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介绍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药动学临床服务的培训过程和实践情况,为国内开展此服务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资深抗感染药师的带教,学习提供药动学服务药师的日常工作流程及药动学专业药师的培训过程。结果:UPMC已有10家医院的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动学服务,其中针对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工作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很大的帮助。结论:UPMC成熟的药动学服务模式值得在国内学习和推广。
目的:研究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交泰丸中4种生物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透析内、外液中4种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关系、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交泰丸低、中、高(0.5,1,1.5 mg·mL-1)浓度中,表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28%±3.02%,42.41%±2.61%,33.76%±2.19%,盐酸黄连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6.60%±3.47%,58.49%±6.47%,47.00%±1.3%,盐酸巴马汀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17%±3.26%,33.71%±3.74%,24.05%±1.81%,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29.41%±4.99%,25.35%±1.37%,18.07%±1.61%。结论: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属于低等结合型成分,盐酸黄连碱属于中等结合型成分。
目的:实现注射用氯唑西林钠中氯唑西林噻唑酸的分离及含量检测。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溶胶凝胶技术,以氯唑西林噻唑酸为模板,在活化硅胶表面制备具有特异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形貌表征。将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氯唑西林钠中氯唑西林噻唑酸进行分离及含量检测。结果:当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8,溶剂为3 mL,催化剂为300 μL,反应温度为30℃时,聚合物的吸附量和印迹因子最佳。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合物已成功接枝到硅胶表面。氯唑西林噻唑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在0.5~50 mg·g-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2),检测限为0.07 mg·g-1。结论: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良好,能够实现氯唑西林钠中微量杂质氯唑西林噻唑酸的分离及含量检测。
目的:优化载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其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以平阳霉素与所用脂质的比、所用磷脂与胆固醇的比、制备温度为考察项,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工艺。结果:确定其最优处方为平阳霉素与脂质的比为0.15(W/W),所用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为4.5(W/W),制备温度为42.3℃,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最终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该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6 nm,Zeta电位为(-28.55±6.81)mV。结论:所选制备工艺较为合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该制剂的处方优化。
目的:研究盐酸曲马多(Tr)缓释滴丸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评价其生物利用度。方法:6只Beagle犬雌雄各半,采用两制剂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Tr缓释滴丸和缓释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曲马多的血药浓度。结果:Tr缓释滴丸和缓释片的Cmax分别为(273.34±69.2)ng·mL-1和(244.02±94.88)ng·mL-1,Tmax分别为(6.5±0.84)h和(6.0±0.89)h,AUC0-t分别为(2 893.87±811.40)ng·h·mL-1和(2 505.99±628.50)ng·h·m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2%±13.6%,经统计学处理,试验制剂AUC0-24的90%置信区间为96.4%~116.5%,Cmax的90%置信区间为103.1%~114.9%。结论:Tr缓释滴丸和缓释片在体内的处置均符合一室模型,单次给药给予相同剂量时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目的:自制伏立康唑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与注射用伏立康唑(VFEND®)大鼠体内药动学对比研究。方法:以VFEND®为对照,Wistar大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监测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对自制药与对照药的各药动参数进行独立样本双侧t检验。结果:自制药和对照药大鼠体内伏立康唑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099±0.202)h和(2.142±0.163)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23.247±1.264)μg·h·mL-1和(22.748±1.568)μg·h·mL-1。结论:自制药与对照药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相似,各药动学参数相近。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美托洛尔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美托洛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组,美托洛尔组口服给予美托洛尔40 mg·kg-1,美托洛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组口服给予银杏叶片28.8 mg·kg-1(按黄酮醇苷量)和美托洛尔40 mg·kg-1。给药后2,5,10,20,40,60,90,120,240,360,480,720 min股动脉采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美托洛尔及代谢物血药浓度。结果:美托洛尔组联合灌胃给予银杏叶提取物与美托洛尔后,美托洛尔Ka和AUC0-t显著降低(P<0.05),tmax显著增加(P<0.05),美托洛尔代谢产物O-去甲基美托洛尔和α-羟基化美托洛尔AUC0-t显著增加(P<0.05),而CL显著减小(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抑制其代谢物O-去甲基美托洛尔和α-羟基化美托洛尔的清除。
目的:探索黄连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干燥方法对其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以优化和建立适宜的干燥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的黄连药材样品中7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自然干燥综合质量较好。结论:建议黄连在加工时采用低温、不断翻动干燥的方法,为优选黄连适宜的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目的:制备利培酮口溶膜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利培酮口溶膜,以成膜性、外观形状、溶化时限为指标,筛选优化处方。结果:以枸橼酸为稳定剂、羟丙甲基纤维素E15为成膜材料、微晶纤维素和麦芽糊精为填充剂的膜剂可在30 s内溶化,与国外上市产品Risperidon Sandoz® Solufilm的溶化时限一致,自制样品与国外上市产品在体外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基本一致,5 min内基本释放完全。结论:利培酮可溶膜处方工艺合理。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产妇母乳和血浆中氟比洛芬的方法,用于评估产妇乳汁/血药浓度百分比。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乳汁和血浆样品加入1 mol·L-1的盐酸溶液后用正己烷:乙酸乙酯(1:4)萃取,选择C18柱检测,以甲醇-6.85 mmol·L-1磷酸-乙腈(30:4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7 nm,柱温为30℃。结果:乳汁和血浆中氟比洛芬的浓度分别在0.02~5.00 μg·mL-1(R2=0.999 7)和0.05~10.00 μg·mL-1(R2=0.999 2)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RSD均低于6%。20例产妇24,36,48 h的乳汁/血药浓度百分比分别为6.87%,6.33%,6.58%。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氟比洛芬在乳汁中分布较少。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技术定性分析水飞蓟素胶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5 μm),以0.1%甲酸水-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1;进样量3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下同时采集,通过精确质量数、二级质谱碎片信息和保留时间,参照文献和对照品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结合参考文献和对照品信息,共鉴定化合物15个,包括二氢黄酮化合物1个,黄酮醇化合物2个,二氢黄酮醇化合物3个,黄酮木脂素类9个。结论:建立了UPLC-Q-TOF-MS法对水飞蓟素胶囊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机制的阐明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建立并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决明子药材中6种蒽醌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对市售决明子(包括伪品)进行含量分析,为决明子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决明子中的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贮藏时间决明子中蒽醌含量的差异。结果:钝叶决明、小决明、茳芒决明蒽醌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产地决明子(钝叶决明)在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上存在差异,其中大黄酚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决明子项对于大黄酚的含量要求的只有50%;不同贮藏时间是大黄酚含量差异较大的原因。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决明子质量控制的方法;决明子采收和产地加工对于决明子大黄酚的含量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3种一线化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纳入2012年1月1日-2015年10月30日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mCRC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FOLFOX组、CapeOx组和FOLFIRI组。以总住院费用为成本,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效果,对3种化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并评价化疗药物是否国产及医保支付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78名患者,FOLFOX组(136例)、CapeOx组(392例)和FOLFIRI组(150例)间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FOLFOX组、CapeOx组和FOLFIRI组PFS分别为154.15 d、156.16 d和165.84 d,不良反应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总治疗费用分别为63 956.11元、73 826.06元和79 259.2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14.90、472.76和477.93。在FOLFOX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天PFS,FOLFIRI方案和CapeOx方案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57.86元和59.69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一致。亚组分析表明,国产药物的效果略低于进口药物,成本均高于进口药物,成本-效果比低于进口药物,药物经济学效果好。3种方案患者自付费用成本-效果比FOLFOX方案 < CapeOx方案 < FOLFIRI方案,医保支付费用成本-效果比FOLFOX < FOLFIRI < CapeOx。结论:mCRC 3种一线化疗方案中,成本最低的为FOLFOX方案,效果最佳的为FOLFIRI方案,经济学效果最优为FOLFOX方案。
目的:调查了解某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进一步规范医院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于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832例,统计患者基本情况、既往病史、冠心病类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和药物品种数发生调整的原因等。结果: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品种数发生调整的情况主要为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品种数(占比99.14%),用药品种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家属用药依从性差(102例,占比43.22%),其次为患者具有极高出血风险(55例,占比23.30%)和高出血风险(48例,占比20.34%)。结论:患者/家属用药依从性差和对出血风险的过度担心制约着冠心病患者的规范化抗血小板治疗,临床药师应合理利用药物治疗数据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药学服务,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治疗小细胞肺癌伴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确诊小细胞肺癌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患者7例,均予以托伐普坦,每日口服1次:7.5 mg,前3天;15 mg,后4天,于第4天、第8天晨查血钠和体质量,并进行ECOG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血钠均恢复正常,ECOG评分亦有显著改善,且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结论:托伐普坦应成为小细胞肺癌伴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所致的低钠血症患者的推荐用药。
目的:比较三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105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平喘和阿米卡星(0.6 g,ivgtt,qd)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B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达力哌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C组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金抗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均3 g/次,每8 h静脉滴注1次。3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以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为疗效指标,采用成本-效果比(C/E)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A组、B组和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42.86%和68.57%,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比较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86%、31.43%和57.14%,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9 378.04元、4 044.04元和5 174.68元;临床总有效率的C/E分别为121.57、94.35和75.47,细菌清除率的C/E分别为113.18、129.04和90.56,A组、C组相对于B组临床总有效率的△C/△E分别为155.60、43.98,细菌清除率的△C/△E分别为103.53、43.82。敏感度分析支持成本-效果比分析结果。结论:对于临床症状严重的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在经济状况允许的范围内,临床可首选舒普深;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经济状况有限的患者,首选具有经济学优势的金抗宁。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致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89-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收集到的35例沙利度胺致ADR/ADE的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沙利度胺所致的ADR/ADE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37.14%);ADR/ADE临床表现居前三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47%)、心血管系统损害(22.06%)、泌尿系统损害(10.30%)。经与药品说明书对比,发现有重度心动过缓、尿失禁、严重皮肤损害、内分泌紊乱等在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相关风险中提示不足。结论:重视沙利度胺所致新的、严重的ADR/ADE,加强用药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使用氟尿嘧啶类为基础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观察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纯给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6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5.00%和14.63%,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控制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3个月和5.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OS为9.6个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改善率为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使患者临床获益。
目的:建立药学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并考察其科学性,最终用以评价对护理人员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文献收集、深入访谈、专家咨询、预调查等,确定SERVQUAL的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通过SERVQUAL模型对2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研,考察护理人员的药学服务需求以及对药学服务质量的评价。通过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SERVQUAL评价模型设计满足信度及效度考察要求。被调研的药学服务内容均在5分以上(比较好),但未达到护理人员的需求。护理人员的服务需求与其工作年限存在相关性。部分药学服务的真实值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所在科室和职称存在相关性。结论:SERVQUAL评价法科学可靠,可用于考察护理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需求以及真实服务质量的评价,药学服务的模式及质量仍需完善和提高。
目的:调查分析四川省某三甲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呼吸内科门诊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该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提供参考,为国家制定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门诊呼吸内科处方500张,用药记录共计1 234条。根据最新版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分析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类型及其比重;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主要涉及的药品及比重。结果: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112张,占22.40%;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记录153条,占12.40%。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类型中居前3位的是超适应症用药(69.94%)、超用法用量给药(28.76%)和超适用人群给药(0.65%)。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药品类别中居前3位的是消化系统用药(37.25%)、抗感染药物(15.69%)和心血管系统用药(12.42%)。结论:该院呼吸内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居多,且多数为超适应症用药,正确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错误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会带来安全威胁。因此,规范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途径,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2014-201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常见革兰阴性(G-)杆菌耐药情况,进一步阐述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性。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4-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相关的数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DDDs)、使用强度(AUD)、使用率、标本送检率以及G-杆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的使用频率前十位药品总的DDDs值、抗菌药物的AUD、使用率均是2015年 > 2014年 > 2016年;细菌送检率2016年 > 2015年 > 2014年;常见G-杆菌的耐药率除铜绿假单胞菌外,基本上是2015年 > 2014年 > 2016年。结论:随着干预管理力度的加大,抗菌药物的DDDs、AUD及使用率下降,常见G-杆菌的耐药率也随之减少。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和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被广泛用于炎症性肠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但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的不良反应一直是困扰临床安全用药的难题。研究发现个体间的基因差异与该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05年就推荐服药前进行巯嘌呤类药物代谢相关的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基因型检测以评估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位点不能很好地预防亚洲人群中该不良反应的频发。新近研究提示NUDT15基因位点与亚洲人群的白细胞减少更密切,本文将综述NUDT15位点与亚洲人群服用AZA/6-MP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