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1-28
  

  • 全选
    |
    专栏
  • 樊陈琳, 姚文兵, 吴晓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19-12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化对临床药学教育的科学理解,加快内涵式发展,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临床药学教育,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回顾、审视和研究高等院校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重心转移和矛盾关系。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更好地理解临床药学教育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进程,经由质量互变规律更好地认识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借助对立统一规律更好地分析临床药学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重要矛盾关系。从而系统深入分析了临床药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提出了"十四五"临床药学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建议。
  • 研究论文
  • 杨莹莹, 郭琼琼, 唐芳芳, 杨玉珍, 李林, 陈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25-13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确定临床疗效的6种推荐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治疗COVID-19的分子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TCMSP、IMMPORT、OMIM等数据库获得治疗COVID-19的免疫靶点。Cytoscape3.4.0用于构建"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以及网络拓扑学分析,随后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用于分子对接。SsGSEA利用转录组和microarray数据计算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 对"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本研究发现28种COVID-19免疫靶点高度关联化合物,对其进行分子对接发现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Ⅱ)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6种复方均通过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调节细胞因子活性。IL-6是6种复方抗COVID-19的共同核心免疫靶标。肺组织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IL-6的表达与活化CD8+T细胞、调节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高度有关,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结论: 中药复方的活性化合物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作用于IL-6、IL-10、IL-1B等免疫靶点调节TNF、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
  • 刘雯, 郭海姣, 覃洁萍, 罗宇东, 郑丽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35-1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狗仔花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共8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依利特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利用SPSS 16.0软件对10批药材中成分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分别在7.376~17.21 μg·mL-1r=0.999 0)、33.43~78.01 μg·mL-1r=0.999 5)、5.319~12.41 μg·mL-1r=0.999 9)、2.867~6.689 μg·mL-1r=0.999 9)、64.63~150.8 μg·mL-1r=0.999 9)、42.30~98.69 μg·mL-1r=0.999 9)、192.9~450.0 μg·mL-1r=0.999 9)、67.84~158.3 μg·mL-1r=0.999 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7.9%~101.3%之间。结论: 本文建立了HPLC同时检测狗仔花中8种组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狗仔花的质量控制。
  • 郭尚捷, 李健镖, 曾志平, 焦红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39-143,14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筛选出特异性靶向PPARγ的配体,为降糖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以核受体PPARγ配体结合区域的晶体结构作为靶点,运用Schrodinger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Drugbank中老药分子化合物,结合打分值以及化合物与靶蛋白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优化筛选结果,获得具有降糖潜在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果: 经过SP和XP两轮筛选得到7种化合物,结合模式与晶体中的原配体罗格列酮基本一致,化合物伸展姿势与整个口袋形状可以较好地相互匹配,而且对接打分都明显优于罗格列酮,进而比较了配体效力,化合物分子与结合口袋中氨基酸残基形成的氢键数目和对接能量值,显示艾曲波帕和雷替曲塞两个化合物表现最优。结论: 来源于Drugbank老药库中的7种化合物具有潜在靶向PPARγ的活性,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其中艾曲波帕和雷替曲塞可优先选择进行降糖药物的研究。
  • 董文燊, 林芝, 陈颖, 李清, 瞿发林, 汪慧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44-14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喹硫平的浓度,并用于五酯胶囊对喹硫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独给药喹硫平组(A,40 mg·kg-1),多次五酯胶囊(150 mg·kg-1)合并喹硫平组(B,40 mg·kg-1)、单次低、中、高(75,150,300 mg·kg-1)剂量五酯胶囊合并喹硫平组(C、D、E组,40 mg·kg-1)。于给药前与给药后0.25,0.5,0.75,1,1.5,2,4,6,12,24 h眼底静脉丛采血0.5 mL。采用UPLC-MS/MS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喹硫平的浓度,并运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喹硫平在5~2 000 n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8.90%,准确度为98.75%~106.82%,回收率为98.11%~103.47%,血浆样品稳性好。联用五酯胶囊时,大鼠体内喹硫平CL、Cmax、AUC0-t、AUC0-∞显著升高(P<0.01),而Tmax(h)、t1/2、MRT0-∞(h)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PLC-MS/MS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快速高效。五酯胶囊可影响喹硫平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使喹硫平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升高。
  • 张睿聪, 孙如梦, 朴明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49-15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透明质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胰岛素(HA-GMS-INS)口服纳米给药系统,并进行成药性研究。方法: 利用酯化反应合成载体HA-GMS,单因素法筛选制备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HA-GMS-INS,用多分散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测定纳米乳的粒径及形态,并对胰岛素的体外释放性能、抗酶解作用进行考察。以糖尿病小鼠为模型进一步考察HA-GMS-INS口服降血糖作用。结果: 优化制得的纳米乳外观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37.19 nm。在模拟人工胃液的释放介质中,累积释放度2 h时达到40%左右,在模拟人工肠液的释放介质中,6 h释放完全。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抗酶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以HA-GMS为载体的载胰岛素口服纳米乳对胰岛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A-GMS载胰岛素纳米乳与其他三组比较,降糖效果显著,在给药后的6 h时血糖值降为初始血糖值的72.3%。结论: HA-GMS-INS口服纳米给药系统,能增加INS在胃肠道内的稳定性,提高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 药物与临床
  • 郁文刘, 李彩云, 杭永付, 谢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54-158,16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Ⅹa因子抑制剂在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6月,获得冠心病患者基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中加入Ⅹa因子抑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主要有效性终点事件和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并对不同Ⅹa因子抑制剂和剂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RCT合计52 9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相比,加用Ⅹa因子抑制剂可显著减少主要有效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RR=0.87,95% CI(0.82,0.92),P<0.000 01],但同时显著增加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RR=1.97,95% CI(1.34,2.91),P=0.000 6]。亚组分析显示,阿哌沙班无论是5 mg·d-1还是10 mg·d-1均未显著减少主要有效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显著增加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利伐沙班无论是5 mg·d-1还是10 mg·d-1均可显著减少主要有效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但也显著增加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结论: 基于目前临床试验的结果,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哌沙班并不能显著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显著增加出血风险,而利伐沙班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方案的可选方案,但需综合评估缺血和出血的风险。
  • 安晓婕, 袁双丽, 吴斌, 蒲文, 朱丽丽, 郦昱琨, 袁圆, 赵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59-16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基因指导华法林治疗肺栓塞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搜集肺栓塞患者基因指导华法林治疗与传统疗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RCT,包括2 3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疗法治疗肺栓塞相比较,基因指导华法林治疗可以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ime within therapeutic range,TTR)增加[MD=6.22,95% CI(1.27,11.16),P=0.01],INR首次达标时间缩短[MD=-2.75,95% CI(-3.26,2.24),P<0.000 01],稳定剂量达标率增加[RR=1.33,95% CI(1.18,1.51),P<0.000 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RR=0.62,95% CI(0.50-0.77),P<0.000 1]。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与传统疗法相比,基因指导华法林治疗肺栓塞患者可以提高华法林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王震寰, 周鹏翔, 魏建英, 史录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66-17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经验性覆盖非典型病原菌治疗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SinoMed中英文数据库,纳入经验性覆盖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治疗成人非重症CA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2月29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进行描述性分析或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RCT,共9 549例患者,偏倚风险评价结果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验性覆盖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相比,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ITT人群的Meta分析显示,在临床有效率方面,停药后1~5 d(P=0.70)和7~14 d(P=0.05)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RADE:C级),而停药后15~28 d覆盖组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02,GRADE:A级);在患者病原学转阴率和病原菌根除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DE:C级);在安全性方面,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相比,含有大环内酯类方案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更高(P=0.000 4,GRADE:B级),而氟喹诺酮类则无差异(P=0.72,GRADE:C级);在经济学方面,经验性覆盖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相比,2组最小成本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无差异。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经验性覆盖非典型病原菌治疗成人非重症CAP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不优于不覆盖非典型病原菌,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影响,该结论仍需高质量和大样本RCT予以验证。
  • 张晟肇, 苏娜, 徐珽, 秦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77-182,1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非布司他相比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风险做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2020年第1期)、CNKI、CBM、VIP、Wanfang数据库,搜集非布司他对比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提取资料工作,并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包含12 4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方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OR=1.09,95% CI(0.94,1.27),P=0.24],但随着非布司他日剂量的增加,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也就越大;非布司他相比别嘌醇,心血管死亡及任意原因引起的死亡的风险更高[OR=1.32,95% CI(1.02,1.72),P=0.03]、[OR=1.24,95% CI(1.02,1.50),P=0.03],亚组分析中,对于痛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非布司他的心血管死亡以及任意原因引起的死亡风险高于别嘌醇[OR=1.35,95% CI(1.04,1.76),P=0.02]、[OR=1.24,95% CI(1.02,1.50),P=0.03],对于痛风不仅限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相比,其导致的心血管死亡与任意原因引起的死亡的风险并无显著区别[OR=0.77,95% CI(0.21,2.85),P=0.69][OR=1.29,95% CI(0.41,4.05),P=0.66]。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不论痛风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都可能随着非布司他日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死亡风险(心血管相关死亡及任意原因引起的死亡)方面,对于痛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布司他的风险高于别嘌醇,而对于痛风不仅限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种药物所引起的死亡风险并没有差别。但是考虑到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要更多的新的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 刘静, 朱艳霞, 邱翠婷, 晋辉, 曾辉, 郑海军, 韩风杰, 王中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83-1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HFrEF型心力衰竭患者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 114例STEMI并HFrEF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58例,完成56例)和观察组(58例,完成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伊伐布雷定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随访主要终点事件,监测静息心率、平均动脉压,并统计静息心率达标率、平均动脉压正常率及比索洛尔平均日用量,检测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ST2(sST2)、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Ⅲ)],左室重构相关指标[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治疗6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36,P=0.033),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40,P=0.026);(2)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静息心率低于对照组(t=4.029,P<0.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t=-6.615,P<0.001),观察组患者的静息心率达标率及平均动脉压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8.908,10.980,P<0.01)。治疗6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比索洛尔平均日用量小于对照组(t=27.098,P<0.001);(3)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TGF-β1、CTGF、Gal-3、sST2、PCⅠ/PCⅢ)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LVESV、LVEDV、LVMI、LVRI、LVEF)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4)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3.953,P=0.047)。结论: 伊伐布雷定用于STEMI并HFrEF型心力衰竭患者,可更有效地控制静息心率,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主要终点事件,减少比索洛尔日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不影响血压,改善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的相关指标。
  • 姚明, 石慧, 焦博, 鲁佩, 谭茜, 徐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91-1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新斯的明拮抗时机对全麻患者术后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9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 18岁拟进行4 h内的开腹或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采取双盲试验设计方案。根据临床指征确定新斯的明拮抗时机及拔管时间,采用TOF-WATCH SX Monitor观察肌松恢复程度。根据给予新斯的明时的TOF值分为N组(未给予新斯的明)、Ⅰ组(TOF值≤ 0.1)、Ⅱ组(0.10.8)。记录新斯的明拮抗时、拔管时、进入PACU时的患者TOF值;观察拔管前即刻和进入PACU时肌松残余作用的发生率,记录术后是否发生呼吸相关并发症。结果: 患者在拔管前即刻以及进入PACU时均存在神经肌肉阻滞残余作用。未使用新斯的明患者的肌松恢复时间显著长于使用了新斯的明拮抗的患者(P<0.05)。当TOF比值恢复至0.1,T1约为20%~30%,给予新斯的明拮抗后肌松恢复时间最快(8.1±0.8)min(P<0.01),但TOF比值在拔管即刻(0.28±0.31)以及进入PACU时(0.72±0.16)显著低于其他TOF值范围内给予新斯的明拮抗者(P<0.05)。结论: 术毕当TOF比值低于0.5时给予新斯的明拮抗,可显著缩短肌松恢复时间,使临床拔管指征提前出现,但TOF比值并未恢复至0.9,仍有可能发生肌松残余并发症。建议常规使用肌松监测,并在合适时机给予新斯的明以加快肌松恢复,减少肌松残余效应。
  • 刘峰, 邓贵新, 卢兰芬, 李雪芹, 刘锐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195-199,2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和优化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血流感染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产ESBLs-EC血流感染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耐药监测报告,确定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治疗方案,根据各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计算5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初始给药方案。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1 g q8h和1 g q6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和4.5 g q6h共5种给药方案的CFR ≥ 90%,而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所有给药方案CFR均小于90%。结论: 该院产ESBLs-EC血流感染时,经验选择可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 g q12h,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 q8h,不推荐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经验性治疗,临床经验性治疗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个体化治疗则应根据MIC值调整给药方案。
  • 药学实践
  • 郝洁, 乔丽娟, 黄惠涛, 张瑞, 陈晓莉, 马柔柔, 杜书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00-20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相结合,建立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量表,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844,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熟悉程度为0.783,判断系数为0.904,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94~0.300,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较好。经过四轮函询后,构建了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 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为调查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
  • 杜雅薇, 刘维, 王干城, 程吟楚, 宋婧, 赵荣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07-209,23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北京市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全国其他省市PIVAS建设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结合的方式,分别于2014年与2019年对北京市13家相关医疗机构PIVAS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前后比较。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结果: 2014年和2019年参加调研的13家医院的人员组成从平均19人增加到27人,药师人数平均12人无变化。平均服务病区数从30个增长到43个,平均配置量从月均3.4万袋增长到4.9万袋。医嘱审核数量也有了显著增长。结论: 近年来北京市医院PIVAS建设、人员、软件、硬件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多投入,总体配置量、覆盖病区数量、医嘱审核量、以及调配药品类型等均有所增加,极大地缓解了临床的工作压力。但仍需要在自动化的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更多规范与标准建立,以期为全国的PIVAS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王绚, 张永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10-21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拉氧头孢钠药物利用评价标准,为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拉氧头孢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拉氧头孢钠的药品说明书及应用指南等,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儿科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并通过加权TOPSIS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上半年120例应用拉氧头孢钠的出院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12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大于90%有16例(13.3%),介于80%~90%间有28例(23.3%),相对接近度介于70%~80%间的有32例(占26.7%),相对接近度介于60%~70%间的有27例(22.5%),相对接近度小于60%的有17例(14.2%)。结论: 加权TOPSIS法可以用于拉氧头孢钠在儿科中的药物应用合理性评价,该院拉氧头孢钠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仍存在,应加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
  • 代晶, 计成, 李林通, 葛卫红, 张宁, 毕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15-21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合作的全院血糖管理模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 构建多学科合作的全院血糖管理工作模式,医院成立由临床药师协调"医药护"多学科合作的全院血糖管理小组,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血糖管理,制定治疗协议、参与治疗过程。纳入研究对象120例,随机分为普通会诊管理组和全院血糖管理组,比较2组患者血糖管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管理3 d后,血糖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全院血糖管理组血糖与普通会诊组比显著降低(P<0.05);全院血糖管理组术前血糖达标率为55%,较普通会诊组的35%显著增加(P<0.05);全院血糖管理组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7±3.3)d和(13.5±4.1)d,较普通会诊组的(9.2±3.8)d和(16.6±7.2)d,明显缩短(P<0.05);全院血糖管理组的不良事件(高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有所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合作全院血糖管理模式较普通会诊模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 陈祯桢, 米文杰, 陈瑶, 张燕, 李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20-22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目前国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的现状,对该领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用药安全水平的提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国PIVAS微信群,进行线上问卷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信息:共收集有效问卷92份,涉及92家医院,其中16家开展了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工作。风险点:在已开展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的16家医院中,对于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50%的医院选择原溶媒输液袋、43.75%选择普通注射器、18.75%选择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近半数的医院,40%以上的静脉推注用药品需排液;调配后成品的外包装,包材为注射器时63.64%选择无菌盘,18.18%选择无菌袋,18.18%选择清洁袋;对于成品输液核对环节,注射器为包材时,63.64%在核对包装区内进行,18.18%选择在调配间内,18.18%在操作台。发生漏液情况:16家医院中有12家偶有发生调配后成品的漏液,4家未发生漏液。结论: 儿童是高风险用药人群,各医院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时在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非整袋溶媒的排液方式、成品包装核对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选择不多,其中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较普通注射器的密封性更好,漏液率低。另外在洁净级别高的环境下使用无菌外包装材料进行调配后成品的核对包装,更能保证成品输液的无菌和安全。目前该领域亟须行业统一的规范或指南的指引,行业协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厂家、医疗机构等多方协作努力才能保障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安全。
  • 吕伟琦, 虞瓅, 张善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24-22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联合纤维蛋白原较单用输血治疗方案在减少临床用血量和降低费用方面是否有优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7),常规诊疗前提下,观察组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补充纤维蛋白原,统计2组输血量及住院期间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血量(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冷沉淀等)除血小板外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药品费用无统计学意义,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输血费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蛋白原联合输血治疗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综述
  • 陈幽攸, 何霜, 黄韵蓓, 范清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2): 226-23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0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基因组学(PGx)作为实现个体化用药的一大助力,能指导临床更精准地调整用药方案。但我国PGx起步较迟,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与现有平台,如利用其成熟的PharmGKB数据库、CPIC与DPWG指南等权威信息将PGx基础研究向有循证药学支撑的药物使用转化。本文针对PGx在临床的实施方案列举了临床可利用的数据库和指南、我国临床PGx的政策支持及可供实验室使用的试剂盒等信息以期为现阶段医院药学中临床PGx的应用工作提供参考,同时提出了我国临床PGx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