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0-11-30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朱可敬, 丁巧燕, 王雄, 吴金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291-229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在前期药效实验的基础上,提取麦芽总生物碱,优选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剂成型制备工艺,得到稳定均一,质量合格的颗粒制剂。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法,提取麦芽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麦芽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拟选6个处方完成颗粒剂的制备,并以休止角、成型率、堆密度和吸湿性等为指标,应用综合评分法对各处方进行打分,筛选出最优的辅料处方,完成辅料用量比例的优化,并筛选出最佳润湿剂;对制备所得到的麦芽总生物碱颗粒的溶化性,粒度及干燥失重等进行测定。结果:以糊精和乳糖比例为1:1的混合物作为辅料,并按1:1的比例混合麦芽总生物碱浸膏粉与辅料,选取80%的乙醇作为润湿剂,制备所得颗粒剂大小均一,成型率最高。结论:本文成功优选出了麦芽总生物碱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制成的颗粒溶化性好,成型率佳,制备方法稳定可靠。
  • 卢玲, 李欢, 廖现秋, 汪顺贵, 玉倩, 李华霞, 刁丽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296-230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靶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的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上筛选出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并根据活性成分检索其成分作用的靶标。利用在线文本挖掘服务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查询与癫痫相关的靶标,并使用在线软件venny 2.1 对癫痫相关的靶标与小柴胡汤作用的靶标取交集,得到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潜在靶标156个。将潜在靶标导入Cytoscape软件,初步获得“成分-靶标”关系网络;同时基于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根据KEGG富集分析结果,构建“潜在靶标-KEGG通路”关系网络。此外,为了解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潜在靶标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将关系网络编排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获得核心子网络。结果: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有162种,主要包括: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山柰酚、人参皂苷Rh2、异鼠李素、柚皮素、木蝴蝶素等;作用的靶标有156个。其主要作用的途径有:IL-17信号通路、细胞凋亡、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的阻力等。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癫痫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本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小柴胡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卢浩扬, 倪晓佳, 王占璋, 方子妍, 陈宏镇, 肖桃, 黄善情, 谢焕山, 尚德为, 温预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03-23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56℃加热30 min灭活血液标本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的影响。方法:血清样品用乙腈蛋白沉淀法前处理,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去甲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血清药物浓度,考察血液标本灭活前后基质效应、血清质控样品灭活后药物稳定性和临床血液标本灭活后对血清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6个化合物灭活前后内标归一化基质效应无明显差别,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去甲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在该灭活条件下可保持稳定,血液标本灭活后浓度无明显改变,舍曲林灭活后出现降解,而血液标本由于加热后溶血导致细胞内舍曲林扩散至血清中,其灭活后血清浓度反而增加。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去甲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血液标本可用56℃加热30 min灭活处理,而舍曲林在该灭活条件下检测结果不准确。
  • 张丽华, 张月芬, 唐小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08-23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东革阿里的工艺;制备东革阿里滴丸,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宽缨酮含量为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制备东革阿里滴丸,考察冷却剂种类、基质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滴距、滴速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硫酸铵质量浓度为0.35 g·mL-1,料液比为1:73,超声30分;制备滴丸选取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PEG4000与PEG6000的最佳比例为3:1,药基比例1:4,滴制距离6 cm,滴速30滴/分。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和滴丸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 陈红斗, 李伟, 乔岩, 杨晴晴, 郑芳芳, 吴欢欢, 王梦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13-231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药物利用研究相关指标对DRGs药品费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医院及医保部门对各组药品费用的管理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根据CN-DRGs分组方案,选取某院两年5个消化系统疾病非手术DRGs组。对各组住院费用及药品费用等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对各组的抗菌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PPI)的药物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个DRGs组的药占比最低的为GU15组(43.85%),最高为GT19组(60.16%)。各DRGs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范围38.46%(GT19)~64.86%(GS11);药物利用指数范围在0.59(GU15)~0.78(GT19);使用强度范围在20.99(GU11)~53.28(GS15)。PPI的使用率范围51.65%(GT19)~97.83%(GS11);药物利用指数范围在1.35(GU15)~2.25(GS15);使用强度范围在61.57(GT19)~310.63(GS15)。结论:该院GT19、GU11和GU15组的PPI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可能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品费用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利用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来进行DRGs分组的用药合理性评价具有可行性。
  • 廖媛, 池晓玲, 吴宇金, 吕永慧, 詹原泉, 杨以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17-2321,232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病理、纤维化指标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10%果糖诱导NAFLD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脂必泰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二甲双胍组(200 mg·kg-1),水飞蓟宾组(100 mg·kg-1),另设正常组,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9周。肝脏称重后并计算肝脏指数,对肝组织进行HE、油红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CHOL、TG、HDL-C、LDL-C,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C)和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炎症指标(IL-2、IL-6、IL-8、IL-10、IL-18、TNF-α)。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E、油红和Masson染色示脂必泰组肝脏病变和肝纤维化显著减轻;ALT、AST、TG、CHOL、LDL-C、肝脏脏器系数及HA、LN、IV-C、PC-Ⅲ、IL-6、IL-8、IL-10、IL-18、TNF-α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和水飞蓟宾组对NAFLD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善与脂必泰一致,脂必泰高剂量组对多项指标的作用效果优于水飞蓟宾组。结论:脂必泰胶囊可降低NAFLD大鼠血脂水平,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大鼠的肝脏功能和肝纤维化,对NAFLD大鼠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 王玲, 王玉江, 周青, 孙世芃, 孙爱丽, 徐水英, 赵玉婧, 李欣, 孙成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22-232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雷美替胺的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GC-MS/MS)检测方法,为临床药物分析提供依据。方法:血浆样品以乙酸乙酯提取后,经色谱柱BR-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离子检测。利用保留时间和离子对比例定性,外标法和工作曲线定量,建立人血浆中雷美替胺的GC-MS/MS检测方法。结果:雷美替胺标准曲线范围为1.0~1 000.0 ng·mL-1,定量下限为3.0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雷美替胺血药浓度检测。
  • 程佳慧, 刘喜纲, 常金花, 张领, 尹长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27-233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纳米混悬剂(OLA-NS),考察不同稳定剂种类对其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不同稳定剂、粒径相同的齐墩果酸纳米混悬剂,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比较其体外释放行为,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结果:不同稳定剂制备得到的OLA-NS粒径为约330 nm,以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后粒径为约350 nm,不同稳定剂的溶出速率为NS-HPMC E5>NS-PVP VA64>NS-PVP K30>NS-Soluplus。结论:稳定剂种类对齐墩果酸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行为有显著影响。
  • 龙星颖, 宋金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32-2335,235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在 4℃和 25℃条件下五水头孢唑啉钠在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利多卡因中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方法:五水头孢唑啉钠分别溶于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利多卡因,浓度均为临床常用浓度,分别保存在4℃和 25℃条件下,配制后0,2,4,8,24,48 h时检查每个样品内部是否有沉淀、云状物、变色,并测定样品pH值。使用新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经过48 h储存,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利多卡因溶液在4℃避光条件下均无浑浊、无沉淀、无云状物、无气泡、不变色,pH 值保持较稳定,主药含量均大于90%;在 25℃条件下,五水头孢唑啉钠与水、氯化钠溶液在 24 h后开始变黄,48 h后颜色加深,水溶液和盐溶液pH值均显著上升。结论:从外观、pH值、主药含量稳定性结果表明,4℃五水头孢唑林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配伍液的稳定性好,为临床上使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利多卡因在肌注时进行配伍使用,从而达到缓解肌注疼痛提供可行的体外试验证据。
  • 药物与临床
  • 张程亮, 李敏, 王松, 上官小芳, 赵丽, 徐苏颖, 刘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36-23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的具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用药特征,为规范OXA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集中监测方法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湖北省10家三甲医院,对使用OXA的住院患者进行数据收集,统计患者一般信息、临床诊断、OXA相关用药信息等。结果:OXA用药患者年龄多为50~69岁,临床诊断主要是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肿瘤;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滴注,存在少量泵入及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给药方式,部分患者给药剂量不符合指南推荐;给药速度范围为每分钟25~90滴。99.5%患者使用OXA推荐溶媒即葡萄糖注射液,存在少量其他溶媒使用情况。结论:OXA在临床用药基本符合说明书规范,但溶媒及剂量存在不符说明书用药情况,临床应规范其临床应用,保障患者安全。
  • 耿彬, 王思洲, 苗华为, 封亚丽, 王艳炜, 赵天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41-234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辅助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实验室指标血清人软骨糖蛋白(YKL-4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某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治疗。观察治疗后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前后YKL-40、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YKL-40、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YKL-40、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76.00%(38/50)明显高于对照组42.00%(21/50)(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药物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养心通络方治疗可更显著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促进相关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 万宁, 梁虹艺, 杨晨, 卢丽清, 袁进, 门鹏, 杨毅恒, 季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45-235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阿戈美拉汀单药治疗成人抑郁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选择和医疗机构新药遴选提供决策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Wanfang)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机构网站。由2位评价者根据拟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进行数据提取后,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阿戈美拉汀与其他对照药物相比,部分安全性指标具有统计学优势;在有效性方面仅优于安慰剂和瑞波西汀,不及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和阿米替林,与其他对照药物无差异。经济性方面,1篇国内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在治疗等效前提下,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相比具有经济性优势。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成人抑郁症具有较好安全性,有效性并不优于其他对照药物,在我国应用是否具有经济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侯冠昕, 李泽, 符德静, 王作君, 党大胜, 董婷婷, 崔钰, 任天舒, 赵庆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53-235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联合扩血管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共390例,分为2组,每组195例。羟乙基淀粉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羟乙基淀粉联合扩血管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羟乙基淀粉联合1种或2种扩血管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变化;脑水肿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从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变化水平来看,羟乙基淀粉联合扩血管药物较单用羟乙基淀粉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述两项评分(P>0.05)。在安全性方面,2组患者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0.51%);但在脑水肿发生率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上,羟乙基淀粉联合扩血管组(3.08%,2.05%)明显低于单用羟乙基淀粉组(7.69%,10.2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扩血管治疗组中,联合一种扩血管药物与联合2种扩血管药物在肾功能异常和脑水肿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扩血管药物较单用羟乙基淀粉治疗,并不能明显提高NIHSS评分和MRS评分,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水肿和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然而联合一种还是2种扩血管药没有明显差别。
  • 陈泳伍, 唐丽琴, 魏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57-236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结合阿米卡星的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分别评价阿米卡星6种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临床标本血培养、痰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测得阿米卡星对其MIC值,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不同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 000“例”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各方案以IQmax ≥ 10为目标阈值的CFR。结果:临床血标本、痰标本中分别分离出76和95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5%、9.76%。对于血流感染,阿米卡星7.5,10.0,12.5 mg·kg-1·d-1给药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1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为100%,当MIC ≥ 8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对于下呼吸道感染,阿米卡星所有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0.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大于90%,当MIC ≥ 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结论: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于血培养较高,阿米卡星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时,我国指南阿米卡星推荐剂量能够达标,而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国内外指南推荐剂量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治疗失败风险。
  • 药学实践
  • 苏兰, 黄子悦, 杨惠, 卓义轩, 颜红梅, 陈泽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62-2365,237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肝切除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1年1月到2018年12月肝切除的住院患者使用HAS情况,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信息、用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使用HSA以及血生化指标等特征数据,以术后住院时间为结局变量,用SPSS统计软件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检验,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研究患者HSA的使用与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1 397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使用HSA、人血白蛋白水平以及GGT水平是影响住院时间的重要特征。结论:尽管人血白蛋白水平不一样,各组使用了HSA的患者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应尽快建立HSA的使用指南,规范使用HSA,合理优化医疗资源。
  • 陈敏, 秦侃, 沈娟, 刘盼望, 赵林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66-237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评估营养支持疗法的药学监护模式指标。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该专业临床药师工作实践,初步形成营养支持疗法药学监护模式。采用德尔菲法的专家函询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完善该模式的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分别为65%和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731和0.7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是0.279和0.198。最终形成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的营养支持疗法药学监护模式。结论:评估后的营养支持疗法药学监护模式设计指标科学、合理,有效地为临床营养药师开展规范化实践工作提供了依据。
  • 李正翔, 段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72-237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指南》研究问题及药品遴选指标体系,为该指南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根据指南制定和德尔菲法相关要求遴选29名专家,通过三轮问卷调查对指南研究问题及药品遴选指标进行评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轮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3.10%,82.7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5,0.77,0.78;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14,0.308,0.228(P<0.05)。经过三轮正式咨询,最终筛选出指南研究问题8个,药品遴选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0个。结论:采用德尔菲法所构建的《医疗机构药品遴选指南》研究问题及药品遴选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该指南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 综述
  • 周锦屏, 张蕊, 刘亚妮, 师少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77-238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移植术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常用免疫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对免疫抑制剂药效药动的作用。在PubMed中检索关键词包括肠道菌群、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三者中两者以上的文献,并从中筛选出与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讨论和总结。多个文献报道,在不同器官移植后均存在肠道菌群改变的情况。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影响到梭状芽孢杆菌的丰度;肝脏移植能影响到多个菌属的肠道菌群,并对肠道菌群的整体水平产生影响;肾脏移植也会影响到多种肠道菌群,研究也发现肠道菌群的组成与丰度改变与肾脏移植后腹泻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肠道菌群和免疫抑制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包括霉酚酸、他克莫司、环孢素A等在内的多种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在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对机体肠道菌群组成、丰度产生影响。而肠道菌群对于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以及代谢吸收存在一定影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组成与丰度,同时肠道菌群也可能会影响到免疫抑制剂药理或毒理学性质。故而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时候需要考虑肠道菌群,从而更好、更安全地应用免疫抑制剂。
  • 王翰林, 龙程, 黄夏梦, 叶连宝, 郑多, 王霆, 袁爱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2): 2382-238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雷帕霉素为代表药物的作用于mTOR靶点的莫司类药物,在抗癌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作为靶向治疗药物,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在多种常见的癌症中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具有高效、低剂量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会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多个靶标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另外,联合用药也可能会延迟肿瘤耐药性的出现。对已上市的几个莫司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和同类在研品种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