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成药品种数和临床使用日益增长,合理用药问题日趋突出,但目前缺少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处方合理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指导。针对这一亟须解决的问题,北京市卫计委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组中成药学组会同北京市10余家二、三级医院的一线临床中药师,在前期工作和现有认识基础上,编写了本共识。本共识的编写遵循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指南编写的建议,参考国内外权威、常用的Delphi专家咨询法和GRADE证据评价系统,采取最新的共识报告形式完成。最终形成的共识涉及点评工作的组织管理、适应证和遴选药品点评、用法用量和疗程点评、联合用药点评4部分共27条"陈述",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提供技术参考和学术指导。
目的:建立来氟米特口服给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探讨其药动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参与本次研究,应用Phoenix NLME(Vision 8.0)软件中的群体模块分析来氟米特口服给药后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数据,估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结果: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特立氟胺在健康志愿者中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吸收速率常数Ka、分布容积V、药物清除率CL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0.691 h-1、12.843 L和0.031 L·h-1。协变量筛选结果显示,BMI对分布容积V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来氟米特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最终模型可对个体药代参数做出精确的估计,BMI对分布容积V有显著影响。
目的: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因素对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单因素考察吸附剂种类、骨架材料比例、PEG种类和骨架材料用量对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方,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骨架材料比例和PEG种类是影响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ln(1-Mt/M∞)=-0.187 2 t+0.071 2(r=0.991 1),累积释放度在12 h内可达90.15%。结论:优化后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 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
目的:研究巴山榧树组织分离产生二萜类物质紫杉醇的植物内生菌及其产生的紫杉醇类似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出植物内生菌,研究其对革兰阳性(G+)和革兰阴性(G-)细菌的抗性,并对菌株BP6T3进行了分类鉴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代谢产物的保留时间、百分含量,液质联用仪(HPLC-MS)分析该物质形成离子片段的特征。初步探讨紫杉醇物质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添加前体物质等,以提高代谢产物产量。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BP6T3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G+和G-细菌的双抗活性,该菌株经初步分类鉴定为青霉sp(Penicillium sp)。其发酵液提取物保留时间为12.8 min,与紫杉醇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百分含量为15.8%,发酵液中紫杉醇类似物的含量达到16.59 mg·L-1。HPLC-MS测定其代谢抽提物中该物质形成离子片段的特征,表明其离子片段信息与紫杉醇对照品完全一致,可初步判定青霉BP6T3可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该菌株产生的紫杉醇物质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前体物质对该菌株产生紫杉醇代谢物有明显的影响,以L-苯丙氨酸为前体,产量增加最多,增长率为425.17%。结论:菌株BP6T3可被用于大规模生产抗癌药物紫杉醇。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并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抗丙肝药索非布韦及其代谢物GS-331007的含量,探讨索非布韦代谢产物作为标记物测定药时曲线的可能性,研究不同厂家抗丙肝药索非布韦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检测原研药A和仿制药B以36 mg·kg-1灌胃大鼠各时间点索非布韦和GS-331007的血药浓度。用DAS 2.1.1和SPSS 17.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原研药A和仿制药B的一致性。结果:原研药A和仿制药B中索非布韦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 376.08±174.95)ng·mL-1和(1 297.58±164.93)ng·mL-1,tmax分别为(0.75±0.08)h和(0.72±0.16)h,t1/2分别为(1.57±0.20)h和(1.73±0.45)h,AUC(0→t)分别为(2 691.67±280.85)ng·mL-1·h和(2 851.20±199.54)ng·mL-1·h,AUC(0→∞)分别为(2 748.51±258.91)ng·mL-1·h和(3 007.75±364.02)ng·mL-1·h,原研药A和仿制药B代谢物GS-331007 Cmax分别为(1 302.52±163.73)ng·mL-1和(1 430.88±107.52)ng·mL-1,tmax分别为(3.97±0.74)h和(3.95±1.38)h,t1/2分别为(5.56±2.55)h和(5.44±1.38)h,AUC(0→t)分别为(9 723.24±1170.38)ng·mL-1·h和(9 032.31±1 037.76)ng·mL-1·h,AUC(0→∞)分别为(9 893.26±1 251.89)和(9 316.90±1 293.44)ng·mL-1·h。结论:本实验建立的UPLC-MS/MS方法可在3.5 min内准确测定大鼠血浆中索非布韦及其代谢物GS-331007含量。根据索非布韦和其代谢物GS-331007药时曲线得出原研药A和仿制药B的药动学参数一致性较好(P>0.05)。本工作发现用代谢物GS-331007作为索非布韦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可能性。
目的:研究植物内生真菌Bipolaris sp. TJ-1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菌种的大米发酵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常数分析等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9个化合物,分别为penicillide (1),dehydroisopenicillide (2),3,4-二甲氧基肉桂酸 (3),N-苯乙基乙酰胺 (4),(2R,4R)-harzialactone A (5),4-hydroxykigelin (6),6-methoxymellein (7),3,4-dihydro-6,8-dihydroxy-3-methylisocoumarin (8)和4-hydroxy-6-methoxymellein (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离蠕孢属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目的:采用分子蒸馏法纯化薰衣草精油(LO),通过香薰疗法探究LO、轻组分、重组分和芳樟醇单体的安眠功效。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分子蒸馏的条件;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建立失眠大鼠模型,通过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观察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通过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中5-羟色胺(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及病理变化。结果:分子蒸馏的最佳条件为蒸馏温度55 ℃,蒸馏压力0.6 kPa,刮膜转速320 r·min-1,冷却温度15 ℃,在最优条件下LO主要组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乙酸薰衣草酯的纯度分别提高至45.11%,25.52%,14.27%。大鼠翻正实验和HE染色结果显示,LO组和轻组分组的安眠作用显著增加(P<0.01,0.01);与模型组相比,LO组、轻组分组和芳樟醇组大鼠下丘脑中的5-HT、GABA、IL-1β显著增加(P<0.01),NE、DA显著减少(P<0.01)。结论:LO中起安眠作用的是芳樟醇和其他几种成分的协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实现的。
目的:建立夜香牛颗粒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FORTIS-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05%KH2PO4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30 nm。 结果:绿原酸在4.82~96.30 μg·mL-1、木犀草苷在1.62~32.4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和98.4%,RSD分别为1.07%和1.64%。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夜香牛颗粒的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白术内酯Ⅰ(atractylenolide Ⅰ)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p53、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白术内酯Ⅰ对肿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瘤组织中Bax、Bcl-2、cleaved 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结果:白术内酯Ⅰ不同程度抑制裸鼠SGC-7901移植瘤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肿瘤体积(TV,tumor volume)、相对肿瘤体积(RTV,relative tumor volume)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TRTV/CRTV]明显下降;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白术内酯Ⅰ上调移植瘤组织中Bax、cleaved caspase-3及p53的蛋白表达,下调Bcl-2 的蛋白表达。结论:白术内酯Ⅰ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增加Bax、cleaved caspase-3、p53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八味龙钻颗粒中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及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和245 nm(0~30 min,286 nm,30~40 min:245 nm)。结果: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及补骨脂素分别在0.081 30~0.487 8,0.016 57~0.099 42,0.005 284~0.031 68 mg·mL-1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函数r分别为0.997 4,0.999 9,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9.9%、100.1%,RSD分别为1.3%、2.7%、2.5%(n=6)。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该复方制剂中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及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金银花炭的炮制工艺。方法:以异绿原酸C和儿茶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分烘制和炒制采用星点设计考察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炒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30 ℃,炒制时间13 min;烘制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烘制温度172 ℃,烘制时间8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值偏差小于3%。结论: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金银花炭炮制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目的:观察复方黄连降糖散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对肾脏蛋白激酶C(PKC)活性以及钠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的DN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黄连降糖散组、贝那普利(洛汀新)组,在药物干预12周之后,检测大鼠背神经节中钠离子通道蛋白及mRNA水平,同时测定相对肾质量、血糖、尿蛋白排泄率(UPER)、血肌酐(SCr)、尿肌酐(U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脏PKC活性等。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钠离子通道蛋白v1.7表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复方黄连降糖散组、贝那普利组钠离子通道蛋白显著上调。DN大鼠肾脏沉积明显,相对肾质量、血糖、UPER、CCr、肾脏PKC活性显著升高,贝那普利、复方黄连降糖散能够显著降低肾脏PKC活性,改善DN大鼠的蛋白尿、肾功能。结论:贝那普利、复方黄连降糖散能够保护DN大鼠肾脏,同时可以显著下调DN大鼠背根神经节中钠离子通道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Rg3对映体的立体化学选择性,对PXR配体结合结构域(PXR ligand-binding domain,PXR-LBD)中20(R/S)-Rg3的结合模式进行建模。方法:使用计算对接,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和基本动力学分析(essential dynamics analysis,EDA)等技术手段进行建模。结果:PXR中20(S)-Rg3的MM / PB-SA估计结合能大于20(R)-Rg3。两种配合物的RMSFs表明,20(S)-Rg3结合的LBD的迁移率比20(R)型对映体的迁移率降低得多。EDA预测和两个复合物的叠加三维结构都表明20(S)-Rg3在PXR中的结合比20(R)-Rg3更可能与生物学结果一致。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模拟结果,PXR中20(S)-Rg3的结合模式比20(R)-Rg3更有可能与生物实验结果吻合。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多态性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联系。方法:收集肺炎克雷伯菌77株,依据是否产铁载体将菌株分为高产铁载体组(n=38)和低产铁载体组(n=39)。测定细菌铁载体产量和对环丙沙星的药物敏感性;对菌株GyrA基因和AcrAB外排泵基因测序分析基因表型与耐药之间的联系;分析了加入Fe3+后环丙沙星MIC值的变化。在添加Fe3+和环丙沙星前后检测细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高产铁载体组中,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54%,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分析添加Fe3+后铁载体的产量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MIC值)呈正相关(P<0.05)。但铁载体相关耐药与GyrA变异没有相关性(P>0.05)。铁载体的高产菌株与低产菌株比较,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降低(P<0.05)。虽然环丙沙星能够对氧化应激水平产生明显的诱导作用(P<0.05),但是高产铁载体组细菌的氧化应激水平与低产组比较,明显变低(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分泌量与环丙沙星耐药率正相关。
目的:探讨罗沙替丁联合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分为A、B、C 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罗沙替丁治疗,比较3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淀粉酶(amylase,AMY)、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PCHEⅡ评分、应激性溃疡发生率(incidence of stress ulcer,ISU)、ICU住院时间。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TG、AMY、TNF-α、AP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3组TG、AMY、TNF-α比较,B组C组较A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ISU比较,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较A组B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P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比较,与A组比较,B组、C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较B组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降低TG、AMY、TNF-α,控制APCHEⅡ评分与ICU住院时间,联合罗沙替丁治疗可更好地降低APCHEⅡ评分与ICU住院时间,减少ISU。
目的:对比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对6个月单药治疗无效的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进行添加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使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180例TLE患者分别添加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者疗效。结果: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TLE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或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后发作频率有明显降低,其中左乙拉西坦较丙戊酸钠疗效更好,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使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无效的TLE患者,添加左乙拉西坦疗效优于丙戊酸钠。
目的:评价弱阿片类药物(Weak Opioids,WO)与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Low-Dose Strong Opioids,LDSO)治疗中度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吗啡","羟考酮","曲马多","可待因","中度癌痛"为关键词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检索。以临床疗效为主要结局、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厌食和便秘)为次要结局,采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软件GRADE profiler 3.6对结果证据质量进行评级。结果:纳入4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708例患者。结果表明LDSO对中度癌痛的控制要优于WO[OR=3.50,95% CI(2.39 to 5.13),P<0.000 01]。而在毒副反应方面,两组的恶心呕吐[OR=0.92,95% CI(0.59 to 1.42),P=0.69]、嗜睡[OR=1.23,95% CI(0.74 to 2.05),P=0.42]、厌食[OR=1.19,95% CI(0.59 to 2.37),P=0.63] 以及便秘[OR=1.34,95% CI(0.87 to 2.07),P=0.19] 均无显著性差异。缓解率和各毒副反应的GRADE证据评价级均为中级。结论:在治疗中度癌痛中,LDSO的疗效优于WO,且耐受性良好,提示临床可以采用弱化二阶梯方案,将LDSO用于治疗中度癌痛。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武汉市汉口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在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南京海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呋塞米(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静脉推注,每日1次,连续使用5 d。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量、BNP测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尿量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与治疗第5天后,两组比较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量增加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BNP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静脉推注托拉塞米比呋塞米更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更有效降低BNP,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安全有效。
目的:了解某院药物性肝损伤(DILI)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某院 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DILI住院的患者病历,对其用药史及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剂量、溶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DILI41~60岁是高发阶段,占52.83%;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60.69%比例最高,其次为抗感染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临床保肝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征使用PPI和中药注射剂等。结论:关注中药、抗感染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DILI药物治疗应避免使用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减轻肝脏负担,保证合理用药。
目的:尝试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对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的有效覆盖。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和研究相关文献,在厘清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的法律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药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保护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保护存在以下问题:专利对老字号保护效用欠缺;技术秘密保护手段受挤压;商标保护形式未得到中药老字号的重视;行政保护作用受限。而解决中药老字号专有技术的保护问题,有必要从完善专利、技术秘密和行政保护制度和商标保护等几个维度实现。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及社区药学服务的政策和开展现状的探索,促进我国家庭医生签约背景下社区药学服务的发展。方法:文献法对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社区药学服务的政策和现状进行梳理,实地调查法现场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结果:广东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无论从政策还是实际操作上社区药学服务项目都缺失严重,远远不能达到居民的药学服务需求。开展的社区药学服务大部分仍以基础的药学服务为主。部分地区在延伸药学服务形式以及药学服务团队的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在社区开展药学服务是居民和医生的共同需求,广东省积极开展社区药学服务,但存在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另外,药学服务团队与家庭医生团队缺乏联动,绩效评估标准没有形成,造成资源浪费管理混乱。进一步提升社区药学服务,药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政府的重视都至关重要。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损伤后,引起肝脏的炎症免疫反应,继而引起组织自我修复的过程。因促炎介质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且炎症反应是纤维化的始发阶段,可知炎症细胞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肝纤维化中。故本文对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CYP4X1是CYP4新的亚家族成员,也是重要的Orphans CYPs成员之一。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CYP4X1结构在跨物种间是高度保守的,这预示着它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YP4X1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尤其选择性在脑内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神经血管功能中扮演关键作用。CYP4X1的表达存在昼夜节律调节、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以及外源物可诱导其表达。CYP4X1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之一是代谢内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生成唯一的单加成产物14,15-EET-EA以及参与脂肪的代谢。EET-EAs可能发挥着EETs相似的生物学功能。此外,CYP4X1与肿瘤的分级有关,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