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03-28
  

  • 全选
    |
    专栏
  • 张家兴, 高玲, 谢娟, 陈琦, 李莲华, 熊世娟, 张瑞, 赵华叶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53-55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新版贵州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0)的实施现状。方法:贵州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全省各医疗机构各项药事管理质量控制指标的执行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医疗机构级别及临床药师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共调查全省66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我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均数:3.82%)以及临床药师(中位数:0.42人/100床)的数量短缺。只有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处方医嘱前置审核(n=8)以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n=5)工作,而能够统计报告住院患者药学监护率、用药错误报告率、住院患者中药静脉输液使用率、急诊患者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液使用率以及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静脉使用率这5项指标的医院不足50%。结论:贵州省各项药事管理工作的开展不能达到新指标体系要求,而药学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人力资源不足是制约这些工作开展最主要的原因。
  • 研究论文
  • 楚瑞阁, 吴璐, 赖艳, 夏雨, 龚芬芳, 余书福, 杨华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59-5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及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蚕沙治疗湿阻中焦证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外湿侵体法-游泳力竭法-过食肥甘法"多因素复合法制备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湿阻中焦证大鼠粪便和尿液代谢物谱图的变化,确定相关代谢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及尿液中十八碳-6,9-二烯酸、油酸酰胺、十八碳6烯酸、14,15-二羟基二十碳三烯酸、1-(1Z-十八碳烯基)-sn-甘油、二十四碳五烯酸(C24:5n-6)、7-酮基脱氧胆酸、α-生育三烯酚、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5: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0:0/18:1(11Z))、溶血磷脂酰胆碱(18:3(6Z,9Z,12Z))、半胱氨酸、硫酸吲哚酚、蓖麻油酸、环磷酸鸟苷显著升高;3-吲哚甲醛、4,6-二羟基喹啉、L-苯丙氨酸、犬尿喹啉酸、α-亚麻酸、甘氨胆酸、2-吲哚羧酸、乙酰磷酸、高香草酸、黄尿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显著降低。同时,蚕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能显著回调其中的17、13、11种代谢物。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揭示蚕沙对湿阻中焦证大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和胃"机制可能与调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等有关。
  • 廖淑彬, 陈丹, 陈红, 熊朝栋, 余文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67-57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建立同时测定THAA效应组分群绿原酸,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7个组分含量的液-质联用(UPLC-MS/MS)法,考察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探讨其最佳吸收部位及转运机制,同时选择吸收较好的肠段,考察P-gp外排转运蛋白对THAA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正常生理状态,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6个组分在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十二指肠 > 回肠 > 空肠 > 结肠,其中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回肠吸收更好(Papp均大于或等于0.2×10-4cm·s-1);绿原酸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回肠≥十二指肠 > 空肠 > 结肠,不过吸收均相对较差(Papp均小于0.2×10-4cm·s-1);同一肠段中各组分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病理状态与正常组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有增加;其中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吸收显著增加;绿原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在各肠段的吸收略有提高;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顺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荭草苷等6个组分肠道吸收受外排转运蛋白P-gp影响显著,炎症病理状态下影响更为明显;绿原酸可能不是P-gp的底物,但在炎症病理状态时,可使其吸收参数PappKaP%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中上段是THAA效应组分群的主要吸收部位;荭草苷等6个主要特征效应组分可能是P-gp的底物,其肠吸收存在饱和性抑制现象,在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不仅为单纯的被动吸收,还存在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等吸收特征;其中绿原酸在肠道中的吸收可能为促进扩散式。炎症病理状态下,各组分所表现的肠吸收动力学特性及机制与正常生理状态相似,不过肠吸收PappKaP%均有一定增加,提示炎症病理状态可能因机体内的菌群发生一定变化、因应激促进效应组分群吸收增加而使转运过程产生变化。
  • 叶富跃, 杨堃, 王子珍, 马春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79-582,6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CVS患者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单独给药组47例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以法舒地尔,联合用药组50例则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脑神经相关因子、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单独给药组的74.46%(P<0.05)。治疗前2组患者S100β、NSE、BDN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100β及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单独用药组,治疗后2组患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用药组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本研究中不良反应均为轻度,在对症治疗或停药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单独用药组患者共发生5例(10.64%)不良反应,与联合用药组的6例(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及降低脑血流速度、提高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CVS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未见明显不同。
  • 宋玮, 黄宇涵, 田华, 徐姗, 刘国玲, 芦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83-58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白皮杉醇(PI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通路及其调控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大鼠DN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N组)、PIC低(50 mg·kg-1)、中(100 mg·kg-1)、高(200 m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厄贝沙坦25 m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正常饲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于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PIC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PIC及厄贝沙坦溶液,正常对照组和DN组灌胃给予10 mL·kg-1生理盐水,各组大鼠连续给药4周,每天1次。给药期间观察大鼠饮食状况,于末次给药12 h后,称重、收集大鼠尿液,麻醉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和肾脏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液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空腹血糖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及空腹血糖(FBG)含量;取肾脏组织,称重,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缩合法检测肾组织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加氧酶-1(HO-1)、ERK1/2、CT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及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肾脏/体质指数、FBG、血清Scr和BUN、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肾脏组织中MDA含量、HIF-1α、HO-1、p-ERK1/2、CTGF蛋白表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DN组相比,PIC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及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现象缓解,肾脏/体质指数、FBG、血清Scr和BUN、尿液中24 h尿蛋白量、肾脏组织中MDA含量、HIF-1α、p-ERK1/2、CTGF蛋白表达降低(P<0.05),HO-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PIC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呈剂量依赖性。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与PI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C可抑制ERK1/2-CTGF信号通路激活,升高HO-1表达、降低HIF-1α表达,抑制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改善DN大鼠肾脏损伤
  • 罗智鸿, 龚水帝, 魏秋实, 何伟, 陈镇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89-59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全球地舒单抗、双膦酸盐治疗OPF的现状和趋势。方法:检索1994-2018年双膦酸盐和OPF相关文献,检索自Science Citation·Index-Expanded 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科学网)。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数据进行研究和索引。为了进行可视化研究,使用VOS viewer软件进行书目关联、共著和共现分析,并分析用于OPF研究的发表趋势。结果:共纳入文献3 879篇。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出版物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美国对全球研究的贡献率最高。国际骨质疏松杂志和BONE期刊发表率最高。谢菲尔德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列日大学是最有贡献的机构,地舒单抗则是安进公司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方向主要为内分泌代谢研究、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三大类。在这一领域临床研究仍然是热门话题。结论:根据目前的趋势,关于OPF的出版物数量将会增加。美国是该领域最大的贡献者。最新药物研究热度:地舒单抗 > 阿仑膦酸钠 > 唑来膦酸钠 > 利塞膦酸钠 > 伊班膦酸钠,地舒单抗在OPF中的应用可能是药物研究未来的热点,随着临床应用推广,中国在此研究领域潜力巨大。
  • 李静静, 张昌生, 李德品, 唐莲, 彭兰, 虞燕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596-60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分析硫酸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浓度监测及达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硫酸镁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镁离子浓度(简称血镁浓度)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选患者108例,血镁浓度监测点124个。硫酸镁维持给药期间的血镁浓度达标率为52.17%,硫酸镁维持给药结束后的血镁浓度达标率为21.51%,所有患者均无子痫发作。(2)在所有达标患者中给予硫酸镁负荷剂量的比例显著高于未达标患者(P<0.05),硫酸镁维持给药结束后达标的患者对血镁浓度的测定时间(指测定血镁浓度距离维持剂量给药结束的时间间隔)为4.00(2.00,8.00)h,未达标患者的为10.00(7.00,12.00)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给药期间血镁浓度达标患者对血镁浓度测定时间(指测定血镁浓度时距离维持剂量给药开始时间)与未达标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维持给药期间及维持给药结束后血镁浓度达标患者与未达标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孕周、诊断、浓度测定前的硫酸镁使用量、基线血镁浓度、延长孕周时间及妊娠结局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硫酸镁后血镁浓度水平波动较大,维持给药期间和维持给药结束后的血镁浓度的达标率均较低,有必要规范硫酸镁给药方案,给予负荷剂量硫酸镁,必要时延长维持给药时间。
  • 韩嘉伦, 张翼, 林佰弟, 石秀锦, 赵强, 王依繁, 闫佳琳, 林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01-60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口服常释剂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药物经济学差异,为"4+7"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对患者治疗模式和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提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治疗相关因素与临床结局的病例,研究患者登记数据库中使用氯吡格雷患者的基线及随访信息及医院药品费用数据,根据所用药物品种分为中标药组及原研药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研药组MACCE的发生率与中标药组(4.91%vs.5.07%,P=0.83)无显著性差异,全因死亡、心血管相关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血运重建及支架内血栓等各单独终点事件及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与中标药组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 P=0.60)。2019年4-9月氯吡格雷用量较政策实施前2018年同期使用金额下降874.4万元。结论:中标品种氯吡格雷与进口同类药物相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具有较大价格优势。
  • 王佳, 常敬涵, 刘雨鑫, 冯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06-611,65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影响慢性病住院患者多重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控制多重用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6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到60岁及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问卷388份,结果显示患者的年收入、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患有心脏病、是否患有肾脏疾病、药龄和周围人群有无不良反应以及自感疾病控制情况对患者是否多重用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我国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严重,发生多重用药行为与患者个人自身健康素养及疾病治疗情况有关,同时发现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作用不显著,未来需从普及合理用药知识与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对慢性病健康管理入手,以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多重用药。
  • 药物与临床
  • 赵红亮, 张慧杰, 高改玲, 王升, 贾玮玲, 魏立业, 夏岳, 戚国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12-61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唑吡坦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伴自述失眠(SRI)患者治疗30 d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9例老年UAP伴SR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组同时加用唑吡坦5 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30 d。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及SRI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脑钠肽(BNP)水平,评价UAP临床疗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0 d后2组的PSQI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RI治疗总有效率(89.8%)优于对照组(68.0%),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2组cTnI、H-FABP和BNP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UAP治疗总有效率(91.8%)优于对照组(7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2%,优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唑吡坦对老年UAP伴SRI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SRI疗效,并能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基础上明显改善患者UAP治疗效果,降低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黄佳佳, 马永成, 王爱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16-6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某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疗效分析和合理性评价,了解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真实使用情况,为该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心力衰竭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对其性别、年龄、民族、合并症、心率、血压、用法用量、肌酐(CR)、血钾、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末径(LVEDd)、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合并用药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的转换情况、不良反应和靶剂量达标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348例患者使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钠,71例用药时间小于3个月,277例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无适应证(LVEF>40%)使用的有68例(24.55%),其中血钾>5.4 mmol·L-1的有6例(2.17%),CR>221 μmol·L-1(2.5 mg·dL-1)的有10例(3.61%),对余下的196例进行疗效分析。34例(17.34%)初始剂量不合理,4例(2.04%)给药频次不合理,与ACEI转换不合理的有7例(3.57%),与ARB转换不合理的有2例(1.02%);9例(4.59%)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5例(2.55%)患者达到目标剂量;95例(48.47%)患者血压达标。结论:该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使用与相关指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禁忌证、用法用量、药物转换、初始给药剂量遍低等方面,尤其是无适应证用药。建议今后可通过药学授课、前置审方、医嘱点评等手段进一步规范该药的临床应用。
  • 龙霞, 江尧, 周后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23-6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检测哌柏西利的不良反应信号,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共19个季度的报告进行关于哌柏西利的数据挖掘。结果:使用ROR法和PRR法均得到哌柏西利的不良反应信号283个,二次筛选并去除考虑肿瘤治疗无效引起的ADR信号后,2种方法得到208个完全重合信号。其中新的不良反应信号159个,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30个)、各类检查(26个)、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22个)、各类神经系统疾病(15个)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n=14个)。信号强度排名前五中有4个为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结论:通过ROR、PRR信号检测方法,发现哌柏西利药品说明书未涉及的新的不良反应信号159个,建议临床用药时考虑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用药。
  • 张宏亮, 黄天敏, 黄振光, 李卉, 林忠秋, 丘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28-63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共数据公开项目(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ublic Data Open Project,OpenFDA)检索孟鲁司特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OpenFDA药物不良反应端点的交互式图表板块访问API,检索2004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孟鲁司特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孟鲁司特相关不良反应报告97 406份,其中死亡、危及生命、住院、致残、先天畸形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报告61 766份,约占总数的63%。上报不良反应的职业分布以消费者或非医务人员为主,占总数的近50%。其次为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发生不良反应年龄分布以成年人居多,性别方面女性患者发生比例更高,占70%。不良反应常见类型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头痛、胃肠道反应和呼吸道感染,此外,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也有较多的报道。结论:基于OpenFDA数据库可方便快捷的对孟鲁司特不良反应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挖掘分析,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孟鲁司特的使用适应证,开展必要的药学监护,特别要警惕神经、精神不良反应的发生。
  • 任锦霞, 赵林, 田晓刚, 罗莉, 杨文翠, 魏文婷, 吉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32-63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注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宫颈癌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6年1月-2018年12月来甘肃省肿瘤医院进行宫颈癌治疗的女性患者1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9例,平均年龄为(38.7±3.6)岁;治疗组83例,平均年龄为(41.2±4.3岁)。2组皆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化疗24 h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组患者化疗24 h后注射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2组患者化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抑制差异、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随时间变化差异、化疗延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给药后12~144 h中性粒细胞数与增殖率,化疗第一周期中性粒细胞数减少、白细胞减少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在不同时间点高于对照组,在给药第5、10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的化疗延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G-rhG-CSF在治疗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吉训琦, 李佳, 张凝, 陈泽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37-6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克拉屈滨(Cladribine,2-CdA)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伴有尿崩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疗效。方法:7例伴有尿崩症状的LCH患儿予2~4个疗程2-CdA[5 mg·(m2·d)-1×5 d]+阿糖胞苷[Ara-c,1 000 mg·(m2·d)-1×5 d]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变化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6例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达非活动性疾病状态,1例患儿最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7例患儿无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结论:2-CdA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伴有尿崩儿童LCH疗效好,为难治复发的LCH提供治疗新思路。
  • 穆万丹, 黄丹, 何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41-64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科室收治的10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53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组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效果,监测患者血压水平,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脂水平、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对照组发生率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有显著效果,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心功能改善显著,临床意义大。
  • 药学实践
  • 李蒙, 李智娣, 蓝高爽, 禹洁, 李正翔, 袁恒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45-65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患者在用药行为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影响安全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用药宣教提供方向。方法:以纸质问卷形式,对该院门诊患者进行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s,KAP)调查,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整理和汇总,采用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对用药行为风险KA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录有效问卷504份,该院门诊患者安全用药KAP总体得分为良好。知识和行为部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药品购买认知和过期药品处理上。大部分患者的用药教育活动参与较少,但对于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宣教持肯定态度。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显著影响患者的用药知识得分;医疗保险情况显著影响患者的良好用药行为;居住地和年龄显著影响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结论:该院门诊患者具有的充足的用药知识和较为安全的用药行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医保情况以及居住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宣教。
  • 白延宁, 孙宝, 张媛媛, 乔逸, 杨志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51-6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探讨索拉非尼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报告1例索拉非尼致患者胆红素升高的不良反应,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后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结果:包括本文报告的索拉非尼诱发胆红素升高的病例,共有16篇文献(17个病例)纳入研究。17个病例中男性15名,女性2名,患者年龄为47~77岁(平均年龄63岁)。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12例原发病为肝细胞,4例原发病为晚期肾细胞癌,1例原发病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1例)、肝衰竭(3例)、肝损害(3例)、肝性脑病(5例)、高胆红素血症(2例)、急性肝炎(3例)。从开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到诱发肝脏系统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为1~98 d(平均34 d)。不良反应结果中有2例患者结局未知,1例患者死亡,其余14例患者平均康复时间为15.1 d。结论:索拉非尼诱发患者肝功能障碍的文献报道很少,已报道病例的预后结果很差,建议临床医师应关注索拉非尼对肝脏的不良反应影响,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 刘霞, 卞婷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55-65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临床药师利用CYP2D6基因检测指导他莫昔芬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3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16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测定患者的基因型,临床药师根据基因类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建议。对于正常代谢型患者,建议他莫昔芬20 mg·d-1;对于中间代谢型患者,建议予他莫昔芬40 mg·d-1结果:在168例患者中,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代谢型患者131例,占77.98%;中间代谢型患者37例,占22.02%。结论:临床药师基于CYP2D6基因检测可以指导他莫昔芬个体化用药。对于中间代谢型患者,乳腺癌复发率高于正常代谢型患者。
  • 综述
  • 郑子明, 王凯平, 潘祥林, 唐文琦,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59-66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糖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普及,多糖荧光标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由于多糖自身分子结构的特点,目前尚无标准的多糖体内吸收代谢的检测方法,使多糖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体外荧光标记技术已广泛用于多糖体内药动学研究。本文总结了目前用于多糖标记的各种荧光素,及其在多糖口服、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结合荧光标记多糖在体内药动学研究中的优势,阐述多糖口服吸收机制,增加多糖口服吸收的策略,影响多糖药动学的因素,以及多糖体内降解机制等,旨在为多糖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 药物警戒
  • 马洁, 王南, 曹译丹, 宋燕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6): 665-6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