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4-28
  

  • 全选
    |
    专栏
  • 何晓静, 许婷婷, 何丽媛, 李晓冰, 于丹, 菅凌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73-67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药房的自动配药体系,并运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降低某院自动化药房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率,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首先对某院急诊药房经过自动发药机的总处方量及出错处方量进行统计,再依循PDCA循环管理法的步骤,对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设定目标和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出药差错率,并进行总结。结果:数量差错是自动化药房出药差错率的主要原因,出药差错率为1.09%,实施PDCA后系统出药差错率为0.53%,目标达标率为56.31%,最大降幅为51.1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有效降低自动化药房快速出药系统出药差错率,使患者用药更安全。

  • 杨文超, 韩玲, 李雨辰, 马妮, 秦涛, 魏友霞, 董亚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76-68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效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从药品调剂前、中、后3个维度分别展开,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并建立“医师-药师-患者”三位一体的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并对该体系运行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建立运行后,药品调剂工作的各环节差错均显著减少,调剂前医师开方错误率从0.724 4%下降为0.340 3%;调剂中药师总调配差错率从0.078 8%下降为0.042 4%,其中各调配差错类别的占比也均有所下降;调剂后出门差错率从0.000 68%下降为0.000 26%。结论: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为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使药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化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是未来医院药房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的发展趋势。

  • 研究论文
  • 胡楠, 燕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82-68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不同病期肝、肾、肠微粒体中奥美拉唑(OME)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DSS诱导UC急性期(UCA)和恢复期(UCR)大鼠模型。同时制备UCA、UCR以及正常对照(NOR)组大鼠的肝、肾、肠微粒体。将不同浓度的OME与微粒体共孵育,用LC/MS/MS检测样品中5-OH OME的生成量,比较OME在各组微粒体中的代谢活性。结果:连续饮用5% DSS 7 d,UCA和UCR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结肠炎症状。DSS停药后7 d,UCR组大鼠症状有所好转。UCA组肝微粒体中5-OH OME的生成速率低于NOR组,UCR组的生成速率恢复到正常水平。UCA组的CLint与NOR组相比降低了45%。OME在3组大鼠肾和肠微粒体中的代谢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OME在肝微粒中的代谢会受到UC的影响而改变,可能会影响到OME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

  • 李菲, 田景振, 刘振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87-68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绿原酸和栀子苷浓度的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14:86),内标为紫丁香苷。内标、绿原酸、栀子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66 nm(0~5.9 min)、328 nm(6.0~7.9 min)和234 nm(8.0~12 min)。结果:绿原酸和栀子苷分别在1.625~104.0,1.925~123.2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在92.25%~99.36%和91.96%~98.57%范围内,RSD均低于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绿原酸和栀子苷的血药浓度。

  • 任周新, 余海滨, 李丽, 沈俊岭, 刘学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90-69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以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用MTT法,分别检测橙皮苷对正常培养条件或TGF-β1刺激下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2种方法评估橙皮苷对TGF-β1刺激条件下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圆形度值定量评估细胞的形态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ɑ-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ooth muscle actin,ɑ-SM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eoteinases-9,MMP-9)水平。结果:0~40 μmol·L-1的橙皮苷对正常培养条件或TGF-β1刺激后A549细胞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5 ng·mL-1 TGF-β1能够诱导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由上皮特征的铺路石状的细胞形态转化为梭形形态,圆形度值减少;E-cad分泌量减少和ɑ-SMA合成量增加。另外,MMP-9分泌量增加,MMP-9/TIMP-1比值增加。在细胞出现形态改变后,应用橙皮苷(20 μmol·L-1或40 μmol·L-1)能够降低ɑ-SMA、MMP-9水平和MMP-9/TIMP-1比值,增加E-cad水平,对细胞的圆形度值没有影响。结论:橙皮苷减轻TGF-β1诱导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和扩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孟盼, 赵洪庆, 雷昌, 王宇红, 杨蕙, 张秀丽, 刘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94-69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及百事乐胶囊高、中、低(2.88,1.44,0.72 g·kg-1)剂量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21 d Morris水迷宫测定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血浆CORT含量的变化,Western-blotting观察大鼠海马GR,p-GR,SG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目标象限潜伏时间显著增长(P<0.01);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显著降低(P<0.05);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1),海马GR、p-GR的表达下调(P<0.01),SGK1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事乐胶囊高剂量能缩短模型大鼠的EL(P<0.05),并能缩短目标象限潜伏时间(P<0.05),增加目标象限的穿越次数(P<0.05);同时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COR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海马GR、p-GR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SGK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可能通过GR/p-GR/SGK1信号级联增加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的功能,进而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 吴素珍, 许春鹃, 李加林, 范启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698-70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地黄多糖(RPS)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RPS作用于K562细胞,MTS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P210蛋白变化。结果:RPS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用400 μg·mL-1 RPS作用12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5.16%,随着RPS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用200 μg·mL-1 RPS作用24 h,K562细胞内bcr/abl融合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为0.26,P210蛋白相对含量为0.35。RPS使K562细胞内P210蛋白及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量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RPS可能通过下调bcr/abl融合基因mRNA及P210蛋白表达对K562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

  • 高惠静, 陈蓓, 张海波, 陈春燕, 陈晓燕, 王建华, 赵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02-70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肝脏靶向性。方法:大鼠以灌胃给予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脂质体及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及肝脏,样品预处理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及肝组织中药物浓度,考察3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及肝靶向性差异。结果: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为(7.05±0.70)μg·mL-1tmax为(6.15±0.66) h,AUC0-∞为(150.9±12.1)μg·mL-1·h,以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脂质体为参比制剂,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36.04%和178.45%;肝靶向试验结果显示:阿苯达唑纳米脂质体冻干粉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显著高于阿苯达唑片和阿苯达唑脂质体。结论:将阿苯达唑脂质体制成纳米级脂质体冻干粉后,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肝靶向性。

  • 周培根, 周瑞, 邱朝辉, 唐芳, 谢湘, 彭洁, 牟玲丽, 余鹏, 高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07-71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健康大鼠在长期给予不同饮食类型之后对4种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高蛋白组A、高纤维组B、高脂肪组C、标准饮食组D),分别给予不同饮食类型的食物,进行多种药物(左氧氟沙星、右美沙芬、美托洛尔、二甲双胍)的药动学实验,HPLC-MS/MS分析药物浓度,WinNonlin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软件对不同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右美沙芬和美托洛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CL、Vd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二甲双胍和左氧氟沙星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C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左氧氟沙星的Vd高脂肪组与其标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饮食习惯会对药物的药动学产生影响,对不同的药物影响不同,可以成为个体之间药动学差异的一种解释,为后续研究饮食习惯影响药动学的具体因素(如药物的代谢酶、转运体等)提供依据。

  • 王协和, 夏林丽, 呼梅, 宋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12-71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通脉复方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马钱苷、毛蕊花糖苷、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总多糖含量及干膏率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按照响应曲面3因素3水平安排进行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水,提取4次,每次50 min,提取次数和加水量对综合评分有显著性影响,而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影响不显著。结论:响应曲面法可用于通脉复方提取工艺优选,优选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 罗林云, 杨燕梅, 晋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17-72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青海与甘肃小秦艽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为小秦艽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水(A:B)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分别在2.1~537.1,1.05~270,0.92~236,11.1~2 830,0.75~192,0.167~102,0.216~52.8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5)。平均回收率97.72%~99.84%,RSD ≤ 3.39%。青海产小秦艽和甘肃产小秦艽7种指标成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秦艽指标成分含量较低,存在不合格风险较大,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其质量。

  • 陆媛媛, 符旭东, 邓艾平, 刘珏, 李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22-72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构建K237修饰的热敏脂质体(K237-PTX-TSL),系统研究K237-PTX-TSL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处方优化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NH2末端PEG化技术合成靶向磷脂材料DSPE-PEG-K237,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K237修饰的紫杉醇热敏脂质体(K237-PTX-TSL),HPLC法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K237-PTX-TSL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相变温度(Tm);采用透析袋法测量相变温度下的释药规律并拟合释放曲线。结果:优化的处方为:DPPC:DSPG:MSPC:DSPE-PEG-NHS=9:1:1:1,药脂比为1/20,磷脂浓度为5.0%,DSPE-PEG-K237占处方磷脂总量为1%。制备得到的K237-PTX-TSL包封率为(94.23±0.76)%;粒测得K237-PTX-TSL粒径为(88.3±4.7) nm,电荷为-4.5 mv,PDI值为0.13±0.01;K237-PTX-TSL的相变温度为40.805℃,K237-PTX-TSL在42℃时的体外释放最优拟合为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为In(100-Q)=-0.063 8t+4.713 0(r=0.994 4)。42℃时20 min内紫杉醇累计释放度为72.45%,60 min的累计释放度为98.84%。结论:K237修饰的热敏脂质体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热敏释药性质良好,1 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

  • 陈茂林, 周世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27-73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别建立超滤法和溶剂萃取法处理样品,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游离型药物浓度Cu和总血药浓度Ct,并计算蛋白结合率。方法:游离型药物浓度采用Millipore Centrifree超滤装置前处理,以外标法测定;总血药浓度测定采用内标法,经蛋白沉淀、溶剂萃取、复溶后测定。结果:游离型药物浓度和总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2.64 μg·mL-1和0.02~10.24 μg·mL-1;游离型药物浓度和总血药浓度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在±15%范围内,ICU患者的伏立康唑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2.4%。结论:本方法前处理方法便捷,选择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黄德恩, 潘飘飘, 李庆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32-73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合成符合8.0版《欧洲药典》标准的“铝镁加”,采用热水洗涤法降低“铝镁加”原料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中的钠含量。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洗涤温度、洗涤时间、洗涤次数以及单次水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中可溶钠含量。结果:最佳洗涤工艺为,洗涤温度80℃,洗涤时间10 min,洗涤3次,每次10倍量纯化水,可将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镁中钠含量降低至150 ppm以下。结论:该方法可降低“铝镁加”原料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中可溶性钠含量,工艺简单,易行,确保“铝镁加”合成后的钠含量符合8.0版《欧洲药典》的质量标准。

  • 赵学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36-73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矮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碱含量的方法,并测定矮紫堇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矮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碱含量。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清除体系、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体系和NaNO2清除体系评价矮紫堇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矮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碱的含量分别为2.49,4.36 mg·kg-1。矮紫堇粗提物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强,清除率最高可达85.21%,而对DPPH·和NaNO2清除率最高,分别为90.86%,90.66%。结论:本实验建立了同时测定矮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法,本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矮紫堇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并呈现出量效关系。

  • 药物与临床
  • 邹雅敏, 张斌, 刘丹, 杨浩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40-74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3种双膦酸盐预防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常用文献数据库中使用阿仑膦酸、利塞膦酸、唑来膦酸预防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并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钙剂/维生素D3方案相比,联用双膦酸盐能显著减少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椎体骨折[RR 0.50,95%CI(0.33,0.74)]和非椎体骨折[RR 0.36,95%CI(0.20,0.65)]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显示,唑来膦酸能显著减少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RR 0.44,95% CI(0.25,0.77)]风险,阿仑膦酸和利塞膦酸亦表现出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非椎体骨折的风险的优势[RR 0.16,95% CI(0.04,0.72)和RR 0.28,95% CI(0.10,0.80)]。安全性方面,加用双膦酸盐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联用双膦酸盐较单用钙剂和维生素D3方案经济性更优,阿仑膦酸联合钙剂/维生素D3方案为经济性最优方案。结论:联用双膦酸盐(尤其是阿仑膦酸)较单用钙剂/维生素D3方案能显著地减少中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安全性较好,经济性更优。

  • 张智琪, 李晓霞, 康建邦, 高雅婷, 张瑞琴, 段金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46-74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群体密度(QS)系统正常与缺陷的铜绿假单胞菌(PA)通过环丙沙星诱导后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影响的区别。方法:将PA按照前期研究的基因测序方法分成正常组和缺陷组。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对环丙沙星的MIC值,用1/2MIC、1MIC、2MIC、4MIC的环丙沙星各诱导5代,保存1代、3代和5代的菌株。诱导浓度和诱导代数对MIC值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正常组与缺陷组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在同一浓度下,2组各随着诱导代数增加MIC值均增加(P均<0.05);在同一代数下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加,正常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也增加(P均<0.05),缺陷组第3代和第5代的M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组间比较:QS系统分组与诱导代数无交互效应(P>0.05),且缺陷菌株MIC值都低于正常菌株;与诱导浓度存在交互效应(P<0.05)。固定代数固定浓度两组MIC值比较:在1MIC诱导的第3代和第5代,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诱导浓度对QS系统正常组和缺陷组MIC值的影响有区别。

  • 罗红强, 李年娥, 邓林强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50-75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复方溶液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运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编号ATCC90028)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在此基础上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依据FIC值判断两药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2)经真菌培养及鉴定确定为耳真菌病的60例患者中,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轻重的得分标准,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复方溶液和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外耳道局部治疗1周、2周后,观察3组愈显率;并随访1年。结果:(1)两药联用的FIC指数小于0.5;(2)3组愈显率比较,第1周: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复方溶液组愈显率最高,较其他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两性霉素B和利福平组与两性霉素B组愈显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2组分别与3%水杨酸酒精滴耳液组愈显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水杨酸酒精滴耳液组复发率比其他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对真菌有协同作用;(2)两性霉素B联合利福平复方溶液外用制剂是治疗耳真菌病较理想的外用药物,且具有便于取材、配制简单、使用方便、起效快等优点,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

  • 汪洋, 刘茂昌, 李思婵, 陈渝军, 张华年, 徐华, 万雄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54-75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群体药效学(PPD)模型考察丙戊酸(VPA)致癫痫患者血氨升高的量-效关系,以促进安全用药。方法:搜索提取已发表的研究资料,以患者VPA血浆药物浓度作为药动学指标,血氨浓度作为药效学指标,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进行数据分析。药效学结构模型选用Sigmoid-Emax模型。用拟合优度、自举法和直观预测检验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内部验证。用未参与建模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PPD模型参数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E0(基线效应值)=25.09 μg·dL-1,EC50(达最大效应一半时效应室浓度)=107.26 mg·L-1γ(陡度因子)=4.00,Emax(最大效应参数)=471.95 μg·dL-1。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能够反映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与血氨水平之间定量关系的PPD模型,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李民, 张海龙, 薛富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58-76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地佐辛静脉或硬膜外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ed analgesia,PCA)在妇科手术应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妇科开腹手术患者60例。在手术结束后接电子镇痛泵与患者的静脉输液管或硬膜外管,I(Patient Contro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泵内药物配方为地佐辛0.8 mg·kg-1,用生理盐水配至100 mL;E(Patient Contro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泵内药物为地佐辛0.4 mg·kg-1+罗哌卡因20 mg,用生理盐水配至100 mL;2组背景输注为2 mL·h-1,单次按压注射量(bolus dose)为0.5 mL,锁定15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2,4,8,12,24 h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采用VAS标准: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痛),按压次数,总药量,满意度评分:0-10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结果:术后2 h VAS(3.14±2.36 vs 1.84±2.01,P<0.05)、总按压次数(11.48±23.69 vs 2.87±9.55,P<0.05)和恶心呕吐发生率(33%vs 13%,P<0.05),PCIA组均高于PCEA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地佐辛和硬膜外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皆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均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但PCEA组在镇痛效果更佳,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

  • 孙志杰, 张义龙, 刘正蓬, 王雅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62-76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在神经根减压术中联合应用倍他米松和医用生物蛋白胶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腰椎神经根减压术术后的120例患者,根据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单纯应用倍他米松组,C组单纯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D组倍他米松联合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观察各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良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术后48 h内引流量,分析各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前患者年龄、病史时程、男女比例、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良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术后48 h内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在不同时期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D组患者髋关节运动角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3)°vs.(54±19)°,vs.(62±20)°,vs.(64±21)°,(P<0.05)];术后4周,D组患者膝关节运动角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 vs.(16±6)°,vs.(13±5)°,vs.(14±5)°,(P<0.05)];术后4周,D组患者髋关节运动角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21)° vs.(54±19)°,(P<0.05)]。术后患者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术后4周,D组患者改良JOA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vs.(16±6),vs.(18±5),vs.(18±5),(P<0.05)]。术后4周,D组患者O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vs.(18±3),vs.(13±2),vs.(15±3),(P<0.05)]。D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6)vs.(5.4±0.8),vs.(4.3±0.7),vs.(4.2±0.7),(P<0.05)]。D组患者术后48 h内引流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41)vs.(457±51),vs.(420±56),vs.(391±48),(P<0.05)]。结论:联合应用倍他米松和医用生物蛋白胶能够在神经根减压术中收获比单用药物更好的疗效。

  • 药学实践
  • 郭慧蕾, 许静, 王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67-77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某院肾脏专科常用药品是否具有儿童适宜的剂型、规格及包装,并与英美两国同类药品分布情况比较。方法:对某院肾脏科48种常用药品进行描述性研究,统计分析中、美、英三国适合于儿童的规格、剂型、包装的相关差异。结果:48种药品中,英美两国小规格药品多于中国,适宜儿童的剂型多于中国,小包装的口服药品多于中国,且更注重使用儿童安全包装。结论:我国儿童药物现状的改观已刻不容缓,相关职能部门与生产企业应加强合作,推进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研究。

  • 周丽娟, 刘嘉, 曹巍, 展翔, 张华, 高延秋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71-77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血药浓度监测(TDM)对肺炎患者用药负荷剂量、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指导意义。方法:对95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替考拉宁负荷给药方式和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3次,持续400 mg qd;B组:负荷量400 mg q 12 h,静注2次,持续400 mg qd;C组:负荷量400 mg,q 12 h,静注2次,持续200 mg q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清谷浓度(Cmin)。血常规、CRP、PCT、胸部CT、细菌学情况、ALT、AST、CLcr、BUN、PLT和ALP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 d进行检测。结果:A(14.74±5.25)、B(13.14±4.71)和C(15.36±7.08)3组间Cmin比较,无显著差异(P=0.409),但A组和C组平均值总体比B组略高。3组患者首次Cmin达到10~30 mg·L-1的比率分别78.85%,68.18%,86.67%(P=0.392),但C组满足治疗范围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第4天根据Cmin值调整剂量后,复测Cmin,3组患者均能达到10~30 mg·L-1。A、B和C 3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848),并极少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替考拉宁时,要规范给予负荷剂量,且有必要进行TDM监测,根据结果调整给药剂量,避免替考拉宁疗效不佳或不良反应发生。

  • 综述
  • 苏娜, 占美, 吴斌, 徐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76-78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医学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美国负责设计“精准医学”项目包括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分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基于基因多态性研究调节血糖药物基因组学,有助于根据特定的基因亚型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并且调整药物剂量,对于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用药、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基因组学和精准医学的理念,对各类降糖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精准医学在糖尿病领域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药物不良反应
  • 单文雅, 饶跃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8): 781-78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0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