文
    李波, 杨欢, 旷文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48-15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5
    摘要 (525) PDF全文 (14) HTML (52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测定麦芽酚铁胶囊中Fe(Ⅱ)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方法 采用月旭Ultimate® LP-C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进行分离,以pH 7.0菲啰嗪缓冲液∶乙腈∶四氢呋喃(V/V/V,98.8∶1.0∶0.2)-乙腈(V/V,80∶2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进样体积为5 μL;检测波长为561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 mL·min–1结果 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045、0.075 μg·mL–1,检测浓度在0.075~2.55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耐用性、溶液稳定性(18.5 h内)结果也均符合要求。 结论 该研究首次采用HPLC技术直接测定麦芽酚铁胶囊中Fe(Ⅱ)含量。该检测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补铁剂的工艺开发和质量控制。

  • 研究论文
    涂少辉, 吴金虎, 邹吉利, 武华军, 夏敬胜, 周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52-16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6
    摘要 (501) PDF全文 (37) HTML (47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消斑祛脂方改善肥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消斑祛脂方活性成分,在TCMSP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获取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以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肥胖症主要靶点;从Venny 2.1.0获取消斑祛脂方与肥胖症的交集靶点后导入String 11.0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并以CytoScape3.9.1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Metascape平台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采用Auto Dock Tools1.5.6软件将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对接。使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 µg·mL–1)消斑祛脂方对3T3-L1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胰岛素底物受体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 结果 从消斑祛脂方中筛选得到235种活性成分,对应280个靶点,与肥胖症交集靶点117个,核心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白介素-1B(IL-1B)、肿瘤蛋白P53(TP53),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消斑祛脂方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治疗肥胖的作用,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与AKT1之间对接结合能均小于–5.0 kcal·mol–1,表现出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10 µg·mL–1与20 µg·mL–1消斑祛脂方可显著提高3T3-L1脂肪细胞IRS-1及GLUT-4 mRNA表达水平(P<0.01);且显著促进PI3K和AKT的磷酸化(P<0.01)。 结论 消斑祛脂方可能通过提高3T3-L1 脂肪细胞中GLUT-4和IRS-1 mRNA表达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改善肥胖的作用。

  • 指南·共识·规范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临床应用的药事服务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4): 1603-16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4.01
    摘要 (479) PDF全文 (186) HTML (425)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皮下给药制剂工艺的快速发展,已有静脉注射剂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相继获批皮下制剂且数量逐渐增长。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工艺、药动学特点、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合理使用、药事管理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规范指导意见。为此,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提出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定义,同时围绕全球已上市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特点、临床合理应用、药事管理、药学监护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以期提高此类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综述
    段秀红, 马华, 尚宏周, 刘汉达, 魏丁香, 乔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6): 1950-19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6.17
    摘要 (444) PDF全文 (88) HTML (394)   可视化   收藏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优异亲水性、柔韧性和溶胀特性的三维网络立体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水凝胶在载药输送、组织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能。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近几年文献,介绍了温度响应型、pH响应型、氧化还原响应型、酶响应型、电响应型和多重响应型水凝胶,重点阐述了水凝胶在组织工程、药物载体、敷料、传感器、3D细胞培养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 研究论文
    梅佳华, 赵济, 薛蕊, 周益, 杨丽娟, 罗丽琴, 查学志, 马云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61-1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7
    摘要 (357) PDF全文 (22) HTML (35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复方蜘蛛香凝胶贴膏(Compound Zhizhuxiang Gel Plaster,CZGP)的质量控制及多元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凝胶贴膏中橙皮苷(hesperidin,HSP)、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L)及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DCL)进行定性鉴别;以HSP为内标,采用一测多评法,利用HPLC法测定HSP、CL及DCL的含量,并对CZGP进行含膏量、耐热性、含量均匀度及黏附力检查。 结果 薄层色谱中,各成分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清晰可见,分离效果良好;HSP、CL和DCL分别在13.20~1 689.00 µg·mL–1r=0.999 6)、2.85~365.40 µg·mL–1r=0.999 8)、4.14~530.40 µg·mL–1r=0.999 9)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20%、101.38%、102.19%,RSD分别为1.62%、1.36%、1.42%,测得3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1.183、1.707 0、1.921 0 mg·g–1,且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结果接近,可见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每贴CZGP平均含膏量为24.300 g,黏附力、耐热性及含量均匀度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 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可靠,能有效控制CZGP的质量。

  • 研究论文
    商缘君, 杜思宇, 耿波, 陈新, 郑国华, 胡俊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67-17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8
    摘要 (250) PDF全文 (17) HTML (24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栀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指纹图谱,研究栀子降血糖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栀子发挥降血糖作用的物质基础。 方法 对11批栀子药材进行UPLC分析,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法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UPLC-Q-TOF技术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特征峰进行鉴定;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栀子降血糖的药效指标,研究其降血糖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法建立谱效关系,研究栀子降血糖的物质基础。 结果 通过指纹图谱的建立,标定了14个共有峰;通过数据库及文献比对初步确定了各特征峰信息;通过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结合谱效关系分析,表明栀子发挥降血糖作用是各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其中异槲皮素、6″-O-trans-p-cinnamoylgenpin gentiobioside、栀子苷、jasminoside Q、京尼平-1-O-β-D-龙胆双糖苷的贡献程度较大。 结论 11批栀子均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活性,其降血糖作用是所含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共有峰7、12、5、8、4所对应的成分与其降血糖活性密切相关,揭示了栀子降血糖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 研究论文
    舒余琪, 杨小瑜, 彭颖慧, 汤庆发, 曹惠慧, 谢涛, 邵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1): 2433-243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1.01
    摘要 (242) PDF全文 (140) HTML (21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斑马鱼炎症模型探讨三物黄芩汤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 采用硫酸铜浸泡法、尾部横切法和脂多糖(LPS)卵黄囊显微注射法构建3种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0 μg·mL–1地塞米松),三物黄芩汤低、中、高剂量(100、200、300 μg·mL–1)组,荧光观察各组斑马鱼损伤部位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在LPS诱导炎症模型中,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斑马鱼体内炎症细胞的数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测定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乳酸试剂盒检测斑马鱼体内的乳酸浓度。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三物黄芩汤各给药组斑马鱼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聚集数量均显著降低。LPS诱导的斑马鱼在给予三物黄芩汤后存活率显著提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核因子-κB(NF-κB)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乳酸脱氢酶A(LDHA)和IL-10的mRNA水平以及乳酸浓度显著上调。 结论 三物黄芩汤能够调控LDHA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进而缓解急性炎症进程。

  • 药学实践
    许政坛, 倪恒凡, 王曼曼, 蔡琪, 张琳, 阳浩, 李健, 金朝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0): 1228-123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0.18
    摘要 (227) PDF全文 (87) HTML (20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近二十多年智能化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可视化研究。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PIVAS智能化建设情况的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121篇,统计年度发文量最多的是2021年(23篇);统计关键词241个,对关键词分析共形成12个聚类,排名前5的关键词分别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信息化、自动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智能化;统计PIVAS智能化建设发文机构,以河北省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量最多(6篇);统计作者350名,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庞国勋(7篇);统计期刊60个,以《中国药房》及《海峡药学》发文量最高(12篇);统计中国PIVAS智能化建设应用情况,使用智能化设备可明显降低调配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应用效果较好。 结论 中国PIVAS智能化发展速度快,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及自动化设备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且有效推动药学服务创新,是未来现代化医疗机构PIVAS建设发展的方向。

  • 药物与临床
    保芸, 万旭, 吴斌, 俞萍萍, 王立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4): 1675-168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4.11
    摘要 (223) PDF全文 (61) HTML (18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短期和长期济学研究现状。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M Reviews-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EBM Reviews-NHS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9个数据库及ISPOR网站。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38篇文献,结果表明在相关研究国家视角下,与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艾塞那肽ER、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相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具有经济性;与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相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具有长期经济性。 结论 仍需开展基于中国人群真实世界数据的各项经济学研究,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 研究论文
    卢琴, 李鸿斌, 杨惠霏, 齐诗语, 谢翔雨, 祝赫, 唐洪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3): 1486-149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3.02
    摘要 (221) PDF全文 (43) HTML (17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肠激安方是否能通过干预色氨酸代谢及其下游NMDAR1/ERK/BDNF信号通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肠激安方组(16.74 g·kg–1)、匹维溴铵组(18 mg·kg–1),每组6只。采用三因素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2周,每天1次,最后处死大鼠取材。通过烘干法测定大鼠粪便含水率、腹壁撤退反射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测定糖水偏好及HE染色进行模型评价。采用LC-MS测定大鼠血浆色氨酸代谢产物含量,q-PCR法检测NMDAR1、CREB1、BDN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IDO1、NMDAR1、ERK1/2、pERK、CREB1、BDNF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IDO1的表达,ELISA测定IFN-γ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肠激安方组和匹维溴铵组大鼠粪便含水率、AWR评分降低,糖水偏好值增加(P<0.05);血浆中TRP、KA含量增加,Kyn、QA含量减少,IFN-γ表达降低(P<0.05);结肠中IDO1、NMDAR1、pERK、CREB1、BDNF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 结论 肠激安方可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疼痛、腹泻症状,其机制与调节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抑制IDO1酶的表达,调控NMDAR1/ERK/BDNF信号通路有关。

  • 专栏
    王钰, 韩玉玲, 王忠兰, 郝丽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0): 1111-111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0.01
    摘要 (212) PDF全文 (107) HTML (196)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家集采和进口原研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综合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文献调研法初步确定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确定权重;采用文献调研法、真实世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构建临床综合评价证据集合体;邀请专家依据证据集合体对孟鲁司特钠进行评分,并根据指标权重计算2种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总得分。 结果 该研究构建了孟鲁司特钠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安全性、有效性、适宜性、可及性、经济性、创新性)6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2个。国家集采孟鲁司特钠临床综合评价总得分为8.12分,进口原研药总得分为8.03分。进口原研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得分略高于集采药品,而集采药品的经济性、可及性、适宜性得分略高于进口原研药。 结论 国家集采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综合价值高于进口原研药品。

  • 研究论文
    江小丽, 李高一舟, 程江豪, 陈普, 段小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5, 45(2): 173-1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5.02.09
    摘要 (204) PDF全文 (22) HTML (204)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红参对小鼠心力衰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取6只野生型C57 BL/6J为对照组,18只ApoE缺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给予高脂饮食建立心力衰竭模型。治疗组给予7.5 g·kg–1小红参水煎液,阳性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0.5 mg·kg–1灌胃治疗;HF组给予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养殖12周后取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法检测小鼠心肌纤维化,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Ⅰ/Ⅲ胶原纤维百分比。而BNP作为衡量心力衰竭的金标准,通过RT-qPCR验证小鼠心脏组织中BNP的表达再次确认模型建立成功。提取心脏组织进行mRNA测序,分析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通过RT-qPCR法验证差异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验证自噬通路蛋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心肌纤维化和Ⅰ/Ⅲ胶原纤维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小鼠心肌纤维化和Ⅰ/Ⅲ胶原纤维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共有个197个差异基因,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共有205个差异基因,再次取交集有21个差异基因,其中有13个基因改变被治疗逆转,5个差异基因与心力衰竭相关:H2-Ab1Ddit4MycnMyl4Nppa。RT-qPCR结果显示小红参可以逆转H2-Ab1Ddit4MycnMyl4Nppa等基因在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红参可以降低LC3-Ⅰ,LC3-Ⅱ和P62蛋白表达。 结论 小红参通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自噬等通路调控差异基因H2-Ab1、Ddit4、Mycn、Myl4、NppaBNP的表达来改善小鼠心力衰竭。

  • 药物与临床
    白春宇, 苗秋丽, 翟婧卉, 宋燕青, 王相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1): 2498-250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1.10
    摘要 (198) PDF全文 (112) HTML (17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药师对替雷利珠单抗临床实际治疗中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 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截至2023年6月)收载的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病例报道文献并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索到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肺炎的个案报道12例,其中11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1岁,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时间多集中在首次用药后1~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肺部的磨玻璃样影。9名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痊愈。有4名患者重新用药,其中2名患者再次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 结论 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特征,加强药学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 药物警戒
    陈小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7): 2072-207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7.20
    摘要 (197) PDF全文 (63) HTML (149)   可视化   收藏

    达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SGLT2i),2012年作为首个SGLT2i在欧盟批准上市,后于2017年在国内批准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其除有明确的降糖作用外,还可使心血管和肾脏获益,相继在国内获批用于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随着达格列净的广泛临床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被报道。近年来国外有其致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报道,国内尚无;其致急性肝损伤的报道目前全球仅见1例。该文报道1例达格列净致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肝损伤的病例。

  • 药物警戒
    李蒙, 蓝高爽, 袁恒杰, 李正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9): 2308-231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9.18
    摘要 (197) PDF全文 (48) HTML (143)   可视化   收藏

    男性患者65岁,诊断为右肺恶性肿瘤,伴肺门和腹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肾上腺继发性恶性肿瘤。于2021年3月给予两周期“帕博利珠单抗200 mg+培美曲塞0.8 g+卡铂0.5 g”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出现4级严重免疫性肝毒性,后停用帕博利珠单抗,给予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022年5月再次给予三周期“帕博利珠单抗200 mg+培美曲塞0.8 g”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患者再次出现2级中度肝损伤,经糖皮质激素及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再次恢复正常。

  • 指南·共识·规范
    湖北省临床药师培训管理中心, 《湖北省医疗机构住院药学诊查服务技术规范》编写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3): 1481-148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3.01
    摘要 (185) PDF全文 (104) HTML (118)   可视化   收藏

    医疗机构住院药学诊查服务是由符合资质的药师为保障住院患者用药安全和优化治疗效果提供的药学服务。为加强医疗机构住院药学诊查服务管理,确保药学服务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湖北省医疗机构住院药学诊查服务技术规范》编写组在湖北省临床药师培训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制定了该规范。该规范适用于湖北省内提供住院药学诊查服务的医疗机构。

  • 药学实践
    林瑶, 岳姣, 薛晓娟, 冯斌, 马棪斐, 黄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11): 1351-13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11.19
    摘要 (180) PDF全文 (55) HTML (16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我国医院药学转型背景下,探索创新药学服务模式,打通患者居家时与药师交流渠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 基于现阶段国内药学服务模式及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疾病治疗特色,寻找药学服务转型方向。以“互联网+”药学服务为切入点,从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精准度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建立新型智能交互式药学服务模式。 结果 通过智能交互式服务平台录入药品信息后可生成每种药品独立加密的二维码,患者无需关注任何APP,只需扫一扫药盒上方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该盒药品基本信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等),有用药疑问可通过二维码中预设常见问题自主解决或随时咨询药师。该模式2020—2022年上线服务3年间累计为患者提供药品信息查询241 262次,解答患者咨询2 912次,获取药品不良反应反馈172例,2022年较2020年咨询数量上升261%。 结论 该项创新的智能交互式药学服务模式,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将专业的药学服务延伸至患者身边,在患者和药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了把药师带回家。

  • 综述
    肖淑华, 李字棋, 胡国婷, 胡鹏翼, 郑琴, 岳鹏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1): 2548-255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1.18
    摘要 (174) PDF全文 (53) HTML (143)   可视化   收藏

    白豆蔻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芳基庚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肾脏保护、肝保护、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该文对白豆蔻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结合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与传统药性药效相关性、复方配伍规律、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产地等几个方面对白豆蔻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初步预测1,8-桉叶素、β-蒎烯、α-蒎烯、α-松油醇、α-律草烯、α-荜澄茄烯和丁香酚可作为白豆蔻的质量标志物,为完善白豆蔻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 药学实践
    李灿, 陆浩, 高雯, 张宏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1): 2535-253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1.16
    摘要 (170) PDF全文 (101) HTML (137)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顶级医学期刊刊载的药学服务类研究进行汇总并分析,以期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类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期刊和药学服务内容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21日发表于四大顶级医学期刊的药学服务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定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共纳入18项研究,其中BMJ 9项,JAMA 5项,LANCET 3项,NEJM 1项。对纳入研究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种类、研究方法、药学干预的结局指标及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结论 顶级医学期刊刊载的药学服务类研究在研究人群的代表性、干预措施的针对性、研究环境的多样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适当性、结局指标的合理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可为中国药学服务类研究选题提供参考,从而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药学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