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1-06-30
  

  • 全选
    |
    研究论文
  • 段晨晨, 邓博文, 康宁, 桑锋, 刘真, 钱洁玉, 李杰, 刘志斌, 张清燕, 李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185-1191,119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CR5)为靶点,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中的虚拟筛选技术、体外抗病毒活性实验、细胞毒性测试以及分子动力学实验筛选出低毒性、高抗艾滋病病毒(HIV)活性的中药化合物抑制剂,并探究其内在结合机制。方法: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Ledock、AutoDock Vina对接软件对于CCR5结构灵敏性,选择适合CCR5抑制剂筛选的对接软件,运用多级筛选的策略对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的中药化合物进行筛选。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检测中药化合物的抗HIV活性,细胞毒性实验测试中药化合物对MAGI-CCR5、L02细胞毒性,分子动力学实验验证中药化合物与CCR5的结合作用。结果: ROC曲线确定了分子对接软件(Ledock,AUC=0.899),虚拟筛选得到8种潜在拮抗CCR5的中药天然小分子;抗HIV活性实验及细胞毒性测试获得2个低毒性、高抗HIV活性中药化合物MT[IC50,(21.79±4.12)μmol·L-1;CC50MAGI-CCR5,(170.20±7.75)μmol·L-1;CC50L02,(108.04±11.64)μmol·L-1]及FY[IC50,(6.69±1.40)μmol·L-1;CC50MAGI-CCR5,(97.82±10.57)μmol·L-1;CC50L02,(114.70±10.40)μmol·L-1]。分子动力学实验表明,MT-CCR5、FY-CCR5体系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值均较小,平均分别为2.77 Å、2.18 Å,表明两化合物可与CCR5紧密结合,两者与CCR5结合的主要作用力包括氢键(结合氢键平均个数分别为5.19和4.65个)、范德华力(MTΔE vdw=-232.04±3.45 kJ·mol-1,FYΔE vdw=-193.66±0.56 kJ·mol-1)及非极性相互作用(MTΔE vdw±ΔG nonpolar=-255.73±4.03 kJ·mol-1,FYΔE vdw±ΔG nonpolar=-222.39±0.60 kJ·mol-1)。结论: 中药化合物MT和FY可与CCR5结合从而具有一定的抗HIV活性,可作为先导抗病毒中药化合物进行下一步结构改造。
  • 陈蓓, 文丽梅, 巩月红, 高惠静, 赵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192-119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阿苯达唑纳米晶体(ABZ-NCs)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尤斯室技术进行肠吸收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BZ-NCS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肠段的吸收状况,并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对肠吸收的影响,同时与ABZ片剂(T-ABZ)进行比较。结果: ABZ-NCS不同浓度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且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提示其可能为被动吸收;ABZ-NCS组各肠段的累积吸收量Q、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均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T-ABZ组(P<0.01)。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ABZ-NCS与T-ABZ在整个大鼠小肠均有吸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尤其是ABZ-NCS能显著改善药物的肠吸收。
  • 郝鹏飞, 丁生晨, 卞华, 黄显章, 张超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197-1201,12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桔梗汤总皂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IKK/NF-KB/MUC5AC通路的影响,探讨桔梗汤总皂苷治疗COPD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COPD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治疗组,经过3周治疗后,对比分析大鼠肺功能变化、肺灌洗液中IL-6、IL-8、IL-1β的含量、血清中S100A8、S100A9、LCN1、LCN2的含量、肺组织病理切片及IKK2、p-IKBα、NF-KB、MUC5AC蛋白表达量。结果: 各个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均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受损,降低COPD大鼠肺灌洗液中IL-6、IL-8、IL-1β的含量,降低血清中S100A8、S100A9、LCN1、LCN2的含量,且均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另外高剂量的桔梗汤总皂苷在上述所有指标的检测中,与空白组大鼠无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桔梗汤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OPD大鼠肺组织中IKK2、p-IKBα、NF-KB、MUC5AC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桔梗汤总皂苷可显著改善COPD大鼠的肺功能,其机制是通过抑制高度活化的IKK/NF-KB/MUC5AC通路实现的。
  • 周威, 刘瑶玉, 胡青红, 邓广海, 胡黎, 吴俊标, 林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02-12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附子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比较其汤剂与配方颗粒的差异。方法: 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进样量3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考察色谱图相似度,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综合评价汤剂(TD)、配方颗粒混冲(FGm)及配方颗粒混煎(FGd)附子汤的差异;并以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大于1.5为标准,筛选关键差异性组分。结果: 建立了附子汤HPLC指纹图谱,3组样品色谱图相似度波动于0.969~0.998之间。共标定21个特征峰,均归属到各单味药,并确认了6个峰成分。与配方颗粒相比,传统汤剂缺少12号峰,二者的9、10(芍药苷)、11号峰差异较大(VIP>1.5),化学模式识别能明显将二者区分开。结论: 附子汤配方颗粒和汤剂HPLC图谱有较高相似度,但仍有一定的差异,配方颗粒共煎5 min也未能提高与汤剂组的相似度。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可全面评价配方颗粒和汤剂的差异,并筛选出质量差异关键组分,为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 刘经纬, 李懿诺, 刘升, 张雨豪, 朱波, 豆建, 李日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08-1213,121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盐酸普鲁卡因(procaine hydrochloride,PCA)对结肠癌HCT116、SW48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等功能表型的影响,探讨PCA在调节抑癌基因TBX5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水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PCA (0.5,1,2,4,8 mmol·L-1)对HCT116、SW480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在最佳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下,PCA对人结肠上皮FHC细胞进行处理,CCK-8法检测用药前后FHC细胞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C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亚硫酸氢盐扩增子测序(BSAS)、qRT-PCR检测PCA作用前后TBX5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CA抑制2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最佳用药浓度为2 mmol·L-1,最佳用药时间为48 h (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CA显著抑制2种结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且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FHC细胞相比,HCT116、SW480细胞呈现高甲基化状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CA处理后HCT116、SW480细胞中TBX5的甲基化程度降低,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普鲁卡因可能通过逆转抑癌基因TBX5甲基化,提高其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恶性进展。
  • 李亚昙, 陈晶, 李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14-121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当阿片类药物口服止痛效果不佳需改用芬太尼透皮贴时,24 h过渡期内的最佳止痛方案。方法: 建立随机对照试验,对80例符合标准的癌痛病例随机分组,分为吗啡注射液组、吗啡即释片组、阿片类缓释片亚组1、阿片类缓释片亚组2。比较各治疗组过渡期内镇痛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种类及程度等,综合评价各组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镇痛效果:阿片类缓释片亚组2的患者全程镇痛及爆发痛的控制较稳定,且阿片类缓释片亚组1的效果最好(NRS<3分);阿片类缓释片亚组2相比其他2组,爆发痛出现的时间有明显推后。生活质量方面,阿片类缓释片亚组2相较其他2组,能明显改善患者食欲;阿片类缓释片亚组1能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4组在家庭理解配合度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方面,除吗啡注射液组有4例严重不良反应,其余3组均表现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继续服用原阿片类缓释药物镇痛,可能更适合作为芬太尼透皮贴剂"过渡期"止痛;过渡期内加用一次原药物的效果更佳,提示研究者需更深入地通过药物检测手段来确定最终给药方案。
  • 陈志谦, 钟昌平, 陆齐泉, 丁冬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19-1223,12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对头孢他啶原料药中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色谱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RX-C18色谱柱(150 mm×2.1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质谱条件:采用正离子扫描(ESI+)方式,在m/z 100~1 200范围内进行质谱扫描;结合头孢他啶与已知结构有关物质的多级质谱裂解规律,鉴定所有有关物质的结构。结果: 获得了头孢他啶原料药中13个有关物质的精确质量数和结构式,除杂质1和5外,其余11种均为尚未报道的未知杂质。结论: 本高分辨液质联用方法能同时有效地鉴定头孢他啶原料药中的小分子杂质和聚合物杂质,为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检测手段和参考依据。
  • 张曼, 张晓伟, 徐圣秋, 郭洪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24-12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大鼠肝组织Bax、Bcl-2蛋白表达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S组)、肝损伤模型组(MO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高剂量组(H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中剂量组(M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低剂量组(L组),每组10只。MO组和各给药组大鼠将50% CCl4花生油溶液按照1 mL·kg-1,每周灌胃2次。同时,H组、M组和L组每日一次,分别腹腔注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kg-1、50 mg·kg-1和25 mg·kg-1。6周后处死,取大鼠肝脏,观察大体形态,称重留样;取大鼠血清,测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肽(PC-Ⅲ)。Western blot测肝脏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MO组相比,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能够升高H组、M组大鼠体质量(P<0.01、P<0.05);降低H组肝脏指数(P<0.05);降低H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P<0.05、P<0.01);降低H组LN、CIV和PC-Ⅲ(P<0.01、P<0.01、P<0.01),降低M组LN和PC-Ⅲ(P<0.01、P<0.05);下调H组Bax表达(P<0.01);上调H组Bcl-2的表达(P<0.01)。结论: 对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大鼠,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下调其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 药物与临床
  • 于承暄, 郭代红, 贾王平, 徐元杰, 刘思源, 孔祥豪, 朱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29-1233,12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住院人群中造影剂致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高风险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verse drug Events active surveillance and assessment system,ADE-ASAS)对2009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所有使用碘造影剂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CI-AKI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I-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纳入的22 904例患者中,最终282例确定为CI-AKI,发生率为1.23%。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OR=1.68;95%CI:1.07~2.64),使用利尿剂(OR=8.51;95%CI:5.15~14.05),既往慢性肾病(OR=7.11;95%CI:2.28~22.19),既往肝损伤(OR=5.41;95%CI:2.54~11.54),和较高的淋巴细胞计数(OR=1.92;95%CI:1.40~2.64)。结论: CI-AKI的发生率属常见;ADE-ASAS能够高效获得大样本目标人群的用药风险信息;CI-AKI与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利尿剂、既往慢性肾脏疾病或肝损伤及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有显著相关性。
  • 原苑, 史英, 卢宪云, 高声传, 赵庆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34-12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全胃肠外营养在胰腺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胰腺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136例。术后营养支持只使用全胃肠外营养的为对照组(n=64),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全胃肠外营养的为强化组(n=72)。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血清淀粉酶(AMY)、血清脂肪酶(LIPA)、AMY异常率(AMYAR)、LIPA异常率(LIPAAR);脂肪泻、腹胀、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肠外营养相关肝病等安全性指标及总住院时长等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1)血糖控制水平比较:术后3 d空腹血糖、胰岛素使用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2 d强化组低于对照组(P<0.05)。(2)胰腺外分泌酶比较:术后3 d的AMY、LIPA、AMYAR、LIPAA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2 d强化组AMY、LIPA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AMYAR、LIPAAR低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比较:脂肪泻发生率强化组低于对照组(P<0.05),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腹痛、腹胀、导管性脓毒症、肠外营养相关肝病和再喂养综合征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结局指标比较:总住院时长、总住院费用、在院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全胃肠外营养有利于改善因胰腺癌部分切除而导致的血糖紊乱,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升高胰腺外分泌酶AMY、LIPA,减少AMY、LIPA低于正常值的发生率,减少脂肪泻发生,使用安全有效。但不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病死率。
  • 武玺坤, 李亚前, 吴瑕, 马颖超, 张志清, 张亚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39-124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危重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生命支持期间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义,提供抗真菌药物剂量调整方案。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至今有关ECMO期间抗真菌药物TDM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ECMO对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药动学影响明显,TDM结果显示,ECMO支持期间药物暴露明显降低,需要增加剂量以达到预期临床效果,推荐依据TDM结果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调整;氟康唑、阿尼芬净、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受ECMO影响小,可使用常规剂量并进行必要的TDM;TDM有助于提高抗真菌治疗的成功率。结论: ECMO支持期间抗真菌药物的药动学呈现复杂变化,推荐进行TDM并依次调整临床药物治疗方案。
  • 杨洋, 祝伟伟, 李康琪, 程丽艳, 丁炟之, 陆丛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44-1248,12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美国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的有关雷珠单抗注射液的眼部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共69个季度报告中有关雷珠单抗的不良反应进行数据挖掘和信号检测,分析其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去重后提取以雷珠单抗为主要怀疑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7 680件,ROR法共识别到656个信号,PRR共检测到1 053个信号,最终纳入2种方法的重复信号652个,累计21个系统/器官;绝大部分不良反应为眼部并发症,其次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结论: 除眼部不良反应外,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临床使用此类药物时如出现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应考虑是否与此药物相关。
  • 赵俊, 徐文, 倪倍倍, 张传洲, 李祥鹏, 郭切, 隋忠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49-125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ADRs)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2年1月-2020年12月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数据库中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 特立帕肽ADRs病例报道11篇共14例,其中男2例(14.29%)、女12例(85.71%),60岁以上发生ADRs的患者11例(78.57%),合并基础疾病13例(92.86%);注射特立帕肽1 d内发生ADRs者3例(21.43%),1~6个月内发生ADRs者8例(57.14%),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好转。1例(7.14%)出现无症状短暂低血压的患者继续使用特立帕肽,其余均未再次使用特立帕肽。ADRs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例(28.57%),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和生化指标异常各3例(均为21.43%),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14.29%),肿瘤和全身性损害各1例(均为7.14%)。结论: 特立帕肽致ADRs的特点是女性和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高,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生的ADRs主要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生化指标异常等,大部分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或痊愈。临床使用特立帕肽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警惕ADR发生。
  • 郭建玉, 赵旭伟, 范桂红, 姜晓峰, 张敏, 白东蛟, 孙玉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55-1257,12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院收治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比较2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75.88±5.53)/(73.25±5.86)、(89.21±6.03)/(83.08±4.69)、(90.22±6.25)/(85.46±5.16)]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76±1.02)/(4.25±1.09)、(2.14±0.62)/(3.21±0.87)]分,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IL-4、TGF-β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为7.1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他克莫司联合医用交联高分子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关节腔局部应用能改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起到预防术后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可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4、TGF-β水平有关。
  • 药学实践
  • 郭敏, 刘金玉, 曾露, 刘秀兰, 李为, 李娟, 刘东, 陈云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58-12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推进处方审核系统中给药途径存在的问题,根据对策构建给药途径在处方审核中的精细化审核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处方审核系统2020年4月-9月门诊及住院所有给药途径监测数据,对红灯警示的不适宜给药途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循证证据及其等级结合该院临床实践,探索给药途径的精细化审核规则。结果: 该院2020年4月-9月给药途径红灯警示问题总数为5 328例,主要发生于静滴、外用、漱口、鼻饲管注入等给药途径,根据红灯警示问题结合该院实际情况迄今共维护给药途径自定义审核规则800多条。结论: 基于循证证据级别结合临床实际治疗需求构建具有医院特色的审核规则库,根据药物性质、科室治疗特色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特征进行给药途径的精细化审核,同时完善医生端HIS系统与PASS系统信息对接,对于减少医院给药途径不适宜问题,规范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 张涛, 马姝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64-12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保障儿童医院分剂量调剂药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为每包儿科单剂量摆药配备医嘱二维码,为分剂量药品药包粘贴二维码,分剂量药包二维码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分包时间等信息,药师在系统后台设置分剂量药包可用期限,当药师调剂单剂量摆药时,使用PDA设备扫描单剂量摆药药袋医嘱信息,再扫描分剂量药包二维码,由PDA提示调剂药品是否正确,药品效期是否在设定时间内。药师通过信息化辅助手段完成儿科单剂量摆药的调剂、核对、效期提醒过程,保障药品的闭环管理。结果: 提高了分剂量药品调剂的准确率,保障了药品的使用安全。结论: 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药品调剂的最小单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儿科患者的用药安全。
  • 综述
  • 陈文文, 姜娟, 尹玲, 李振山, 高洁, 丁静, 张秀珍, 党和勤, 刘燕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67-12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首个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单抗类药物地舒单抗于2020年被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批准上市,为我国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综述了地舒单抗药学性质,更新相关临床试验结果,并介绍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参考。
  • 张敬瑜, 覃东, 黄必义, 郑姗, 徐宏珍, 余琴, 张浩, 廖倩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71-127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是药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服务模式。MTM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配合药物治疗,增强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和不合理用药等相关问题,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受益。本文通过介绍MTM的核心要素、运行模式、国内外实践及发展的研究情况,结合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形势,探索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MTM,为积极推进药学服务整体水平提升和服务质量提高给予一定的参考。
  • 药学监护
  • 陈锡创, 殷钦, 周聪, 张晓燕, 洪源泉, 周韬, 尤晓红, 冯锦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76-1277,12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度Ⅱ型依诺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患者的诊治,通过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协助治疗方案的审核、调整和优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监护服务,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关注肝素类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期间应加强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和出血反应的监护。
  • 冯静, 程东良, 史长松, 赵淑娟, 马培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78-128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伏立康唑是目前治疗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一线用药,该药既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proteins,CYP)2C9、2C19、3A4的底物也是其抑制剂,临床上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而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性别、年龄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因此临床使用伏立康唑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本文通过对1例曲霉菌中枢感染患儿应用伏立康唑的监测与干预,探讨临床药师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在识别药物相互作用中发挥的作用。
  • 药物警戒
  • 范秀丛, 白荣, 李语玲, 朱冰, 陈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 41(12): 1281-128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1.1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