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3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3-09-30
  

  • 全选
    |
    专栏
  • 应颖秋, 曹晔, 路明, 夏宇曦, 刘斌, 杨丽, 赵荣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1999-200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发布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药师为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antimicrobical stewardship,AMS)团队实施了一系列取消头孢菌素皮试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头孢菌素皮试临床应用的相关数据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药师首先进行基线调研,发现主要影响因素,着重进行管理,然后分别从头孢菌素皮试例次、皮试率和消耗量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ITS)方法,临床药师在干预前(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和干预后(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对头孢菌素使用强度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头孢菌素皮试后,结局指标皮试例次、皮试率、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在85%~89%之间(P<0.05)。干预前,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每月下降22.83%(P=0.002),在干预的第1个月(2021年6月),头孢菌素使用强度上升了82.52%(P=0.267),而相较于干预前的趋势,干预后的变化趋势在-22.83%的基础上再上升54.42%(P<0.001)。同时2021年与2020年同期相比,总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的皮试例次、皮试率和消耗量均显著下降,在总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的同时头孢菌素使用强度较之前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结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以临床药师主导的头孢菌素皮试规范化管理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研究论文
  • 刘慧敏, 程广能, 郑芳, 陈富超, 李志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04-200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接续静滴的冲管液体量。方法: 配制奥美拉唑钠临床模拟溶液,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按不同体积比进行混合配伍,于120 min内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测定pH,并采用HPLC法测定2种药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确定配伍稳定的体积比范围。分别于残留药液在墨菲氏管中和墨菲氏管以下时开始冲管,测定不同阶段输液器终端冲管液中残留药物含量,确定合适的冲管液量。结果: 当奥美拉唑溶液体积比在1%~80%时,配伍液在120 min内发生变色、pH 3.78~5.79,奥美拉唑相对百分含量降低,奥硝唑相对百分含量无明显变化。滴注奥硝唑后,残留药液液面在墨菲氏管中和管以下时分别用24.5,14.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可将浓度降至原浓度的8.23%、9.09%;滴注奥美拉唑钠后,残留药液液面在墨菲氏管中及管以下时分别用34,2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可将浓度降至原浓度的0.95%、0.47%。结论: 先滴注奥硝唑时,残留药液液面在墨菲氏管中及管以下时分别需24.5,14.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后再滴注奥美拉唑;而先滴注奥美拉唑时,残留药液液面在墨菲氏管中及管以下时分别需34,25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后冲管后再滴注奥硝唑,以避免输液管中的配伍禁忌。
  • 刘永富, 熊英, 刘佳, 赵香玉, 赖晓微, 赖宇文, 邓可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09-20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枳实导滞丸的质控指标,为该药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食积证模型中小鼠的胃残留率、肠推进率及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活性肠肽(VIP)]为指标分别评价酸橙枳实和甜橙枳实所制枳实导滞丸的药效;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枳实导滞丸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含量;检索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查找4种黄酮苷治疗食积证有关靶点,分析"来源-成分-靶点-药效"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酸橙枳实和甜橙枳实制备的枳实导滞丸对食积证模型小鼠均有显著疗效;靶点分析表明,4个黄酮苷及苷元均可调节胃肠运动;2种丸剂中黄酮苷成分差异显著,酸橙枳实制备的丸剂中橙皮苷含量低于甜橙枳实制备的丸剂。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丸剂中的4个黄酮苷含量准确便捷,建议采用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的总量作为枳实导滞丸的质量控制指标,有利于全面评价不同来源枳实制备的枳实导滞丸质量。
  • 杨晓莹, 刘嘉玉, 胡东来, 李元, 杨华, 楚元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16-20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5-Aza-dC,decitabine,DAC)在结直肠癌细胞miR-1271-5p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71-5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HCT116 和 LOVO)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miR-1271-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miR-1271-5p后对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271-5p启动子区甲基化岛,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miR-1271-5p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使用DAC分别处理HCT116和LOVO细胞,MSP和qRT-PCR分别检测DAC对miR-1271-5p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表达的影响。在2种结直肠癌细胞中转染miR-1271-5p抑制物(inhibitor),并同时使用DAC处理细胞,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miR-1271-5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和癌细胞中表达均显著下调。miR-1271-5p过表达可显著促进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抑制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及增殖标志物PCNA的表达。miR-1271-5p的启动子区存在多个甲基化岛,且结直肠癌细胞中miR-1271-5p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细胞。DAC处理后,HCT116和LOVO 细胞中miR-1271-5p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miR-1271-5p的表达显著增强,DNMT3B的表达显著降低。DAC可逆转miR-1271-5p低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结论: 抑癌分子miR-1271-5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低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关,DAC可通过降低miR-1271-5p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增强其表达,并恢复其抑癌作用。
  • 刘顶鼎, 王静茹, 常露露, 朱蔷, 刘耀, 刘冬, 吴雪梅, 曾贵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23-203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运用UH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讨芎麻汤有效部位治疗偏头痛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测定芎麻汤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并运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筛选交集靶点,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后,结合Cytoscape筛选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观察偏头痛大鼠血清CGRP、NO含量及三叉神经髓鞘结构。结果: 从芎麻汤有效部位中共鉴定107个化学成分,主要包含有机酸类、糖苷类、黄酮类等。得到TNF、AKT1、IL-1β等304个交集靶点,对应阿魏酸、天麻素、洋川芎内酯A等80个活性成分;315个GO注释条目、78条KEGG信号通路(P<0.01)。分子对接发现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及CGRP、TRPV1均自发结合。动物实验表明芎麻汤有效部位可明显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CGRP、NO含量;三叉神经可见神经纤维,致密的髓鞘板层,胞质中线粒体呈大小不一的形态。结论: 芎麻汤有效部位含有的阿魏酸、天麻素、洋川芎内酯A等药效物质,可通过影响神经信号传递通路、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调节外周血CGRP、NO水平,治疗偏头痛。
  • 余应嘉, 叶淑芳, 邓燕芳, 陈庆状, 欧阳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32-203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大黄素甲醚(physcion,PHY)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小肠上皮细胞(HIEC-6)损伤模型炎症反应、自噬以及缝隙连接蛋白的作用影响,探讨PHY对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1.0 μg·mL-1),PHY低(2.5 μg·mL-1)、中(5.0 μg·mL-1)、高(10.0 μg·mL-1)剂量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LR4信号通路蛋白、自噬蛋白Beclin-1、LC3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与各实验浓度的PHY对肠上皮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PHY中、高剂量对肠上皮细胞损伤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TLR4蛋白表达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自噬蛋白表达方面,与模型组比较,PHY可上调Beclin-1、LC3的蛋白表达,其中PHY高剂量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PHY各剂量对LC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而PHY各剂量对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呈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 PHY可有效抑制肠上皮细胞损伤时释放炎症因子的水平,与TLR4信号通路表达呈正相关,其减轻LPS诱导的肠上皮细胞损伤作用与上调自噬蛋白Beclin-1、LC3及抑制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郭宜城, 丁志军, 许时贵, 付志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37-2042,206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Xijiao Dihuang Decoction,XJDHD)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咪喹莫特乳膏(imiquimod cream,IMQ)诱导构建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验证XJDHD对皮损的改善作用;皮肤血管分布和迂曲变化评价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数据库收集药物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作用靶点,数据集GSE13355验证核心靶点的差异表达。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实验观察皮损部位病理变化;q-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mRNA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细胞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 XJDHD能改善模型小鼠的银屑病样症状,并抑制新生血管数量及血管迂曲。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8个核心靶点,与血管生成相关的VEGFAMMP9在正常和皮损组织中差异表达。与模型相比,XJDHD能显著下调VegfaMmp9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L-17和TNF-α的含量。结论: XJDHD通过抑制皮损部位血管生产,改善银屑病样皮损症状。
  • 陈帅, 许晓燕, 罗森, 汤依娜, 王笳, 袁崇均, 余梦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43-20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黄芩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双黄酮化合物8,8'-亚甲基双黄芩素(MBB),并探讨其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傅-克反应合成MBB,并根据红外、紫外、质谱、核磁等数据确定此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MBB对HCT116、A549、MCF-7、HepG2、NCI-N87的增殖抑制IC50。利用H22荷瘤小鼠模型,评价MBB抑制H22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研究MBB对HCT11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基于PI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测定MBB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DCFH-DA法,检测MBB对HCT116细胞ROS生成的作用。结果: 成功合成MBB,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MBB对HCT116、A549、MCF-7、HepG2、NCI-N87的增殖抑制IC50分别为1.19,15.36,7.72,2.13,2.64 μg·mL-1,并在25 mg·kg-1和50 mg·kg-1剂量下能够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0.05),抗肿瘤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黄芩素。MBB可剂量、时间依赖性地诱导HCT116细胞发生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促进胞内ROS生成。结论: 基于傅-克反应以黄芩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MBB,其具有较强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促进胞内ROS生成有关。
  • 张鹰, 刘新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51-20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提取过程各阶段产物的质量评价实现疏肝利胆丸提取工艺方法的优化与条件优选。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干浸膏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以挥发油提取量、浸膏得率和黄芩苷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指标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 10 倍量水,浸泡1 h,提取挥发油5 h,所得挥发油量大于5 mL。优选的水提优选工艺为1.97倍水浸泡1 h,加水量8倍,提取2 h,提取1次,干浸膏中黄芩苷含量大于0.59%。结论: 本研究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效率高,可用于疏肝利胆丸的提取,并为该丸剂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药物与临床
  • 刘岩, 陈志睿, 王节涛, 占发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56-206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VAERS系统中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不良事件数据进行分析,查明在接种不同类型疫苗后所呈现的不良事件分布特征。方法: 将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6月4日VAERS系统中的不良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318 313例不良事件,男、女性别比为0.35:1,年龄中位数50岁[四分位数间距(IQR):36~64岁],55.7%发生在第一剂接种后,73.2%发生于疫苗接种后2 d内。一般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0.32:1和0.83:1,女性接种者更易发生不良事件,男性接种者更易出现死亡事件。年龄中位数分别为49岁(IQR:36~63岁)和64岁(IQR:48~76岁)。严重不良事件高发于大于等于65岁组人群,且构成比随着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同时该组人群易出现死亡事件。3种疫苗相比,辉瑞疫苗更易发生残疾,莫德纳疫苗更易发生死亡事件,强生疫苗无明显倾向。在18~44岁组,辉瑞和强生疫苗易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在45~64岁组,强生疫苗更易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在大于等于65岁组中莫德纳疫苗易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通过分析不良事件分布特征,以期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临床安全性观察和优化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
  • 张树娟, 李宣霖, 王军, 王元元, 张海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62-20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康艾注射液(Kang'ai Injection,KAI)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s/Meta-analysis,SRs/MAs)进行再评价,为其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CQ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KAI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SRs/MAs。采用PRISMA声明、AMSTAR 2工具及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32篇SRs/MAs,治疗疾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8种恶性肿瘤,涉及48个结局指标。纳入研究整体报告质量一般,PRISMA得分介于12~26.5分;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极低;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48个结局指标中级占27.1%,低级占60.4%,极低级占12.5%。结论: KAI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SRs/MAs方法学质量亟待提高,整体证据水平偏低,部分疗效存在争议,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雷雯朴, 范蒋青, 王路路, 张晋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71-2075,20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并验证替考拉宁腹腔给药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使用替考拉宁腹腔给药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按照约3: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用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准确度,通过验证集患者临床资料再次验证实际的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144例患者,训练集112例次,其中有33例治疗失败,腹膜透析龄和纤维蛋白原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Z=-3.455+0.018X腹膜透析龄+0.825X纤维蛋白原,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95%CI:0.667~0.902,P<0.01),当Z值的 Youden 指数最大(0.482)时,其在 ROC 曲线上最佳截断值为0.271 1,验证集33例患者验证该模型准确率为87.5%。结论: 基于腹膜透析龄、纤维蛋白原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性能良好,准确率为87.5%,对腹腔使用替考拉宁的PDAP患者临床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 温嘉瑶, 邓小莹, 倪穗琴, 刘香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76-20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合理使用情况,并评估药学监护路径在PEG-rhG-CSF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以PEG-rhG-CSF药学监护路径为指导,对PEG-rhG-CSF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服务。根据PEG-rhG-CSF说明书、相关指南等,制定PEG-rhG-CSF合理性评价标准,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solution,TOPSIS),对干预前后PEG-rhG-CSF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评价,比较干预前后PEG-rhG-CSF合理性差异。结果: 建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照组1 085病例中,完全合理(Ci=1)占22.86%(248/1 085),基本合理(0.6 ≤ Ci<0.8)占60.28%(654/1 085),不合理(Ci<0.6)占16.87%(183/1 085);经药学干预后PEG-rhG-CSF完全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分别占50.00%(122/244),47.95%(117/244),2.04%(5/2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给药时机不合理、无适应证给药、给药剂量不合理、用药后无血常规监测、重复用药等,干预后,以上不合理情况大幅度减少(P均<0.01)。结论: 基于AHP-TOPSIS法建立PEG-rhG-CSF合理性评价标准有效、可行。PEG-rhG-CSF药学监护路径能有效地提高PEG-rhG-CSF使用合理性,后续可以此为导向为使用PEG-rhG-CSF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
  • 韩俊萍, 沈珠, 顾睿洋, 李跃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81-208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卡非佐米的不良反应进行挖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数据库2012年3季度至2022年4季度共42个季度的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提取到卡非佐米相关不良事件报告记录16 229例,男女比例为1.27:1,患者中位年龄为65岁,小于18岁患者165例。美国、德国和法国是报告例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单用卡非佐米患者8 330例,合并用药中联合地塞米松的患者5 340例。挖掘出卡非佐米不良事件信号688个,排除非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后得到信号620个,累及20个器官系统。395个信号在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未被提及,信号强度排名前50位的首选术语中未在说明书中出现的信号共34个,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软骨病、浆细胞骨髓瘤、室壁运动指数异常、关节强直等。卡非佐米联用地塞米松患者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包括浆细胞骨髓瘤、血小板减少、肺炎、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结论: 利用FAERS数据库可较深入挖掘分析卡非佐米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使用卡非佐米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液毒性、肾功能、血压波动、肿瘤溶解综合征、肺部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药学实践
  • 邓贵新, 刘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88-209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延长输注治疗院内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院内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性监测报告,确定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根据抗菌药物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各给药方案在不同输注时间下的目标值获得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给药方案。结果: 院内常见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当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tration,MIC) ≤ 64 μg·mL-1时,均有合适治疗方案和输注时间,满足PTA>90%,而当MIC ≥ 128 μg·mL-1时,不管何种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PTA均小于90%。对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5 g(q8h)给药方案分别输注0.5 h、1 h和2 h均能达到CFR>90%,而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所有给药方案和输注时间CFR均小于90%。结论: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延长输注给药获得的PK/PD增效对MIC值具有一定选择性,MIC值较小的敏感分离菌株无须采用延长输注,处于中介和耐药的分离菌株更适合延长输注给药,输注时间的长短也取决于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
  • 梅昕, 白玫, 彭小丹, 肖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094-20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联合门诊基于循证的综合干预对儿童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就诊的160例急性鼻窦炎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严格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在对症支持,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品种、剂量、疗程,家庭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和用药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随访3个月鼻内镜检查客观量化评分及1年内再发急性鼻窦炎次数。结果: 治疗1周后,干预组流涕、张口呼吸、打鼾、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鼻塞、咳嗽、鼻痒、口臭、休息睡眠、学习、日常生活、情绪心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鼻内镜评分呈现持续改善(P<0.01),治疗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年内再发急性鼻窦炎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门诊的循证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儿童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及再发风险。
  • 综述
  • 王凯平, 李文蕊, 宋梦姿,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100-210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钱柳是我国宝贵的中药资源,被誉为医学界的第3棵树,含有多糖、黄酮、萜类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降血压、增强免疫力、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是产品开发的热点,蕴含着巨大的药用潜力。本文对青钱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产品开发3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青钱柳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 吕斌斌, 刘晓曼, 闫佳佳, 黄民, 陈孝, 陈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105-2109,21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ive agents,ISA)是一类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作用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肝毒性是ISA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可发展为肝衰竭甚至死亡。然而,目前关于ISA相关肝损伤的临床证据大多局限于小样本量回顾性研究和零散的病例报道,其发生率、临床表现和发生机制尚不明确。该文拟对常见的小分子ISA(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来氟米特、环孢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等)相关肝损伤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防治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降低ISA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药学监护
  • 王亚华, 费晶, 黄川生, 李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110-21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多器官损伤的诊疗过程,经药师干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1月后,患者胸背痛、胸闷气喘、下肢乏力较前缓解,心肌酶、肝酶较前明显下降。该病例报告为管理多器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提供了一些经验,通过预防、评估、治疗、监测的全程化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药物警戒
  • 朱芳, 张振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113-21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良芬, 刘嫚, 欧亚青, 杨亮, 黄莉平, 袁娟, 王琳玲, 陈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3, 43(18): 2115-211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3.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