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2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22-12-15
  

  • 全选
    |
    指南与共识
  •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肌肉骨骼疼痛合理应用多学科指南》项目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湖北省重大疾病精准用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39-244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肌肉骨骼疼痛的主要药物之一,但目前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特殊人群使用等药学相关的内容尚无指南做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为解决现有指南临床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制定外用NSAIDs治疗肌肉骨骼疼痛合理应用的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将严格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制定步骤,指南2.0标准和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声明来制定及报告指南。指南项目组将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问题、指导独立的系统评价小组进行系统检索与证据整合,依据现有最佳证据提示的利弊平衡、证据质量、患者偏好与价值观、成本与成本效果等因素,基于GRADE证据推荐表形成推荐意见,再通过指南制订小组内部讨论和外部评审完善指南内容,最终形成一份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同时,该指南将聚焦临床医务人员和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在使用外用NSAIDs时最关切的问题。因此,该指南将是一部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导性强的指南,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外用NSAIDs。
  • 专栏
  • 尹红梅, 赵丽霞, 顾一珠, 刘新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46-244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文档管理体系。根据体系需要,确定文档管理体系的组成,文件的制定程序并组织人员编写文档管理体系文件。建立核心规章制度,明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文件包括范围及文件记录注意事项。规范的文档管理体系是文件传达、执行、监督、持续改进、保证结果可溯源性的关键环节,提取其中隐含的有用信息有助于科室的业务活动的开展。
  • 研究论文
  • 王丽丽, 沈雪, 章宪慧, 王新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50-24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析清末以前医籍中治疗痛经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清末以前中医古籍中治疗痛经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无监督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处方187首,含中药181味,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频次前5味为当归、白芍、川芎、甘草、肉桂;五味以辛、苦、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居多,主要归肝、脾、心、肾经;分析得出2组不同组合各3种,挖掘出3个潜在新方。结论:痛经以气血亏虚和瘀血为核心病因,不荣、不通为疼痛核心病机,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为治疗原则,用药宜攻补兼施,标本同治,重视肝脾心肾的治疗,使气顺、血足、瘀消、寒去,诸症自和,疼痛自止矣,为治疗痛经的临床诊疗及进一步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 李亚梅, 谢潘潘, 张瑜, 杨明, 刘晓慧, 史爱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55-2461,247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老年人利伐沙班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为临床用药剂量调整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利伐沙班理化参数、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数据。利用GastroPlusTM软件建立健康成人模型并外推至老年人,采用视觉检验及折叠误差法对模型进行评估。PBPK模型模拟不同年龄分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评估大出血风险,对老年人用药剂量提出调整建议。结果:75~85岁老年人群在服用单剂量20 mg利伐沙班片剂时的血浆药物暴露量是20~44岁年轻人的1.82倍, 大出血风险为4.71%,建议服用剂量调整为15 mg qd;45~59岁、60~74岁人群无需调整剂量。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利伐沙班PBPK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人群PK特征,并为临床用药调整剂量提供依据。
  • 王静, 宋维, 劳茜莹, 郑昕昕, 成晓亮, 朱怀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62-24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既往发表的多黏菌素B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进行外部验证,评估各模型对重症感染患者血药浓度的预测性能。方法:在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3月公开发表的多黏菌素B PPK模型的相关文献,提取模型结构和参数信息。同时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外部数据集。根据患者是否采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分为非CRRT组和CRRT组。利用2组数据对已发表模型进行基于模型预测和模型模拟的评价。结果:检索到14个多黏菌素B PPK模型。CRRT组,预测误差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已发表模型均不满足选定的标准。非CRRT组,有一个模型具有较好的血药浓度预测性能。结论:可以尝试利用预测结果良好的模型在非CRRT患者进行前瞻性个体化给药。
  • 刘晓强, 刘毅, 唐丽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71-247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UPLC-MS/MS法对常用注射剂中依地酸二钠添加量合理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安捷伦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HILIC-Z(3.0 mm×100 mm,2.7 μm),以20 mmol·L-1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建立快速测定注射液中依地酸二钠添加量的方法,并检测对比5种常用注射剂各生产企业产品与参比制剂中依地酸二钠的添加量差异。结果: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参比制剂中不含依地酸二钠,2个生产企业产品中均含;维生素C注射液除一生产企业生产的2种规格不含依地酸二钠外,其余各生产企业产品均含,且含量差异较大;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推注型)参比制剂与仿制生产企业产品均不含依地酸二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型)参比制剂与各生产企业产品均含依地酸二钠,每瓶添加量为0.8~1.7 mg;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参比制剂与各生产企业产品均含依地酸二钠,每瓶添加量约为1.5 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参比制剂与各生产企业产品均含添加量,每瓶添加量为1.0~1.4 mg。结论:常用注射剂中依地酸二钠添加量差异较大,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李星宇, 冯欣, 高鹍, 田娜娜, 汪洁, 郑濮昀, 毕津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76-24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健康成年受试者给予来氟米特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ARAVA?)在空腹和餐后状态时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单剂量、单周期、平行给药的试验设计,健康受试者分别空腹(50例)和餐后(50例)服用20 mg来氟米特片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特立氟胺浓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8.3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等效性评价。结果:空腹组和餐后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和AUC0-72 h的几何均值比值(受试制剂/参比制剂)的90%置信区间均介于80%~125%的等效范围内。试验共发生117例次(空腹68例次,餐后49例次)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空腹及餐后服用的情况下生物等效,安全性良好。
  • 师军凤, 王丹, 韩晓璐, 王增明, 郑爱萍, 张慧, 向梅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81-248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Invega Sustenna?为参考进行制剂的仿制研究,并进行Invega Sustenna?和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的体外表征研究和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确定了Invega Sustenna?粒径分布范围,采用湿磨法制备了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通过体外溶出实验、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粉末X射线衍射(XRPD)和红外光谱(IR)对Invega Sustenna?和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进行了体外表征,并进行了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确定了Invega Sustenna?的粒径分布范围为d(0.1)=0.13~0.30 μm;d(0.5)=0.60~1.00 μm;d(0.9)=2.00~3.00 μm;Span=2.0~3.0;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与不同批次Invega Sustenna?间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研磨前后棕榈酸帕利哌酮的晶型及结构无显著变化,且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和Invega Sustenna?的外部形貌、晶型及结构均保持一致。药动学研究中,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Cmax值和AUC0-t值分别是Invega Sustenna?的0.99倍和0.93倍,且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和Invega Sustenna? Cmax与AUC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125%。结论:该研究的自研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注射液与Invega Sustenna?的体外溶出和体内药动学一致,获取的实验数据将为后期的制剂研究提供指导。
  • 李宁红, 向东, 余恒毅, 李喜平, 赵婷慧, 刘璐, 杜光, 贡雪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88-249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替考拉宁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选用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50 mm,5.0 μm)色谱柱,以达托霉素为内标,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 ℃。利用乙腈进行沉淀蛋白样品前处理,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测定替考拉宁A2-1、A2-2、A2-3、A2-4和A2-5 5种主要成分的总浓度。结果:替考拉宁的总浓度线性范围为1~60 μg·mL-1,定量下限为1 μ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80.04%~96.02%,内标归一化基质效应为90.12%~104.04%。研究测定了16例给予替考拉宁后患者的血药谷浓度,浓度范围从定量下限至31.2 μg·mL-1,达标率56.25%,患者个体差异大且初始达标率低。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稳定的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的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精密度和回收率,为临床给药方案的优化奠定基础。
  • 阮仕洋, 陈慧, 曾凡丽, 刘兴赋, 廖尚高, 杨军, 罗喜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493-249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柠檬苦素固体脂质纳米粒(LM-SLN)及冻干粉,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LM-SLN,以载药量及包封率为指标,借助均匀设计联合Box-Behnken法优化处方;采用Nano ZSE+MPT2粒度检测仪观测形态与粒径;透析法研究冻干粉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处方工艺为柠檬苦素-硬脂酸-卵磷脂-4.5%泊洛沙姆188(10∶30∶35∶10),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4 min;以5%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于-20 ℃预冻12 h,转至-40 ℃以下冷冻干燥22 h。LM-SLN冻干粉呈类球形,结构均匀,包封率为79.38%、载药量为10.88%,平均粒径(182.4±0.2)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90±0.013,Zeta电位为(-14.5±0.1)mV;原药12 h累积释放率为89.31%,LM-SLN冻干粉48 h为85.21%,48 h后释放趋于平缓。结论:LM-SLN处方工艺简单且重复性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LM-SLN冻干粉具有一定缓释作用。
  • 药物与临床
  • 吕鹏, 马芬芬, 张玉, 万元胜, 黄怡菲, 游如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00-250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双膦酸盐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 等中英文数据库及卫生技术评估相关网站,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收集双膦酸盐治疗儿童成骨不全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的提取。结果:共纳入8篇SR/Meta分析,1篇经济学研究。评估结果显示,双膦酸盐可提高成骨不全患儿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改善骨痛,提高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常为胃肠道不适、发热和肌肉酸痛等,耐受性良好;尚无双膦酸盐用于儿童成骨不全治疗的经济性评价,但阿仑膦酸钠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双膦酸盐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 赵婷, 沈皓, 张惠兰, 冯杰, 刘思明, 王婷婷, 白惠东, 朱卫江, 李燕菊, 李红健, 于鲁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05-2510,254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测定在治疗和预防新疆维吾尔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T)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采用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儿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谷浓度的影响。 结果:9例患儿的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0.5 μg·mL-1,26 例伏立康唑谷浓度>6 μg·mL-1。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与患儿的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F=2.671,P<0.05)。静脉途径给药患儿的伏立康唑浓度剂量比结果显著高于口服途径给药的患儿(t=-2.330,P<0.05)。伏立康唑在超快代谢型患儿中的血浆谷浓度显著低于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正常代谢型患儿[(1.84±1.47),(4.21±12.26),(2.75±1.91),(3.60±2.13) μg·mL-1;P<0.05]。使用伏立康唑后,患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高于使用前水平(P<0.05)。结论:通过监测伏立康唑血浆谷浓度并联合CYP2C19基因多态性来共同指导异基因HSCT高危患儿使用伏立康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聂会娟, 周晓燕, 聂春杰, 李坤, 张晓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11-251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样本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确定管理方向和重点。方法:基于Kaiser模型,结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际情况,设计纸质调查问卷,于2022年1-6月在样本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开展灾害脆弱性评估,分析指标风险值和矩阵分布。结果:排在前10位的风险事件为内部差错、职业病、安全检查管理漏洞、药品耗材管理漏洞、降雪、洪水、外部差错、工作状态不佳、职业暴露、交通中断/拥堵。结论: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可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为构建针对性应对策略和有效组织培训及演练提供依据。
  • 何静雯, 吴艺, 蒋蓉, 邵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15-251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仿制药替代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特点,探讨相关政策的侧重点及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仿制药替代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纳入分析的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和关键词提取,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仿制药替代政策发布主体的网络密度为0.686,合作网络较为稀疏;政策工具类型中,命令型、经济激励型、社会参与型政策工具占比分别为49%、31%、20%。结论: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发文主体协同合作、关注仿制药临床使用、优化政策工具结构促进仿制药替代。
  • 武元竹, 刘俊, 杨魁, 李龙, 叶明琪, 袁梦, 栾家杰, 韦俊, 张大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20-252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并评价4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并建立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方法:收集483名服用华法林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CYP2C9*3和VKORC1基因型,以预测百分比和平均绝对误差分析4种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将纳入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剂量预测模型。结果:CYP2C9*3/*3型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为(0.83±0.19) mg·d-1,显著低于*1/*1型和*1/*3型患者(P<0.05),VKORC1 GG型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为(4.17±1.49) mg·d-1,显著高于AA型和GA型患者(P<0.05);4种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的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差异均显著相关(P<0.01),IWPC模型的相关性最好,r=0.519;MAE最低的是TAN模型,为(0.70±0.53) mg·d-1,指南模型的MAE最高,为(0.86±0.60) mg·d-1;华法林稳定剂量模型建立结果D(mg·d-1)=2.826-0.018×年龄+0.544×BSA-0.322×CYP2C9+0.482×VKORC1-0.336×胺碘酮-0.801×心房颤动。结论: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存在一定影响,构建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稳定剂量,优化给药方案,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 王新丽, 许霞青, 刘凡凡, 张凯, 何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25-252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多学科协作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进行管控并评价管控成效,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文件逐步构建多学科协作下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专档管理模式,并对管理实施前后郑州市中心医院常见耐碳青霉烯细菌的检出率、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和专项点评合理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多学科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率经短暂上升后稳定下降;美罗培南和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由管理前的1.04,0.21分别降至0.35,0.03(P<0.05);专项点评合理率由67.91%上升至89.91%(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可促进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该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并为下一步完善前置审核系统和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提供有效的方法。
  • 何佳敏, 钟华琛, 毕丹青, 曹玲艳, 李昌彦, 樊文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30-25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中检索获取在慢性CRS患者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2年5月17日。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估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方法进行。采用Review Manager 5.4、Stata 17.0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共计1 4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07例,对照组7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非替代治疗患者中,治疗组改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估算的肾小球过滤率、血肌酐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在替代治疗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LVEDD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在改善患者LVESD、LVEF、NT-proBNP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非替代治疗的慢性CRS患者的心、肾功能和替代治疗的慢性CRS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药学实践
  • 王华, 谢黎明, 夏超颖, 林海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39-254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避光药品管理全流程进行优化,明确各个管理要素来保障医院内药品质量安全,为构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院内药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打下基础,以提高管理效能,实现协同管理。方法:组织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个相关职能部门历时3个月,对全院56个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小药柜避光药品管理现状进行检查,发现缺陷问题点后从室内外光线照度控制、避光药品专业知识、避光保存、避光输液、避光运输5个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与6个职能部门协同管理,在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药学专业知识的指导、质量管理能力的培养、避光药品管理工作流程4个维度进行改进,并实现3项创新以加强避光药品管理。临床科室避光药品管理缺陷大幅改善,药品遮光盒未使用下降率为28%,室内外光线未有效控制下降率为50.33%,避光输液袋未使用下降率为50.4%,避光药品专业知识知晓率达到100%。结论:改良后的七何分析法(5W2H)可以加强对临床科室避光药品的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光药品的发放、运输、储存、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院内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逐步完善。
  • 金奕, 程宗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45-254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数字医疗背景下药师开展数字药学服务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介绍数字医疗、数字药物在国内外的进展和应用实例,提出药师面临的具体问题。结果:伴随后疫情时代来临及互联网迭代更新,数字医疗和数字药物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数字药物作为一种处方药,目前大部分药师缺乏对其科学认知和相应服务能力储备。结论: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药师应关注数字医疗对患者的影响,通过数字服务能力的培养,明确数字医疗环境下药学服务核心内容:掌握数字药物特点、开展数字疗法评估、数字药物处方审核,数字药物ADR监测,数字疗法患者管理,数字药学服务信息安全,积极拓展药学服务的新领域。
  • 徐彦杰, 张超, 马雷, 孙蓓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50-255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管理对住院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医嘱用药合格率信息,以2018年12月医院制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设置重点药品管理权限、开展重点药品专项点评等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系列管理办法为干预措施,采用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series)设计模型对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管理前,住院医嘱用药合格率呈略下降趋势,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管理后,住院医嘱用药合格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月提升0.12百分点,比管理前每月调增了0.15百分点,住院医嘱用药合格率由2018年1月的95.40%提升至2019年12月的98.83%。结论:加强住院医嘱用药管理对住院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 综述
  • 阮玺, 赵锋, 马银玲, 王仪琛, 潘振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54-255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伤口治疗过程中,因皮肤屏障的限制,药物在角质层积聚使得治疗效率低。微针是治疗伤口的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可刺穿皮肤的表皮层,将药物送入真皮层,从而发挥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用于伤口治疗的微针系统,根据微针负载的药物对研究进行分类,并讨论了微针系统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的优势,总结了微针用于治疗伤口的未来前景和挑战。
  • 汤莹, 杜光, 孙秋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62-25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造成人体内贮存铁的耗竭,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在儿童及孕妇等主要贫血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于50%。如何防治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随着全球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发展,铁剂相较第一代有了很大进步。该文就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较全面讨论每一代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在分子结构、输注方式、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
  • 药学监护
  • 任海霞, 朱静, 冯浩, 闫美玲, 张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67-25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本土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Omicron SARS-CoV-2)感染患者康复期的用药现状,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和药学干预。方法:开展前瞻性研究,为患者建立《康复期患者治疗分级药学监护记录》,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实施医嘱审核、药物重整及分级药学监护。结果:研究共纳入430例Omicron SARS-CoV-2感染患者,其中无症状感染、轻型、普通型、重型分别占1.86%、50.23%、47.67%和0.23%,无危重型病例;疫苗接种率为89.53%。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率为85.35%,儿童、成人和老年患者用药率分别为59.65%、93.12%和100%。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主要为抗病毒中成药、肝病辅助用药和降血压药,分别占68.94%、32.43%和22.62%。临床药师累计审核17 406条医嘱,医嘱合格率为99.85%;对78例患者实施药物重整服务,进行药学干预26例次,临床采纳率96.15%。结论:天津本轮Omicron SARS-CoV-2感染患者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康复治疗期间,临床药师通过实施医嘱审核、药学监护、药物重整和用药干预,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物警戒
  • 马玲, 曹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71-257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万杰, 成晓燕, 奚正荣, 顾锦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2, 42(23): 2573-257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2.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