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4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4-11-30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宛博, 单玲玲, 田晓雨, 隆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57-256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长春布宁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检索Super-PRED、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 (SEA)、BindingDB、ChEMBL、PharmMapper、Swiss Target Prediction以及BATMAN-TCM 数据库得到长春布宁的相关作用靶点,并与检索DisGeNET、OMIM和MalaCards数据库得到的肝纤维化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得长春布宁治疗肝纤维化潜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上述靶点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进行可视化;再利用Metascape平台对其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在体外实验中,利用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LX-2活化,体外模拟肝纤维化的发生;再给予长春布宁处理,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评价其抗肝纤维化活性。 结果 通过筛选匹配后获得长春布宁治疗肝纤维化潜在靶点共计140个,其中核心靶点包括BCL2L1、CASP3、MAPK1、STAT3、EGFR、HIF1A、PTGS2、MMP9等;GO、KEGG通路以及Reactome通路分析显示长春布宁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迁移、凋亡、炎症反应、创伤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调控肝纤维化,并且涉及PI3K-AKT、MAPK、HIF等细胞信号通路。体外实验中,长春布宁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X-2细胞内COL1A1以及TGFB1的启动子活性;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长春布宁对LX-2细胞中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论 本研究初步验证长春布宁有望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化合物,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朱磊, 谌赟, 童婷, 谈文娟, 程波, 刘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63-25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亚精胺通过调节自噬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处理心肌细胞H9c2,构建心肌细胞肥大模型。RT-qPCR检测心肌肥大标志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β型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的表达,进行模型鉴定。不同浓度亚精胺处理H9c2细胞,测量各组细胞表面积,CCK-8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检测细胞中ANPβ-MH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的水平。为进一步验证亚精胺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用PI3K激活剂740Y-P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中ANPβ-MHC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mTOR、p-mTOR的表达。 结果 亚精胺干预后能够提高细胞活力和细胞内LC3-Ⅱ/Ⅰ水平(P<0.01),减少细胞表面积,降低ANPβ-MHC mRNA的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I3K激活剂740Y-P干预后,细胞凋亡率、细胞中ANPβ-MHC mRNA表达水平、p62和p-mTOR蛋白水平升高(P<0.01),LC3-Ⅱ/Ⅰ水平降低(P<0.01),而SPD与740Y-P联合干预能够逆转740Y-P的上述作用(P<0.01)。 结论 亚精胺能够通过激活细胞自噬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 陈永顺, 杨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69-257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染料木素滴丸,提高染料木素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方法 选择PEG4000占基质百分比、基质与药物质量比及滴距作为主要影响因素,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染料木素滴丸处方。X粉末衍射法分析染料木素在滴丸中存在状态,测定溶解度和溶出度等。以染料木素胶囊为对比,考察染料木素滴丸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行为。 结果 染料木素滴丸最佳处方工艺:PEG4000占基质百分比为49.8%,基质与药物质量比为3.05∶1,滴距为8.0 cm。染料木素在滴丸中转变为无定形状态,溶解度提高至13.58倍,在60 min累积溶出度达94.89%。药动学结果显示染料木素滴丸达峰时间(tmax)提前至(1.97±0.70)h,达峰浓度(Cmax)和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2.87倍和2.49倍。 结论 染料木素滴丸处方工艺简单,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得到明显提高。

  • 李梦, 王红春, 刘红星, 刘瑞, 薛洋, 王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76-25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靠的定量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吉瑞替尼(gilteritinib,GLT)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并用于临床GLT治疗药物监测分析。 方法 采用GLT-d8作为内标,血浆样品经含内标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4.6×50 mm,5 μm),柱温60 ℃,流动相为含0.1%甲酸和2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流速0.7 mL·min–1,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对6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41份GLT血浆样本进行浓度监测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和GraphPad Prism 8.3.0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GLT线性范围为10~2 500 ng·mL–1,标准曲线为Y=0.001 85X+0.012 2,r=0.999 0,其特异性、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残留和稳定性均符合指南接受标准。6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GLT血药浓度为(186.38±140.37) ng·mL–1,中位浓度为151.50 (3.00~984.00) ng·mL–1,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相关性及ROC曲线分析显示,GLT浓度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r>0.3),GLT浓度大于118.5 ng·mL–1(AUC=0.621>0.6,P=0.001)时提示患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指标异常;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r>0.2),GLT浓度大于159.5 ng·mL–1(AUC=0.616>0.6,P=0.008)时提示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指标异常。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血小板及三唑类药物浓度与GLT浓度均无显著相关(P>0.01,r<0.3;AUC<0.6)。 结论 LC-MS/MS法可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GLT浓度,且可用于临床GLT治疗药物监测。此外,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可辅助临床调整GLT用药剂量。

  • 李发双, 黎林波, 李惠英, 张力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81-258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并应用于检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方法 全血样品采用0.1%氢氧化钠破坏红细胞,并经叔丁基甲醚两步萃取后,取上清吹干复容;色谱柱为ACPUITY UPLC Peptide BEH C18柱(2.1 mm×300 mm,1.7 μm),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035 mL·min–1,柱温40 ℃,检测波长195 nm。用该方法监测22例使用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的血药浓度,初步分析他克莫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并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基因多态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 结果 他克莫司在0.5~5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定量下限为0.5 ng·mL–1,分离在43 min内完成。平均回收率在92.1%~96.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15.00%,稳定性良好。监测紫癜性肾炎儿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63.64%的患儿他克莫司浓度小于5.0 ng·mL–1,低于有效治疗谷浓度,仅22.73%患儿他克莫司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和基因调整给药方案后复测血药浓度,77.27%患儿他克莫司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结论 该法首次采用UPLC监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儿童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提高用药效益,保证用药安全。

  • 吴磊, 刘日慧, 彭悠, 李彬, 徐杨, 李思成, 刘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86-259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其靶向中药,为COPD提供新的治疗方向及用药参考。 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获取COPD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关键模块基因。使用3种机器学习算法鉴定诊断生物标志物并进行验证,确定其准确性。通过CIBERSORT反卷积算法分析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最后,利用HERB数据库预测生物标志物潜在的靶向中药,并根据药物性味归经来拓展中医理论。 结果 利用3种机器学习算法共筛选到C1QTNF7、MBD5、WDR12、CD163、KLF12CBS这6种诊断生物标志物。验证结果表明,其基因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均显示出确切的诊断效能。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多种免疫细胞可能参与COPD的发展,以上6种诊断标志物在不同程度上与免疫细胞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HERB数据库对上述6个诊断标志物进行中药预测,通过《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筛选整理得到靶向中药百部、贝母、百合等42味,大多药性偏温,药味偏苦,归经入肺。 结论 C1QTNF7、MBD5、WDR12、CD163、KLF12CBS在COPD中表现出较好的诊断效能,并参与了免疫细胞的浸润,可作为COPD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上述标志物预测的中药与临床用药有所重合,反向证明了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COP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用药参考。

  • 侯月彩, 薛莹, 青琳森, 梁健, 雍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598-260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U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黄芪-川芎共煎液12个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结合灰色关联度法优选药对最佳配伍比例。 方法 采用Thermo Hypercard色谱柱(2.1 mm×100 mm,5 μm),流动相为水(含2 mmol·L–1乙酸铵、0.06%乙二胺)(A)-乙腈(含2 mmol·L–1乙酸铵)(B),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柱温为40 ℃,进样量为10 μL。负离子模式测定药对不同比例共煎液鸟苷、黄苷、尿苷、胞苷、腺苷、胸苷、肌苷、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脱氧鸟苷12个成分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含量测定结果。 结果 12个核苷类成分在18 min内达到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在97.19%~101.2%,RSD≤4.93%。黄芪-川芎配比为1∶3共煎时核苷类成分的提取率最高。 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可靠,可用于黄芪-川芎的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及优选最佳药对配伍比例。

  • 刘诗韵, 刘仁炎, 明庭文, 刘经健, 王珊, 杨洋, 陈琴华, 朱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06-261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作用,分析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 方法 CCK-8法检测Res对甲状腺癌细胞TPC-1、FTC-133、BC-PAP存活率的影响,选择对Res耐受度最低的TPC-1细胞进行克隆试验、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检测Res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mRNA-seq筛选Res调控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 & KEGG分析,qRT-PCR验证DEGs,Western blot检测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DEGs与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关联,敲低基因FLG的表达并验证敲低效率,CCK-8法、克隆试验、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检测FLG敲低后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变化。 结果 Res显著抑制TPC-1、FTC-133、BC-PAP的细胞存活率,抑制TPC-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p53信号通路是Res作用的关键信号通路,Res上调p53蛋白表达,下调蛋白p21表达。FLG敲低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 结论 FLG可能促进甲状腺癌的发展。Res显著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LG和p53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 李金笏, 王一方, 赵新杰, 李小倩, 孙实, 王昭, 吴晓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12-261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滑膜炎系列制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识别滑膜炎制剂的质量标志物。 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对52批滑膜炎制剂进行化学成分表征,以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不同产品间的差异性成分,并对差异性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最终识别出滑膜炎制剂的质量标志物。 结果 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共鉴别出141个化合物,通过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出其中的17个差异成分,最终结合网络药理学识别出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新落新妇苷、黄杞苷、壬二酸、丹酚酸C等8个成分可能为滑膜炎制剂的潜在质量标志物。 结论 不同滑膜炎产品中化学成分组成相似,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通过结合化学成分表征、化学模式识别及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了滑膜炎制剂与药效相关联的质量标志物,为滑膜炎制剂的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王杰, 张成, 王欣宇, 卢昊, 郭瑜婕, 洪怡, 卢山, 贺建华, 许汉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20-26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小檗碱-厚朴酚共无定形系统以调控小檗碱的释放行为,并提高其抗菌性能。 方法 选择厚朴酚为配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小檗碱-厚朴酚的共旋蒸产物。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小檗碱-厚朴酚的共旋蒸产物进行表征,同时对制剂的物理稳定性、体外溶出行为以及抗菌性能进行了考察。 结果 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了小檗碱-厚朴酚共无定形系统。物理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檗碱-厚朴酚共无定形系统在一个月内稳定性良好。溶解24 h后,共无定形系统中小檗碱的溶解度最高为211.30 μg·mL–1,释放度约80%,其溶解度降低,并表现出缓释行为。在小檗碱-厚朴酚共无定形系统中,达到抑菌作用时小檗碱的药物质量浓度仅为32 μg·mL–1,优于小檗碱单独抗菌性能。 结论 小檗碱-厚朴酚共无定形系统降可调控小檗碱的释放行为,使其缓慢释放,并提高小檗碱的抗菌性能。

  • 药物与临床
  • 张飞雨, 张瑞霞, 魏晓晨, 赵佳, 张弋, 朱明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28-263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UGT1A4*3基因多态性对泊沙康唑血药浓度及侵袭性真菌病预防疗效的影响,探讨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服用泊沙康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测定患者泊沙康唑血药浓度及其UGT1A4基因型记录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预防疗效并分析基因型对其影响,探讨基因多态性、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肝肾功能等因素对泊沙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121例患者,监测泊沙康唑血药浓度279例次。携带UGT1A4*3突变基因患者的泊沙康唑血药浓度显著低于野生型(P=0.009),但基因多态性对最终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疗效并无显著影响(P>0.05)。UGT1A4*3基因多态性、性别、BMI、腹泻呕吐为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影响泊沙康唑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危险因素较多,用药过程建议密切监测,临床应结合患者UGT1A4*3基因型、性别、BMI、是否合并腹泻呕吐等因素及时调整泊沙康唑的给药剂量或剂型,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周天琦, 吴楠, 白兆石, 赵敏, 张倩, 季花, 徐思露, 魏继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33-263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乳腺癌患者紫杉醇类药物治疗所致常见并发症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为疾疾诊断相关分组(diagonosis related groups,DRG)支付背景下药物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采用决策树模型及成本-效果分析,评价肝损伤和骨髓抑制治疗方案的优劣,并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双环醇片、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4 211.49、5 536.28、4 494.16,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有效率最高(90.74%),较异甘草酸镁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为5 978;针对白细胞计数降低的预防,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有效率相近,后者成本较低;针对血小板计数降低的治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rhTPO)较注射用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ICER为24 117.7。敏感性分析支持上述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治疗紫杉醇致肝损伤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但双环醇降低转氨酶具有成本-效果优势;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白细胞计数降低经济性稍优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但后者更为便捷,患者依从性佳;rhIL-11治疗血小板计数降低的经济性更优,但rhTPO的ICER小于人均GDP(85 698元),为治疗紫杉醇类药物相关性血小板降低优选药物。DRG付费背景下优先考虑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TPO等具有经济学优势的药物,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推动DRG高效实施。

  • 陈晨, 陈钰灵, 王棋, 赵梦男, 吴斌, 徐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40-26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Central,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5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采用RoB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9 155名高血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坐位收缩压[WMD=–5.75,95%CI(–7.04,–4.45)]和平均坐位舒张压[WMD=–2.80,95%CI(–3.60,–1.99)],且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总不良事件:RR=1.02,95%CI(0.96,1.09),严重不良事件:RR=0.81,95%CI(0.54,1.23)]。 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安全性良好。

  • 药学实践
  • 何梅, 黄玲, 罗玉婷, 杜潇, 黎风, 杨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47-26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编制临床药师培训学员“沟通和接诊能力”评分表新表,为提升临床药师接诊能力、规范床旁考核提供参考。 方法 组建由1名医患沟通心理学专家,1名主管医患纠纷的医院人员,1名临床医生带教老师,4名临床药师带教老师,2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业务主任构成的专家咨询团队,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新表初稿;然后运用电子问卷,调查四川省13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药学带教老师对新表初稿的意见,问卷结果经专家权威系数校正后,由专家咨询团队再次审查、讨论一致后形成新表。 结果 经2轮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四川省42名主带教临床药师,形成由接诊准备、信息采集、信息给予、沟通技巧4部分组成,包含35个条目的新表;所有条目重要性得分均>3分,一级指标的协调指数w=0.32,P<0.01,二级指标的协调指数w=0.24,P<0.01。 结论 新表同质性良好,对沟通和接诊能力有更完善的评估,但还需开展大样本、以学员为研究对象的新旧表对照研究来验证其信效度。

  • 综述
  • 贺雨欣, 文武龙, 张炜烨, 刘铭, 杨婧, 王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55-266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作为屏障,对人体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微流控等技术的发展,体外皮肤模型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皮肤芯片是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的一种体外皮肤模型,能实现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的交流及血管化等。该文对体外皮肤模型的发展历程、皮肤芯片的构建、类型及优势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皮肤芯片的改进及将其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医疗提供建议。

  • 马旭颖, 吴文娜, 方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61-26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肠上皮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限制步骤之一,药物在肠道的渗透性对其体内生物利用度非常重要。非仿生的体外渗透模型是一种用于口服药物肠道渗透性预测的工具,具有传质速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该模型主要以无脂质的中空纤维膜为屏障,其与人体肠道面积与体积更相近且与体内流体动力学更相似,是一种在药物渗透性预测方面具有潜力的新材料。目前已有研究的非仿生体外渗透模型主要包括人工膜插入系统,人工肠道模拟器和溶解-中空纤维膜系统。近年来,非仿生的体外渗透模型逐渐成为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国内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该文简述了肠道屏障及药物在肠道的转运机制,参考了关于中空纤维膜在口服药物吸收方面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目前已经开发的非仿生体外渗透模型及其应用,以期对药物开发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帮助。

  • 药物警戒
  • 耿晓宁, 刘伦, 张恕芳, 邵春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67-266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本研究报道2例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致晚期胃癌致死亡的病例,分析其发生过程、相关性、原因和措施,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该治疗方案安全性的认识。

  • 黄妮娅, 张彩琼, 张志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4, 44(22): 2670-267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4.2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1例HIV感染患者在接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反复四肢无力、低钾血症伴口干、多尿。入院检查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磷、低尿酸血症、肾性糖尿等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及肾功能下降。监测尿量大于3 000 mL·d–1,尿比重降低。肾脏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管病变。诊断为范科尼综合征,肾性尿崩症。经停用替诺福韦及补钾、纠正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及指标好转。接受替诺福韦治疗的患者应加强用药监护,尽早识别肾损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