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0-09-15
  

  • 全选
    |
    专栏
  • 张松林, 常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793-17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掌握我国目前进口(合资)药品在临床使用情况和用药特征,了解当下临床对进口药品的依赖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降低对进口药品的依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通用名、剂型和规格三个层次对进口药品的国产替代性进行划分,然后分别从替代程度、批准文号数量、临床用量等角度对比分析2013-2019年上半年814家样本医院的进口药品与相应国产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进口药品在临床用量、占比上均呈上涨趋势,且在临床选择中处于优势地位;国产仿制药的批准文号仍存在着总量大、分配不均的情况;国产仿制药对进口药品的替代仍有待提高。结论:应重点推进通用名层面无国产替代品种的进口药的仿制药上市;同步提高国产仿制药对进口药品的临床替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国内企业研发满足我国临床需求的民族创新药。
  • 研究论文
  • 王静, 梅之南, 袁桥玉, 宋炜, 胡贝, 刘新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799-180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寻找湖北道地药材中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小分子抑制剂。方法:以药材名为关键词,在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湖北道地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从Pubchem数据库下载相应化合物结构,以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为靶点,利用Sybyl软件中蛋白质预处理工具确定活性区域,应用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打分函数筛选出活性成分,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分析结合最好的蛋白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力。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苍术苷A、厚朴木脂素C、异鼠李素是与SARS-CoV-2 3CL水解酶结合最强的3个化学成分,木兰苷B、3,4-O-二咖啡酰奎宁酸、木兰苷D是与ACE2结合最强的3个化学成分,与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得分接近,可能为中药苍术、厚朴和菊花抗SARS-CoV-2的潜在活性成分,化合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氢键、疏水作用力为主。结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药化学成分,为湖北道地药材抗击SARS-CoV-2提供了科学指导与理论依据。
  • 朱正怡, 倪映华, 高鹏, 王慧娟, 黄凌斐, 杨巨飞, 方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05-181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氯喹及羟氯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推荐试用治疗药物,但存在较多安全性问题。研究利用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和综合评价分析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事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安全用药信息。方法:从FAERS数据库中提取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不良事件个案报告,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者信息、报告时间、常见不良事件等进行分析,采用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和综合标准法(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两种比值失衡分析法检测氯喹及羟氯喹相关信号,进而通过病例分析和文献报道对ROR法和MHRA法均有检出的信号进行药品相关性评估分析。结果: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FAERS数据库中以氯喹和羟氯喹为主要和次要怀疑药物的初次上报报告分别为383例和11 169例,其中导致死亡的报告51例(13.3%)和310例(2.8%),致死事件包括药物中毒、自杀、胎儿死亡、心脏骤停等。ROR法和MHRA法分别检出氯喹相关信号105个和100个,羟氯喹相关728个和650个。经筛选,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视网膜病变、感音神经性耳聋、肌病、药物性精神病、转氨酶异常和溶血等。其中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肥大、视神经萎缩、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等和尖端扭转型室速、长QT综合征、限制性心肌病、颅神经损伤、低血糖等分别未在氯喹和羟氯喹说明书中提及。结论:在氯喹和羟氯喹的临床应用中,应关注心脏毒性、视网膜毒性和耳毒性等不良反应,并加强反射消失、肌无力综合征、血脂异常(氯喹),及低血糖(羟氯喹)等新的不良反应信号的监测。
  • 胡宗仁, 张媛婷, 郑文江, 王惠芳, 孙晓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11-18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专利复方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从专利数据库中筛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专利复方,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聚类和关联分析,再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的活性成分,然后通过DrugBank数据库找到这些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基因免疫功能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找到这些靶点对应的免疫功能和信号通路。结果:总共发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复方224个,涉及中药387味;排名前十的高频药依次是黄连、甘草、白术、白芍、黄芪、白及、党参、白头翁、地榆、木香,主要使用的是补益药和清热药;发现中药配伍10对、关联规则16条;在排名前十的高频药中筛选出83个活性成分及其146个作用靶点,这些靶点作用于B细胞增殖、T细胞因子分泌等27个免疫功能,以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47条信号通路。结论: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其作用机制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较符合。
  • 黄建敏, 陈海燕, 黄清, 黄灵, 云艳芳, 杨桂新, 刘国军, 唐雄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16-182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SCN2A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治疗壮族癫痫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4例广西百色地区丙戊酸钠(VPA)规范治疗的壮族癫痫患者(有效组85例,无效组1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SCN2A位点rs17183814和rs1864885基因多态性,利用LC-MS色谱法测定VPA血药浓度,利用SHEsis软件对rs17183814和rs1864885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无效组与有效组相比,rs17183814位点等位基因分布(χ2=9.707,P=0.002)和基因型分布(χ2=11.202,P=0.00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rs1864885位点等位基因分布(χ2=0.792,P=0.374)和基因型分布(χ2=0.763,P=0.68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GG+GA基因型相比,rs17183814的AA基因型显著降低VPA疗效,OR值(95%可信之间)为2.925(1.373~6.233)。有效组中rs17183814的GG、GA和AA基因型患者VPA血药浓度差异(F=5.016,P=0.368)和rs1864885的AA、AG和GG基因型患者VPA血药浓度差异(F=3.215,P=0.102)均无统计学意义。rs17183814和rs1864885没有连锁不平衡性。结论:SCN2A基因位点rs17183814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壮族癫痫丙戊酸钠抵抗性形成有关。
  • 黄永佳, 赵静, 张景勍, 陈冉, 刘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21-182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新型富勒醇/透明质酸脂质纳米载体(fullerol/hyaluronic acid hybrid lipidic nanocarriers,FHLNs),并用于氢醌(hydroquinone,HQ)的经皮给药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FHLNs,透射电镜观察粒子形态,马尔文粒度仪测定粒径和电位。用YB-P6型透皮仪研究FHLNs的体外透皮性能,并用模型拟合法评估FHLNs和游离HQ溶液的体外经皮渗透行为差异。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FHLNs呈类球形。FHLNs的粒径为(180.10±1.00)nm,电位为(-35.13±0.32)mV。FHLNs的24 h累积经皮渗透量是游离HQ溶液的2.02倍。透皮实验结束时,FHLNs对离体鼠皮的刺激性明显弱于游离HQ溶液。模型拟合结果显示FHLNs和游离HQ溶液的经皮扩散模型均符合一级方程。FHLNs的透皮速率常数是游离HQ的2.30倍。结论:FHLNs能明显促进HQ的透皮吸收并减轻其皮肤刺激性。
  • 王瑶, 李慧玲, 陈颖, 付艳军, 席健峰, 王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25-183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获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构建CRO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查找电子病历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CRO及碳青霉烯敏感革兰阴性杆菌(CSO)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建模,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分析CRO菌株相关信息,采用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变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分析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CRO菌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5.4%)、铜绿假单胞菌(15%)和肺炎克雷伯菌(9.4%),检出以痰液及ICU为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糖苷类、留置尿管、ICU入住时间、抗真菌药物及APACHEⅡ超过20分纳入CRO医院感染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 CI:0.871~0.956),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95% CI:0.690~0.891),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经住院患者获得CRO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构建临床风险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临床碳青霉烯耐药医院感染的防控。
  • 刘义伟, 雷永芳, 陈婧, 何正, 郑恒, 丁玉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31-1834,18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沙丁胺醇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内标选用沙丁胺醇-d9,以甲醇沉淀血浆中蛋白,取上清液吹干复溶;采用Welch Ultimate XS-C18色谱柱(3.0 mm×100 mm,3 μm),预柱选用Welch Ultimate XB-C18柱(2.1 mm×5 mm,5 μm),以含0.1%甲酸5 mmol·L-1乙酸铵的5%乙腈和纯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沙丁胺醇(m/z 240.2→m/z 147.9)和内标沙丁胺醇-d9(m/z 249.1→m/z 149.1)的浓度。结果:沙丁胺醇的线性范围为5~2 000 pg·mL-1,定量下限为5 pg·mL-1,日内、日间准确度为101.93%~109.03%,精密度RSD为1.45%~8.5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稳健且经济,适用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的临床药动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
  • 李晓念, 傅小玲, 沈龙华, 胡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35-183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优化其处方和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分别以油相中PLGA浓度、水相PVA浓度和油/水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塞来昔布微球的处方和工艺;透析袋法评估其体外释放能力。结果: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最佳处方工艺条件为:PLGA浓度75 g·L-1,水相PVA体积分数1.5%,油/水相体积比1∶30。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实测包封率为66.1%,与预测值67.3%相比,偏差为1.8%。最优处方体外14 d累积释药56%,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简便可行,可用于优化塞来昔布PLGA微球的制备,微球体外释放具有缓释效果。
  • 刘颖, 王宇瑄, 陈勤, 杨明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40-184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健脑益智胶囊(JNYZ)对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老年小鼠,随机分为4组:老年组、JNYZ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g·kg-1),另设10只4月龄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连续灌胃给予健脑益智胶囊治疗60 d。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Bax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及其突触的超微结构,生化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Ach)含量、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免疫印迹法分析大脑组织中突触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老年组相比,JNYZ 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老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P<0.01,P<0.01),显著升高治疗组大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含量、ChAT活性(P<0.01,P<0.01,P<0.01)和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P<0.05或P<0.01),并能明显减少海马神经细胞中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对老年小鼠大脑神经细胞和突触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有效地提高突触素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JNYZ能够改善和提高老年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它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和改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等作用有密切的相关性。
  • 药物与临床
  • 郭志刚, 管晓东, 史录文, 韩蕊, 郑利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46-184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塞米松注射剂致恶心呕吐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某口腔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总体人群和不良反应发生人群的基本特点、不良反应发生与处理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样本结构差异分析。结果:5年共有28 959人次患者住院治疗,使用地塞米松注射剂后发生恶心、呕吐96人次,发生率为0.3%。总体人群和不良反应发生人群间男性比例(52.1%vs 26.0%,P<0.01)、平均年龄(35.1 vs 26.3,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96例不良反应均为一般程度,94例发生在用药后10 min内,91例未经处理症状自行缓解,5例采取了停药或降低输液速度、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或维生素B6注射液后症状缓解,3例再次使用药物后出现同样反应,79例存在合并用药的情况,所有药物使用均符合说明书内容规定。结论:地塞米松注射剂与恶心呕吐反应之间是"肯定"的关联性关系,女性和较低年龄者更容易发生该反应,用药后10 min内需重点关注,一般自行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停药,协助清洁口鼻腔,必要时给予甲氧氯普胺或维生素B6
  • 杨效宇, 刘娜, 胡斌, 王惠川, 薛小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50-18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定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为规范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利伐沙班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形成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某院2018年下半年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利伐沙班病例,通过纳入标准,将符合要求的病例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汇总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过程中的关注点,针对性制定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2018年下半年,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例数共计217例,实际统计分析病例106例,利伐沙班使用不合理率为19.81%(21/106),以低剂量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患者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时机错误为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0%(7/106),均为出血性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中的关注点多集中在监护指标、出血事件处理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结论: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较广泛,其疗效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别是在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方面,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利伐沙班临床应用指南等的更新,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积极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促进利伐沙班合理使用。
  • 张春燕, 范玲, 谢星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56-18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PICOS原则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8月。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结局指标,采用Cor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软件STATA14.0对各效应指标进行网状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用均数差(MD)及95% CI计算,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OR)及95% CI计算。结果:共纳入51篇英文研究,合计22 360例患者,涉及19个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显示,在疗效方面,索马鲁肽1.0 mg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提高HbA1c<7%达标率、降低空腹血糖、减轻体质量、降低收缩压最明显,艾塞那肽10 μg降低舒张压最明显。结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
  • 徐志祥, 孙思聪, 陈理, 刘毅萍, 胡婷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64-18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药物性肾损害的潜伏时间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杭州地区4家三甲医院收治的疑似药物相关性肾功能损害病例,分析潜伏时间的分布情况,以及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使用因素等对潜伏时间的影响。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药物性肾损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12例,69.64%的药物性肾损害发生在用药后1周之内。非处方药的药物性肾损害潜伏时间比处方药短。潜伏时间≤14 d的病例eGFR最大降幅比潜伏时间>14 d的高。结论:大部分药物性肾损害发生在用药后1周内,建议用药后一周左右进行随访。14 d内发生的药物性肾损害严重程度较14 d后发生的重,对于早期发现的药物性肾损害患者可能需要给予更多的临床关注。
  • 窦伟, 赵楚洋, 宋燕青, 李艳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69-187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分析乙酰半胱氨酸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发生不良反应病例55例,同时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截至2019年6月乙酰半胱氨酸相关个案报道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病例6例,共计61例,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发生时间、用法用量、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转归、对原患疾病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上发生ADR病例数最多;皮肤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ADR发生时间多在用药2 h内;静脉滴注更易发生ADR,占比78.69%;给药剂量和滴速是引起ADR的重要原因,给药剂量为8 g时的严重ADR发生率远远高于4 g;ADR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通过分析乙酰半胱氨酸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建议在使用该药品时对其ADR应给予足够重视。
  • 药学实践
  • 李蒙, 禹洁, 蓝高爽, 李正翔, 袁恒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74-18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存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指导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年10-12月所有年龄≥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PIM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查阅病例并结合疾病指南共识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患者6 511例,平均年龄为(74.17±7.24)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86±9.16)d,平均用药种类为(24.59±16.22)种,经χ2检验住院天数及用药品种数与PI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464例(83.92%)患者存在PIM问题,其中排名前5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地西泮及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在与疾病相关的PIM中,患有痴呆、认知障碍、谵妄;骨折或跌倒病史;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人出现潜在不合理用药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例、81例和23例。在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的药物中,以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类药物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利尿剂使用例次最多为2 460例次,占总例数的93.64%。在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中,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联用比例最多为185例次。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肾脏病4期及以上的患者中,依诺肝素和螺内酯的使用分别为23例和19例。结论: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结合病例分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仍应采取措施减少PIM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如临床实际必须使用,应加强用药监护。
  • 范静, 乔永洁, 贾秀玲, 赵杉杉, 李相成, 李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81-188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调配质量。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调配全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选出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和中等风险等级中S≥4的失效模式,整理分析其失效原因,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整改措施实施5个月后,统计失效模式错误率,分析改进效果。结果:在PIVAS肠外营养液调配全流程中,共找出19个高等和中等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并从培训、流程、医院信息系统和质控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整改。经过5个月干预后,19项失效模式合计RPN值由806降至308,降幅61.8%。其中非蛋白热量不适宜、热氮比不适宜和糖脂比不适宜等9项失效模式经改进后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PIVAS肠外营养调配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肠外营养液调配质量,降低差错率。
  • 丘九望, 余柱立, 曾晓华, 刘澍, 刘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87-18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妊娠期员工岗位安排及安全防护。方法:通过线上软件(微信)调研不同医院PIVAS的做法,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阅工作量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粗略计算,从药物暴露角度说明不同岗位的职业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的意见。结果:各医院对妊娠期岗位设置具体做法不一。常见普通药物挥发性弱,调配过程药物暴露量有限,但摆药区药物暴露风险仍存在。针对药物暴露的风险,调配间外如摆药区域应做好个人基本防护措施,而在调配间内除优先安排静脉营养调配岗位外,可通过建立《妊娠人员避免调配目录》,提高调配技巧、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等措施减少暴露机会。针对药物暴露以外的职业风险如消毒剂暴露的风险也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PIVAS可安排妊娠期员工调配普通药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岗位并做好充足的防护,以提供给妊娠期员工一个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 综述
  • 王木岭, 万苹, 李娅琳, 郭强, 张成桂, 唐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91-189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文描述了目前常见诱因和发病机制对于该疾病的影响,包括地理和食物因素、肠道细胞损伤、肠道菌群失调、肠道黏膜或相关组织病理生理改变和免疫功能失调等。列举了传统药物、生物制剂和中药在疾病中应用以及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 赵士博, 姜皓, 张艺馨, 韦雨忻, 黄锁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896-190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型呼吸系统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继SARS、MERS病毒后发现的一种高传染性新型病毒,可引起重症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并发症。临床上暂无特效药物开展治疗。通过结合近期相关研究与报道对中医理论学说、中药方剂、药膳预防、地区诊治特色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新冠肺炎的临床用药提供思路与借鉴。
  • 药物警戒
  • 夏凡, 刘明红, 于迪, 包健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902-190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孙敏, 王雪, 曹原, 王希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7): 1903-190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