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从政策合规角度评价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3-2015年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数据和医药费用数据,对其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物的数量占比和总金额占比、药品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3-2015年,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采购率分别为6.0%、17.2%和41.8%。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采购数量占网上集中药品采购数量的比例分别为16.8%、12.2%和31.1%(第一批试点),24.4%和28.6%(2014-2015年第二批试点),24.2%、19.9%和25.4%(非试点),采购金额占网上集中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2.0%、11.1%和19.3%(第一批试点),17.5%和12.7%(2014-2015年第二批试点),17.9%、16.1%和20.8%(非试点),三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采购数量占网上集中采购数量的比例分别为22.1%、19.7%和23.4%,采购金额占网上集中采购总金额的比15.7%、14.6%和16.1%。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人均门急诊药品费用年复合增长率(CAGR)=4.8%;人均住院药品费用CAGR=4.1%。结论: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率逐年增高,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数量占比和金额占比均未达到政策要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有效降低药品费用的效果不明显。
目的:系统分析中国药学部门的名称发展与功能变化,试图理清名称的命名思路,得出对医院药学发展的启示。方法:结合发展背景、文献调研和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结果:药学部门的新功能相应地萌芽出新的名称,名称反映着与其相适应的功能及发展方向。"药务部"能够较为全面地反应现阶段医院药学部门的功能及发展方向。结论:在新形势下的医院药学发展阶段,只有清楚认识医院药学部门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规范合宜的药学部门名称与功能相适应,才能更好推动医院药学的发展。
目的:制备平阳霉素壳聚糖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并进行流变学性质研究及体外评价。方法:采用流变仪考察平阳霉素原位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通过体外释放及体外降解研究,对制剂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流变学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到37℃左右时,原位凝胶溶液发生了从溶液向凝胶的相转变过程。体外释药的研究表明,药物能持续释放10 d以上,累积释放量达到85%以上。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平阳霉素原位凝胶符合介入栓塞要求,体外具有明显缓释效果。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脂质材料、聚山梨醇酯-80和PEG-stearate(PEG-SA)三个因素对TP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考察TPL-SLN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情况。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结果:最优的处方:脂质材料为7.5%,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为2%和PEG-SA为2%,其粒径(193.43±6.07)nm,包封率(87.63±0.09)%,载药量(0.33±0.01)%。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近似于球形,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证实TPL以非晶型的形式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稳定性考察发现纳米粒粒径在一个月的贮存期基本没有变化(P>0.05),体外释放表明TPL-SLN具有体外缓释特性。TPL-SL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肝细胞。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望开发为临床口服用药新剂型。
目的:研究大黄配伍药后对其泻下作用的变化及其共性关系。方法:将140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果导组及大黄药对组(15 g·kg-1、7.5 g·kg-1,以大黄生药计),按10 mL·kg-1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酚红糊排空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e活性实验,比较大黄配伍药对对大鼠的正常泻下作用、酚红糊肠推进功能、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e活性。结果:大黄与药对配伍后泻下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黄、大黄牡丹及大黄桃仁15 g·kg-1剂量组显著增加正常小鼠泻下作用、促进肠推进功能、提高炭末推进率及抑制Na+-K+-ATPase活性,表明其泻下作用有显著差异;且与大黄组比较,大黄桃仁及大黄牡丹配伍后的泻下作用有差异,其中泻下作用最显著的是大黄牡丹组。结论:大黄与牡丹、桃仁、甘遂配伍可促进其泻下作用,与枳实、黄连配伍则可抑制其泻下作用,这可能与配伍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及药对间的相使相须作用有关。
目的:以自制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olylactide-co-glycolide-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PLGA-TPGS)为载体制备脂蟾毒配基PLGA-TPGS纳米粒(Resibufogenin-loaded PLGA-TPGS nanoparticles,RPTN),并以市售材料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脂蟾毒配基PLGA纳米粒(RBG-loaded PLGA nanoparticles,RPN),体外评价和比较2种纳米粒的质量。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TN和RPN,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二者的外观、粒径、表面电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甲醇和0.05%冰醋酸溶液(9∶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8 nm,测定RBG在RPTN和RPN中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结果:RPTN和RPN的粒径分别为152.3 nm和331.7 n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8.4%、79.3%和15.1%、68.6%。体外药物释放30 d时RPTN和RPN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6.7%和72.3%,RPTN释放较完全。结论:自制载体制备的RPTN比RPN粒径更小,载药量和包封率更大,体外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释放更完全。
目的:制备中药复方制剂"复方三棱颗粒",并优选其提取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upercritical CO2 fluid extraction,SFE-CO2)萃取三棱、川芎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萃取工艺条件;将萃取完挥发油的药渣与其余六味药材(制大黄、黄芪、杜仲、金樱子、连翘、蒲公英)共同采用冷凝回流法提取,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液进一步浓缩并制备成颗粒剂。结果:SFE-CO2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 h;回流提取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50%(V/V),料液比为1∶12,提取时间为1 h,提取3次;成功制备了复方三棱颗粒剂,收得率为90.80%。结论:所采用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效率高,颗粒剂制备工艺可行,为复方三棱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确定及生产条件的控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目的:测定乙酰天麻素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水解速率常数,为其制剂设计与吸收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乙酰天麻素UPLC分析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乙酰天麻素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其在60℃下不同pH值的水中的稳定性。结果:乙酰天麻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约为300 μg·mL-1,油水分配系数lgP值约为1.1,pH值的影响较小。乙酰天麻素在强酸性与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在pH值5.0附近较为稳定。结论:乙酰天麻素在水中极微溶解,脂溶性较强,酸碱均可催化其发生水解反应。
目的: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考察磷脂固体分散技术对盐酸小檗碱体外透皮能力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小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进行透皮吸收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透皮接收液中小檗碱含量,比较盐酸小檗碱及其磷脂固体分散体透皮能力的差异,评价磷脂固体分散技术对小檗碱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高、中、低浓度盐酸小檗碱磷脂固体分散体的累计透皮量均远高于同等浓度盐酸小檗碱。结论:磷脂固体分散技术可提高盐酸小檗碱的透皮能力,盐酸小檗碱磷脂固体分散体可用于透皮吸收制剂的研发。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试剂盒检测SFN对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FN对KG1a细胞早期凋亡率的影响,进一步利用PCR、Western-blot技术研究SFN对KG1a细胞Bax和bcl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1)SFN可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且随SFN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加;(2)在0,4,8,12 μmol·L-1SFN作用KG1a细胞后,其早期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早期凋亡率分别为0,3.12%,13.33%,28.18%;(3)SFN可增加KG1a细胞的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0 μmol·L-1浓度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FN可降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12 μmol·L-1SFN浓度组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N可通过调控Bax和bcl2基因促进KG1a细胞凋亡,抑制KG1a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槲寄生滴眼液对治疗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的效果。方法:取健康雌兔36只将24只雌兔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处理后,将这24只受试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均为右眼):对生理盐水组(A组)、槲寄生滴眼液组(B组),连续滴眼2个月,每日4次。剩余的12只雌兔(C组)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眼部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假手术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对受试兔行基础泪液分泌(SI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蛋白测定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A、B 2组干预前SIT、F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个月后,假手术组SIT、FL评分较干预前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A、B组SIT、FL评分较干预前变化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B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各时间点SIT、FL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干预2个月后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角膜共焦显微镜显示:B组角膜上皮下神经及角膜基质层神经干较直,与正常雌兔上皮下神经比较数量稍有减少。而A组角膜上皮下神经及角膜基质层神经干弯曲,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槲寄生滴眼液可有效减轻围绝经期雌兔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应用于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优选胶艾汤的最佳炮制组方。方法:对胶艾汤全方生品、部分炮制、全方炮制a、全方炮制b等4种不同的炮制组合方进行家兔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运动、大鼠凝血酶原时间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实验,比较不同炮制组方的药效活性。结果:胶艾汤对家兔子宫收缩作用、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强弱顺序是全方炮制b > 全方炮制a > 部分炮制 > 全方生品。结论:胶艾汤全方药物需科学炮制方有最佳止血作用。
目的:探讨木姜子乙醇提取物(Litsea pungens ethanol extract,LPEE)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测定LPEE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QGY-7703的IC50;transwell迁移实验和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LPEE对HepG2和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PEE对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VEGF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LPEE可显著抑制HepG2和QGY-7703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P<0.05);50和100 μg·mL-1 LPEE作用组与0组相比,可明显降低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而促进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结论:LPEE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和促进E-cadherin表达有关。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皮质酮损伤神经细胞的作用及对细胞内PI3K/Akt信号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构建皮质酮(CORT)应激损伤细胞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p-Akt、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改变,突触收缩,凋亡增加,Akt磷酸化降低;当给予EGCG后,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形态有所恢复,细胞凋亡减少,Akt磷酸化水平升高;先给予PI3K/Akt阻断剂后,EGCG对细胞存活率的升高作用和对细胞形态的缓解作用均被抑制。结论:EGCG能缓解CORT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而PI3K/Akt信号在EGCG神经保护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应用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对不同市售来源的西洋参饮片及其伪品进行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区分其真伪,以期实现西洋参饮片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用凝视式荧光光谱成像装置,对西洋参、人参、桔梗各30份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成像,提取了其特征光谱曲线。分别采用全光谱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与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判别(siPLS-DA),对3种药材的光谱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相比于PLS-DA方法,siPLS-DA方法提高了模型质量和精度,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8.33%和96.67%。结论:所建立的模型精度高、预测性能优异,可实现西洋参饮片的快速无损鉴别。
目的:考察华法林IWPC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间住院期间行华法林基因检测的患者9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药情况,利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CYP2C9*2,*3和VKORC1 G>A基因型,并利用IWPC公式预测患者华法林剂量,考察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相关性。结果:行基因检测的97例患者中,73例服用华法林,42例住院期间INR达标。初始预测剂量中,CYP2C9*3 AA/VKORC1 AA型实际初始剂量在预测剂量范围内的比例为81.13%(43/53例),CYP2C9*3 AC/VKORC1 AA型实际初始剂量在预测剂量范围内的比例为62.50%(5/8例),其余的基因型实际初始剂量在预测剂量范围内的比例较小。维持剂量中,预测周剂量的平均值为19.286 mg,实际维持周剂量平均值为19.958 mg,R=0.415,P=0.562>0.05,预测的维持周剂量与实际维持周剂量无显著差异,且VKORC1 AA/CYP2C9*3 AC和VKORC1 AG/CYP2C9*3 AA 2组中预测剂量与实际剂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和0.916,相关性良好。结论:基因检测预测华法林用药剂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初始剂量预测中,CYP2C9*3 AA/VKORC1 AA型和CYP2C9*3 AC/VKORC1 AA型预测准确性较高;维持剂量预测中,CYP2C9*3 AC/VKORC1 AA和CYP2C9*3 AA/VKORC1 AG预测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参考意义。
目的:了解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其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209例患者,897次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原发疾病分类,参考说明书及药品信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09例患者数据分析中显示,适应证应用基本符合中国CFDA、美国FDA审批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内适应证治疗用药比例为53.73%,超说明书用药比例为46.27%,其中包含FDA批准适应证、NCCN指南推荐及其他超说明书用药。贝伐珠单抗应用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ADR)基本与说明书相符。结论:贝伐珠单抗超说明书应用普遍存在,部分超说明书应用有一定的循证学依据。应加强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规范,确保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目的:对MRSA感染患者不同给药方案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评价给药方案。方法:将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各种给药方案进行5 000次蒙特卡罗模拟,将得到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进行比较。结果:万古霉素(2 g·d-1,3 g·d-1)的CFR分别为58.46%和90.79%;替考拉宁(0.4 g·d-1,0.8 g·d-1)的CFR分别为65.37%和98.64%;利奈唑胺(1.2 g·d-1)的CFR为49.27%;替加环素(100 mg·d-1,200 mg·d-1)的CFR分别为96.46%和100%。结论:替加环素最有可能达到所需的CFR。对于糖肽类药物来说,增加给药剂量可以获得较好的CFR。对于利奈唑胺来说,当MIC>1 mg·L-1时,需要增加给药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与对照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E)、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度(A)、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BNP、CRP、IL-6、IL-10、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EF改善显著(P<0.05);6MWT显著增加(P<0.05),收缩压、舒张压降低(P<0.05),及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BN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可能与其降低血压和干预炎症细胞因子相关。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浆MBP、S100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治疗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加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疗程为1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测定S100和MBP浓度。结果:治疗组6个月、12个月时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S100和MBP浓度显著下降。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提高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MSE评分并降低S100和MBP浓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精益化物流管理模式对某院药品供应中资金流方面的影响,分析精益化物流在药品物流管理中节约医院间接成本的具体应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取某院在2013年3月-2014年2月(传统药品供应模式)和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精益化药品供应模式)的A、B、C三类药品供应情况相关资料,比较2组药品供应物流模式下药品资金流的周转效率和人员配置、人工成本以及药师在药事工作上的投入时间的差异,对各指标做分析评价。2组间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同期分别比较A、B、C三类药品在传统药供模式和精益化药供模式下药品月周转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药品供应模式下,药库配置5人、药检3人、送药3人,共11人。精益化药品供应模式下药库人员配置减至3人。原药库约400 m2占地转为医院临床区域,节省了医院经济成本;药师花费在审方、医嘱审核、药品养护上时间同期高于传统药品供应模式下的时间。结论:医院药品供应管理中应用精益化物流模式可有效提高药品供应组的仓储能力、药品周转率及药师工作效率,减少浪费。
儿童检查前及术前常需要应用镇静药物使操作顺利进行。许多临床常用的麻醉镇静剂在动物研究中,被发现具有神经毒副作用;对于某些镇静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呼吸抑制作用,这些不良反应对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是不可忽视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及镇痛作用。通过检索国内外DEX在儿童镇静中的应用,结果显示,DEX引发并维持自然非动眼睡眠状态,产生镇静、催眠作用,镇静过程中无呼吸抑制作用,为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虽然DEX在我国未被推荐用于儿科镇静,但是它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麻醉医生及药师的关注,DEX临床研究可能为儿科临床镇静提供更好的选择。
目的:建立舒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其中柴胡、当归进行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和阿魏酸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C ODS C18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TLC鉴别柴胡对照药材、当归对照药材均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黄芩苷在12.64~126.4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02%);阿魏酸在9.46~94.6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5%(RSD=1.22%)。结论: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舒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结合模型阐明了时间-药物浓度-效应三者间关系,能较全面地分析和预测特定给药方案下,药物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新药研发,药物临床试验及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从给药方案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预测,相互作用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PK-PD指导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综述,阐明PK-PD模型对药物合理使用的意义。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可造成数十万人死亡,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卡培他滨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已有十年的时间,其更好的疗效和用药依从性使其成为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药物,但其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研究发现卡培他滨疗效和毒副作用同其代谢基因的多态性有极大的关联,基因多态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差异性。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制定精准高效的治疗策略,在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开展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订,是抗肿瘤药物治疗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卡培他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和临床应用的综述可以为卡培他滨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