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0-06-30
  

  • 全选
    |
    冠状病毒肺炎专题
  • 席加喜, 向淑麟, 张华君, 蓝必全, 陈晓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287-12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广西地区治疗COVID-19定点医院接受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WBC计数、N%、血沉、PCT等感染性指标,CRP、IL-6等炎症指标,以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资料,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阐明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6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低热、咳嗽、乏力。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P<0.05);WBC计数、N%、血沉等感染性指标降低,其中N%具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CRP、IL-6、PCT等炎症指标降低,其中IL-6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蛋白含量、ALT显著增高(P<0.05),其他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未报告腹泻、呕吐等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AST、ALT升高3例,单纯ALT升高5例;总体治愈率为63.04%,总体有效率为78.26%;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主要原因是核酸检测阳性,包括持续低热、症状未缓解、影像未改善等。结论:阿比多尔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新冠肺炎治疗的一种可行选择方案。
  • 朱莉红, 于姝娟, 邵明鸣, 虞燕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291-1295,132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妊娠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全面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中药处方及中成药中的药物在妊娠期使用是否安全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在诊疗方案中推荐的中药处方有10个,组方药物有68味中药,列入妊娠禁忌中药的有7味。推荐使用的中成药有14种,共有57味中药组成,列入妊娠禁忌中药的有15味。结论:COVID-19妊娠期患者中药的使用应权衡利弊,正确辨证,合理配伍并使用合适的剂量。
  • 卢圆圆, 李伟杰, 刘东, 李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296-1299,13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通过电子处方系统,导出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所有处方,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2月23日,发热门诊疑似患者3 549例,其中男性为1 661例(46.8%),平均年龄为48±15.1岁,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1 482例(41.8%)。2020年1月22日至2月8日,最高日处方数达到764张。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抗病毒和抗感染治疗。13 645张处方,含有抗病毒药物的处方有7 174张(52.6%),其中单用抗病毒西药为阿比朵尔1 491(20.8%),更昔洛韦1 962(27.3%),中成药为连花清瘟或金叶败毒1 578(22.0%),中西联用处方有阿比朵尔+(莲花清瘟或金叶败毒)1 397(19.5%)和更昔洛韦注射液+(莲花清瘟或金叶败毒)299(4.2%);含有抗感染治疗的处方有6 781(49.7%)张,主要药物为莫西沙星,6 118(90.2%)。其中有349(10.1%)位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且男性偏多。449(12.6%)名患者进行了免疫疗法。结论: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按流感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经验进行早期的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症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疗法。
  • 肖珊, 邓艾平, 刘珏, 李春虎, 邱千, 方春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00-1302,135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下医院药品供应保障实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提供参考。方法:针对COVID-19期间医院应急药品供应保障的特点、应对措施、难点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结果:COVID-19目前处于防控关键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考验医院药事应急管理能力,有效的药品应急保障对医疗救治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本文总结分析医院应急药品供应保障实践工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供应保障管理提供思路。
  • 专栏
  • 张婧, 李高洁, 蒋茜, 赵莉, 罗美玲, 席晓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03-13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控制我国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促进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制定的药品成本管理策略,对比我国医疗机构卫生现状,从而提出完善医疗机构药学工作,进行药品控费的建议。结果:美国药品成本管理策略建议医疗机构基于往年采购量(或金额)和使用量(或金额)开展药品预算管理;规范临床药师素质及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同时常态化开展交互治疗;成立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且获取医务人员支持的治疗小组;制定药品处方集并将成本较低、效果明显的药品纳入电子处方管理系统;建立药品使用替换制度,严格规范药品替换流程。结论:我国医疗机构可以开展药品预算研究来控制药品使用金额;通过提升临床药师技能来增强药师职业认知;加强药师医师沟通以明确两者职能分工;注重药师处方集制定并管控药品不合理使用;完善药品替换制度来规范药品使用管理。
  • 研究论文
  • 陈嘉媛, 高莉, 任佳, 苏娅, 王冬青, 闫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07-1311,13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类叶升麻苷(Acteoside,AS)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APP/PS1转基因小鼠90只,对照B6C3雄鼠16只,雌雄各半,连续90 d灌胃给药,给药76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87 d进行跳台实验,解剖后检测血清、海马和皮层中炎症及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海马中IL1-β、IL6、IFN-γ、RO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皮层中IL1-β、RO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IL6、TNF-α、IFN-γ含量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S可显著降低皮层中IL1-β、IL6、IFN-γ、ROS含量。结论:AS可通过降低痴呆小鼠致炎因子含量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调节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并改善脑部损伤,进而发挥其神经保护及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同时,AS可显著降低ROS含量,说明AS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达到改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 许洪彬, 綦向军, 方彩珊, 莫嘉浩, 史佩玉, 张鸿慧, 李珮馨, 陈国铭, 林丽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12-131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建立穿心莲内酯抗肿瘤的"靶标-通路"网络,并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PharmMapper平台预测穿心莲内酯抗肿瘤的潜在靶标,建立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潜在靶标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经PharmMapper预测和筛选后得到176个穿心莲内酯的潜在靶标,KEGG富集分析得到19条与癌症相关的通路。经网络分析可知,穿心莲内酯抗肿瘤主要作用于PIK3R1,SRC,BRAF,EGFR,MMP2,CASP3等靶蛋白,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主要作用于肝细胞癌、前列腺癌和非小细胞癌通路;其次穿心莲内酯靶标还相对显著的富集在黑素瘤、胰腺癌、小细胞肺癌等癌症通路。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对肝细胞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癌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作为治疗肝细胞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的一个新的潜在药物。
  • 左莉华, 师莹莹, 刘丽伟, 周霖, 李卓伦, 荆自伟, 江慧敏, 孙志, 张晓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20-132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MS)技术对舒肝解郁胶囊中的化合物准确定性,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tget Predict数据库对舒肝解郁胶囊中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借助OMIM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检索抑郁症相关基因,应用UniProt数据库分析药物靶点和疾病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系网络,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对舒肝解郁胶囊中36个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对13个有对照品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探索,发现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552个核心靶点及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主要通路。结论:舒肝解郁胶囊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探索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彩艳, 崔梦锁, 潘卫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30-133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酮洛芬择时释药片(受试制剂)和酮洛芬胶囊(参比制剂)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双交叉试验,每只Beagle犬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于相应时间点取静脉血检测酮洛芬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分别计算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并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4.28±1.59)h和(5.90±2.33)h,Cmax(61.36±2.37)μg·mL-1和(67.59±10.72)μg·mL-1tmax(5.83±0.61)h和(2.04±0.19)h,tlag(3.46±0.25)h和(0.46±0.22)h,AUC0-t(341.16±19.09)μg·h·mL-1和(355.93±51.82)μg·h·mL-1,AUC0-(354.29±19.91)μg·h·mL-1和(416.77±42.49)μ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5.01%。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Cmax是生物等效性的,但在tmaxtlag生物不等效。受试制剂在一定的时滞(约3.458h)后释药,符合择时释药制剂的释药要求。
  • 邓阳, 徐兵, 李昕, 肖亦莎, 周广青, 郭思维, 罗细林, 李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34-13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结合其稳定性研究制定临床采样流程,并应用到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取上清加水稀释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Venusil HILIC(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含0.05%甲酸-乙腈(30:70,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99 nm;柱温40℃;分别考察美罗培南全血、溶血样本在不同温度、不同采血管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美罗培南在0.38~71.3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下限为0.38 μg·mL-1,低、中、高浓度的萃取回收率在101.87%~107.89%,日内、日间RSD均小于2.81%;以EDTA-K2为最佳的临床采血管,EDTA-K2管和肝素钠管中的美罗培南能在室温(19~22℃)下稳定4 h;溶血样本在2~6℃冰箱存放7 h稳定,但相对于EDTA-K2管和血浆质控,肝素钠管会使美罗培南检出率偏高;血浆样本在室温(19~22℃)、2~6℃冰箱内6 h、-40℃冻存20 d、-40℃反复冻融3次均稳定。结论:建立的TDM临床采样流程充分考虑了临床采样的实际情况并能确保美罗培南药物的稳定性及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需求。
  • 刘盼盼, 陈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39-134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制备可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并将其用于尾静脉注射的纳米制剂。方法:本文采用Stober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酸液萃取法去除模板,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MSN纳米粒。通过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等仪器,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MSN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TAB/TEOS质量比为1:5,pH 10,反应温度70~80℃,搅拌速率为500 r·min-1。MSN负载DOX,表现出高负载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DOX在中性条件下释放缓慢,弱酸性条件下释放迅速;体内实验表明MSN具有良好的靶向性。结论:通过优化后的制备工艺,MSN可稳定分散,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pH敏感性,良好的靶向性,有利于达到肿瘤靶向给药的要求,介孔二氧化硅在靶向传递系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 叶俊丽, 梁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45-1348,138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乌饭树叶黄酮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胰岛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小鼠体内诱导形成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80 mg·kg-1·d-1和160 mg·kg-1·d-1乌饭树叶黄酮组,另设有空白对照组。随后各组小鼠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4 d。末次给药后,各组小鼠经过夜禁食,测其空腹血糖水平,而后收集小鼠血清和胰腺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胰腺组织制备匀浆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胰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并以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胰岛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糖尿病小鼠经乌饭树叶黄酮干预后空腹血糖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乌饭树叶黄酮受试组的血清胰岛素含量明显比模型对照组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饭树叶黄酮组的胰腺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则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炎症因子TNF-α和IL-6也明显下降。糖尿病小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超微机构改变也在经乌饭树叶黄酮干预后有所改善。结论:乌饭树叶黄酮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该作用可能与其能改善糖尿病小鼠血脂代谢和胰腺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进而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 杨安平, 钟多敏, 梁一俊, 杜卓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49-135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探索制备薄荷素油纳米乳的处方。方法:采用转向法制备薄荷素油纳米乳,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以纳米乳区域的面积、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筛选薄荷素油纳米乳最佳处方。通过稀释法鉴定薄荷素油纳米乳类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分布、电位。结果:薄荷素油纳米乳优选处方结果为: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助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400(PEG-400),Km为3:1,薄荷素油、复表面活性剂、蒸馏水含量为56.62%:23.67%:19.72%;所制得薄荷素油纳米乳为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19.55 nm,PDI为0.183,呈正态分布,Zeta电位为3.10 mV。结论:薄荷素油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采用优选处方制备的薄荷素油纳米乳粒径小、大小均匀。
  • 药物与临床
  • 苏丹, 魏娟茹, 宁丽娟, 沈爱宗, 张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54-135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对于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某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247例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非随机分为基因检测组和采用氯吡格雷标准剂量的常规治疗组。成本仅包括直接医疗成本,效果指标采用1年内再入院率,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因检测组(n=123)的人均总治疗费用为47 406.5元,常规治疗组(n=124)为31 905.99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年内再入院率基因检测组为13.01%,常规治疗组为28.22%,差异显著(P<0.001)。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019.10元/%,相比常规治疗组,基因检测组每减少1例患者再入院,需多花费101 910元。敏感性分析中,基因检测组的人均总治疗费用降低30%时,基因检测组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通过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效果,但不具有经济性,未来可通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经济效益。
  • 葛洁, 丁一, 关月, 张维, 乔逸, 王婧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60-13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患儿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其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并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诊断、白蛋白、万古霉素浓度、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并对监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蛋白正常组(占58.1%),万古霉素平均稳态谷质量浓度(6.8±7.0)mg·L-1,低蛋白血症组(占41.9%),平均谷质量浓度(3.4±3.5)mg·L-1,低于成人应用万古霉素推荐血药浓度标准;合并用药13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儿童,低蛋白血症儿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化用药。
  • 王占璋, 卢浩扬, 倪晓佳, 张明, 胡晋卿, 邓书华, 朱秀清, 谭亚倩, 李璐, 谢焕山, 陈宏镇, 李小芳, 尚德为, 温预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64-136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布南色林片在健康志愿者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反映布南色林在中国人群的安全性特征。方法:回顾了某院2011-2017年完成的8项布南色林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性数据,对不良事件类型、数量、持续时间、累及系统、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96名健康受试者(288次给药),共计发生不良事件108次。嗜睡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最常累及的系统为精神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日剂量增加而递增。女性健康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是健康男性受试者的1.8倍。餐后组受试者出现不良事件比例是同等剂量下空腹组的1.6倍。结论:不良事件发生可能与布南色林体内暴露量有关。在后续研究中,应关注性别、进食状态及给药剂量对布南色林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 罗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68-137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予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加服阿戈美拉汀。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HAMD量表、NIHSS量表、PSQI量表评价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睡眠参数,ELISA法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观察组抗抑郁有效率为58.9%,高于对照组38.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周和治疗6周时,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6周时,观察组睡眠潜伏期(SL)、觉醒总时间(AT)缩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血清BDNF、CNTF含量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组间相近(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具有良好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 药学实践
  • 张凡, 赵彬, 马晶, 梅丹, 李大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72-137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查不同包装形式基础输液的生产质量内控标准。方法:通过调研问卷调查7家基础输液生产企业关于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漏液率、组合盖穿刺落屑的企业标准,并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对照。结果:不同包装形式基础输液在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漏液率、胶塞穿刺落屑四个方面的生产质量标准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生产企业的内控标准均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为严格,各类材料和包装形式的基础输液产品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便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将不同包装形式的技术、材料成本与药品安全性、使用便捷性挂钩,这对鼓励创新、促进公平竞争十分重要。
  • 苏美琴, 丁记者, 欧阳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75-137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厦门市5个社区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微信问卷星和线下纸质问卷2种行式,对厦门5个社区的常住居民(年龄≥19岁)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居民用药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502份调查问卷,纳入分析496份。居民用药的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11.3±20.1)、(28.3±7.9)、(90.0±11.5);得分率分别为79.5%、51.5%、75.0%,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得分达到中等水平,用药态度得分较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性别(P=0.029),受教育程度(P<0.001),工作状况(P=0.023),职业(P=0.043),是居民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年龄(P=0.017)是居民用药态度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态度得分越高;性别(P<0.001)是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男性用药行为的得分低于女性。结论:厦门市社区居民用药知识、用药行为总体良好,提示用药教育科普宣传需要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男性、低教育水平、老年人),并区分不同人群的职业特点进行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 礼嵩, 唐守艳, 周铁, 盛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80-138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随着国家对新药临床试验核查要求的提高,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新药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和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成为提高新药临床评价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近些年泌尿外科专业组的工作经验逐渐摸索形成了一个"5P-3L"新药临床试验创新管理模式,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从人员管理、培训、奖励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最终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水平。
  • 马依林, 杜志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85-138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骨伤科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骨伤科类中成药共149个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主治病症、所用剂型、各类方剂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成,分析骨伤科中成药用药规律。结果:常用骨伤科中成药中治疗骨关节痹症的最多,其次为跌打损伤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剂、片剂、丸剂为主;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为核心药物组合,各类方剂中三者比例偏重不同。结论: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新药研发的方向。
  • 综述
  • 姚明杰, 赵锋, 马银玲, 刘红星, 杜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90-139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近几年来上市的经皮制剂进行文献整理和归纳,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贴剂、软膏剂、凝胶剂、乳膏剂、泡沫剂、洗剂等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上市时间、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经皮制剂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的一类外用递药给药系统,可以局部给药也可以全身给药,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李文君, 卢梦情, 李莹, 席晓宇, 邵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396-13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文献分析,搜索现有的国内外儿童个性化制剂,分析儿童用药个性化制剂发展现状、特点及应用,为我国开发出适宜儿童使用的个性化制剂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常用的儿童个性化制剂主要指分剂量调剂和临时配制液体制剂两种类型,但这种未经许可的药物使用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儿童个性化制剂主要指配置制剂和3D打印两种类型,并开发了多种个体化剂型和技术。我国可通过借鉴国外个性化制剂发展,改善相关法律政策、开发多功能辅料、加强药师操作培训等,促进我国儿童用药个性化制剂发展。
  • 药物警戒
  • 刘建新, 马兰, 张梅香, 江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400-140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程军, 韩一萱, 朱玲娜, 汪龙, 孟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2): 1401-140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