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1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1-08-1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代磊, 朱瑶, 代君怡, 谭静玲, 昝俊峰, 丁晓萍, 刘军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485-14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生物化学检测(BCD)在线联用技术快速筛选中药中的丁酰胆碱酯酯酶(BChE)抑制剂的方法。方法:运用UPLC-DAD-BCD方法快速筛选吴茱萸、钩藤、苦参、山豆根提取物中的BChE抑制剂。以莲心碱为阳性对照,考察UPLC-DAD-BCD方法用于BChE抑制剂筛选的可行性。运用超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方法鉴定4种中药的70%甲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UPLC-DAD-BCD方法快速筛选出12个BChE抑制剂,其中吴茱萸4个、钩藤3个、苦参5个、山豆根2个,山豆根中的2个活性成分与苦参共有,通过UHPLC-LTQ/Orbitrap MS鉴定出其中的8个BChE抑制剂,分别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1-甲基-2-[(6Z,9Z)-6,9-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结论:建立的UPLC-DAD-BCD在线分析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快速筛选中药中的BChE抑制剂,为中药中新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分析策略。
  • 张靖悦, 冯植, 张佳成, 袁恒杰, 吕良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491-1495,15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基于改进曲线回归的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谷浓度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37名使用CsA治疗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的患者生理生化检测指标相关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PCA-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利用上述指标对患者全血中CsA谷浓度进行预测。结果:利用PCA将33个生理生化指标降维简化,确定10个主成分。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254 6,均方误差为175.8;PCA-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为1.000,均方误差为3e-15结论:PCA-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拟合程度高,均方误差较小,优于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多项式曲线回归模型更适合用于IRP患者CsA谷浓度的预测。
  • 胡悦, 孙敬蒙, 张炜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496-1501,15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羟甲香豆素的脂溶性,将其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并研究形成机制。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spectrometer)等探讨复合物形成机制。结果:确定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溶剂为无水乙醇,药磷比为1:3,反应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54 h。复合率为(95.72±0.35)%;DSC和FTIR表明羟甲香豆素磷脂复合物的形成主要依靠氢键作用;磷脂复合物可显著增加羟甲香豆素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结论:羟甲香豆素与大豆磷脂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复合物并提高了药物的脂溶性,为后续制备成高包封率纳米粒奠定基础。
  • 关延彬, 韩华, 田雨冬, 贾永艳, 祝侠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02-15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3种F127/SWCNTs载体系统的稳定性及对小肠P-糖蛋白(P-gp)药泵的抑制作用。方法:将F127/SWCNTs稀释至不同浓度后于4℃放置15 d,检测CNTs含量、粒径、Zeta电位等参数的变化;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进行肠吸收试验,以P-gp特异性底物罗丹明123(R-123)大鼠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考察指标,评价F127/SWCNTs对R-123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储存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均表明其中F127/SWCNT-COOH与F127/SWCNT-OH在15 d内4℃放置稳定性良好,无明显沉淀析出,粒径和含量稳定。3种F127/SWCNTs均可在不同程度增加R-123在回肠段的吸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F127/SWCNTs可能通过抑制P-gp药泵作用改善P-gp底物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药物特异性口服应用创造独特机会。
  • 裴河欢, 吴超权, 余芳, 罗炜, 凌光锋, 李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07-1513,15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盐炙对广西余甘子中黄酮类成分清除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苦肼基)谱效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3批广西不同产地余甘子盐炙前后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DPPH自由基体外抗氧化试验,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整体的指纹图谱与药效之间的关联。结果:确定了20个特征共有峰,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是这20个特征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组成的化学成分群共同作用的结果,盐炙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增强。结论:盐炙后广西余甘子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与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增强具有相关性,为其盐炙品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 阳飞, 黄辉, 王芳, 陈祖乔, 杨大英, 周祥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14-151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积雪草苷低(12.5 mg·kg-1)、中(25 mg·kg-1)、高(50 mg·kg-1)治疗组。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和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积雪草苷治疗后,大鼠心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压显著上调;心肌酶Mb、cTnl、CK-MB的表达量显著下调,ki67阳性细胞率上调,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下调,Bax/Bcl-2、p-ERK1/2/ERK1/2和p-p38MAPK/p38MAPK的比率显著下调。结论:积雪草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抑制MAPK信号通路。
  • 曾雅文, 宗琦, 刘佳, 贺依明, 汪龙, 徐海星, 徐文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19-152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载多西紫杉醇的F3多肽靶向单分子胶束(DTX/PAMAM-PLA-PEG-F3),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所制备的单分子胶束采用动态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分布和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分子胶束的载药量和评估其体外释药特性;采用MTT法考察单分子胶束的抗肿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探究细胞摄取胶束机制。结果:制备的单分子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32.0±5.8) nm,载药量(12.4±1.3)wt.%;体外释药研究表明制备的单分子胶束具有pH响应性;与非靶向胶束组相比,靶向胶束组的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细胞毒性更高,细胞摄取效率加强,靶向配体F3多肽可介导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取靶向单分子胶束。结论:DTX/PAMAM-PLA-PEG-F3作为纳米药物载体在提高抗肿瘤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施意凝, 舒萍, 陆波, 罗恒, 李玉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24-15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抗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药物贝达喹啉及德拉马尼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从多角度分析两药ADR上报的相关情况,为临床治疗制定相应药学监护策略,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提供线索。方法: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ublic Data Open Project,openFDA)数据库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交互式图表板块访问不良反应的应用程序端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5日期间,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ADR上报情况,并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ADR上报数分别为1 547份和1 220份,ADR主要由医师上报,上报国家主要为南非,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用药适应证主要为肺部结核感染,主要的ADR为QT间期延长和呕吐。结论:在使用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期间关注QT间期,注意胃肠道反应、贫血、呼吸困难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等不良反应。利用openFDA数据库能对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的ADR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多角度的分析和阶段性的总结。此外,需加强我国的不良反应上报积极性。
  • 龚宇晟, 石依姗, 童帅, 施春阳, 方建国, 王文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29-153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治疗COVID-19的共有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BATMAN-TCM数据库检索清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靶点对应基因,运用Cytoscape Version 3.7.2软件绘制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间作用关系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及抗病毒化药和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共有401个节点(15个药物节点,120个化合物节点,266个靶点节点);GO条目1 422个(P<0.05);KEGG通路富集筛选共得到61条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脱水淫羊藿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关键化合物具有与抗病毒化药相近或更好的亲和力。结论:清热药通过与ACE2结合调控多条通路、与病毒特定部位的结合阻断病毒入侵及抑制炎症因子风暴等方面达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 彭志婷, 李晨, 胡书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36-15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联合甘草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轴炎症因子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冰水浴刺激等方法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分别设定单用的白芍总苷组和甘草酸组,以及两药合用组,考察各组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和肠推进变化,然后观察各组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和空肠组织炎性病理学变化,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P物质(substance P,SP)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果:甘草酸与白芍总苷均能显著增加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值,白芍总苷可同时减缓肠推进速率,合用后可显著减少模型皮层和小肠组织IL-6、TNF-α的表达,减轻脑-肠组织的炎性反应。结论:白芍总苷和甘草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及脑肠组织炎性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干预作用,合用效果显著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两药连用后显著降低脑内和肠道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有关。
  • 药物与临床
  • 李兰芳, 孟路华, 张立攀, 刘振, 彭净, 吴明丽, 魏田田, 曹晓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41-154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启动抗凝治疗的时机,为抗凝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该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启动抗凝治疗距脑梗死症状出现的时间,并采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分别评价抗凝时机与指南推荐的"4-14"标准和"1-3-6-12"法则的符合情况。采用SPSS 23.0分析抗凝时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70例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4岁(51~95岁);CHA2DS2-VASc评分均≥3分;81例患者HAS-BLED评分≥3分。依据"4-14"标准和"1-3-6-12"法则,分别有44.71%和46.90%的患者抗凝时机较指南推荐存在延迟。依据"4-14"标准分组(0~3 d、4~14 d和>14 d),组间比较显示出血史(P=0.032)、新诊断房颤(P=0.005)、新发出血(P=0.029)、影像学显示脑干梗死(P=0.034)或颅内出血(P=0.007)、会诊建议抗凝(P=0.000)、患方拒绝抗凝(P=0.001)和CHA2DS2-VASc评分(P=0.010)有统计学差异。依据"1-3-6-12"法则分组(0~1 d、2~3 d、4~6 d、7~12 d和>12 d),组间比较显示新诊断房颤(P=0.015)、会诊建议抗凝(P=0.000)、患方拒绝抗凝(P=0.013)和CHA2DS2-VASc评分(P=0.012)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指南推荐相比,目前抗凝时间有待进一步提前。颅内出血转化、高CHA2DS2-VASc评分、新诊断房颤的患者抗凝时间延迟,会诊医生和患方的支持有助于抗凝时间提前。
  • 余应嘉, 叶淑芳, 邓燕芳, 郑依玲, 欧阳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46-15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加权TOPSIS法对血必净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中药临床药师科学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应用合理性建立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参考血必净注射液说明书、《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制定血必净注射液合理应用评价细则,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266份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266份评价病历中评价得分最低的为"联合用药"(4.51%),评价得分最高的为"配伍禁忌"(100%)、"不良反应及处理"(100%);相对接近度大于90%的有3例(1.13%),介于80%~90%的有183例(68.79%),介于70%~80%的有60例(22.56%),介于60%~70%的有8例(3.01%),小于60%的有12例(4.51%)。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建立血必净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糅合了多个评价指标,操作性较强,评价结果科学、直观,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质控水平与用药前置审核规则提供方法学依据。
  • 李海燕, 薛小荣, 王惠川, 韩小年, 陈敏, 乔逸, 李黎, 杨敏非, 周玉, 马薇, 徐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51-155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西安市9家三级医院骨科围术期使用抑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查阅,随机抽取9家医院2019年7-12月骨科"骨折"相关手术患者病例共计900份,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及病例资料等,评价抑酸剂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00例手术患者中,692例(76.89%)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抑酸药,394例(43.77%)患者不具备预防用药指征(过度用药),不恰当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发生比例为51.61/100人×天数(总计1 616人×天数)。62例(6.89%)患者具备预防用药指征但未预防用药(用药不足)。术后用药患者比例为81.94%,用药疗程大于3 d的患者比例为4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可能影响患者预防性使用抑酸剂的多种因素中,过度用药与患者合并疾病种类正相关(OR=1.233,95% CI:1.016~1.496),与患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OR=0.270,95% CI:0.185~0.394)呈负相关;用药不足与患者住院天数(OR=1.075,95% CI:1.007~1.149),同时使用抗凝药(OR=3.260,95% CI:1.366~7.778)及糖皮质激素(OR=17.924,95% CI:2.826~113.695)呈正相关,与女性患者(OR=0.172,95% CI:0.062~0.476),在职患者(OR=0.224,95% CI:0.075~0.671),使用药物种类(除PPIs)(OR=0.923,95% CI:0.854~0.998)呈负相关。结论:骨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不遵循指南推荐指征用药,给药时机不恰当及部分病例用药疗程过长的问题。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骨科患者围术期抑酸剂预防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可通过多项干预措施以规范其合理使用。
  • 王鑫璐, 解玉欣, 宋燕青, 李艳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57-156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依维莫司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依维莫司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依维莫司ADR个案报道65例,其中女性41例(63.08%),男性24例(36.92%),年龄分布以50~69岁居多(40例,占61.54%),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80 d内(54例,83.08%),累及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等多个器官/系统。65例患者中,55例停药或停药并对症治疗,52例好转,3例死亡;5例未停药仅对症治疗,4例好转,1例死亡;4例减量和减量并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1.54%)未干预自行好转。结论:依维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时刻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监测。
  • 药学实践
  • 周鹏翔, 郑思骞, 程吟楚, 周薇, 翟所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62-15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儿童中合理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的疾病、药物、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为同类指南核心内容的构建提供方法学参考与实践经验。方法:对指南专家组、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半开放式问卷调研,主要包括口服组胺H1受体拮抗剂、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4个部分。采用Likert法(5分制或9分制)对每个部分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可进行定性补充。统计参与者的基本信息,根据评分结果和变异系数,纳入平均分不小于3.0分且变异系数不大于35%的内容,其余内容与补充内容则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形成共识。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或Friedam检验对组间进行差异评估,对补充的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回收242份有效问卷,包括指南专家组成员27份、医务人员163份和患者家属62份,参与调研者的各方面基本信息均有一定分布,代表性良好。指南拟纳入的疾病、药物、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在通过第一轮调研后纳入44条,专家组、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大部分评估结果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内容的差异体现在专家组与患者家属之间,患者家属评估分数更高。专家组通过两轮德尔菲法问卷,对10条未达成共识的内容和8条有效的补充内容进行了投票,拟纳入其中的10条。最终,指南确定了14种疾病、10个药物、11个临床问题和19个结局指标作为核心内容。结论: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研法构建了指南的核心内容,以定量评估结合定性补充的方法,合理反馈了利益相关群体的意愿,为同类指南的核心内容构建提供了方法学参考和实践经验。
  • 任爽, 卞婧, 张威, 甄健存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69-1572,15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临床药师培训线上/远程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工具。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本基地教学经验,将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师培训大纲核心内容进行梳理,评估适合采用线上/远程教学的内容并寻找适合的教学形式;利用北京医院协会临床药师管理培训中心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软件在本基地开展文献阅读报告和病例讨论的在线互动教学,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学员对于线上培训形式的认可度较高,86.67%的学员认为线上进行文献阅读报告的形式是非常好的(评分≥4分),66.66%的学员对教学效果给予了较高评价(评分≥4分);对于病例讨论则在数次尝试后,不能达到传统病例讨论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而放弃采用线上教学。结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远程教学模式可避免大规模聚集和减少人员流动,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可发挥较大优势,但对于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效果则差强人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一些药学实践培训甚至科研培训仍有可能实现线上/远程教学。
  • 刘霁云, 楚尧娟, 师莹莹, 刘丽伟, 左莉华, 赵梦帆, 王梦丽, 康建, 孙志, 张晓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73-1580,15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为血必净注射液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中的血必净注射液相关文献,运用BICOMB-2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统计,并利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 2.118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利用gCLUTO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2 117篇,英文文献183篇;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杂志分别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通过血必净注射液的社会网络分析,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脓毒症"、"炎症反应"、"新冠病毒感染"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当前研究的六大主题:炎症反应抑制、凝血功能改善、器官功能保护、联合用药、安全性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治疗。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的疗效确切,作用环节多样。近5年研究热度略有下降,但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使其重新成为中药复方制剂研究的热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韩德军, 丁越佳, 黄旭文, 吕仕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81-158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以心肌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诠释"异病同治"的内涵。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纳入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分析高频中药及其功效,将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运用Liquorice软件分析核心复方的配伍规律,获得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共纳入226篇文献,其中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及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VRMI)的中药处方各62首,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中药处方142首。治疗前5位药物及功效,LVH:丹参、钩藤、天麻、黄芪、牛膝,功效为活血祛瘀、平肝熄风、补益肝肾、补气、利水渗湿;VRMI:丹参、黄芪、川芎、当归、人参,功效为活血祛瘀、补气、补血、补阴、化痰;DCM:黄芪、丹参、茯苓、甘草、人参,功效为补气、活血祛瘀、温阳、利水渗湿、补阴。支持度最高的前3位药对组合,LVH:"黄芪→丹参"、"茯苓→丹参"、"石决明→天麻",VRMI:"黄芪→丹参"、"川芎→丹参"、"当归→黄芪",DCM:"黄芪→丹参"、"茯苓→黄芪"、"甘草→黄芪"。治疗LVH、VRMI、DCM的高频药物可以分别聚类为4方、2方、4方,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后各获得1个核心处方。结论:以心肌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心系疾病核心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关键治法为益气活血,代表用药为丹参、黄芪。其中,LVH侧重于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多用滋补肝肾、平肝熄风;VRMI常伴血虚、痰结,多辅以补血、化痰药;DCM常伴阳虚水泛,多配伍温阳、利水渗湿药。
  • 综述
  • 吕鹏, 王运红, 樊晖晖, 马芬芬, 张玉, 黄怡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87-15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替加环素为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等特点。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替加环素相关的、危及生命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个案报道逐渐增多,仍缺乏系统性临床研究。本文综述了替加环素在治疗中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危险因素和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药物警戒
  • 郭秋实, 张红梅, 田旭, 周微, 孙丽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91-159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黑明伟, 黄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5): 1592-15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