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0-07-15
  

  • 全选
    |
    冠状病毒肺炎专题
  • 张永健, 李晓, 陈纪烨, 王永成, 周国锋, 林芮, 马度芳, 杨金龙, 董峰, 彭波, 林海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03-1409,141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筛选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靶点基因同时探索潜在治疗中药。方法: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共同靶点基因并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出高度值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相关的两个模块的重要靶点基因。根据两个模块的重点靶点基因预测相关中医症状以及中药;根据两个模块的重要靶点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获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共同靶点基因197个,获得高度值靶点基因18个和ACE2及其相关靶点基因共14个两个重要靶点基因模块,获得发热、头痛等中医症状和钩藤、麻黄、苦杏仁、青蒿、葛根等中药。两个模块的GO功能分析的细胞组分的前5个过程中的4个过程具有明显的一致性,KEGG通路分析有共同的8个信号通路。结论:获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高血压靶点基因,并筛选和分析出重要靶点基因,同时也预测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 王小华, 刘昌伟, 董佳慧, 汪燕燕, 孙旭群, 胡先纬, 王玉山, 尹华发, 夏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10-141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其安全性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例,对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期间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直接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并分析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组(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共36例住院患者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31例患者(86.1%)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1级(轻度)不良反应12例(33.3%),2级(中度)不良反应15例(41.7%),3级(严重)不良反应4例(11.1%)。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发生2级及以上腹泻分别为4例(26.7%),12例(57.1%),ALT升高分别为0例、4例(19.0%)。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组与联合组在腹泻、恶心、呕吐、ALT升高不良反应分级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导致的不良反应而提前停药共例7例(19.4%)。结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或联合其他抗病毒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ALT升高常见,2级(中度)及3级(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达52.8%。临床在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时应关注其安全性,尤其对于2级(中度)及2级以上不良反应宜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甚至停药。
  • 谢又佳, 季波, 刘潇, 萧伟斌, 吴红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17-142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武汉火神山医院药品使用情况,为今后建立类似专科医院的药品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该院药品出库情况,分析临床用药特点。结果:该院共有319个品规的药品,包含11个种类,该院所有品规药品出库率为96.24%。维生素类、营养类药物、酶制剂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药物出库数量最多,抗感染药物出库金额最多。结论:该院药品品种遴选适宜,药品使用情况可以很好地反应重症新冠患者的用药特点,临床用药合理,药品供应保障完善。
  • 研究论文
  • 刘亚涛, 刘芳, 贺晓立, 张聪聪, 张定棋, 杨海琳,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21-1427,14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 0.4 mL·min-1,质谱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利用其高分辨的特点采用一级正离子Full mass扫描方式,对不同批次五味子、醋五味子及自制醋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仅为4 min。通过Xcalibur数据处理软件加权处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丙素在0.062 5~2.00 μg·mL-1,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0.015 6~0.5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1 3);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3%);加样回收率在98.74%~102.34%,RSD均小于3%;所测成分含量在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之间无显著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与市面上醋五味子之间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也无明显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含量炮制前后同一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均不一致,有升有降,但多批次平均含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五味子及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快速测定,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 谢岱, 马威, 杨文强, 郑小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28-143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归肾经方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诱导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nephrin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mTOR等表达的影响。 方法:以ADR体外诱导的方法制作足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除空白组外均以ADR诱导足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control group,10%空白血清)、模型组(model group,10%空白血清+ADR 0.5 μg·mL-1)、中药高剂量组(H-TCM group,10%高剂量归肾经方含药血清+ADR 0.5 μg·mL-1)、中药低剂量组(L-TCM group,10%低剂量归肾经方含药血清+ADR 0.5 μg·mL-1)、替米沙坦组(TMST group,10%替米沙坦含药血清+ADR 0.5 μg·mL-1)。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desmin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等表达。 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及替米沙坦组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5);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nephrin显著降低(P<0.01),desmin、LC3Ⅱ/Ⅰ、Beclin-1、p-Akt、p-mTOR显著增高(P<0.01);与Model组比较,H-TCM组及TMST组nehprin表达显著增高(P<0.05),desmin表达显著降低(P<0.05),H-TCM、L-TCM及TMST组Beclin-1、LC3Ⅱ/Ⅰ、p-Akt、p-mTOR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H-TCM组比较,L-TCM组LC3Ⅱ/Ⅰ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归肾经方可以修复ADR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改善细胞内的自噬水平,与上调细胞内nephrin、Beclin-1、p-Akt、p-mTOR的表达有关。
  • 朱超, 姚红燕, 詹小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33-143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高脂小鼠体内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作用及其调节胆汁酸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Apo 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制备高胆固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中剂量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灌胃0.2 mL 生理盐水、10 g·L-1白藜芦醇,20 g·L-1白藜芦醇和40 g·L-1白藜芦醇。分别在第0,5,10,20周比较4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的水平。在第20周实验结束时,比较4组小鼠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rteriosclerosis index,AI)水平以及肝脏中TC、TG的含量。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系中加入0,6.25,12.5,25 μmol·L-1白藜芦醇,检测加入白藜芦醇后各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细胞外胆汁酸含量差异。最后用25 μmol·L-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胆固醇7-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成员(ABCG5)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小鼠的TC、TG、LDL-C、AI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白藜芦醇可降低HepG2细胞中总胆固醇含量,并促进细胞分泌胆汁酸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5 μmol·L-1白藜芦醇处理HepG2细胞后,CYP7A1、ABCG5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降低高脂小鼠体内胆固醇水平,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胆汁酸转化过程中相关基因CYP7A1、ABCG5的表达来实现的。
  • 冯湘玲, 李芸, 陈娟, 丁玉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38-144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不同基础输液和4种临床常用注射剂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差异。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3个厂家(内封式聚丙烯输液袋BFS、双层无菌软袋、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编号厂家1、2、3)的0.9%氯化钠注射液(NS)和5%葡萄糖注射液(5% GS),测定不同基础输液与临床常用注射剂配伍前后2 μm 以上不溶性微粒数量。NS与注射用盐酸氨溴索配伍,5% GS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另外将多索茶碱注射液和奥拉西坦注射液分别与上述2种基础输液配伍)。结果:空白输液中厂家1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最少,厂家3最多。与注射剂配伍后,无论NS还是5%GS,厂家1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最少,厂家3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尤其是2~5 μm,5~10 μm小粒径不溶性微粒。多索茶碱和奥拉西坦与同一厂家的5%GS和NS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相近,说明临床使用中与二者配伍皆宜。结论:不同基础输液与临床常用药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具有显著差异,提示生产企业应提高输液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医院临床治疗需重视输液产品的遴选,为输液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 药物与临床
  • 王华玲, 胡巧织, 徐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42-144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贝利木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 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SinoMed、CNKI、VIP、WanFang data及ClinicalTrials.gov网站,搜集有关贝利木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均自建库到2019年8月。针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纳入4项RCTs,共计2 2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SRI反应率[RR=1.29,95%CI(1.17,1.42),P<0.01]、治疗第40~52周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的患者百分率[RR=1.40,95%CI(1.07,1.83),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耀斑发生率[RR=0.57,95%CI(0.44,0.73),P<0.01]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RR=1.01,95%CI(0.97,1.05),P=0.5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贝利木单抗能够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SRI反应率,减少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降低严重耀斑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 李伟霞, 姚静漪, 张明亮, 张书琦, 王晓艳, 唐进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47-145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Meta分析比较评价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用及其单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筛选纳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评价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及其单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文献研究,采用Cochrane手册"对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的评估工具(Version 5.1.0)"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9篇随机对照试验满足纳入标准,治疗患者6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黄芪注射液相比,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用在总有效率(RR=1.22,95%CI[1.11,1.33],Z=4.21,P<0.000 1)、心绞痛发作次数 (WMD=-4.32,95%CI[-4.70,-3.93],Z=21.83,P<0.000 01)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WMD=-4.06,95%CI[-4.16,-3.96],Z=80.22,P<0.000 01)的改善作用更显著;与丹参注射液相比,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用在总有效率(RR =1.22,95%CI[1.14,1.31],Z=5.77,P<0.000 01)、心绞痛发作次数(WMD=-4.11,95%CI[-4.54,-3.68],Z=18.90,P<0.000 01)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WMD=-3.99,95%CI[-4.12,-3.87],Z=61.34,P<0.000 01)的改善作用更显著。结论: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较其单独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文献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高质量RCTs予以证实。
  • 田云粉, 汤春辉, 李平, 刘雁, 尹雪蓉, 杨璐, 王亚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53-145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近3年诊断为难治性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观察治疗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提供方法,从而提高本病治疗疗效,减少患儿痛苦,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3年初次诊断为难治性过敏性紫癜患儿6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加用吗替麦考酚酯片为治疗组,使用人免疫球蛋白者对照为组1,激素改为冲击治疗量为对照组2,观察3组间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激素的停用时间、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及并发紫癜性肾炎的例数,进行对比。结果:在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对照组2与治疗组、对照组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2所用时间最短,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所用时间短,激素的停用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住院时间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2,不良反应及并发紫癜性肾炎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用吗替麦考酚酯片治疗难治性腹型过敏性紫癜有较好效果,可以较快地缓解消化道症状,又能尽早地停用激素,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可以选用吗替麦考酚酯片治疗难治性腹型过敏性紫癜。
  • 孙雯娟, 胡扬, 左玮, 张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58-146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克唑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类别、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应用克唑替尼患者63例,记录相关临床信息、治疗方案等,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克唑替尼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中,合并用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中,6例为严重不良反应,45例为一般不良反应。最常见的ADRs累及器官系统为:肝胆损害(37.9%)、消化系统损害(24.2%)、泌尿系统损害(9.7%)、血液及循环系统损害(8.9%)。严重ADRs临床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窦性心动过缓和骨髓抑制。60 d以内ADRs累计发生率为80.6%,肝损伤主要发生时间为10~30 d(53.2%),消化道反应发生时间为0~10 d(90.0%),泌尿系统损伤主要发生在30~60 d(33.3%)。提及合并用药的患者有34例,涉及54个药物品种。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克唑替尼引起的ADRs,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类别、时间、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临床监测和剂量调整方案,强化安全用药理念。
  • 焦红军, 张明亮, 李伟霞, 王晓艳, 张辉, 陈盼盼, 唐进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62-1466,14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IL-4IL-6IL-10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易感性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查找建库有关IL-4IL-6IL-10TNF-α基因多态性与DILI发病风险的文献。应用STATA12.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包括717例DILI患者和1 674例正常对照。所有研究都纳入Meta分析发现IL-6 rs1800796G>C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OR=2.507,95% CI[1.542,4.074],P=0.000)患DILI的风险显著升高,而TNF-α rs1800629G>A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OR=0.715,95% CI[0.524,0.976],P=0.035)患DILI的风险显著降低。在剔除一项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后,携带IL-6 rs2066992G>T中G等位基因人群(OR=2.465,95% CI[1.506,4.036],P=0.000)人群患DILI风险显著增加,而携带IL-10 rs1800872A>C中C等位基因(OR=0.818,95% CI[0.679,0.985],P=0.034)人群患DILI风险则显著降低。本研究暂未发现IL-4各基因位点基因型与DILI有明显关联性。结论:TNF-αrs1800629G>A)、IL-6rs1800796G>Crs2066992G>T)与IL-10rs1800872A>C)与DILI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 药学实践
  • 王双艳, 李林, 王铮, 王春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67-147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注射用炎琥宁的使用情况及炎琥宁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炎琥宁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该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用药特点,并以"炎琥宁"、"配伍"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分析炎琥宁配伍的相关文献;配置注射用炎琥宁临床常用浓度,检测其在不同时间的相对吸光度、pH值、外观等指标。结果:炎琥宁与0.9%NS(氯化钠)不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如果使用炎琥宁80 mg规格的,建议溶媒选用5%GS(5%GS为说明书规定溶媒);考虑到糖尿病患者血糖问题,若使用0.9%NS做溶媒,建议使用炎琥宁200 mg规格的。医生按照临床药师的建议使用注射用炎琥宁,滴注过程未出现输液器堵塞情况。结论:临床药师及时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炎琥宁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李明明, 史琛, 杨丽文, 周洪波, 喻晔,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71-1473,148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无纸化核对系统"能否提高病区护士核对口服药的工作效率。方法:选择五个口服分包药品长期医嘱合计100包以上的科室,连续10个工作日对其长期医嘱采用护士手工核对,然后对其进行"无纸化核对系统"操作培训,研究人工核对与无纸核对系统的单包核对时间差异。结果:与手工核对相比,各病区运用无纸化核对系统均可显著缩短口服药核对时间(P<0.05,P<0.01),在流程优化后病区平均核对时间降低了50%左右。结论:无纸化核对系统是药师针对临床工作中核对分包口服药遇到的实际难题,委托网络工程师研发出的新程序,能显著提高护士核对口服药的工作效率、减少核对时间。
  • 赵瑞玲, 郭亚丽, 解鑫赫, 王晓玲, 赵志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74-147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医师对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进行调研,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管理基本知识、药师和患者对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医师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难点等四个部分。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抗菌药物管理基本知识19个题中只有6个回答正确率达到60%以上,国家要求进行专档管理的抗菌药物的正答率最低,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需在多长时间内完善相关手续正答率最高。医师抗菌药物管理基本知识得分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其次为学历、科室等。4.49%的医师抗菌药物使用行为会受到患者的影响。当药师与医师意见不统一时,90.22%的医师会选择与药师讨论,达成一致。医师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惑。结论:应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国家发布的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加强对临床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使用技术指导。
  • 杨琪, 臧彦楠, 庄红艳, 果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79-148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4+7"带量采购对SSRI类抗抑郁药使用的影响,为政策制定和医院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4+7"实施后6个月和2018年同期6个月门诊SSRI类抗抑郁药的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4+7"后,艾司西酞普兰片数显著增长,帕罗西汀金额明显下降。艾司西酞普兰的DDDs值增幅较大。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的DDC值较去年同期都下降明显。结论:本次"4+7"政策落地半年,切实降低了部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 综述
  • 王兰, 唐婧, 刘月, 张小宁, 毛乾泰, 艾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84-149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发展趋势、研究现状与热点,为医疗机构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标题字段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药物治疗管理研究相关文献,检索范围2008-2018年,分别从出版年份及文献类型文献概况、国家和地区、机构和作者、被引情况、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全球药物治疗管理研究相关文献近十年共321篇,年度发表文献量较为平稳,美国发文量最多,且以高校发文为主,总体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台湾发表4篇;基于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研究文献,经筛重整理,国内药物治疗研究文献近十年共70篇,发表文献量呈指数上升趋势,全国以医疗机构发文为主,北京发文量最多。国内外学者集中在MTM模式研究、疾病相关MTM服务研究等研究方向,国外较国内MTM研究领域内容较为具体详实,在成本效益经济学研究、教育培训应用等方向有更多研究文献发表。结论:药物治疗管理研究逐年加强,美国研究总体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研究预计进入井喷期,研究方向需多样化并需加强学术交流。
  • 杨庆, 李树祥, 刘会胜, 张永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91-1494,14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我国药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澳大利亚药师继续职业发展模式,分析我国药师继续教育模式,提出启示建议。结果:澳大利亚药师继续职业发展的概念在沿袭国际药学联合会概念的基础上作了变动;其继续职业发展模式在学习对象、学习目标、学习范围、学习过程有着系统的规定;其模式具有组织机构和活动两项认证标准。我国药师继续教育存在执业药师和医院药师两种继续教育模式。结论:澳大利亚药师继续职业发展模式在对我国探索建立统一的药师继续教育模式、构建药师继续教育认证体系、完善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学分管理机制、建设"德才双修"的继续教育内容体系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 药物警戒
  • 张蕾, 叶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95-149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红梅, 田旭, 王艺璇, 周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3): 1497-14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