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国内外2008-2018年成人急性术后疼痛(POP)管理指南,总结并分析目前成人急性术后疼痛药物治疗的推荐意见。方法:制订POP指南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SinoMed、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络(SIGN)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9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根据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比较不同POP指南推荐意见的异同。结果:共纳入15篇指南,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波兰、加纳、海湾地区和国际组织,发表年份从2008年至2018年。AGREEⅡ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纳入指南均未清楚描述指南制订及更新的方法,缺少利益冲突声明,未充分考虑参与人员,且仍需完善临床可操作性。6个领域的评分中,仅范围和目的以及清晰性2个领域平均得分大于50%(67.0%和71.1%),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和独立性4个领域平均得分均小于50%(39.3%、34.2%、38.1%和32.2%);7篇中国指南仅范围和目的以及清晰性2个领域平均得分大于50%(52.4%和52.4%),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和独立性4个领域亟待加强(19.0%、7.1%、33.3%和16.7%)。达成共识的推荐意见主要包括: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原则;推荐多模式镇痛方案为局麻药伤口局部浸润/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包括非选择性NSAIDs和COX2抑制剂)和/或对乙酰氨基酚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在此基础上联合阿片类药物用于中至重度疼痛等。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的部分主要围绕超前镇痛原则、NSAIDs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不同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剂量或时机等方面。结论:纳入POP指南整体的方法学质量和实用性均有待提高,中国指南在参与人员、严谨性和独立性方面比较欠缺,且指南在镇痛原则及具体药物选择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现有指南质量不高可能是POP管理现状不佳的原因之一,为改善国内POP管理现状,应当制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环境、基于系统评价结合会议共识的循证指南。
目的:通过与已上市单方他扎罗汀凝胶(tazarotene gel)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比较,研究新的复方制剂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tazarotene and 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cream,简称"复方")对小型猪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吸收以及药物组分间吸收的相互影响。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入复方组、他扎罗汀凝胶组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组,每组6只。小型猪按20%的体表面积2 mg·cm-2给予相应组别的药物,并在给药后24 h清除药物。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他扎罗汀及其代谢物他扎罗汀酸和/或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物倍他米松的浓度。DAS 2.1.1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参数计算并统计分析。结果: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与单方他扎罗汀凝胶中的他扎罗汀均不易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而复方组血浆中的他扎罗汀及其活性代谢产物他扎罗汀酸较单方组更低;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中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几乎不透过小型猪皮肤到达血液,系统吸收非常低,其中复方组与单方组中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其代谢产物倍他米松到达血液的量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复方制剂中他扎罗汀对二丙酸倍他米松的系统吸收未产生相互作用,而二丙酸倍他米松对他扎罗汀的系统吸收产生了有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用药安全。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参黄芪配伍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获取丹参和黄芪活性成分,基于CTD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关键靶标。借助STRING软件对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靶标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对筛选所得的丹参、黄芪的活性成分与心绞痛及冠心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Cytoscape3.5.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结果:丹参黄芪共筛选出61个活性成分,其中丹参44个,黄芪17个。筛选出冠心病靶标25个,心绞痛靶标7个,通过靶蛋白PPI网络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载脂蛋白E、脂肪酸转运蛋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尿激酶为冠心病和心绞痛疾病的关键靶标蛋白。分子对接发现黄芪单味药、丹参单味药、黄芪丹参配伍用药可能通过调节尿激酶(PLAU)、载脂蛋白E (APOE)、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发挥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作用。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为其配伍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合理解释。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杨梅素(myricetin,MY)和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的浓度,将其运用到药动学研究,并评价DMY乙酰化衍生物是否改善生物利用度。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DMY (100 mg·kg-1,相当于9 375.0 μmo·L-1)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生理盐水溶液,以及等摩尔剂量的DMY-1、DMY-2、MY。于给药前0.0 h和给药后0.08,0.17,0.25,0.33,0.50,0.75,1.0,2.0,4.0,6.0,8.0,12.0 h尾静脉断尾采血200 μL,血浆样品经0.1%甲酸-乙腈沉淀蛋白,内标法定量,DAS3.0和SPSS统计分析得到药动学参数和曲线。结果:低、中、高的质控样品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2%;DMY和MY的基质效应分别为98.3%~105.5%、98.0%~108.1%;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9.4%~103.0%、95.0%~99.7%,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DMY-2和DMY-1组相比于DMY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47.22%,10.70%,表明口服灌胃给药DMY相对生物利用度要高出乙酰化衍生物组。结论:本研究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DMY和MY的LC-MS/MS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生物样品分析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MY、DMY及其衍生物的药动学研究,也可为DMY结构修饰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观察鹿茸多肽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探讨鹿茸改善MCI学习记忆障碍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鹿茸多肽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MCI大鼠模型。大鼠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跳台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以明显减少各给药组动物下台潜伏时间和错误反应总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KT、PI3K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可明显提高模型动物海马组织中的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鹿茸多肽可以提高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的MCI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组织中AKT、PI3K、Caspase-9表达水平有关。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同时测定卡马西平和文拉法辛浓度的HPLC-MS/MS方法,并用于临床癫痫伴抑郁患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Kinetex XB-C18,(2.6 μm,50 mm×3 mm);流动相:甲醇(A)-2%甲酸水溶液(B)(65∶35),等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 μL。电喷雾离子源(ESI),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扫描。结果:卡马西平在0.1~2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为0.01 μg·mL-1;文拉法辛在10~8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为10 ng·mL-1。准确度在±15%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89.24%~105.74%,稳定性良好,不受基质效应影响。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经济,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临床检测卡马西平和文拉法辛的血药浓度。
目的:结合硫酸依替米星PK/PD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价硫酸依替米星5种给药方案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并测得硫酸依替米星对其MIC值,每个给药方案对大肠埃希菌进行5 000次蒙特卡罗模拟获得PTA,并计算各方案以AUC0-24 h/MIC≥100为目标的CFR。结果:临床分离得到的60株大肠埃希菌,硫酸依替米星对大肠埃希菌的MIC≥0.5 mg·L-1的菌株占到了56.67%;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PTA呈上升趋势,而随着MIC值的上升,所有方案的PTA均下降。当MIC值为0.062 5 mg·L-1和0.12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的PTA均为100%,当MIC值≥1 mg·L-1时,硫酸依替米星的所有给药方案PTA为0;给药方案为100,150,200,250 mg·d-1时,CFR均小于90%;硫酸依替米星的给药方案为300 mg·d-1时,CFR为90%;MIC值的敏感相关性为-98.25%~-99.86%,CL的敏感相关性为-7.62%~-17.73%。结论:硫酸依替米星经验性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仅有300 mg·d-1给药方案能够达标,临床中使用的其他给药方案并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将有很大风险面临治疗失败。
目的:本文在归纳讨论黄姜味草醇(Xanthomicrol)的生物学活性后,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了Xanthomicrol作用的关键靶标。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利用反向药效团匹配,蛋白互作及复杂网络拓扑分析技术对潜在靶标进行预测。结果:通过潜在靶标预测,发现Xanthomicrol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功效"的作用机制。预测结果显示Xanthomicrol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GTPase HRas (HRAS)、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CDK2)、Insulin receptor (INSR)、Prothrombin (F2)、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Estrogen receptor1(ESR1)、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alpha (HSP90AA1)等7个关键潜在靶标,这为进一步研究Xanthomicrol及其结构类似物提供了方向。结论:开发以Xanthomicrol为主要功效成份的药品将成为一种可能性。
目的:为探讨不同剂型对我院协定处方"扶正方"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传统扶正方中药饮片和扶正方配方颗粒的差异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基于HPLC-Q-Exactive Orbitrap/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进行成分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和鉴定差异化学成分。结果:结果显示,传统扶正方中药饮片和扶正方配方颗粒样品中化学成分能够显著区分,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找到124个和59个差异化学成分,这些差异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黄酮、有机酸、脂肪酸和氨基酸类化合物中且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主要涉及类黄酮生物合成及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2条代谢通路。结论:该结果可为揭示不同剂型对扶正方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目的:以吡嘧司特钾为模型药物,制备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泊洛沙姆407/188为基质,筛选最佳处方以达到合适的胶凝温度,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嘧司特钾含量并以无膜溶出模型考察体外释放度。结果:处方中以5%甘露醇为溶媒,0.1%吡嘧司特钾(w/v)、0.01%苯扎溴铵(v/v)、6%泊洛沙姆188(w/v)和20%泊洛沙姆407(w/v)的组成可以达到最适胶凝温度,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证明该制剂性质稳定,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结论:本文制备的吡嘧司特钾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能够延长药物在眼部停留时间且给药方便,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眼用给药制剂。
目的:通过液质联用(LC-MS)技术测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吉西他滨血药浓度,探讨吉西他滨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某院化疗病区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于输注吉西他滨完后5 min取血,采用LC-MS测定吉西他滨血药浓度,每两周期评估近期疗效,收集不良反应信息,比较高血药浓度组和低血药浓度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53例患者吉西他滨峰浓度范围为:1.58~28.70 μg·mL-1,均值(14.37±8.63)μg·mL-1,其中>15 μg·mL-1组28例,≤15 μg·mL-1组25例。>15 μg·mL-1组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显著高于≤15 μg·mL-1组(P<0.05);>15 μg·mL-1组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15 μg·mL-1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降低、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及皮疹等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吉西他滨峰浓度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高峰浓度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但增加了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及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的成本效果。方法:建立决策树模型,其中包含来源于既往研究和专家意见的有关临床参数如疗效、死亡率、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以成本效果比(CER)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单变量和概率灵敏度分析。结果:该模型得出万古霉素的成本为12 447.90元,利奈唑胺的成本为14 162.09元。万古霉素相对于利奈唑胺的增量成本为-1 714.19元,增量疗效为-2.69%。利奈唑胺相对于万古霉素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63 488.51元。结论:首选万古霉素治疗MRSA引起的HAP成本效果优于首选利奈唑胺,但ICER在人均GDP的1~3倍之间,增加成本可以接受,首选利奈唑胺作为备选方案。
目的:通过对替考拉宁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9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对其报道替考拉宁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的47篇文献51例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替考拉宁不良反应男性多于女性,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从输液2 min到19 d不等,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为皮肤损害等;1例患者安装起搏器,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感染控制不佳死亡,3例红人综合征脱屑无好转,其余经停药和对症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出现全身性损害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性别、年龄组、过敏史、交叉过敏史、肾功能、用法用量等因素无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替考拉宁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对不良反应的识别教育,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的:评价注射用表柔比星(法玛新)联合注射用多西他赛注射液(艾素)和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治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药物成本-效果。方法:回顾某院2016-2017两年期间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病历,从中筛选符合标准的患者,使用注射用表柔比星(法玛新)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艾素)方案的患者为ED组,使用注射用表柔比星(法玛新)联合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方案的患者为EP组,分析比较2组的成本-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为74.29%和7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43%、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与EP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30.70、1218.15,ICER=538 895.27(>3倍人均GDP),ED组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艾素)与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方案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效果相当,但ED组较为经济。
目的:利用药物经济学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分析经济成本效果,进而促进优选方案的形成,提高医药资源使用的总体效率。方法:提取该院2017年期间使用肠外营养药物的患者的病案号,并从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再从中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历63例,并运用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为规范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肠外营养制剂提供参考。结果:在63例中,有63.5%只接受肠外营养(PN),有36.5%接受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PN+EN);接受PN的人均营养费用为2 375.92元,接受PN+EN的人均营养费用为2 067.90元;PN的成本效果比为2 500.9,PN+EN的成本效果比为2 160.8,PN+EN的成本效果比较低,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PN与PN+EN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N+EN是比较经济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目的:为临床及时、准确地判断是否由药物引起的发热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由临床上报的41例由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进行筛选,挑选出发热病例共29例,其中23例发热在38.5℃以上。对这29份病例从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处理方式、转归时间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9份病例有20份是男性、9份是女性,年龄在30~70岁之间,连续用药时间超过5 d以上容易引起大于38.5℃的高热,大多数伴有寒战或恶寒的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BCR、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正常或不变或下降,一般都会给予退热药对症处理,停药后1~2 h体温逐渐下降,2~24 h降至正常,寒战或恶寒症状会随着体温好转而消失,换用其他药物不会再出现发热。结论:性别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无明显规律,但青少年较少;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但与用药时间、累积天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结合临床症状、用药时间、参考实验室指标判断是药物热还是继发性感染。临床医师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治疗情况及时停药或更换药物。
目的:展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降低不合理处方、促进患者安全用药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审核流程,统计并分析了在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间系统每步审核流程里的处方数据。结果:系统预审问题处方率由47.72%下降至37.51%,医生提交前返回修改处方率由39.69%上升至73.25%,系统提交的问题处方率则由60.31%下降至26.75%,药师干预成功率由59.36%上升到87.74%。结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降低了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规范了医生开方行为,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
目的:分析2016-2017年北京市19家样本医院糖尿病药物用药情况,为规范糖尿病处方行为做好基础。方法:本研究提取了北京市19家市属医院2016年和2017年糖尿病治疗药物处方数据,利用结构指数分解的方法对两年间用药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价格个体指数的方法对各医院用药模式进行分析。结果:19家样本医院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时间用药结构指数为1.05,各样本医院医院间用药结构指数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相较于2016年,2017年样本医院使用高价药的比例上升,各医院间用药结构差别较大,用药规范性上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应继续推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控制药费增长。
目的:探索PDCA循环法在临床药学质量控制(质控)体系建立与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质量提高工具PDCA循环法,实施一系列干预措施,逐步建立与完善临床药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比较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期间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变化,评价临床药学质控工作效果。结果:通过形成临床药学三级质控体系与采用垂直+水平管理模式,制定10+X临床药学工作记录表单、质控检查计划,建立分享与个人申诉机制等举措,临床药学质控指标的达标情况逐渐改善,总达标率自90.5%增长至97.5%(r=0.71,P=0.03)。结论:我院临床药学质控体系的建立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相关经验或可供同行参考。
幽门螺杆菌被公认为在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等许多重要疾病中起致因作用,但是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的根除率下降和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而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添加益生菌可使根治率较显著提高,甚至达到80%以上,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更为推荐,益生菌在服用抗生素后半小时至两小时服用。现有的资料表明鼠李糖杆菌,双歧杆菌,布拉酵母菌可做为佐剂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是腹泻、恶心、味觉异常的发生率。部分益生菌治疗能够提高儿童根除率和降低幽门螺杆菌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对于健康人群,益生菌的安全性较高,但是对于免疫异常、病危、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