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9-01-15
  

  • 全选
    |
    专栏
  • 黄元楷, 刘海娇, 冷美玲, 王新新, 李文君, 席晓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师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其现有问题,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师的高等教育背景、药学培训情况、从业现状和职业认知等信息,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样本内基层医疗机构药师的最高学历主要为大专(38.1%)和本科(36.9%);大多数药师接受过药品政策相关培训(87.1%)和合理用药相关培训(92.6%);药师职称主要集中于中级职称(43.6%);药师的收入主要介于2 000~5 000元之间(78.4%),超过三分之一的药师不满意当前工作收入(39.3%);药师的日常工作主要为发药(94.2%),认为需要参与用药方案制定(42.0%)、药学查房(29.9%)的药师所占比例较低。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药师的总体学历层次相对较低,药师培养制度、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药师职业认知有待增强。

  • 研究论文
  • 刘圣金, 乔婷婷, 马瑜璐, 房方, 卞勇, 林瑞超, 孙云飞, 陈瑶, 吴德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7-1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治糜康栓商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并研究其最大耐受量、阴道急性毒性、阴道黏膜刺激性,评价治糜康栓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ICP-OES/MS技术对治糜康栓商品中重金属等元素进行分析;通过SD大鼠阴道急性毒性试验、新西兰兔阴道黏膜刺激性试验对治糜康栓的毒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治糜康栓商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Cu、As、Cd、Hg、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97,0.077,0.002,0.019,0.140 mg·kg-1。阴道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一日内对正品治糜康栓和伪品治糜康栓的最大耐受量为成人每日用量的112倍,在观察期内大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及大体解剖均未发现异常。阴道黏膜刺激性试验中,正品治糜康栓和伪品治糜康栓以0.16 g·kg-1的剂量连续7 d经兔阴道给药后,2组动物的阴道黏膜刺激性评分均小于8分。结论: 治糜康栓商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化妆品规定的限量值;实验剂量下正品治糜康栓和伪品治糜康栓的阴道黏膜刺激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 邱顺晨, 刘振齐, 谷翊群, 宁美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3-1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制烯诺孕酮阴道环并建立其体外释放度的检测方法,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 以硅橡胶为载体,采用注塑成型法,制备基质型阴道环;以基质型阴道环为药芯,包覆一定厚度的无活性硅橡胶膜,制得储库型阴道环。采用溶出度桨法的装置进行体外释放实验,以pH4.0的醋酸缓冲液200 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50 r·min-1,温度为(37±0.5)℃,含量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v/v);检测波长243 nm;流速1 mL·min-1;进样量20 μL;柱温35℃,并对烯诺孕酮阴道环的体外释放度进行释放拟合。结果: 优化了烯诺孕酮阴道环制备工艺及处方,阴道环中药物可以维持21 d缓慢释放,基质型阴道环的释药速率符合Higuchi方程,储库型阴道环的释药速率更加平稳。所建立的烯诺孕酮阴道环体外释放方法能够检测样品的体外释放度。结论: 烯诺孕酮阴道环具有良好的释药特性,制备工艺稳定;所建立的释放度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可用于烯诺孕酮阴道环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罗琳, 李锦灵, 梁一彪, 梁丽萍, 高钰婷, 王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9-24.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在综合评价补中益气汤(Buzhong Yiqi Decoction, BYD)对气虚发热大鼠免疫功能影响中的应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气虚发热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溶液0.1 g·kg-1)、BYD高剂量组(25.34 g·kg-1)、BYD中剂量组(12.67 g·kg-1)、BYD低剂量组(6.34 g·kg-1),在限食法的基础上采用番泻叶(0.1 g·kg-1)苦寒泻下加游泳劳倦过度及注射脂多糖(LPS, 80 μg·kg-1)的方法建立气虚发热大鼠模型。造模42 d后连续给药6 d,末次给药后注射LPS,检测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CD4+、CD8+细胞百分比、补体C3水平、免疫球蛋白IgM、IgG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综合评价BYD对气虚发热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BYD能显著改善气虚发热大鼠的免疫功能,其中低剂量效果最显著,中剂量与高剂量次之,阿司匹林效果较差。结论: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气虚发热大鼠的免疫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可作为评价中药复方疗效科学、客观的新方法。

  • 孙雪梅, 黄秀昆, 朱勋帅, 刘林, 林兴, 林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25-2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4-羟基苯并恶唑-2-酮(HBO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橄榄油溶液灌胃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8周确定建模成功后,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阳性药组,HBOA高、中、低药物组。从第9周起,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以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织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含量的表达;Westerns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MAPK,P-MAPK,P38的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HBOA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P、Alb水平(P<0.01)以及肝组织中Hyp水平(P<0.01),HBOA高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中的α-SMA蛋白的表达(P<0.01),并显著下调MAPK,P-MAPK,P38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HBOA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通过抑制MAPK的信号通路,显著减轻了CCl4诱导的纤维化。

  • 张晓平, 马大龙, 孟凡刚, 封晓洁, 于俊杰, 刘帆, 王刚, 田景振, 崔清华, 张文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29-3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对氧化应激-凋亡相关机制的调控。方法: 采用D-半乳糖(D-gal)腹腔注射联合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海马内注射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石杉碱甲0.05 mg·kg-1组、醒脑益智组分中药179.2、89.6、44.8 mg·kg-1组。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降低,穿台次数增加,穿越第四象限的路程百分比也均有提高,以阳性药物和高、中剂量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给药组能明显改善AD大鼠脑部神经元细胞形态;药物高、中剂量组能使AD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量升高,Caspase-3表达量减少。结论: 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复合造模致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这可能与抗氧化及抗凋亡的脑保护作用有关。

  • 周霖, 梁淑红, 孙志, 张瑞, 赵灵灵, 姜晓芳, 左莉华, 李卓伦, 刘丽伟, 师莹莹, 贾清泉, 康建, 张晓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34-3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UPLC法建立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和科学的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Waters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6 nm,建立10批次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模式识别技术对复方血栓通胶囊的总体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6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进行化学指认并鉴定了其中的12个色谱峰。10批供试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表明该药物总体质量较为稳定;但通过CA及PCA均发现不同批次药物质量之间仍然存在有微小差异,且主要分为两大类,最后进一步采用OPLS-DA筛选出了导致批次药物质量差异的7个共有峰。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且简便易行,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的药物质量。

  • 高乐, 田伟, 冯玉, 李军山, 牛丽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39-4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续断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备了15批续断饮片标准汤剂,以川续断皂苷Ⅵ作为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U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通过对15批续断饮片标准汤剂进行检测,出膏率范围为29.05%~39.06%,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范围为36.14~84.41 mg·g-1,转移率的范围为29.10%~49.12%。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相似度评价,标定了17个共有峰,并指认绿原酸、咖啡酸、马钱苷和川续断皂苷Ⅵ 4个色谱峰,通过和对照图谱比对,相似度均高于0.92。结论: 建立的续断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以续断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照。

  • 张静岩, 李宁, 刘建芬, 张雪霞, 任风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44-46,6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低浓度肝素钠注射液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方法。方法: 采用分子排阻法,检测器为示差检测器,TSK G4000SWXL(300 mm×7.8 mm,5 μm)和TSK G3000SWXL(300 mm×7.8 mm,5 μm)色谱柱串联,柱温为30℃,流动相为0.1 mol·L-1醋酸铵溶液,流速为0.6 mL·mL-1结果: 该方法专属性强,回收率试验中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的RSD为0.38%,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4 000级分的RSD为1.81%,相对分子质量8 000~16 000与16 000~24 000级分之比的RSD为0.42%。样品定量限为2.0 mg·mL-1,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标准。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低浓度肝素钠注射液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周域, 刘志强, 张小丁, 刘和波, 王博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47-5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ADME计算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Cards)预测和筛选泽泻汤的活性成分及其降血压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泽泻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GO生物过程及KEGG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泽泻汤中筛选出10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36个高血压相关靶点,涉及7个主要信号通路,参与10个主要生物过程。结论: 泽泻汤通过作用于醛固酮调节钠吸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NO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及生物过程发挥降压作用。

  • 胡锦涛, 焦晶晶, 彭晓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53-56,7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divi-1对异丙酚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孕16~18 d 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和不同浓度mdivi-1组(M1~M3组,浓度分别为1,2.5,5 μmol·L-1,P组加入异丙酚(终浓度为30 μmol·L-1)孵育3 h,M1~3组给予异丙酚前4 h加入mdivi-1,使各组mdivi-1浓度分别为1、2.5和5 μmol·L-1,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发育期神经元活性和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p-drp1(ser616)、Bax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及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P组神经元活性降低(P<0.05),Caspase3活性增加(P<0.05);与P组比较,M1~M3组神经元活性增高(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与M1组比较,M2-3组神经活性增高(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M2与M3比较,神经元活性及Caspase3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此后续实验选择M2浓度处理,称为M组。与C组比较,P组线粒体p-drp1(ser616)及Bax表达升高(P<0.05)、BDNF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与P组比较,M组线粒体p-drp1(ser616)及Bax表达降低(P<0.05), BDNF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Mdivi-1通过减少p-drp1(ser616)和Bax向神经元移位,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及降低线粒体通透性并且上调BDNF和Bcl-2,从而减轻异丙酚诱导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

  • 药物与临床
  • 钟晗, 崔敏, 张在丽, 顾智淳, 赵贤元, 杨爽, 皋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57-59,10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肾功能亢进(ARC)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和ARC对重症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某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所有检测过肾功能的患者,分析其ARC发生率。(2)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万古霉素常规剂量1 g q12h治疗的患者,评价ARC对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 045名,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患者ARC发生率为15.6%(474/3 045)。ARC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非ARC组,肌酐清除率和GFR明显高于非ARC组。(2)本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ARC组的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显著低于非ARC组,谷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72(3.73,8.27)μg·mL-1和14.06(8.74,22.14)μg·mL-1P<0.05。但2组之间的临床结局、微生物结局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ARC组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低于10 μg·mL-1的重症患者达78.9%,较非ARC组(29.0%)比例更高。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与年龄显著相关(ρ=0.739,P<0.05),与肌酐清除率显著相关(ρ=-0.716,P<0.05)。结论: 重症患者ARC发生率较高,ARC会使患者的万古霉素浓度难以达到治疗目标,这类患者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必要的给药剂量调整。

  • 邹羽真, 梅丹, 韩菲, 王书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60-6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化疗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的临床特征、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汇总分析右美沙芬治疗甲氨蝶呤化疗相关中枢神经毒性的病例,总结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结果: 文献回顾共26例患者静脉输注或鞘注甲氨蝶呤后2~14 d出现中枢毒性反应,表现为肢体运动或(和)感觉障碍、言语障碍、意识障碍、震颤等,给予口服右美沙芬治疗后24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观察期有后遗症。平均起效时间10.1 h,平均缓解时间10.8 d。结论: 右美沙芬是甲氨蝶呤中枢神经毒性潜在的特异性治疗药物,症状出现后及早给药(<24 h)可缩短起效时间和缓解时间。

  • 邓茂林, 杨丽君, 石先利, 向军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63-6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免疫学特点、临床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某院并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128例,收集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γ-球蛋白检测结果,分析128例患者的免疫学特点,比较免疫指标阳性组和免疫指标阴性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128例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女性96例,占75%,男性32例,占25%。由中药引起者76例,占药物性肝损伤的59.37%。其中自身免疫抗体阳性98例,占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76.56%。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75例,男性23例,各所测抗体阳性比率ANA为56.25% (72/128),SMA为15.62%(20/128),AMA为12.5%(16/128),γ-球蛋白17.1%(22/128)。患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疾病严重程度无差别,但2组临床类型构成不同。免疫抗体阳性患者预后较免疫阴性患者预后差。结论: 自身免疫在DILI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作用研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杨学敏, 沈宝荣, 刘鹏园, 杨开宁, 赵倩, 王占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67-7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将结核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1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1 39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乙肝(丙肝)史、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结核药种类和剂量等因素对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结果: 从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性别、心血管疾病,结核药中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或左氧氟沙星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且DILI发生率随着结核药剂量增大而增大。结论: 女性(OR=0.661,95%CI 0.464~0.943,P=0.022)、合并心血管疾病(OR=2.017,95%CI 1.109~3.666,P=0.021)、异烟肼(OR=1.544,95%CI 1.235~1.929,P=0.000)、利福平(OR=1.391,95%CI 1.110~1.743,P=0.004)、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OR=2.461,95%CI 1.517~3.993,P=0.000)和左氧氟沙星(OR=1.695,95%CI 1.155~2.487,P=0.007)是结核治疗中致DILI高危因素。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勤监测,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抗结核药应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给药,以减少ATDILI发生,改善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负担。

  • 孙玉红, 王捷, 马雪英, 滕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72-75,10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使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利用新疆某三甲医院HIS系统在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469例患者病例中筛选出105例接受砷剂治疗的住院患者病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法探讨砷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可能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有统计学意义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在入选病例中均观察到不同系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以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为主,其中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36.19%)最高。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危险分层因素对砷剂的不良反应均有影响(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粒细胞降低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2.719,95%CI:1.222~6.048),白细胞降低的危险因素有性别(OR=3.304,95%CI:0.41~1.099),贫血的危险因素有性别(OR=5.526,95%CI:2.09~14.614)、危险分组(OR=2.106,95%CI:1.238~3.584),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有危险分组(OR=2.267,95%CI:1.229~4.179),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危险分组(OR=2.285,95%CI:1.206~4.329)。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砷剂的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危险分层因素有关。今后在应用ATO治疗初治急性细胞早幼粒白血病时临床医师应对女性、少数民族、高龄、高危组的患者予以关注与评估,尽可能减少该治疗方案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阿爽, 马少春, 常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76-8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某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前,2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清抗炎因子水平、肺功能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IL-2、肺功能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IL-10、IL-4、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憋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54% vs 60.42%,P<0.05);(4)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自行恢复。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炎性水平并改善其肺功能,症状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效果。

  • 药学实践
  • 常昕楠, 刘力, 徐德生, 关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81-8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适应上海市医政工作新形势和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新需求,探索和实践上海市中医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方法: 参考上海市西医通科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培训模式,制定上海市中医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结束后,对培训基地和学员进行了调研,参考调研结果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部分基地在完成培训大纲要求外,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拓展与实践。结果: 培训工作主要由师资培训、基地遴选、学员培训、调研和改进四部分组成,其中学员培训包括集中理论知识培训、门诊抄方、审方实践和临床实践。首期遴选出4家医院作为首批中医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第一、二期分别有31名和40名学员通过考核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参考调研结果,增加了门诊审方、门诊抄方和临床实践时间,门诊审方增加了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内容。曙光医院基地通过课堂授课、知识手册学习以及参观实践,加强对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结论: 上海市中医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是可行的,为本市二、三级医院培养了一批中医临床药师,加强了医疗机构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使临床药学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 郭浩, 乌日汗, 杨宏昕, 张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84-86,9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总结临床药师在降低药占比中采取的措施,为控制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2017年各临床科室总收入和、药品收入以及药占比扣分,进行对比分析。汇总该院临床药师2016-2017年临床不合理用药点评扣分数据,分析药品不合理应用扣分对该院降低药占比的影响。结果: 该院根据各临床科室用药特点设定药占比目标值以及扣罚细则、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建立处方(医嘱)点评制度以及对部分重点监控药品实行"上锁"管理,使该院2017年药占比降到28.89%。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发挥专业特长在控制药占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医院奖罚管理机制是临床药师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通过设定目标值,每月将各临床科室药占比纳入医院质量考核当中,设定考核细则将药占比与科室绩效挂钩,提高了科室对药占比的重视程度。临床药师参与绩效管理方案的制定,然后通过医学查房、处方(医嘱)不合理用药点评以及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上锁"管理等方式,在技术及管理层面上协助临床科室降低药占比,促进合理用药。

  • 蒙光义, 周丽娟, 梁翠玲, 梁河, 钟丽球, 彭评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87-9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统计2012-2017年某院住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迁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52.00%)、伤口分泌物(14.84%)和气管抽吸物(12.60%)等标本。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由2012年的8.8%下降至2017年的2.3%,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1);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84,P<0.01;r=0.885,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40,P<0.01;r=0.985,P<0.01),但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72,P<0.05;r=-0.898,P<0.05);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890,P<0.05;r=0.943,P<0.01),但与亚胺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49,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耐药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沈爱宗, 刘琳琳, 赵景鹤, 姚亮, 张圣雨, 张思泓, 鹿晓亮, 贺志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92-9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研发了基于认知计算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警系统(A.I.Irrational Usage Warning System of Antibiotics,A.I.IUWSA),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最大程度减缓甚至解决抗菌药滥用。方法: 优化医生抗菌药物医嘱流程,增加人工智能医嘱审核机制,对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实时审核,协助审方药师和医生使药物治疗更趋科学性、合理性。结果: A.I.IUWSA系统已经应用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由5.02 d降至1.82 d,使用率由23.11%下降到10.0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3.97 DDD降至34.82 DDD,首次达到卫计委40 DDDS要求,取得明显成效。结论: A.I.IUWSA系统为监督抗菌药物的滥用提供了一套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孙俊, 祁献芳, 张磊, 陈晓萌, 马培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97-10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和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医院集中监测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2017年1月-2017年11月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为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断信息、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事件信息等。结果: 2 476例患者中发生ADR 31例,发生率为1.25%,以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寒战、高热等;严重ADR 5例,新的ADR 16例;31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患者用药1~7 d内发生ADR最多。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ADR发生率属常见,以老年人为主,临床应密切监测其不良反应发生。

  • 综述
  • 杨蕊, 朱奕, 王颖, 马文琦, 韩熙琼, 王鑫, 刘乃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01-10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DC可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从而为三羧酸循环和脂质生物合成提供乙酰-CoA和NADH,其活性可被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磷酸化灭活。本文主要介绍了PDK同工酶——PDK4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钙化中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PDK4的调控机制进行总结,包括调控因子、激素水平以及基因多态性。

  • 药物不良反应
  • 王宏强, 李佳, 夏延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06-10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毕绮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 39(1): 107-10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9.0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