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4-2016年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并预测其医保支付费用。方法:2014-2016年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数据来自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药物利用情况以用药金额、DDDs、DDC和B/A值表示。结果: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2015年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6年显著增加。三年来用药金额最高的均为靶向药物,DDDs最高的均为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名靠前的品种为利妥昔单抗、参一胶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曲妥珠单抗和吉非替尼。DDDs排名靠前的为参一胶囊、吉非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厄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大部分药物的DDC值相对稳定。B/A值较高的是参一胶囊、达沙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纳入"新医保"后,13个品种的价格及DDC值降低,若DDDs不变,用药金额降至87.94百万元,预测医保支付金额为47.70万元。结论: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纳入"新医保"后的降价,有助于降低整体用药金额和医保支付费用。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ICR小鼠肝脏中15种胆汁酸的LC-MS/MS法,将其应用到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中。方法:小鼠经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进行血清生化、肝病理切片检查。将肝脏用0.1%甲酸-75%乙腈混合液进行匀浆并经样品处理,采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速0.3 mL·min-1,进行15种胆汁酸色谱分离。结果:LC-MS/MS法测定的15种胆汁酸在2.8~8 000.0 nmol·L-1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85.8%~114.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在0.7%~10.8%范围内;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小鼠出现了肝毒性,雷公藤甲素组的胆汁酸浓度有明显上升。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满足ICR小鼠肝脏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感染后极易慢性化并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类抗HCV药物不断发展,临床上用其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逐渐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近年来,DAA类抗HCV药物在国外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这些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加入了黑框警告。国内今年已开始陆续上市了多个DAA类抗HCV药物,但尚未大规模应用。本文阐述了此类药物的黑框警告内容(包括引起严重皮肤反应、导致心动过缓、严重肝损伤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其发生机制,并提出预防及解决措施,为我国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的浓度,并研究其单用及联用时在其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ODS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30,V/V);流速:0.8 mL·min-1,进样量10 μL。采用ESI+源,选择性离子检测方式(SIM),对离子反应m/z 559.2(阿托伐他汀钙),m/z 406.0(非洛地平),m/z 325.2(内标为甲基睾酮)进行检测。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在0.01~0.8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0.01 μg·mL-1,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要求。与单用组相比,药物联用组阿托伐他汀钙的最大血药浓度由(677.74±100.86)μg·L-1增加到(789.80±12.16)μg·L-1,血浆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由(5 755.90±1 210.84)h·μg·L-1增加到(6 931.74±228.11)h·μg·L-1,半衰期由(3.77±0.89)h变为(3.60±0.36)h;联用组中非洛地平的最大血药浓度由(492.40±69.30)μg·L-1上升到(751.50±26.12)μg·L-1,血浆曲线下面积由(4 150.66±725.61)h·μg·L-1增加到(6 854.87±725.61)h·μg·L-1,半衰期由(2.64±0.20)h延长至(2.88±0.23)h。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阿托伐他汀钙和非洛地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了解乳膏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及离体透皮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将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和维生素B6制备成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中的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评价乳膏对大鼠的皮肤毒性和刺激性,评价乳膏对豚鼠的皮肤致敏性。采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离体皮肤透皮释药试验,分别测定1,2,3,6,9、12,24,48 h各时间点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的单位面积透皮释药量Q及透皮吸收百分率Q%。结果:制得的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呈乳白色,均匀细腻,无颗粒感,易于涂布。采用梯度洗脱法能同时测定乳膏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离体透皮释药试验结果表明,给药12 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的Q、Q%均达到稳态值。给药6,12,24 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均能不同程度地滞留在离体皮肤内。皮肤毒性试验结果可见,在7 d内均未出现死亡大鼠,未观察到急性毒性反应。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可见,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评分均值0.17,小于0.5,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被评定为Ⅰ级致敏度,实际使用中对豚鼠并无致敏危险。结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无皮肤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且具有良好的透皮释药特性。
目的:考察丹皮酚磺酸钠眼用即型凝胶的角膜透过能力,并对其治疗小鼠免疫性结膜炎作用进行评价。方法:以卡波姆为凝胶基质,羟丙甲基纤维素为增稠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对丹皮酚磺酸钠眼用即型凝胶的角膜透过性进行测定,并建立小鼠免疫性结膜炎模型,以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IL-4、OVA-sIgE为指标,评价该眼用凝胶的药效。结果:丹皮酚磺酸钠pH敏感眼用凝胶能显著促进药物角膜透过性,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下调小鼠血清中IL-4、OVA-sIgE作用。结论:丹皮酚磺酸钠眼用即型凝胶对小鼠免疫性结膜炎具有治疗作用。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六君子丸中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共7种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Venusil MP-C18柱(250 mm×4.6 mm,5.0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45∶55,A)和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 ℃。结果:7种有效成分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分别在3.010~301.0 μg·mL-1(r=0.999 6)、0.154~15.4 μg·mL-1(r=0.999 4)、0.202~20.2 μg·mL-1(r=0.999 2)、1.025~102.5 μg·mL-1(r=0.999 5)、1.240~124.0 μg·mL-1(r=0.9993)、5.030~503.0 μg·mL-1(r=0.999 5)、0.412~41.2 μg·mL-1(r=0.999 3)范围内含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6.59%~98.34%之间。6批次供试品中橙皮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甘草苷、甘草酸铵、党参炔苷、茯苓酸的含量分别为:5.126~5.773,0.058~0.078,0.105~0.132,1.257~1.514,2.012~2.241,8.256~8.425,0.235~0.334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六君子丸的质量控制。
目的:测定2-(4-氯苄叉基)-3-羰基熊果酸-(2-硝氧乙基)酯(CBUA-NO)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HPLC法测定CBUA-NO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及其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不同表面活性剂对CBUA-NO的增溶作用有差异,CBUA-NO在1 mg·L-1聚山梨酯80中溶解度最大;正辛醇-水体系中,CBUA-NO油水分配系数随油/水比例的升高而增大,pH=7.6,O/W=1时,CBUA-NO的油水分配系数最大,lgP=2.02。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快速测定CBUA-NO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体内动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以单糖浆和纯化水为稀释剂分别临时配制螺内酯混悬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螺内酯混悬液在室温下分别放置0 h,4 h,8 h,24 h的含量。结果:在稳定性试验中,以纯化水为稀释剂的混悬剂与以单糖浆为稀释剂的混悬剂在各个时间点测定的浓度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室温(25 ℃)条件下,螺内酯片剂磨粉后加入到单糖浆和纯化水中放置24 h内稳定性均较好,可以为临床临时配制螺内酯液体制剂提供依据。
目的:系统评价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万方和CBM,检索时间限定为自建库至2017年7月6日,检出所有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关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严格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用TSA v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采用Harbord方法或Egger检验及剪补法进行发表偏倚的检验。结果:共纳入16个RCT包括1 7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疗效(RR=1.21,95%CI[1.16,1.26])、CGRP(WMD=-0.25,95%CI[-0.39,-0.12])、VAS评分(WMD=-1.04,95%CI[-1.42,-0.66])、血钾浓度(WMD=-2.05,95%CI[-0.32,-0.18])、血镁浓度(WMD=0.09,95%CI[0.04,0.14])、血管血流速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89%。试验序贯分析提示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证据确切。结论:头痛宁联合氟桂利嗪能显著提高总有疗效,改善VAS评分、CGRP、血钾及血镁浓度、血管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安全与合理性专项评价研究。方法:本研究按月份分层随机抽取某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临床使用核糖核酸Ⅱ的病例270份,药品说明书定量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初步评价核糖核酸Ⅱ的安全合理性。结果:依据药品说明书评价结果提示合理性较高,其中给药剂量(100%),溶媒选择(100%),溶媒剂量(72.59%),给药浓度(74.07%),给药频次(98.15%),给药时间(100%),6项指标12个月内波动幅度与均值保持一致(90.80%);药物利用研究结果提示,存在超剂量、超浓度给药情况(aDDDs=5.68,aDDCs=7.37,dDUI=1.19,cDUI=1.53)。研究期内发现4例不良反应,均为一般不良反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与药物使用浓度有关。结论:此种评价方法可有效评价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合理性,应加强我院核糖核酸Ⅱ临床监测工作,尤其是超剂量、超浓度给药情况。
目的:考察行湿颗粒联合玉龙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0例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玉龙散组、行湿颗粒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0例。各组患者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JOA腰椎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外周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的下调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患者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行湿颗粒联合玉龙散配合常规理疗的治疗方案对LIDH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腰椎活动状态,其发挥该作用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玉龙散和行湿颗粒下调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
目的:研究PCI术后患者PON1-126C>G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收集全血,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基因分型技术进行PON1-126C>G、CYP2C19*17基因型分析;采用HPLC-UV法测定羧酸氯吡格雷代谢物(CLPM)血药浓度;采用PL-11血小板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随访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的出血事件。结果:共纳入384例患者,依据随访结果,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PON1-126G突变型即CG+GG基因型分布频率在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28.57% vs. 13.47%,χ2=4.712,P=0.046);CYP2C19*17突变型即C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10.71% vs. 2.30%,χ2=6.462,P=0.041)。结论:PON1 -126 CG+GG基因型与PCI术后12个月内氯吡格雷所致出血事件发生显著相关,该基因型检测可有效预测出具有出血风险的高危患者,从而调整氯吡格雷给药方案,改善预后。
目的:回顾性分析7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多西他赛(docetaxel,DOC)药动学指标代表的药物暴露与血液毒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减少血液毒性中的作用。方法:7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DOC 75 mg·m-2静滴,第2天静滴奈达铂80 mg·m-2,21 d为一周期)化疗,于化疗第1周期监测患者DOC血药浓度,包括滴注结束前(5±5)min和滴注结束后(45±15)min两个血液样本浓度,从而计算出由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代表的药物暴露;化疗1周后评价不良反应,分析多西他赛药时曲线下面积(DOC-AUC)与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79例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DOC-AUC值范围为1.2~3.8 mg·h·L-1,平均AUC(±SD)为(2.60±0.56)mg·h·L-1,变异系数(CV)为24.55%,其AUC符合正态分布。27例(34.2%)患者出现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9例(36.7%)患者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17例(21.5%)患者出现Ⅲ~Ⅳ级血红蛋白减少。未发生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组(0级)和发生组(Ⅰ~Ⅳ级)DOC-AU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低级别(0~Ⅱ级)及高级别(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AUC平均值分别为(2.12±0.49)和(2.62±0.55)mg·h·L-1(P=0.000 1),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应AUC平均值分别为(2.14±0.68)和(2.67±0.49)mg·h·L-1(P=0.008),发生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DOC-AUC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同体表面积剂量给药,DOC-AUC值存在个体间差异,DOC-AUC值的不同影响了药物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DOC-AUC值可预测血液毒性的发生。确定既提高疗效又限制毒性的中国卵巢癌患者的最佳多西他赛AUC值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预后因素,提升临床对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12例,耐碳青霉烯类细菌(CRAB)感染组68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感染组44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66例CRAB组危险因素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CRAB较CSAB的危险因素包括ICU入驻、同时分离多种致病菌、胃管、深静脉插管、尿管、机械通气(≥7 d)、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和合并细菌感染是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单因素分析,CRAB组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ICU入驻、尿管、机械通气≥7 d、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是导致CRAB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结论:机械通气与合并细菌感染是CRA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是CRAB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第8期)、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8月。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共计4 2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贝伐单抗组PFS [HR=0.71,95%CI(0.60,0.84),P<0.000 1]明显延长,客观缓解率ORR[RR=1.42,95%CI(1.27,1.59),P<0.000 01]、1年生存率[RR=1.06,95%CI(1.02,1.11),P=0.003]显著提高。而OS[HR=0.92,95%CI(0.84,1.02),P=0.11]、死亡率[RR=0.88,95%CI(0.75,1.04),P=0.14]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贝伐单抗组较对照组高血压[RR=1.75,95%CI(1.34,2.28),P<0.000 01]、蛋白尿[RR=1.75,95%CI(1.34,2.28),P<0.000 01]发生率增加,同时增加出血、感觉障碍发生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传统化疗相比,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可显著延长PFS,增加客观缓解率、1年生存率,同时降低死亡率。不良反应以高血压、蛋白尿发生最为常见。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目的:比较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在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长期临床和成本益处。方法:数据来源于一项随机对照试验(NCT02008682),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注射利拉鲁肽1.2 mg·d-1和口服西格列汀100 mg·d-1。根据已发表和验证的CORE糖尿病模型,对临床结果和直接费用进行长期预测。未来成本和临床结果的贴现率为每年0%和5%。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与西格列汀相比,使用利拉鲁肽的预期寿命(14.12年 vs. 13.89年)和健康调整生命年[9.11 vs. 8.91(QALYs)]延长,并通过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了肾病、心血管疾病、眼科、糖尿病足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拉鲁肽1.2 mg比西他列汀的增量成本效益比增加了72 101元/QALY。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利拉鲁肽的QALY和治疗成本均高于西格列汀,并且改善的血糖控制可能是临床获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利拉鲁肽加入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可以改善健康调整生命年,是治疗T2DM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的效果,探讨可能影响会诊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方法:基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平台,采用横断面研究描述2011-2016年的会诊情况,并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前瞻性随访会诊后患者的临床结局。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2011-2016年某院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数量逐年递增。队列研究共纳入431例患者,会诊意见接受率为89.33%,治疗有效率为63.80%。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会诊类型、临床药师会诊意见的采纳情况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会诊意见能够明显提高感染治疗的效果[OR(比值比)=8.94,95%CI(置信区间):3.99~20.00]。结论:某院临床药师抗感染会诊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提高临床医师对会诊意见的接受度将是提高抗感会诊效果的关键。
目的:探索精益化物流模式在某院药品供应中的具体应用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某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传统药供模式)和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精益化药供模式)的A、B、C三类药品供应情况相关资料,同期分别比较2组药供模式下药品月缺货率、退药情况及临床药品配送准确率、药品送达及时率的差异,对各指标做分析评价。2组间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B、C三类药品在传统药供模式和精益化药供模式下同期月缺货率、药库和药房退药次数以及药品月送达及时率和药品临床配送准确率比较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药供模式的药品临床配送准确率为83.25%~98.45%,精益化药供模式的药品临床配送准确率为86.05%~99.5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益化物流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药品缺货率,退药情况有所改善,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药师工作效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目的:实现医院进口药品检验报告、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和冷链运输记录的信息化传输和管理。方法:结合某院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商业公司的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全新的药检报告和冷链运输记录电子化管理系统。通过比较系统应用前后的相关指标对全新管理模式的成效进行分析。结果:新开发的电子化管理系统将商业公司上传的电子药检报告和冷链运输记录自动储存于指定服务器永久保存,药库直接调取和查询所验收药品相关报告,确保其准确无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药师工作效率。结论:通过开发全新的药品相关报告管理方式,药学部推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医院药事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目的: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品进仓前消毒的必要性进行评价。方法:对三家静配中心的肠外营养液和细胞毒药物进仓前进行消毒处理,调配结束后分别对操作间及操作台进行沉降菌检测,统计沉降菌落数及消毒耗时,差异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并以进仓前未消毒的药品为空白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三家静配中心沉降菌检测均符合要求,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准备时间较长。结论:在保障药品调配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进仓前消毒环节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且不影响环境洁净度。
目的:了解并分析某院住院患者2014-2016年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及用药趋势,评价其合理性,为麻醉药品的规范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对2014-2016年某院中心药房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某院麻醉药品的用量逐年增多,结构日趋合理。舒芬太尼的用药频度(DDDs)稳居首位;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1 mg)的用量居于前二位;芬太尼针(0.1 mg)的用量和DDDs逐年递增,且排序稳定;哌替啶的DDDs排序逐渐下降;吗啡缓释片的用量远高于吗啡针。结论:某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较为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
IL-23/Th17通路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IL-23主要由抗原递呈细胞产生,促进Th17的分化,Th17细胞可产生IL-17A 、IL-17F及IL-22等细胞因子,促使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和过度增殖。临床试验表明IL-23p19抑制剂对银屑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容易耐受。本文对guselkumab、tildrakizumab等几种作用于IL-23/Th17通路的新药进行了介绍。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持续48 h即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其中90%是缺血性脑卒中,而慢性肾脏疾病可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因此,在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抗凝尤为重要。华法林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虽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是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华法林可增加出血的风险,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目标范围的时间非常困难。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显著地降低卒中、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然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轻度、中度、重度,甚至血液透析房颤患者的应用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