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06-15
  

  • 全选
    |
    冠状病毒肺炎专题
  • 许娟娟, 陈洞天, 任宇飞, 李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77-118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播能力强、检测准确率低、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对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新冠肺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因此,需要比较各类药物对新冠肺炎的治疗效果,为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取某院1 384名重症出院患者作为数据集,提取最广泛使用的三类药物作为训练特征,构建基于药物使用情况预测患者治愈率的多个机器学习模型,最后基于综合性能最优的模型,分析三类药物对于治愈率的重要性。结果: 年龄是影响治愈率的最重要因素;激素类药物在所有药物中影响占比最大,中成药的疗效也非常突出。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针对单个药物药效的统计学研究方法,机器学习可以将所有药物药效进行综合分析,能直观地显示各个药物对治愈率的影响程度。
  • 宗阳, 姚卫峰, 居文政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82-118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白介素6(IL6)为受体探讨中药单体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IL6受体的中药单体。通过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中药单体作用靶点对应的基因名,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靶点网络中化合物12个,关键化合物涉及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木犀草素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87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663个,细胞组成(CC)条目74个,分子功能(MF)条目134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25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IL6的通路共30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等12种中药单体与IL6、ACE2和SARS-CoV-2的亲和力与推荐用药相近。结论: 中药单体可以作用于IL6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有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 程芳, 李强, 曾芳, 王冬园, 韩勇, 吕永宁,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89-119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290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方舱医院"的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医疗机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90名在"方舱医院"确诊患者资料,针对目前的用药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建议。结果: 当前"方舱医院"的治疗用药存在疗程过长、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等问题,应规范"方舱医院"的治疗用药,加强药师队伍的参与,协助医护共同抗击疫情。结论: 针对"方舱医院"目前用药现状,药师队伍参与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工作中,对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专栏
  • 刘洁, 姚东宁, 黄蓉, 姚文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92-119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数量短缺现象较为严重,医疗机构中未担任临床工作的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可能是改善我国临床药师人力资源储备的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分析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果: 医院药学向临床转型是目前的趋势,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具有药学知识充足、熟悉医院药学工作流程、转型便捷高效等优势,能够弥补临床药学专业教育在人才输送方面存在的不足,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此外,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由于已满足基本的学历要求,且对于成为临床药师的意愿较强,人才来源有保障,加之我国临床药师的培训模式逐渐完善,为我国临床药师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具有可行性。结论: 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成为临床药师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了促进未担任临床工作的医院药学人员转型成为临床药师,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政策制定者与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 李文, 赖卫国, 王文彬, 陈达林, 张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96-1198.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初步探明美托洛尔对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对照组:灌胃给予伊伐布雷定(1.0 mg·kg-1),实验组:相继灌胃给予美托洛尔(1.0 mg·kg-1)和伊伐布雷定(1.0 mg·kg-1),比较两组间伊伐布雷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原代肝细胞,分为对照组:伊伐布雷定(0.2、0.5、1 μmol·L-1),实验组:美托洛尔(0.5、1.0、2.0 μmol·L-1)+伊伐布雷定(0.2、0.5、1 μmol·L-1),探讨美托洛尔对伊伐布雷定肝脏摄取的影响。结果: 合用美托洛尔后,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了121.70%、123.14%、119.80%,而CLz/F值降低了5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美托洛尔明显抑制肝细胞对伊伐布雷定的摄取,抑制作用随美托洛尔的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 美托洛尔可以影响伊伐布雷定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与抑制伊伐布雷定肝脏摄取有关。
  • 朱荣华, 李焕德, 蔡骅琳, 方平飞, 彭文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199-120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人全血中环孢素的基质效应,并探究其发生机理。方法: 全血裂解物的蛋白沉淀上清液用作全血基质。分别用乙腈水溶液和全血基质配制等浓度环孢素A(CyA)、环孢素C(CyC)的质控样品。分别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用LC-ESI-MS/MS的MRM模式检测质控样品中CyA,CyC的[M+H]+、[M+NH4]+和[M+Na]+(M=CyA,CyC)峰面积,以其计算基质效应因子;用MS Scan模式检查质控样品中CyA、CyC色谱流出峰的质谱离子组成情况,用于判断基质效应原因。结果: 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全血基质中CyA、CyC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76.6%~-54.0%、-86.0%~-55.3%和-42.8%~-34.1%。在加H+、加NH4+流动相中,标准液加全血基质的CyA、CyC色谱峰的质谱中出现丰度很高的[M+Na]+和[M+K]+,在加Na+流动相中它们出现丰度很高的[M+K]+,而对应的定量离子[M+H]+、[M+NH4]+或[M+Na]+的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全血基质对环孢素的LC-ESI-MS/MS分析产生明显的基质效应,其原因与基质中Na+、K+同添加在流动相中用于辅助电离的H+、NH4+或Na+竞争与环孢素加合,导致定量目标加合离子丰度显著降低有关。
  • 周佳, 许佳明, 杨明慧, 徐岩, 赵昕彤, 刘玥欣, 李鑫, 黄晓巍, 唐秋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06-121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吉林省不同产地白屈菜的药效成分含量及其止咳平喘作用,确定白屈菜的最优产地,指导临床更加合理的使用白屈菜。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9个产地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的含量,通过观察诱咳模型小鼠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炎症因子IL-1、IL-6水平;哮喘模型豚鼠哮喘潜伏期、行为学评分、气道黏多糖含量、CD4+/CD8+变化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价不同产地白屈菜的药效作用差异。结果: 9组不同产地的白屈菜浓缩液均能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降低3 min内咳嗽次数(P<0.05或P<0.01),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降低行为学评分(P<0.05或P<0.01);其中靖宇产白屈菜控制小鼠咳嗽发生的潜伏期、3 min内咳嗽次数、豚鼠发生哮喘潜伏期、哮喘发生的行为状态、气道黏多糖含量及CD4+/CD8+值明显优于其他8组(P<0.05或P<0.01)。结论: 不同产地的白屈菜均有止咳平喘作用,但作用效果不同,其中靖宇地区产白屈菜在治疗咳嗽、哮喘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 王建筑, 鞠晓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12-1216,12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别以牛血清白蛋白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泊洛沙姆188(P188)为稳定剂,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柚皮素纳米混悬剂,利用激光散射粒度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对纳米混悬剂粒径和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透析法比较两种柚皮素纳米混悬剂体外溶出行为。结果: 以0.2%的PVP-P188(1:1)和白蛋白为稳定剂制备的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别为110.6 nm(PDI=0.109)和241.3 nm(PDI=0.197),两种纳米混悬剂均为类球形的纳米粒子,并且柚皮素均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体外溶出实验表明两种纳米混悬剂均能显著改善柚皮素的溶出速度。结论: 分别采用白蛋白和PVP-P188均成功制备了柚皮素纳米混悬剂,为改善柚皮素溶解性差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李静璇, 陈旸, 高玲焕, 乔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17-122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选取氟灭酸为活性药物成分,选取茶碱、烟酰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为共晶形成物,将氟灭酸分别与上述共晶形成物制备药物共晶,并研究其晶体结构。方法: 使用低毒性的乙醇溶剂,分别采用溶剂挥发法及研磨法制备氟灭酸药物共晶;采用红外光谱,X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试,鉴定共晶生成,分析样品结构。结果: 两种方法制得的共晶样品红外光谱发生特征峰移动,X线图谱出现新的特征峰,荧光发射波长及发射强度改变,证明氟灭酸可与上述3种共晶形成物通过其分子结构上的羰基、氨基等官能团间生成氢键连接而制备药物共晶。但是研磨法所得共晶样品的表征结果显示有原料残留,共晶纯度不高。结论: 溶剂挥发法与研磨法均可制备氟灭酸共晶,其中溶液法所得共晶样品纯度较高,晶体结构较优。
  • 白晓丹, 曹金一, 文爱东, 刘琳娜, 赵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23-122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完善和提高安太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安太胶囊中大豆异黄酮、大黄、肉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安太胶囊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97:3),检测波长为29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在TLC图谱中,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大黄素在4.4~22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7%(RSD=1.8%,n=6),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32%、0.26%和0.19%(n=6),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115 mg/粒(n=3)。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安太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并初步拟定其有效成分大黄以大黄素(C15H10O5)计,每粒含大黄素不低于0.05 mg。
  • 药物与临床
  • 苏凤云, 吴世福, 田月洁, 许莉莉, 贾茜, 张厚莉, 耿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28-123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严重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影响因素,为严重DILI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出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上报DILI案例,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民族、既往史、用药品种数、药品类别、给药途径、潜伏期、原患疾病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ILI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从5 530例上报案例中筛选出符合DILI诊断标准的5 066例,其中严重的667例,一般的4 39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原患疾病等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患者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对存在严重DILI影响因素的患者开展重点监护和防控,保障其用药安全。
  • 刘焕兴, 陈鸥, 丁蓓蓓, 胡云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33-123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片(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对Th17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67例使用MTX口服治疗的RA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测定Th17细胞比例,分析PBMC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分别对患者Th17细胞比例与ESR、CRP、PLT及IL-17水平和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与IL-17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Th17细胞DNA甲基化程度低,ESR快,CRP及PLT水平高,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高,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ROR-γt基因甲基化比例低;治疗后ESR、CRP及PLT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7细胞比例及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01),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ROR-γt基因甲基化比例显著增加(P<0.05);Th17细胞比例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氨蝶呤可通过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ROR-γt基因甲基化程度抑制体内IL-17分泌改善和延缓疾病进程,同时此过程有DNMT1酶参与。
  • 钟士红, 范文辉, 李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38-124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vWF和sCD40L等。结果: 观察组溶栓后24 h、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89±0.83)分和(2.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7.39±23.10ng·L-1、(8.91±2.11ng·L-1和(10.03±2.11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为(44.39±5.93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对vWF、sCD40L影响较轻。
  • 秦祉祎, 朱晓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42-124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分析单用及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96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311例、单独应用一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组患者326例、联用两种中药注射剂患者组324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率6.1%,单用组显效率19%,联用组显效率16.4%,单用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及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6.1%,单用组有效率29.1%,联用组有效率24.7%,单用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及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单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联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联用组比单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单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 柴立超, 王晶, 魏雁, 刘春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46-125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夏枯草口服液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夏枯草口服液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抗体水平、甲状腺体积、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疗程及12疗程后,两组患者的FT3、FT4、TT3及T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Ab、TPOAb、TRAb水平及甲状腺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6.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2.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与甲巯咪唑联用可以明显改善Graves病心肝火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药学实践
  • 王建青, 赵辉, 孙晓青, 金涌, 吕雄文, 李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52-1256,127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作为新兴的药学服务体系,国外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完善的教学模式,而通过MTM教学对于提高药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信念和自我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国外的MTM教学模式以及MTM的实践教学研究进行探讨,为国内建立完善的MTM教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 贺雪梅, 穆殿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57-1260.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的贴签差错率。方法: 以自愿的方式组成品管圈小组,经过辅导员专业培训后,按照十大品管步骤开展活动。运用了柏拉图,柱状图,鱼骨图,雷达图等多种方法,依据二八原则分析干预重点,并通过头脑风暴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前贴签差错35件/月,干预后降至12件/月,达到了目标值12.62件/月,达标率为102.77%。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方法从管理方面入手能够深入发掘和分析贴签差错,有效降低了贴签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郑丽红, 宗留留, 张建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61-1263.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沉降菌法和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对PIVAS洁净区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的监测效果。方法: 参照《医药工业洁净区(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区(室)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3-2010),对洁净区空气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洁净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均在合格范围内;两种方法对普通药/营养调配洁净区空气微生物的检出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沉降菌法的检出率高于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抗生素/抗肿瘤药调配洁净区,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IVAS洁净区空气微生物的动态监测,应同时采取沉降菌法和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 王胤凯, 王佳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64-126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Ⅰ期临床试验整体质量,本文探讨电子信息化系统在临床试验中的功能及建设思路。方法: 分析早期临床试验管理方式的弊端及目前临床试验使用电子信息化系统的现状。结果: 找出目前电子化信息系统需改进之处。结论: 电子信息化系统在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提高临床试验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综述
  • 李栋, 王海洋, 梁莹莹, 张淑君, 马秉智, 刘晓, 赫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67-1271.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人类肠道病毒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多发生于婴幼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抗EV71天然药物中的单体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抗EV71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Library、Embase、Elsevier、John Wiley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结果: 综述的33个化合物通过各种作用机制发生抗EV71作用。结论: 天然药物中存在抗EV71有效单体成分,部分化合物结构、作用机制明确,可为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 张洁, 吴春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72-1277.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柔比星(doxorubicin, DOX)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的治疗。DOX的细胞毒性作用和心脏毒性作用,使得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严重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这促使研究者不断深入了解其体内药动学、作用机制,找到适宜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及开发出新的制剂或给药系统。在DOX的研究过程中,基于生理的药物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PBPK)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DOX的PBPK模型发展到应用于DOX给药方案设计、药动学影响因素分析、细胞毒性和心脏毒性作用机制以及指导DOX前药及新制剂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对DOX的PBPK模型发展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
  • 毛俊俊, 焦正, 钟明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78-1282.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低治疗指数/严格剂量药物(narrow therapeutic index/critical dose drugs,NTI/CD Drugs)仿制药在临床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从NTI/CD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和临床评价研究角度,以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心血管系统药物为代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NTI/CD药物原研药和仿制药临床是否等效仍存在较大争议。结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NTI/CD药物的替换应尽量避免。NTI/CD药物仿制药的审批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药物警戒
  • 吴青, 徐寒松, 陈永华, 赵伟, 毛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83-1285.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凡, 胡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11): 1285-1286. https://doi.org/10.13286/j.1001-5213.2020.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