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1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1-09-15
  

  • 全选
    |
    专栏
  • 孙旭, 张庆业, 华成坤, 利亭婷, 蔡庆群, 曹俊岭, 唐洪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697-170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全国各省市医疗机构对中药人才的需求现状,为增强专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网络平台,对来自全国(不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中药人才培训现状、医疗机构中药人才培养难题和对未来十年中药人才需求预测三大板块。结果:该研究回收17 293份问卷,有效问卷15 589份,有效回收率90.15%。结果显示,医疗机构对中药人才需求量大、层次分明、结构多样化。其中,在中药人才培养现状方面,成本投入倾向于发展中药临床药学(57.19%),培训形式以自己组织,内部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为主(74.08%);在培养难题方面,中药项目资助金额少(75.50%)和中药人才准入标准高(73.13%)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和个体发展;在需求预测方面,增加高级职称和硕士学历1~5人的需求较高,人才类型以中药临床药师为主(68.89%)。结论:建议因地制宜,面向需求开展中药人才培养工作。
  • 研究论文
  • 史琛, 王聪, 刁长冬, 解吉奕, 张琪琳, 郭维,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03-170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估聚乙二醇洛塞那肽(PEX168)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的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s、Embase、Medline、PubMed、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聚PEX168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的META程序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RCT共1 012名患者,背景治疗药物均为二甲双胍,Meta分析结果提示PEX168 100 μg与200 μg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MD分别为(-0.83,95%CI:-0.87~0.79,P<0.01)和(-1.08,95% CI:-1.41~-0.75,P<0.01),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0 3)。结论: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X168 100 μg或200 μg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显著改善血糖相关变量,而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 覃翠颖, 臧林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10-171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芥酸酰胺(erucamide,Era)对应激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 group)、应激性肝损伤组(stress-induced liver injury,SLI)和SLI+erucamide (95.4 μmol·L-1·kg-1)治疗组。使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来自9个大鼠肝脏组织的转录组进行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和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及RT-qPCR验证基因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微孔板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O2细胞分为正常组,皮质酮组,芥酸酰胺和甘氨酸(glycine,Gly)干预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300 μmol·L-1)用于体外诱导LO2细胞损伤,并使用MTT比色法测定并计算细胞活力。结果:芥酸酰胺对大鼠应激性肝损伤具有显著影响,HE染色法和ALT/AST检测实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P<0.05);此外,芥酸酰胺降低了甘氨酸裂解系统中关键基因DLD和AMT的表达(P<0.05),从而减少甘氨酸裂解,达到预防大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芥酸酰胺和甘氨酸均可预防Cort诱导的LO2肝细胞损伤。结论:芥酸酰胺抑制了甘氨酸的裂解以抗大鼠应激性肝损伤。
  • 徐洋, 李硕, 阴佳明, 师瑞洁, 任泽信, 鲁艳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18-17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紫草素(0,1,2 μg·mL-1)作用于人胃癌MGC803细胞,利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紫草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紫草素作用的胃癌细胞中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的总蛋白(t-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利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紫草素和STAT3磷酸化抑制剂Stattic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紫草素作用于细胞24 h后,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STAT3及MMP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紫草素通过抑制胃癌MGC803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进而抑制MMP2蛋白表达;紫草素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抑制STAT3-MMP2信号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迁移能力。
  • 朱晨, 张程亮, 杨金玉, 兰露露, 李国栋, 李敏, 刘东, 任秀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23-172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槐耳颗粒对奥沙利铂(OXA)诱导的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7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槐耳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5%葡萄糖溶液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i.p)10 mg·kg-1 OXA溶液造模,每周一次,共6周。每周给予OXA造模的同时,槐耳不同剂量组分别灌胃(ig.)给予2、4、8 mg·g-1的槐耳颗粒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1.3 mg·g-1N-乙酰半胱氨酸(i.p),每日一次。药物对照组给予8 mg·g-1的槐耳颗粒溶液(ig.),正常和模型对照组则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ig.),连续42日。造模及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和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称体重、肝重,计算肝重比;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氧化应激通路PI3K、P-AKT、Nrf2、HO-1、NQO1、GCLM、GCLC的蛋白表达变化,并分析PI3K两种亚型PI3K p85、PI3K p110的变化。结果: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肝重/体重的值,降低血清AST、ALT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水平(P<0.05);显著上调PI3K、P-AKT、Nrf2、HO-1、NQO1、GCLM和GCLC蛋白表达(P<0.05),且槐耳颗粒对PI3K p85和PI3K p110两种亚型均有上调作用。结论:槐耳颗粒可以缓解OXA诱导的肝脏损伤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PI3K/Akt/Nrf2信号通路调控氧化还原平衡有关。
  • 孙晓燕, 周丽娟, 吕朋举, 侯文静, 韩鹏黎, 刘嘉, 余淑华, 曹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30-173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并探讨其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同时评价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5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CR-荧光探针法对5类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7个基因多态性位点AGTR11166A>C)、ADRB11165G>C)、ACEI/D)、CYP2D6*10、CYP2C9*3、CYP3A5*3NPPA2238 T>C)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多态性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将住院仅使用以上5类口服降压药物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疗效观察人群,并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n=206)和循证医学治疗组(n=154),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血压达标情况。结果:626例河南汉族人群中AGTR11166A>CCACEI/DDADRB11165G>CCCYP2C9*3 C、CYP3A5*3 GNPPA2238T>CCCYP2D6*10 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6.95%、36.82%、70.77%、5.03%、71.17%、0.4%和51.36%(未检出率0.32%)。ACE I/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郑州市、长沙县和北京市这三个地域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ACE I/DADRB1-1165G>C各基因型分布和ACE基因I/D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调整用药治疗2~4周后,基因导向治疗组与循证医学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2组患者在收缩压降幅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导向治疗组收缩压降低幅度更大,脉压差更接近正常水平,降压效果更好。结论:本研究为指导本地区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遗传学依据,基因导向个体化降压治疗在收缩压降幅方面要优于循证医学指导下的降压治疗。
  • 陈亚楠, 徐立军, 朱星昊, 康乐, 苗明三, 张巍, 吴宗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36-174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七味红花殊胜丸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线粒体代谢酶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动态法分析七味红花殊胜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各给药组不同时间IC50值的变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七味红花殊胜丸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ELISA法检测七味红花殊胜丸对SMMC-7721细胞线粒体代谢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实时动态检测结果提示,七味红花殊胜丸5 mg·mL-1作用48 h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最高(P<0.01);ELISA检测结果提示,七味红花殊胜丸能降低SMMC-7721细胞内ATP、ATPase、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酶的表达量,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升高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量,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可通过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 袁晓炫, 要辉, 张欣, 陈曦文, 刘缘, 史栋, 许汉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42-174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天麻素微孔渗透泵缓释片,并探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芯,以包衣增重、醋酸纤维素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选包衣处方,通过薄膜包衣法制备天麻素微孔渗透泵缓释片,考察其释放度;分别单剂量给予家兔缓释片和市售普通片,评价其体内药动学行为。结果:以天麻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氯化钠(NaCl)和α-乳糖等量递增法混匀,制得片重为200 mg的含药片芯;最优包衣处方为包衣增重2%、醋酸纤维素用量5%、PEG 400用量6.5%。体外释药试验表明,与参比制剂相比,天麻素微孔渗透泵缓释片12 h内缓慢释药。家兔单剂量给予缓释片和市售普通片后,二者在家兔体内的t1/2分别为4.971 h和1.793 h,AUC0-∞分别为9.405 μg·mL-1·h-1和3.253 μg·mL-1·h-1结论:所制备的天麻素微孔渗透泵缓释片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可以作为天麻素新剂型研究的参考。
  • 李天航, 王雄, 陈永刚, 张恩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49-175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血宁主要成分蚕沙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查生血宁有效成分,与GeneCards网站收集的靶点取交集后,筛选出生血宁治疗贫血的重合靶点,绘制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构建药物治疗贫血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同时对重合靶点进行基因本体的分子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探究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生血宁主要通过调节AMP激活的蛋白质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通路发挥治疗贫血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生血宁中活性成分可与蛋白激酶B1(又称AKT1)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叶酸和AKT1氨基酸残基ARG 379、ARG 369、RG 99和ASP 540等结合。结论:生血宁的作用机制涉及多靶点多通路,为阐明生血宁治疗贫血的药效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 药物与临床
  • 刘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56-175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新药临床试验中各种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提高医疗机构伦理审查的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14例肿瘤患者新药临床试验典型案例,找出存在的伦理问题。结果:研究方案存在研究基础不充分、纳入排除标准不严谨、对照组设置不合理、揭盲时间不合理等问题;知情同意书存在告知信息不充分、语言表述不准确、补偿与支付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修正案存在超范围修改等问题。结论:肿瘤患者新药临床试验中伦理风险表现形式多样,药师通过参与伦理审查,提高了伦理审查质量,保护了受试者权益。
  • 杨贤, 兰希, 胡慧健, 严思敏, 王文晓, 葛卫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60-17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用药咨询的特点,以提升临床药师业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9年该院冠心病监护病房临床药师接受的药物咨询记录,累计204例。对用药咨询的人员构成、反馈结果、咨询内容、药物种类及参考资料等进行统计,并绘制帕累托图,分析主要因素。结果:204例用药咨询中,咨询人员以临床医师为主,共167例(占81.86%);可以给出明确答案的有196例(占96.08%)。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肝肾功能不全用药,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静脉给药的配置及溶媒、适应证、抗菌药物皮试规范、药物比较和相互作用为咨询内容的主要因素。心血管系统、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药物为咨询种类的主要因素。说明书、说明书联合文献、文献、专科临床药师、各类标准和规范、指南及专家共识为参考资料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对冠心病监护病房用药咨询的帕累托图分析,专科临床药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完善理论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为医护患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学服务。
  • 沈爱宗, 刘琳琳, 黄金柱, 许岑, 李民, 赵景鹤, 刘聪, 贺志阳, 鹿晓亮, 邵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64-176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治疗推荐功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智能药物推荐功能的技术方案、医学知识库构建、推荐模型等进行介绍,并以临床具体病例为示例,对系统功能进行展示,最后以智能药物治疗推荐的正确率、功能上线后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医嘱合理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大数据信息抽取以及不同知识角度的知识融合,可以更加完善、高效地构建医学知识库。临床智能药物推荐功能可以在不同场景下给出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且推荐正确率高达85.16%。将该功能嵌入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后,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由90.47%提升至95.35%。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治疗推荐功能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较大帮助,可以提升并优化临床诊疗质量。
  • 张泽华, 赵志刚, 武明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69-177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国9个城市脑卒中患者的处方数据,分析评价脑卒中患者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9年期间我国9个城市120家样本医疗卫生机构的抽样处方,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段集中在61~80岁,占比超过50%,男女比例为3∶2;就诊科室排在前3位的是神经内科(47.0%)、神经外科(9.6%)和老干科(7.8%);处方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种类包括调节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神经保护剂、祛痰药、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以及抗高血压药,其中调节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祛痰药以及神经保护剂的用药合理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氨溴索的最佳剂量尚不明确、神经保护剂过度应用等;此期间脑卒中患者用药的经济负担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我国的脑卒中用药需要进一步规范,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 王漪檬, 张璐璐, 赵宁民, 马培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75-177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2019-2020年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常规开展的13种治疗药物监测项目的危急值数据所呈现的特点及对个体化用药的启示。方法:通过查询该院危急值报告记录与处置登记本和瑞美实验室管理系统(LIS),对近2年在TDM中出现的危急值的项目、科室来源、患者基本情况等进行统计,使用SPSS 21.0和EXCEL 2019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出现危急值4 152例(发生率8.7%),危急值发生率前三位的项目为:苯妥英(64.5%)、地高辛(28.6%)和万古霉素(24.8%);危急值构成比前三位的项目为:伏立康唑(24.0%)、他克莫司(19.3%)和丙戊酸(13.6%);科室来源前三位为:感染科、移植科和神经内科;从患者的基本资料来看,危急值发生率较高的为中青年男性患者。在TDM中出现危急值的原因众多,其中患者依从性较差和样本采集时间错误是出现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定期对TDM中出现的危急值数据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效果,保障用药安全,还有利于检测科室的查缺补漏,为危急值的持续性改进提供了证据支持。
  • 苟静惠, 刘松青, 任燕, 刘庆龙, 李东炫, 杜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79-178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医疗机构药学科普能力评价模型。方法:选用熵权法-群决策特征根法(GEM)确定医疗机构药学科普能力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以某三甲医院2020年药学科普工作能力评价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结果:根据"投入-产出-效果"的评价框架,建立涵盖包括科普人员、基础设施、科普创作和活动组织4个维度、19个指标的医疗机构药学科普能力评价体系。该医疗机构药学科普能力在第二、三、四季度的产出及效果方面取得相对较好成效,第三季度为最高分0.906 1,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药学科普能力评价模型对于开展定量化的医疗机构药学科普能力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评价结果可为优化医疗机构药学科普工作布局、提高科普工作效果提供参考。
  • 吴炜, 梁海, 杨淼, 程刚, 陈方, 冯翠影, 蒋祥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85-17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DTM)模式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营养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五阶梯营养治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DTM模式干预。比较2组肿瘤患者综合营养(PG-SGA)评分、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生活质量(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2组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干预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首日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乏力、皮疹、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总药物费用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M模式应用于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成本,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药学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药学实践
  • 高慧儿, 呼自顺, 卜一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91-17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用于开展区域处方点评工作的信息化平台。方法:明确设计理念,建立区域处方点评工作流程,根据设计理念设计上传方式、点评任务分配方式、点评项目、汇总内容等。技术层面采用.NET平台使用C#、JavaScript、JQuery研发B/S结构的应用系统,支持多种终端使用。结果:该系统具有免安装、免对接HIS系统的优势,具有及时、准确、可追溯、灵活和共享的特点。自上线以来,辅助天津地区完成40余家三级医疗机构季度门急诊处方点评3次、专项处方点评1次。结论:应用区域处方点评系统提高了区域处方点评覆盖范围和点评质量,保证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同步性。
  • 刘国珍, 薛承斌, 丁玉峰, 徐春梅, 杨睿, 叶娟, 干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795-180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高校社区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现状,探索引起居民用药风险的可能因素,为制订合适的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近似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线上(问卷星)方式,于2020年4-6月调查居住在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内年龄在19岁以上的居民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月收入、居住地、医疗保障情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职业)、用药KAP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居民的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对KAP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65份。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63.56±19.2)、(32.77±9.11)、(59.37±10.47)分,根据得分评价标准,居民安全用药认知、用药态度和用药行为分别为良好、及格、良好。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用药认知得分越高,风险越大。同时女性比男性用药行为得分更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用药态度的主要因素。女性比男性在用药态度上得分更高。结论:高校社区居民用药风险总体良好,但是安全用药认知与行为仍然存在不足,需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人群以及男性进行用药教育。
  • 综述
  • 黄壮, 张慧, 刘楠, 高翔, 曹艳, 高静, 郑爱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801-18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肽类药物在医药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这类药物稳定性不佳、口服易被酶解等问题,临床多采用注射途径给药。鼻腔给药不仅能够克服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注射给药的顺应性差等问题,而且具有脑靶向、低剂量高活性的优点。本文主要就多肽类药物的鼻腔给药进行综述,系统地介绍了鼻腔的组织构造,药物本身性质、制剂的特性和鼻腔内环境对药物鼻腔吸收的影响,以及通过添加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和设计成不同药物载体等方法改善药物鼻腔吸收,并叙述了鼻腔给药的研究热点-鼻脑传递,为后续相关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 艾常虹, 王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808-181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CSVD)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用于治疗高LDL-C血症的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其他可选药物包括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9抑制剂(inhibitors of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i-PSCK9)等。这些可选药物使众多因LDL-C升高而面临ACSVD风险的患者受益,但仍有约10%的ACSVD高危患者因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血浆LDL-C水平无法最终达标而持续面临ACSVD风险。贝派地酸(ETC-1002)是一种以ATP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为靶点的新型胆固醇合成抑制剂,目前研究表明其有中等强度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同时,该药只在肝脏中转化为活性形式,没有肌肉相关副作用,可以作为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新的降脂治疗选择。本文讨论了贝派地酸在血脂异常和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主要从贝派地酸的作用机制、药动学、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药物警戒
  • 黄妮娅, 曹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7): 1815-181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