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修改稿件注意事项

  

请逐项阅读并对照检查文章内容,如有不符之处请加以修改或补充。 

  

 修改说明  

为了便于了解稿件的修改情况,请您: 

1 在修改稿寄回时应另页逐条详实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说明是否接受审稿人的意见并在文章中作了相应的修改,如果不同意审稿人的意见或未作修改,请提出理由。 

2 为了不使读者产生与审稿人相同的疑问,所作的说明或解释同意修改的应尽可能反映在稿件中修改说明内容置于修改稿前部,而不应只写在给编辑部的回信中。 

3同时,建议在修改说明中用一定的篇幅详细阐明本研究的选题依据、意义、创新性、背景等等,这样定稿专家能够在定稿会有限的时间内知晓或认可你的文稿。 

  

 文章标题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药物名请采用通用名或药典名,中英文标题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3  作者信息                                     

1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如要更改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单位,应提供情况说明并重开单位介绍信。 

2中英文中的所有作者名称请写全,并注明所有作者的单位。 

3 请提供第一作者或/和通讯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E-mail(方便的话也请提供移动电话,便于编辑部联系,文章发表时原则上不出现手机号)。
4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提供纸样复印件。 


4  文章摘要 

1 所有文章均需英文摘要。 

2 摘要应客观充分地反映文章的新意和主要内容,并与正文相符。请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顺序撰写(综述文章摘要不用按照此格式撰写),详略得当。目的用12句概括即可;方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新方法应加以详细描述;重要的实验结果应给出具体数据。
3 摘要中不应引用图表和参考文献。
4 缩写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先给出全称,然后在括号中注明缩写,后面就用缩写表示,尽量不要中文和缩写混用。
5 如果作者在英文写作上有困难,请务必找英文较好的人帮助润色或校对。 

6 稿件需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完全一致

 

5  前言书写  

请作者重视前言部分的撰写,注意事项如下:

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3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发表在国内其他期刊上的相关文献。
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300~500字以内为宜。
5 前言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
6 当提到文献的作者时,有多位作者时后加,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3]”。 

好的前言撰写很大程度影响评审者对文章的取舍。       

     

6  文章格式  

实验研究可按照1.材料(包括药品、试剂、仪器等,如有动物请注明动物合格证号);2.方法;3.结果;4.讨论格式来写;临床文章可按照“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格式来写。格式不做强行要求,但各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 

药品、主要试剂应提供批号,动物提供动物来源,合格证号,许可证号,动物实验操作员岗位证号,医院制剂应标明批准文号。 

  

7  图表格式 

1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 如仅35个数据 尽量不使用图表。 

2、图、表、表中英文对照,表中内容为中文 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内“空白”代表未测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3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 

                                                                                                                                   
 讨论(结论)部分  

研究论文稿件需有结论部分。结论是对全文工作的简要总结,它是结果与讨论的延伸,而不是结果与讨论的简单重复,也不应与摘要雷同。文章应从理论上对实验或观察结果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并得到恰当的结论。结论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本文实验结果揭示的原理和普遍意义、与以往文献工作的异同、未能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有些文稿的结论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并非从本研究结果获得,纯粹借用书本或他人的文献充当依据;有些对文中的某些结果不加分析或分析不够;有些分析讨论有明显缺陷,前几段是综述,后几段这是文章结果的重复,没有围绕自己的结果再结合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逻辑性差,致使结果与分析讨论不能呼应;结论缺少依据)。 

                      
9  参考文献 

   凡论及前人工作和观点时均应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的排版注意事项如下:
1 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格式准确,请参见示例。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并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主要引近5年内的文献。

2英文参考文献中作者及期刊信息格式请采用pubmed中的格式。 

3 按顺序写出前3位作者的姓名,若超过3名作者的可用,等(,et al”表示。 

4 期刊的卷号和期号 某年某卷的第几期  不要漏写,注明文章的起止页码。 

5尽量少用过旧的参考文献;说明同一观点的几条文献请引用权威杂志文献;众所周知理论和观点可以不引用文献。如果有新近的文献也可补充。
6 作者未亲自查阅其原文的文献请不要引用。
7 据统计,修改稿参考文献中的差错率约为50%,即每两条文献中就会出现一个错误,因此请务必对照原始文献认真核对以保证所引文献正确。 

                                                  
10  修改稿的发送 

处于“退修后审定”阶段的稿件,作者只需要上传修改稿和修改说明,不必将纸质资料寄来编辑部。“退修”阶段的稿件,作者在发送修改稿至编辑部网站同时,请用A4纸单面激光打印原稿、修改稿、修改说明、版权转让协议/介绍信、基金证明等资料寄来编辑部,信封上注明编号,以备存。

 


发布日期:2024-01-11    浏览: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