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03-28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梁玉婷, 吕婧, 刘璐, 贾明倩, 陈曦, 马露兰, 王杨海, 张悦, 马山, 高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573-581,58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双黄连解热抗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鉴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将已定性化合物录入Swiss Target数据库筛选成分靶点;运用GeneCards、TTD等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对药物疾病共有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利用Schrodinger软件对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此外,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溶液建立大鼠发热炎症模型,测量体温变化值,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cAMP、PGE2含量。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共鉴定出83种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双黄连口服液关键成分包括黄芩素、汉黄芩素、槲皮素、千层纸素A等,10个核心靶点包括GAPDH、TNF、MAPK3等。共有靶点涉及信号转导、转录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TNF、PI3K/Akt、Ras、MAPK、TLR、cAMP、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对接结果显示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动物实验验证双黄连口服液能够降低发热大鼠体温,减少TNF-α、IL-1β、IL-6、cAMP、PGE2含量。结论:双黄连口服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解热抗炎作用,为下一步深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提供参考。
  • 李东红, 胥芷灵, 徐翠珊, 王孟琰, 张运克, 贾永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582-58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体外及体内血清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别。方法:采用Accucore C18 (100 mm×2.1 mm, 2.6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进样量5 μL。结果:共鉴定出各类成分184个,其中体外和体内血清共有成分26个,包括黄酮类42个、有机酸类62个、苯酞类11个、萜类6个、皂苷类6个、香豆素4个、生物碱类2个,其他类化合物51个。结论:该研究成功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体外和体内血清中的原型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
  • 王舒曼, 吴金虎, 陈永刚, 张宇, 吴琪, 王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590-5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大麦芽碱盐酸盐为原料药,有效成分以大麦芽碱计,与辅料配伍,筛选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盐酸大麦芽碱胶囊。方法:以大麦芽碱盐酸盐原料药作为主药,采用单因素筛选法,优选出盐酸大麦芽碱胶囊的最佳制备处方及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麦芽碱盐酸盐的含量。结果: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盐酸大麦芽碱胶囊,最终筛选出了盐酸大麦芽碱胶囊最佳制备处方及工艺为:原辅料配比(大麦芽碱盐酸盐∶乳糖)=1∶2,均过80目筛,混合均匀,以70%乙醇作为润湿剂,16目筛制粒,60 ℃干燥1 h,10目筛整粒,加入0.6%用量的硬脂酸镁进行总混,填充于1号胶囊壳;对盐酸大麦芽碱胶囊进行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的检查均合格;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盐酸大麦芽碱胶囊中,大麦芽碱盐酸盐的平均含量为67.5 mg/粒,相当于大麦芽碱55.6 mg/粒。结论:该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质量可控。
  • 王信, 李莉, 杨宝慧, 辛义周, 马传江, 杨培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595-600,63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天麻活性成分巴利森苷B(parishin B,PB)对癫痫小鼠痫性行为的干预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腹腔注射方法建立小鼠癫痫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的癫痫潜伏期、持续状态时间、痫性发作等级变化评价PB对癫痫小鼠的干预作用;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PB抗癫痫作用机制;使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PB成分与抗癫痫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PB给药组(100,200 mg·kg-1)可显著延长癫痫小鼠的癫痫潜伏期(P<0.05)、缩短癫痫持续时间(P<0.05),降低癫痫小鼠痫性发作等级;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共筛选获得34个PB抗癫痫核心靶点。GO分析得到64个相关过程,KEGG分析共映射出2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B与7个关键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PB具有潜在的抗癫痫活性,其效果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可能通过与NRAS、HRAS、FGFR3等靶点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Rap1、VEGF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癫痫的作用,本研究为PB抗癫痫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 陈闪闪, 杨欣怡, 戴国梁, 王一清, 曹阳, 李斐然, 刘美琛, 居文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01-6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技术定性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以及采用HPLC-VWD法定量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的6种成分。方法:采用HPLC-Q-TOF-MS技术,使用PeakView软件、参考相关标准品及文献对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采用HPLC-VWD法测定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细辛脂素的含量。结果:该方中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包括附子中27个化合物、麻黄中11个化合物,细辛中2个化合物(其中1个与麻黄共有)。定量分析的6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3);加样回收率98.99%~101.53%;RSD 0.74%~1.19%。结论:上述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定量及定性检测。
  • 张钦宇, 曹钰羚, 张宏, 安靖, 孟军华, 盛碧, 王雄, 吴金虎, 王艳明, 陈永刚, 邹吉利, 吴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07-61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麦芽总生物碱(total barley maiya alkaloids,TBMA)对产后缺乳大鼠乳汁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产后24 h内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复安组、7.5 g组(成人日服7.5 g生麦芽所含TBMA,下同)、15 g组、30 g组、60 g组,灌胃溴隐亭建立产后缺乳大鼠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持续12 d。观察母鼠泌乳量、仔鼠12 d窝重净增量;用HE染色观察各母鼠乳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sstradiol2,E2)、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母乳腺组织PRL、泌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β-酪蛋白(β-casein)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母鼠乳腺组织PRLR、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蛋白表达。结果:15 g组母鼠泌乳量和仔鼠12 d窝重净增量显著升高(P<0.05、P<0.01),大鼠乳腺小叶明显扩张、乳汁充盈,血清PRL、E2、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乳腺组织中PRL、β-casein、PRL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2、Stat5蛋白表达升高;而7.5,30,60 g组均无上述作用。结论:15 g生麦芽所含TBMA能有效促进泌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由PRLR介导的JAK2/Stat5信号通路有关。
  • 魏英, 王钰莹, 姚观平, 潘丽, 徐尚福, 陈俊, 余丽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12-61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modified Siwu Tang concentrated solution,mSWT)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血管新生、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mSWT低剂量(mSWT-L)组和mSWT高剂量(mSWT-H)组分别灌胃给予mSWT 3 g·kg-1·d-1和6 g·kg-1·d-1处理35 d;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心功能变化;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评价梗死区域CD31+细胞微血管密度;定量PCR检测VEGF、b-FGF mRNA水平。结果:mSWT-H组用药第7,14,35天EF、FS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LVEDV和LVESV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mSWT-L组EF、FS第14,35天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LVEDV第7,14天和LVESV第7,14,35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用药第7天mSWT-H组该4项指标均较mSWT-L组显著改善(P<0.01)。mSWT-H、mSWT-L组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化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善明显,心肌组织CD31+细胞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VEGFb-FGF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mSWT上调心肌组织VEGFb-F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室重构,从而改善AMI大鼠心功能。
  • 柯仲成, 王秦武, 王玉强, 邓太友, 陈敏楠, 陈向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17-62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固肾安胎方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SwissTarget等数据库筛选化学成分、获取潜在靶点,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信号通路的富集与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潜在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结果:获得固肾安胎方的核心成分89个和作用靶点34个,涉及Steroidogenesis、PI3K-Akt等2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山姜素、山柰酚与CYP1B1、ACHE、PGF等靶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网络药理学揭示了固肾安胎方可通过多个靶点、多个信号通路来治疗先兆性流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 黄巍, 周曦, 周丽荣, 卢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22-62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可否通过SIRT1激活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促进APPα代谢抑制Aβ分泌。方法:选取过表达人瑞典突变淀粉样前体蛋白APP695sw的细胞模型,分别设立DMSO空白对照组、SIRT1激活剂白藜芦醇组和SIRT1抑制剂EX527组。给药后,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sAPPα和Aβ的含量,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IRT1和ADAM10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细胞培养上清sAPPα的含量增高,Aβ含量下降,sAPPα/Aβ比值增大,细胞SIRT1和ADAM10蛋白水平增高;而抑制剂EX527组与对照相比,细胞培养上清sAPPα的含量降低,Aβ含量升高,sAPPα/Aβ比值减小,细胞SIRT1和ADAM10蛋白水平降低;抑制剂下调SIRT1后各项指标与激动剂组呈现相反的趋势(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SIRT1激活ADAM10,促进APP进行α非淀粉样代谢途径,增强sAPPα分泌并抑制Aβ产生。
  • 周铭, 马丽华, 丁巧燕, 张欢, 张宇, 杜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27-63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贝达喹啉的浓度,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采用U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大鼠血液及组织中贝达喹啉的药物浓度,并利用DAS软件及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贝达喹啉线性范围为0.1~500 ng·mL-1,定量下限为0.1 ng·mL-1tmax为(4.02±0.38)h,Cmax为(130.4±13.4)ng·mL-1,AUC0-t为(1 207.9±140.6)h·ng·mL-1,AUC0-∞为(1 369.2±116.3)h·ng·mL-1t1/2为(11.0±1.0)h,其在肺组织中比例最高,在肝脏和心脏组织中分布较高。结论:UPLC-MS/MS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简单、快速高效,贝达喹啉代谢符合一室模型,其组织分布特异性高,主要分布在肺、肝、心脏组织。
  • 丁琮洋, 邱博, 孙雪, 张晓芳, 宋浩静, 郭彩会, 陈涛, 白万军, 董占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31-63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达菲©)在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自身交叉、单次给药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36例)和餐后(36例)服用75 mg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奥司他韦和奥司他韦酸的浓度,WinNonlin 8.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者空腹试验(36例)和餐后试验(35例)奥司他韦和奥司他韦酸Cmax、AUC0-t、AUC0-∞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几何均值比值的90%CI在80%~125%范围内,两制剂生物等效。试验中共发生8例次与试验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安全性良好。
  • 药物与临床
  • 黎风, 彭媛, 何梅, 刘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37-64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奥司他韦神经精神学不良事件(neuropsychiatric adverse events,NPAEs)信号,为用药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n,ROR)法对FAERS 数据库中于2004-2020年上报的奥司他韦NPAEs进行挖掘及分析。结果:共获得奥司他韦NPAEs报告3 469例,年龄主要在7~35岁,男性多于女性,报告国家以日本和美国为主。采用ROR法共得到奥司他韦NPAEs信号65个,主要表现为异常行为、妄想、幻觉、谵妄、睡眠障碍、自我伤害等。结论:奥司他韦引发NPAEs的风险极高,临床使用时应加强早期监测。
  • 董士超, 霍小东, 孙川, 王华玉, 王荣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42-6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挖掘、分析奥希替尼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法挖掘FAERS数据库,提取2015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的不良反应信息,使用SQL SERVER(2008 R2)数据库整理,利用SPSS 26.0对患者年龄、体质量、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信息做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9 163 471份报告,筛选后得到20 398份与奥希替尼相关的ADR报告,挖掘出122个ADR信号,涉及15个组织系统。122个信号中存在胸膜炎、肌酸激酶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不良反应。完整报告以呼吸系统ADR和心脏器官ADR占比最大。患者的性别、体质量、用药疗程、国籍对呼吸系统ADR的影响,与其他系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疗程对心脏器官ADR的影响更大(P<0.05)。结论:对于既往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体型偏瘦的亚裔男性患者,尤其联合使用PD-1/PD-L1治疗时,在开始使用奥希替尼的90 d内,应加强药学监护;治疗早期(≤30 d)更应关注药物的心脏毒性,特别是存在心血管病史的老年女性患者。
  • 关克磊, 王彦芳, 申珅, 陈哲, 杨勇杰, 丁艳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47-6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肺毛霉病的临床特征及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肺毛霉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肺毛霉病并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住院治疗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83±11.57)岁。6例患者中2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近1月内有手术史,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恶性血液系统疾病,1例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自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9.33±12.18) d。6例患者平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57±9.48)×109/L。肺部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积液、空洞、结节、团块影、"反晕轮"征等。6例患者中仅1例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6例患者中3例使用两性霉素B和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联合治疗,后序贯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其中2例康复,1例因大咳血死亡;其余3例单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其中2例痊愈,1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结论:肺毛霉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合并恶性肿瘤、糖尿病、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警惕肺毛霉病。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肺毛霉病有一定疗效,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开展泊沙康唑血药浓度监测。
  • 药学实践
  • 欧阳群芳, 郑春茂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51-65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常见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给药顺序,点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79份病例的联合化疗方案输液顺序情况,分析导致输液顺序不适宜的原因。方法:基于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总结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给药顺序,基于证据金字塔对文献证据级别分级。调查379份联合化疗患者的病例,确定药物给药时间,基于已建立的给药顺序规则点评调查实例并对输液顺序不适宜情况做原因分析。结果:总结了54种联合化疗方案的适宜给药顺序,部分文献证据级别偏中低级。379份病例共35种联合方案中,142份(37.47%)18种(51.43%)方案输液顺序不宜,原因与医生、药师和护士等有关。结论:联合化疗方案给药顺序的总结对临床合理输液予以了一定的参考。目前该院在联合化疗的输液顺序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应亟须干预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综述
  • 张汉文, 张文君, 张国锋, 李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59-66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麻仁具有润肠通便、滋阴补血、通淋活血的功效,可与多味中药配伍,治疗不同疾病,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通过查阅与火麻仁配伍有关的经典名方,并对古方中的配伍进行分类总结,发现火麻仁配伍其他中药具有改善便秘,复脉通心、降压降脂,治疗消渴,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功效。将火麻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多糖、苯丙酰胺类化合物以及酚类化合物等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这些成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体内多种酶的活性、调节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等作用机制来发挥治疗疾病的效果。本文总结了火麻仁的中药配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可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为火麻仁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引方向。
  • 陈佩, 张进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65-66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已广泛用于防治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系统性栓塞。NOACs是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和/或P糖蛋白的底物,NOACs的暴露量易受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的影响。唑类抗真菌药是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NOACs与唑类抗真菌药联合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唑类抗真菌药对NOACs抗凝活性的影响程度,总结分析两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事件报道与特殊患者用药方案调整,为临床合理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提供参考。
  • 药学监护
  • 贾海盼, 黄晓婧, 王丽, 马培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68-669,67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抗惊厥药物有苯巴比妥、咪达唑仑、左乙拉西坦等。对于新生儿惊厥,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抗惊厥用药方案,本研究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惊厥的治疗过程,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药学监护与实践,一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方面规范药学监护行为,提升药师价值。
  • 吴利利, 吴遵平, 孔晶, 杨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70-67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苯妥英钠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实施药学监护。通过协助分析病情变化、精简用药、完善基因检测及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监测等对患者进行精准药学服务,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充分体现了个体化药学监护的作用。
  • 药物警戒
  • 李小乐, 郭伟, 宁静, 徐勇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6): 673-67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