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20-10-30
  

  • 全选
    |
    研究论文
  • 俎龙辉, 王变利, 高樱, 孙启慧, 高燕, 姜明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095-210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黄芩提取物抑菌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对其药效物质基础进行分析。方法: 自制黄芩提取物,建立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黄芩提取物样品水提液的抑菌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对谱-效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挖掘药效物质基础;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成分4,7,8,9,10与抑菌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显示,成分3,7,4,5,6,9与抑菌率药效呈(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显示,成分3,4,5,6,7,9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较大,VIP值大于或接近于1,对抑菌率贡献率较大;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6%以下。结论: 初步确定黄芩提取物抑菌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汉黄芩苷、汉黄芩素以及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数学模型的建立,达到了从抑菌作用评价黄芩提取物质量的目的,并为中药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撑。
  • 邢利鹏, 牛长河, 黄蓉, 高柳柳, 于黎鹏, 汪洋, 李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02-2107,214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头孢哌酮在儿童群体中的药动学特征,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 收集1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药浓度数据。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头孢哌酮在儿童群体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用拟合优度(Goodness-of-fit)、直观预测检验法(VPC)、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NPDE)验证最终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模拟试验评价不同用药方案的合理性。结果: 最终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得到的头孢哌酮药动学参数为:表观分布容积(Vd)0.86 L,清除率(CL)0.38 L·h-1。模型结构显示患儿的体质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药动学参数的显著性因素。基于此模型最终确定各年龄段儿童的最优给药方案为:针对大肠埃希菌,新生儿患者为30 mg·kg-1,qid,静滴2 h;1个月~2岁患儿为20 mg·kg-1,qid,静滴2 h;2~14岁患儿为10 mg·kg-1,tid,静滴2 h;针对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患者为10 mg·kg-1,tid,静滴2 h;1个月~2岁患儿为10 mg·kg-1,tid,静滴2 h;2~14岁患儿为10 mg·kg-1,bid,静滴2 h。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头孢哌酮在儿童患者中的药动学模型,并借此模型推导出不同年龄段患儿针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佳给药方案。
  • 何洁丽, 张元元, 袁劲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08-21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单药及联合紫杉醇加卡铂给药,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MTT法检测贝伐珠单抗(Bev)、紫杉醇(T)、卡铂(C)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不同浓度的Bev将实验设为4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B组:低浓度组(Bev 2.5 mg·mL-1);C组:中浓度(Bev 5.5 mg·mL-1);D组:高浓度组(Bev 11 mg·mL-1)。采用MTT法在24,48,72 h分别检测A、B、C、D 4组对Ishikawa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同时实验根据IC50值还将不同浓度的Bev联合紫杉醇、卡铂分为4组,分别为a组(Bev 5.5 mg·mL-1);b组(Bev 2.5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c组(Bev 5.5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d组(Bev 11 mg·mL-1+卡铂7.0 mg·mL-1+紫杉醇10 μg·mL-1)采用MTT法检测对Ishikawa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分析48 h贝伐珠单抗A、B、C、D四组对Ishikaw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法测定出A、B、C、D 4组药物对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并随着剂量的增大、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MTT法显示不同浓度Bev联合紫杉醇、卡铂,a、b、c、d 4个组均显著抑制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与a组相比,Bev(5.5 mg·mL-1)+紫杉醇、卡铂组对Ishikawa细胞有显著抑制增殖作用(P<0.05),Bev(11 mg·mL-1)+紫杉醇、卡铂组对Ishikawa细胞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后A、B、C、D 4组均能诱导细胞的凋亡,且随着剂量增加作用也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单药及联合卡铂和紫杉醇给药,均能在体外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细胞增殖反应,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 卜一珊, 魏薇, 闫美玲, 高红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13-2115,212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暴露的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评价其在预测万古霉素暴露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者中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并进行NGAL检测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用药前NGAL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试验组为NGAL(+)组(≥ 50 ng·L-1),对照组为NGAL(-)组。分别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NGAL指标以及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前后血清肌酐(SCr)变化情况,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数据。以SCr绝对值增加>26.5 μmol·L-1或增加达到基线值的1.5倍作为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标准,评估NGAL水平与血肌酐变化、WBC、CRP及PCT之间的关系,比较NGAL(+)组和NGAL(-)组用药前后肌酐的变化情况及AKI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并分析肾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9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41例。万古霉素用药前、后对照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分别为(79.6±22.4)μmol·L-1和(92.8±60.9)μmol·L-1,试验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89.9±22.8)μmol·L-1和(102.3±47.1)μmol·L-1。2组间及用药前后血肌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与患者用药前后血肌酐变化水平无相关关系(P=0.168,R=0.176)。试验组与对照组AKI的发生率分别为32.14%和24.39%,试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NGAL水平与WBC、CRP及PCT水平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在患者入住ICU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期间,血清NGAL尚不能证实单独作为万古霉素肾毒性的标记物。
  • 熊梦雪, 陈霞霞, 刘海净, 张美燕, 吕立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16-2119,213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提供最具有成本-效果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决策。方法: 基于PLATO临床试验建立Markov转归模型;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事件发生率和效用值;依据开滦总医院2018年、2019年数据得到直接成本;运用TreeAge Pro对3种方案进行回乘分析、半循环矫正、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25周期氢氯吡格雷(商品名:泰嘉)、氢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维立)、替格瑞洛(商品名:倍林达)3种方案的人均总成本分别为76 016.46元、103 477.57元、112 793.49元,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分别为12.14 QALYs、12.04 QALYs、12.41 QALYs,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299 131.61、136 211.22。结论: 与泰嘉相比,波立维不具有经济性,倍林达具有经济性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显著。
  • 邓阳, 徐兵, 李昕, 齐琼, 周广青, 郭思维, 罗细林, 黄珺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20-212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及其临床采样流程,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采用CAPCELL PAK C18(4.6 mm×250 mm,5.0 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流动相A为5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流动相B为混合有机相(乙腈:甲醇:水=7:2:1),A:B(V/V,93:7),流速1.0 mL·min-1,波长为254 nm,盐酸雷尼替丁为内标,以ACP-1去蛋白剂沉淀蛋白,旋涡离心后进样30 μL分析,同时考察全血中两药在不同抗凝管、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结果: 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血浆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57~267.34 μg·mL-1、0.54~208.49 μg·mL-1,低、中、高质控样品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0.9%~95.4%、88.6%~97.7%;全血稳定性试验中,以EDTA-K2管采血的头孢他啶与头孢吡肟血浆在6℃及24℃下均能稳定48 h,37℃下稳定10 h;而以肝素钠管采血的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血浆在6℃及24℃下能稳定24 h,37℃下能稳定4 h。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并根据全血稳定性结果建立了一套临床采样流程,为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TDM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刘峰, 邓贵新, 李雪芹, 卢兰芬, 刘锐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26-213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和优化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监测报告,确定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治疗方案,根据各抗菌药物的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计算4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最佳初始给药方案。结果: 4种抗菌药物15种给药方案CFR均<90%。当最低抑菌浓度(MIC)≤ 2 μg·mL-1时,4种抗菌药物常规剂量下的给药方案均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当MIC ≤ 16 μg·mL-1时,可目标性选择头孢他啶2 g(q8h)、头孢吡肟2 g(q8h)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q8h)给药方案治疗,当MIC=32 μg·mL-1时,只有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4.5 g(q6h)给药方案PTA>90%,当MIC>32 μg·m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90%。4种抗菌药物MIC值的敏感相关性为范围-88.9%~-96.7%。结论: 在CRPA感染经验性治疗时,单药治疗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应考虑联合用药,可选用较高剂量和增加给药频次的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联合阿米卡星。MIC值是影响4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临床上应重视细菌耐药的培养,可根据MIC值调整给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 冯湘玲, 曹艳, 朱瑜, 郑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32-2136,217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富马酸单甲酯的方法,并应用于检测中国健康受试者血浆中富马酸单甲酯的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用醋酸铵稀释后经过96孔固相萃取板前处理,以含0.5%甲酸的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在ACE Excel 3 C18-AR(2.1 mm×50 mm)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4 min。在电喷雾负电离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检测离子对m/z 129.0→m/z 85.0(富马酸单甲酯)和m/z 134.0→m/z 90.0(内标,富马酸单甲酯-d5)。结果: 富马酸单甲酯线性范围为4~1 200 ng·mL-1r2>0.99),定量下限为4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 ≤ 9.7%,准确度相对偏差均在±4.2%以内,平均回收率RSD ≤ 6.6%,基质效应在98.3%~100.9%之间。稳定性实验中,各种储存条件不影响对药品浓度的准确测定。结论: 本方法运行时间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富马酸单甲酯血浆浓度定量检测。
  • 余利军, 崔雪梅, 杨岩, 惠娜, 葛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37-214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NA)中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相同的调配方法,分别将3种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加在相同配方TNA中,在室温(25℃)下,分别考察0,1,2,4,12,24,48,72 h各时间点溶液外观、pH值、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及无菌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溶液外观均无油滴析出、聚集、分层等破乳现象;渗透压、乳粒粒径大小、无菌结果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pH值在放置0~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Zeta电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NA配制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粒直径≥ 10 μm和≥ 25 μm的微粒数都有所增加,放置0~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制后无菌考察均合格。结论: 3所不同生产厂家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TNA中稳定性、相容性无较大差异,24 h内均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标准要求,故建议24 h内完成输液。
  • 药物与临床
  • 刘雪姣, 周青, 赵宇蕾, 黄晓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43-2146,215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pharmVAN个体化给药方案"(A系统)与"万古霉素剂量推荐和血药浓度预测系统"(B系统)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2019年9月至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并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测定入组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并使用上述两款决策系统预测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稳态血药浓度,计算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绝对权重偏差和相对预测误差,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绝对权重偏差的相关因素。结果: A系统和B系统分别入组23例、15例样本,A系统入组患者的实测浓度为(20.36±13.65)μg·mL-1(1.39~58.66 μg·mL-1),预测稳态药物浓度是(11.81±9.14)μg·mL-1(1.1~36.04 μg·mL-1),绝对权重偏差为(42.83±23.21)%,相对预测误差为(-39.04±29.37)%;B系统入组患者的实测浓度为(19.67±9.88)μg·mL-1(5.78~41.01 μg·mL-1),预测稳态谷浓度是(15.72±8.65)μg·mL-1(4.53~33.83 μg·mL-1),绝对权重偏差为(37.29±29.95)%,相对预测误差为(-11.75±47.32)%。单因素分析发现,A系统绝对权重偏差的影响因素包括采样天数、给药次数和药物浓度,B系统绝对权重偏差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和肌酐清除率。再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未显示统计学意义,上述因素均不是影响预测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系统和B系统两款个体化给药辅助决策系统不适用于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的预测。
  • 张永娜, 贺宝霞, 张振鑫, 陈金花, 张文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47-2151,21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短效与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性及药物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和预防当前化疗后发生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或之前化疗周期出现过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病例223例,其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101例,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的122例,比较用药后的疗效、化疗间歇期出现的骨髓抑制情况、不良反应、抗菌药使用率,计算治疗成本,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3%、7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间歇期Ⅱ、Ⅲ、Ⅳ度骨髓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的发生率分别为34.7%、38.6%、26.7%、6.9%和38.5%、36.9%、24.6%、5.7%;Ⅱ、Ⅲ度骨髓抑制与FN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23±0.55)d、(1.26±0.64)d、(1.86±1.07)d与(1.32±1.00)d、(1.22±0.52)d、(1.71±0.9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度骨髓抑制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00±2.73)d和(1.80±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抗菌药使用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284.05±102.54)元、(2621.30±857.82)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及经济性,rhG-CSF方案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优势,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 孟军华, 何阳, 陈茜, 高强, 陈永刚, 安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52-215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清肺排毒汤在普通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疗效。方法: 收集武汉市第三医院使用过清肺排毒汤的已出院病例108例,分析其在普通型、重型患者中使用分布情况,2组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检测指标的检测结果对比以及对舌苔辨证的影响,早期使用清肺排毒汤对患者康复时间、复阳的影响。结果: 普通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1岁,重型患者为6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与重型患者共同的出现频率较高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干咳)、胸闷气促。经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均得到改善。临床症状痊愈率普通型为97.6%,重型为73.1%。84.1%的普通型病例以及53.8%的重型病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淋巴细胞百分比值、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值。所有病例中,入院3 d内即开始用药的病例在院时间明显少于入院7 d及以上才用药的病例(P<0.05)。在重型新冠肺炎病例中,入院6 d内首次用药的病例在院天数明显少于入院7 d及以上才用药的病例(P<0.05)。结论: 清肺排毒汤在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中有一定临床疗效,且早期干预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防止患者病情加重。
  • 李春晓, 赵娅, 李学林, 贾晴晴, 凌霄, 唐进法, 陈玉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58-216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脑心通胶囊有关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获取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脑心通胶囊临床安全性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标化及整合,形成脑心通胶囊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文献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发生特点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5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54篇,个案报告2篇,不良事件监测2篇;报告不良反应共计213例,其中ADR的临床表现31个,累及9个器官/系统损害,以胃肠系统损害(67.2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5.79%)和全身性损害(7.69%)为主;有记录的ADR转归及预后情况(141例,66.2%)均良好。结论: 通过文献研究可获取脑心通胶囊的ADR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损害情况,ADR转归及预后情况;但整体ADR发生情况的描述不够详细,对ADR的发生时间等信息缺失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受文献中临床研究样本量的限制而差别较大;有待规范临床研究文献中对ADE/ADR发生情况描述的内容,提高安全性有效信息的获取;目前描述性文献研究在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有效信息中可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 药学实践
  • 吴一波, 谢晓慧, 赵志刚, 王利群, 李欣燚, 田月, 乔宇, 黄少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65-216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我国药师对其所提供的药学服务的胜任情况。方法: 通过问卷对药师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将药师对各项工作胜任情况分为非常胜任、比较胜任、勉强胜任、不太胜任、完全不胜任,平均比例分别为33.54%(19.28%~64.39%)、34.20%(24.25%~44.76%)、15.64%(4.57%~22.46%)、11.58%(1.04%~25.03%)、5.04%(0.46%~13.55%);药学服务中药师是否直接与患者接触、是否需要团队合作、是否与调剂相关以及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对药师的胜任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药师对不同药学服务的胜任情况有一定的差异,药师认为自身比较胜任部分与患者直接接触、不需团队合作、且与调剂相关的药学服务,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对药师胜任情况也具有一定影响。
  • 柳芳, 陶丝雨, 谢俊大, 范峥, 张碧华, 张相林, 张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70-217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内容,促进点评工作开展。方法: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形成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共进行二轮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分析,计算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均值、等级和、满分比、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等指标,评价专家评分的一致性,并结合均值和满分比对点评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均在0.7以上。最终形成21条点评内容,变异系数在0.060~0.401之间,协调系数为0.321(P<0.01),评分具有一致性,重要性排序有效可信。结论: 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内容,进行重要性排序,有利于点评工作开展。
  • 李友佳, 张津铭, 张抗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75-217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叙事医学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推动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方法: 介绍叙事医学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探讨其应用于药学服务的意义,探索提高药师叙事能力的方法。结果: 叙事医学自2011年引入我国,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国内期刊尚无在药学服务中应用的相关论著。叙事医学应用于药学服务有助于药学工作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型,提高药学服务的深度,培养药师人文素养,促进药患关系良性发展,树立药师良好的职业形象。结论: 药师有必要学习了解叙事医学理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推动药学服务的发展。
  • 综述
  • 汪龙, 陆松伟, 汪娟, 朱玲娜, 葛朝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79-218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靶向作用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1/ligand,PD-1/PD-L1),提高了多种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然而,随着ICPi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肝损伤为其常见的irAEs之一,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涉及ICPi药物种类、肿瘤类型、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等。ICPi致肝损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症状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具有复杂、多样化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治疗时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必要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麦考酚酯。
  • 吴燕子, 周强, 薛源, 周国华, 黄晓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84-21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病毒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Rxiv、中国知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等数据库截止至2020年4月29日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共纳入20项研究,随机对照研究8项,非随机对照研究3项,回顾性队列研究3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4项,观察性研究2项,合计2 299例患者。评价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羟氯喹、法匹拉韦、阿比多尔、达诺瑞韦、疏风解毒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所评价的抗病毒药物均未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对COVID-19的优越疗效。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能明显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需要特别关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瑞德西韦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目前暂无特效药,重型患者早期可试用瑞德西韦或采用2种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可加用中成药辅助治疗。需要更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瑞德西韦、羟氯喹、法匹拉韦等药物的疗效。
  • 药物警戒
  • 田旭, 张红梅, 孙丽蕊, 郭秋实, 周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91-219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司继刚, 赵群, 段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0): 2192-219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