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1-28
  

  • 全选
    |
    专栏
  • 屈建, 刘高峰, 朱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27-13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论文
  • 王舒曼, 王雄, 朱可敬, 张宇, 马莉, 陈永刚, 吴金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37-1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大鼠血浆中大麦芽碱(Hordenine)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250 mm×4.6 mm,5 μm),保护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10 mm×4.6 mm,5 μm),以酪胺(Tyramine)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调节pH 7.10)(5:95,V:V),流速1.0 mL·min-1,等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26 nm,柱温25℃,进样量20 μL,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检测。结果:大鼠血浆中大麦芽碱在6.25~800 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5 6X+0.016 9(r=0.998 0),定量下限为6.25 μg·mL-1。日内精密度在2.94%~8.15%之间,日间精密度在4.30%~7.23%之间,提取回收率大于80%,血浆样品稳定性符合生物样品方法学验证要求。结论:HPLC方法用途广、操作简便、速度快、重复性高、线性范围广、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麦芽碱的血药浓度。
  • 翟婧卉, 曲晓宇, 王力可, 宋燕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41-144,16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参百益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3对顺铂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检测参百益和顺铂对HK-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免疫检测法对HK-2细胞内炎症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参百益抑制了顺铂诱导的HK-2细胞凋亡,使HK-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参百益与顺铂联合作用,使NLRP3、p-p65和p62的表达显著降低,LC3II/I和Becline-1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参百益与顺铂联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小体激活和诱导细胞自噬,减弱顺铂的肾毒性,为参百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华炜, 万雯, 李龙君, 顾亚娟, 杨理宏, 杨来, 王凯, 孟照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45-149.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脉隆对离体人脐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运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实验方法,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心脉隆,观察其对静息人脐动脉的张力影响;加入60 mmol·L-1 KCl、1 μmol·L-1苯肾上腺素(PE)使血管收缩、张力平稳后,观察不同浓度心脉隆对预收缩的人脐动脉张力的影响;同时观察细胞外Ca2+浓度、L-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P)对心脉隆血管效应的影响。结果:心脉隆能浓度依赖性收缩静息状态下内皮完整的离体人脐动脉,对KCl、PE预收缩的离体人脐动脉有进一步增加张力的作用,在无钙灌流液中诱发的血管收缩效应明显减弱,随着细胞外Ca2+浓度增加其致血管收缩张力增加,维拉帕米能显著抑制心脉隆对人脐动脉的收缩反应。结论:心脉隆可促进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Ca2+释放,从而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收缩离体人脐动脉的作用。
  • 赵振寰, 王辉明, 王腾, 郭欣, 曹淑君, 张翠萍, 孙向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50-155,17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逆萎康(NWK)含药血清对MC细胞(MNNG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恶性转化)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作用于MC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AKT Ser473β-catenin、α-SMA、GSK-3β、p-GSK-3β Ser9、AKT蛋白的表达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蛋白质印迹实验表明,逆萎康含药血清、AKT抑制剂GSK690693(10 μmol·L-1)使得β-catenin、p-AKT Ser473、E-cadherin和p-GSK-3β Ser9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P<0.05),而α-SMA、N-cadherin和vimenti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上调(P<0.05),但GSK-3β和AKT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不显著;qRT-PCR结果证实逆萎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C-myc mRNA(P<0.05)的表达,并且加入抑制剂后抑制作用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逆萎康通过抑制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MC细胞的EMT过程。
  • 李敏, 周丽娟, 张华, 郭志强, 秦福丽, 高延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56-160,2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用药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前瞻性非随机对照方法,依据患者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进行分组,A组(未进行基因检测)和B组(基因检测组),B组根据代谢表型分UM组(超快代谢型),EM组(快代谢型),IM组(中间代谢型),PM组(慢代谢型),均采用标准给药剂量,比较各组血药谷浓度(Cmin)、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RT-PCR法检测基因型,RP-HPLC法检测Cmin。常规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和治疗结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细菌学情况、肝、肾功能检测。结果:A组和B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EM、IM和PM 3组间Cmin和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PM组的Cmin显著高于EM组(P<0.01),P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EM和IM组(P均<0.01)。单因素分析表明CRP和基因型对Cmin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型和炎症严重程度进行伏立康唑起始剂量用药,有助于获得目标谷浓度,提高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徐广宇, 李英娜, 陈丽娜, 盛瑜, 李洪宇, 安丽萍, 杜培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61-16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DECB)在急性缺氧条件下对小鼠耐缺氧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调节肝脏中能量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急性缺氧小鼠模型,考察空白组(CON)、模型组(MOD),模型给药组(MOD+DECB)小鼠耐缺氧时间,并检测小鼠肝脏、血清中糖、乳酸、ATP、酮体、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的含量,采用mRNA芯片筛选DECB处理后小鼠肝脏中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聚类分析及Real time PCR验证。结果:MOD+DECB组小鼠耐缺氧时间明显高于MOD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OD+DECB组血清中糖、乳酸含量显著低于MOD组,酮体含量显著高于MOD组,MOD+DECB组肝脏中糖、ATP和酮体的含量显著高于MOD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MOD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肝脏和血清中TG及TC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mRNA表达谱芯片分析共筛选出1 1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95个,占基因总数的41.7%,下调表达基因691个,占基因总数的58.3%,其中Hmgcs2、Cpt1a、Angptl4、Cyp8b1、Ehhadh基因参与小鼠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Real time PCR验证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DECB可通过调控Hmgcs2、Cpt1a、Angptl4、Cyp8b1、Ehhadh基因的表达,调节肝脏中能量的代谢,从而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 周茜雅, 陈婧, 范莉, 方建国, 王文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68-17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炎退热颗粒(DPZG)对家兔发热模型、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作用,探讨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耳缘静脉注射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评价其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作用;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DPZG对于D-氨基半乳糖(ACTD)敏化小鼠LPS致死攻击的影响,评价其抗内毒素的作用;以Elisa法检测DPZG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脾、肾组织中膜突蛋白(moesin)以及磷酸化P38 MAPK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ZG对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趋同;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程度;可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存活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和小鼠肝脾肾组织内p-P38MAPK和膜突蛋白(moesin)的表达,效果明显优于中成药对照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BKH)。结论:消炎退热颗粒有显著清热解毒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是解热、抗炎、抗内毒素,且效果明显优于PBKH。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Moesin以及p-P38 MAPK的表达有关。
  • 陈千, 周炼炼, 张雪琼, 李心愿, 熊富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74-17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颗粒中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柱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核磁、质谱等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复方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丙氨酸-脯氨酸)(1),间苯二酚(2),对羟基苯乙醇(3),腺嘌呤(4),2'-脱氧腺苷(5),腺苷(6),次黄嘌呤(7),icariside B1(8),酪氨酸(9),L-色氨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1)、(2)、(4)、(5)、(7)未在复方单味药材中被发现,均为首次从该复方药材中分离得到。
  • 韦立志, 李发娟, 巫丽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78-18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快速测定风湿马钱片、风湿安泰片、风湿骨康片和舒筋丸中马钱子碱与士的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 mm,1.8 μm),以0.1%甲酸铵溶液-甲醇(75:25,用甲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1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模式下,利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马钱子碱和士的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马钱子碱在2.603 7~41.659 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3%(n=9,RSD=1.9%)、士的宁在5.292 3~84.677 1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5%(n=9,RSD=1.1%)。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多种抗风湿类中成药中马钱子碱与士的宁的定量分析。
  • 李宗云, 刘莉, 何世学, 赵越, 张春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84-18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六神丸中的可行性和适应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华蟾酥毒基(S)为内参物,建立日蟾毒它灵(A)、蟾毒它灵(B)、蟾毒灵(C)和脂蟾毒配基(D)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六神丸中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测定值和计算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A/S=1.06,fB/S=0.896,fC/S=1.09,fD/S=0.914,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以华蟾酥毒基为内参物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准确、可行,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六神丸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质量评价。
  • 药物与临床
  • 陈昭燕, 田方圆, 徐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89-19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BEV联合化疗(紫杉醇+卡铂)与单纯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成本效果性。方法:根据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疾病进展与转归过程,基于GOG-0213试验,选择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对2种化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该模型包括三个相互排斥的健康状态:PFS状态、PD状态和death状态。效用值与成本单价参考当地某三甲医院费用标准或文献,并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模型运行10年结果显示:BEV的加入使得总成本增加272 607.18元(385 094.06元vs.112 486.88元)。相比标准化疗组,BEV的加入使总效用值增加0.40 QALY(2.19 QALY vs.1.79 QALY),增量成本效果比为681 517.95元/QALY。一维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BCP组的PFS、BEV的成本、PD状态效用值是依次为对模型影响最大的参数。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ICER值大于WTP(3倍GDP)的概率为100%。结论:相比标准化疗方案,BEV联合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远远超过设定的意愿支付阈值,因此,考虑到BEV的单位成本以及其所带来的生存获益,BEV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不具有成本效果性。
  • 孙立波, 刘鑫, 胡雪, 宋燕青, 李艳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94-1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li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截至2019年1月,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初筛相关文献156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均来自国外期刊。14篇文献包括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59~89岁,中位年龄为8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其中以血尿为主;在达比加群酯相关肾损伤治疗后,4例肾功能恢复,4例肾功能改善,3例肾功能未恢复,3例肾功能恶化。结论:达比加群酯可能导致肾损伤,在肾损伤相关疾病的基础上也可能导致达比加群酯毒性增加,在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的紧急情况下血液透析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疗效,可使用达比加群酯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idarucizumab)解毒。临床在使用时,应权衡药物使用的利弊,以及时应对不良反应的防治、发生及处理。
  • 刘跃辉, 李倩, 郑春红, 徐晓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199-20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10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观察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血清炎性因子、脑神经递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χ2=3.962,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6.722,10.246,4.090,P<0.05,P<0.01);脑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明显高于对照组(t=10.162,7.887,3.884,P<0.05,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54% vs 7.69%)(χ2=0.443,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多奈齐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炎症状态、调节脑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 李然, 马旭, 白羽, 刘颖, 张艳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03-20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我国消化道肿瘤患者奥沙利铂药物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点,探讨ABCB1、GSTP1、XRCC1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毒性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某院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并排除同时行放疗、使用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及随访失败患者共112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法测定铂类药物相关基因位点,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χ2检验,判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及化疗不良反应,使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112例消化道肿瘤行奥沙利铂静脉化疗患者的4个铂类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包括ABCB1T2677G(rs2032582)、ABCB1T3435C(rs1045642)、GSTP1 A313G(rs1695)、XRCC1 T1196C(rs25487),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奥沙利铂静脉化疗共涉及3种化疗方案,经统计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后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GSTP1313A>G)AA、AG、GG基因型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后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奥沙利铂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基本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中的中国汉族人群的基因频率基本相符,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化疗毒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亟需进行多中心联合研究以及对机制的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预测铂类药物化疗的毒性反应,辅助精准药物治疗,从而实现患者化疗药物的个体化选择。
  • 王声祥, 任艳平, 李楠, 豆妮娜, 王倩, 卢姗, 赵可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08-21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依诺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成本-效果比,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经济学参考。方法:建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决策树模型,参考Meta分析研究结果确定模型中各节点概率,运行数据模型TreeAge Pro 2011得出成本-效果比。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阿哌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3 950.43;利伐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2 900.08;达比加群酯成本-效果比3 149.79;依诺肝素成本-效果比3 763.86,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阿哌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1 594.70;利伐沙班预防用药成本-效果比1 169.91;达比加群酯成本-效果比1 266.61;依诺肝素成本-效果比1 524.10。结论:利伐沙班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相比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依诺肝素更具有经济优势。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依诺肝素相比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预防用药增加的成本可被接受。
  • 药学实践
  • 武明芬, 杨莉, 赵志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13-21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脑血管病患者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模式和范畴。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8月,临床药师通过对脑血管病医师-药师联合抗栓门诊和住院专科会诊的方式,为脑血管病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抗栓药物治疗管理服务(MTMs)。服务内容包括抗栓药物的选择与指导、抗栓时机与疗程的决策、出血不良事件与血栓矛盾的平衡管理、药物相互作用的识别与处理等。结果:共计为203例门诊和12例住院患者提供291次和18次MTMs。门诊患者药物治疗问题前3位是依从性差(25.43%)、药物不良事件(17.87%)和剂量太低或者剂量太高(15.81%),住院患者药物治疗问题前3位是药物不良事件(38.89%)、抗栓疗效与安全性监测(22.22%)、特殊人群抗栓方案的制定(16.67%)。结论:本研究显示,针对脑血管病患者开展抗栓MTMs,门诊患者需要重点关注依从性、药物不良事件和用法用量,住院患者需要重点关注药物不良事件、抗栓疗效监测和特殊人群用药。开展抗栓MTMs可以作为临床药学工作的良好切入点,能够体现临床药师的专业价值。
  • 张家兴, 熊世娟, 徐畅, 高玲, 李莲华, 陈琦, 谢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19-224.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贵州省全身用糖皮质激素(GCs)的使用现状,评价当前GCs相关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基于贵州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采用问卷调查全省各医疗机构GCs的使用情况。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GCs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全省最终纳入271家已开展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2018年贵州省各医疗机构全身用GCs人均使用量为10.19 mg/人次(按氢化可的松计算),且三级医院的最高(25.69 mg/人次)。共有51家医疗机构(占18.82%)将普通感染退热止痛作为全身用GCs的主要适应证,且这种现象在基层乡镇卫生院尤为突出。目前常用的GCs管理措施在各医疗机构的执行力度不足,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干预措施对于促进GCs的合理使用效果不佳。结论:贵州省GCs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突出,因此是未来药事管理质控工作的重点管控品种,特别是要严格把控GCs应用的指征。
  • 彭媛, 周玥, 冯婧, 杨明, 李胜前, 刘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25-22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挖掘和评价达格列净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R和MGPS 2种方法挖掘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中达格列净相关的安全警戒信号,利用SPSS 22.0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时长、剂量对安全警戒信号的影响。结果:纳入AERS 2012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一季度ADR报告21 748 398例,其中达格列净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R报告7 643例,ROR和MGPS法同时挖掘出171个达格列净的安全警戒信号,其中感染安全警戒信号30个。发生感染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0~65岁人数最多;ADR多发生于用药半年内;剂量均在说明书推荐范围内。结论:达格列净可引起多个感染ADR如生殖器感染、脓毒症、坏死性筋膜炎等,临床用药时应加强药物ADR监测,减少用药风险。
  • 李蒙, 杨晨, 禹洁, 蓝高爽, 李正翔, 袁恒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29-23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某院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和评价,并对其出院后复诊情况进行追踪,以更好地发挥华法林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某院2018年7月-12月使用华法林的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分析,结合指南、共识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调取509份病例,华法林的使用主要分布于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华法林应用临床诊断主要为肺栓塞、心房颤动、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等;住院患者华法林用量范围为0.625~9 mg,平均日剂量(2.99±1.11)mg;全院服用华法林后INR总体测定率为79%,将INR值以"<2.0"、"2.0~3.0"、">3.0"分布进行统计,INR2.0~3.0占比为33.17%,最高的为呼吸内科。26例(5.11%)患者住院期间INR达到4.5~10.0,38.46%使用维生素K进行拮抗;2例(0.39%)患者INR大于10,全部使用维生素K进行拮抗。在院期间合用其他抗凝药中,低分子肝素使用率最高的为骨外科,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普通肝素使用率最高的为呼吸内科;阿加曲班使用率最高的为神经内科;利伐沙班使用率最高的为心血管内科,根据相关指南共识分析用药基本合理。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及总复诊率最高的均为呼吸内科。复诊后INR分布在2.0~3.0占比最高的也为呼吸内科,与呼吸科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相关。结论:目前华法林临床应用仍不够规范,INR达标率偏低,出院后复诊率较低,抗凝药物转换过程中有不规范的问题,积极开展药师药学监护、用药教育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 庞晓晨, 柴仲秋, 张静莎, 李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34-23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血脑屏障是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障碍。纳米技术已被证明有效用于脑靶向的治疗,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纳米载体给药系统。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和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总结了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评价方法,并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笔者对近年来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脑靶向传递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机制探索开拓思路。
  • 药物警戒
  • 李颖, 乔逸, 王洁, 宋艳艳, 张江红, 杨新强, 刘天龙, 杨志福, 文爱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39-24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小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40-24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洁, 汪荣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 241-24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0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