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37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7-11-15
  

  • 全选
    |
    专栏
  • 张欣, 都丽萍, 李时雨, 崔崔, 陈乐, 张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09-211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汉化2011年版美国药物安全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通过对某医院内科药物安全进行初步评估,探索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临床的适用性。方法:获取原作者授权,应用Brislin的跨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方法学形成中文版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医院内科系统,依据ISMP推荐方法成立评估小组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评。结果:汉化后的量表包括10个维度,20个核心特征及270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996,重测信度为0.95,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5。医院内科用药安全自我测评结果显示,患者信息(mean%=61%)、药物信息(mean%=67%)、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mean%=74%)得分较低,提示医院需采取措施给予改进。结论:中文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改进我国医院患者用药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

  • 研究论文
  • 苏子云, 袁叶, 彭怡, 李浩然, 杨秀岭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13-211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变化对硫酸氢氯吡格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益生菌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灌胃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0.8 g·kg-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25 mg·kg-1)和等体积的纯化水,连续7 d。第8天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于含有衍生试剂的抗凝管中,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使用DAS 2.1.1拟合药动学参数,SPSS 21.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益生菌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和活性代谢产物衍生物(CAMD)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t1/2tmaxCLVCmax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道菌群变化对硫酸氢氯吡格雷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药动学参数没有影响。

  • 熊静悦, 朱九群, 艾佳晨, 曾明辉, 谭正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17-212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寻找塞来昔布(celecoxib,CLX)凝胶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三裂式裂区设计,主区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及卡波姆3种基质,副处理为透皮剂月桂氮芯卓酮(氮酮)的两种水平(1.0%和2.0%),亚副处理为透皮剂薄荷醇的两种水平(0.5%和1.0%),重复3次实验。运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选用不同配方塞来昔布制剂作促渗性试验,采用HPLC法测定和计算药物12 h累积释放量(Q)。结果:裂区分析发现区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各种基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透皮剂氮酮及薄荷醇均对CLX透过皮肤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氮酮、薄荷醇均与基质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薄荷醇与氮酮之间,以及薄荷醇、基质和氮酮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协同交互作用。进一步的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发现在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在促进CLX透过皮肤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薄荷醇则对CLX透过皮肤无明显作用,但氮酮与薄荷醇合用对CLX透过皮肤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海藻酸钠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薄荷醇均可显著促进CLX透过皮肤;两者合用,对CLX透过皮肤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以卡波姆为基质的凝胶中,氮酮以及薄荷醇均无显著促进CLX透过皮肤的作用;氮酮与薄荷醇合用也无显著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塞来昔布凝胶配方以6号(海藻酸钠+1.0%氮酮和0.5%薄荷醇)为最佳。同时也表明一种化学物质透过皮肤的量,既与其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透皮剂的种类及性质有关,还与凝胶基质的性质有关。

  • 韩勇, 周红, 张鹏, 陶凯雄, 张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22-212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基伊马替尼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并应用于检测胃肠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及代谢物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5℃。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494.2→m/z394.3(伊马替尼)、m/z480.3→m/z394.3(N-去甲基伊马替尼)、m/z502.5→m/z394.4(内标,伊马替尼-D8)。结果:伊马替尼和N-去甲伊马替尼的线性范围均为50~10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50 ng·mL-1,伊马替尼及代谢物的准确度分别为97.9%~109.0%,95.5%~103.5%,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1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浓度的检测。

  • 张爽, 王晓婷, 高雁, 高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27-213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盐知母降血糖活性部位对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比较盐知母降血糖活性部位对培养基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采用STZ (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给药14 d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值(FBG),并用试剂盒测定胰岛素、血浆瘦素、血浆抵抗素等水平。比较盐知母不同降血糖活性部位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结果:盐知母降血糖活性部位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量,且盐知母三氯甲烷层萃取组作用最佳;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FBG、OGTT、HbAlc、Homa-IR等水平及LEP、ADPN等胰岛素抵抗水平。结论:盐知母降血糖活性部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且三氯甲烷萃取层作用显著。

  • 黄文灿, 尚德为, 朱秀清, 朱永坚, 张明, 倪晓佳, 王占璋, 卢浩扬, 江晓佳, 胡礼军, 王佳佳, 温预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31-2134.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以下简称HPLC)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的拉莫三嗪(LTG)血药浓度值,考察2种方法检测值的一致性,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和LC-MS/MS法分别测定117份癫痫患者体内拉莫三嗪血清样本,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偏差图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计算2种方法的成本-效益。结果:2种方法得到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07),Passing-Bablok回归方程为LTGHPLC=1.074×LTGLC-MS/MS+0.071,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7。HPLC法检测结果比LC-MS/MS法偏高(0.216±0.347)μg·mL-1 (95% CI:-0.465~0.897)。当样本量 > 9例/d时,HPLC法取得收益 > 56.04元/d;样本量 > 16例时,LC-MS/MS法取得收益 > 36.46元/d,HPLC法收益 > 653.77元/d。当HPLC法达到最大检测量(58例/d),LC-MS/MS法检测量为66例/d时,2种方法产生的日收益相近(4 240.20元 vs 4305.43元)。当检测量 > 85例/d时,LC-MS/MS法的收益 > 5 927.64元/d,远高于HPLC法。结论:HPLC法和LC-MS/MS法在检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PLC法仪器成本较低,适用于检测量 < 58例/d的情况;LC-MS/MS法仪器成本高,单位时间内检测量为HPLC法的3~4倍,日检测量 > 85例时,检测效益优于HPLC法。

  • 王少平, 宋晓光, 李秉润, 孟莹, 刘晓美, 于帅, 刘庆丰, 王升光, 于盈盈, 刘国飞, 高鹏, 王广录, 代龙, 杨培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35-213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对雄土鳖虫虫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得到活性组分。方法:比较SephadexG15、SephadexG25对样品的分离情况,需用最佳的物质对雄土鳖虫虫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再采用高效液相仪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鉴别,同时采用半制备液相柱对物质进行分离,获得活性单体。并对活性单体进行体外溶栓和抗凝验证。结果:实验得出SephadexG25对雄土鳖虫虫活性物质分离效果比较好。而后采用高效液相仪对分离后的活性组分进行分析,图谱出现五个含量较大的组分。并采用半制备液相柱进行分别收集后,验证得到第二个组分和第三个组分活性较强。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对雄土鳖虫虫活性物质进行系统分离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活性组分,为后期研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 马晓玲, 张雪琼, 李心愿, 吴珊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39-214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蒲公英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渗漉法提取蒲公英有效成分,硅胶柱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依据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谱图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蒲公英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棕榈酸(Ⅰ)、咖啡酸(Ⅱ)、咖啡酸乙酯(Ⅲ)、对羟基苯乙酸乙酯(Ⅳ)、阿魏酸(Ⅴ)和blumenol A (Ⅵ)。结论:化合物Ⅵ为首次从蒲公英中分离得到。

  • 杨海玲, 吴丽丹, 刘惠兰, 唐云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42-214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姜黄-桂枝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肉桂酸、桂皮醛、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5种主要成分含量,并验证方法准确性。方法:采用RP-HPLC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SHIMADZU VP-O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乙酸(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以姜黄素为参照物,建立其对肉桂酸、桂皮醛、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后四者含量,经不同色谱系统和色谱柱间比较验证。同时运用外标法测定姜黄-桂枝药对中5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和可行性。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桂皮醛、肉桂酸、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分别在0.029 7~1.18,0.047 7~1.908,0.016~0.64,0.021~0.84,0.026 4~1.05 6 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51%~102.29%,RSD为0.67%~2.60%。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耐用性;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配伍比例下5种有效成分总质量分数以姜黄-桂枝(0:1,1.392%)最高,姜黄-桂枝(1:0,0.293%)最低。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姜黄-桂枝药对多种成分的质量评价。

  • 肖柳, 蒋捷, 余南才, 杨全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47-215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南方山荷叶及其八角莲的指纹图谱并确定特征峰。方法:对南方山荷叶及其混淆品进行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10批药材中湖北产南方山荷叶含量最高;通过指纹图谱确定了6个特征峰分别为:苦鬼臼毒素、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槲皮素、鬼臼毒素、3-O-甲基槲皮素、山奈酚。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南方山荷叶的质量控制。

  • 药物与临床
  • 王童, 李彩霞, 顾彩红, 陈晓晨, 董吉, 杨丹, 王普, 邹璆, 吴德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51-2154.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探讨安全有效的伏立康唑临床精准合理应用策略。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方法动态检测64例患者,共103份血液标本伏立康唑的药物谷浓度;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析药物浓度与患者临床反应的相关性。结果:(1)使用推荐剂量的伏立康唑治疗后,39/64例(61%)患者谷浓度在1.5~5.5 μg·mL-1,中位数为2.62(1.53~5.33)μg·mL-1;18/64例(28%)患者的谷浓度<1.5 μg·mL-1,中位数为0.975(0.16~1.49)μg·mL-1;7/64例(11%)患者谷浓度>5.5 μg·mL-1,中位数为6.03(5.58~9.38)μg·mL-1。(2)谷浓度<1.5 μg·mL-1的患者与谷浓度≥ 1.5 μg·mL-1的患者治疗无效的比率分别为61%和33%。谷浓度低者较谷浓度高者治疗无效的比率更高,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对11/18例谷浓度<1.5 μg·mL-1且治疗无效的患者调整剂量后,患者谷浓度均增加至1.5 μg·mL-1以上,且疗效获得改善。(3)64例患者中21例(33%)发生不良反应,谷浓度>5.5 μg·mL-1的患者与谷浓度≤ 5.5 μg·mL-1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28%。谷浓度高者较谷浓度低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中9例在伏立康唑减量后消失,7例未调整剂量对症处理后好转,5例因不良反应较重停药。结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大,根据动态监测患者血药谷浓度指导临床用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安全性,从而有益于推进抗真菌治疗的精准医疗水平。

  • 罗兴献, 刘一, 薛学财, 陈月, 王宇航, 杨长青, 冯婉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55-215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特点和关联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0-2017年国内外期刊数据库公开报道的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病例,提取文献中患者年龄、性别、致ADR药物、重症药疹类型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文献49篇,共计病例49例。其中单一用药致重症药疹病例有27例,联合用药22例;49例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中发生率最高为对乙酰氨基酚,其次为吡罗昔康、布洛芬、依托考昔;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平均潜伏期为(7.88±10.42)d,其中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最长,可长达(36.50±14.20)d;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好转,1例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征死亡。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以减少重症药疹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 于文君, 严妍, 李玲, 李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60-216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与其他抗糖尿病口服药物相比,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按照检索策略在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等6个数据库中进行电子检索,并人工进行补充检索。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3篇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7篇。研究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口服糖尿病药物相比无显著差异,然而RCT研究结果提示罗格列酮组因不良反应退出的比例高于非TZD类药物组,但低于吡格列酮组。对于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RCT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支持罗格列酮与其他糖尿病药物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认为罗格列酮暴露组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未暴露组。罗格列酮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与二甲双胍组无显著差异,且低于磺脲类。RCT研究结果提示罗格列酮组体质量升高的患者比例和水肿发生率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的骨折发生率高于其他药物,但低于吡格列酮。对于膀胱癌的发病率,队列研究结果显示罗格列酮组发病率低于吡格列酮组以及其他非TZD类糖尿病药物组,而病例对照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且尚无确切证据证明该药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于其他抗糖尿病药物,但应对其水肿、体质量增加、骨折的风险加以预防,并警惕其致肿瘤风险。

  • 吕碧君, 梁峰华, 谢慧, 肖翔林, 陈文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67-2172,212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分析替考拉宁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血药浓度范围及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某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且需使用替考拉宁治疗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常规负荷剂量(400 mg,q 12 h,3剂)以及维持剂量(400 mg,qd),给药后第5天收集替考拉宁稳态谷浓度血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其浓度,统计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细菌学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替考拉宁在4~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 471.14X-2 065.43,R2=0.999 6,平均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为3.35%和4.66%,稳定性试验RSD为5.13%。平均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为82.71%和98.34%。共62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替考拉宁平均稳态谷浓度为(11.98±4.82)μg·mL-1,总体临床有效率为64.52%,细菌学有效率为66.13%,7例(11.29%)出现肾功能损伤,4例(6.45%)出现肝功能损伤。质量浓度<10 μg·mL-122例,占35.48%,浓度<15 μg·mL-1的45例,占72.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考拉宁谷浓度与细菌学有效率以及肾毒性分别具有独立相关性,并确定目标谷浓度范围为9~17 μg·mL-1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为保证临床疗效建议适当增加替考拉宁给药剂量,必要时可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使其有效浓度维持在9~17 μg·mL-1范围。

  • 厉伟兰, 詹莹, 杨凯斯, 向琼仙, 何杰, 金书韵, 邵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73-2175,214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方法:将60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兰索拉唑治疗组30例,泮托拉唑治疗组30例,2组均未使用其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6.67%,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后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兰索拉唑治疗组和泮托拉唑治疗组的成本分别为11 611.60元、13 445.09元。结论: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症状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相较于泮托拉唑,使用兰索拉唑治疗成本更低、经济性更好,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 陈蓉, 李淼, 赵君慧, 骆玉霜, 李燕, 刘海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76-217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沙利度胺一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0例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吉非替尼和沙利度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治疗效果、生存情况以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68.00%(17/25),对照组为32.00%(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00%(20/25),对照组为52.00%(13/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的生存曲线较对照组明显抬高,观察组PFS为(20.21±1.32)个月,对照组PFS为(10.21±1.3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型肺腺癌的治疗,采用吉非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探讨。

  • 蒋正立, 胡小铭, 崔可, 许成新, 林忠, 许东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79-218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前、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的血药浓度,总结变化特点,并研究给药剂量调整与血药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丙戊酸钠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美罗培南使其血药浓度下降(83.2±7.8)%,亚胺培南使其血药浓度下降(71.7±5.3)%,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血药浓度逐渐恢复,但增加丙戊酸钠给药剂量对血药浓度变化影响不明显。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两者不宜联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药学实践
  • 李宵, 崔赛, 安静, 董占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83-2186,216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将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这一方法运用在我院避光输注药品管理过程中,使避光输注药品的用药风险水平显著下降。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估避光药品从入库到输注后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找出导致失效模式的原因,计算风险值(RPN),统计需改进的流程,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再次评估,比较改进前后RPN值,对避光药品静脉输注中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结果:对FMEA实施前后数据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显示T>2.262(T 0.05,9),P<0.05,说明管理前后风险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FMEA管控后的风险值均比改进前明显下降。结论:运用FMEA规范我院避光输注药品的管理后,因药品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的风险大大减少。

  • 杨金玉, 雷凯, 何光照, 张程亮, 刘异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87-219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与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输液中的配伍相容性。方法:在室温(25℃)不避光的环境条件下,对盐酸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液,于0,3,6,24 h时间点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H值和微粒的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配伍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上述配伍输液在24 h内均无浑浊、无变色、无沉淀和气体产生,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标准,pH和2种药物浓度保持恒定。结论:在室温下,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磷酸钠在常用输液中稳定,可在临床中配伍使用。

  • 沈驰, 蔡周权, 曹喜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91-2192,219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介入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方法:对比2014年与2015年某院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总结临床药师介入临床药物合理使用的方式和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药师介入,某院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临床药师的介入有助于降低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炎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左文, 李江, 李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93-219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联用情况。方法:汇总某院2015年全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联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具体分析不合理联用的原因。结果与讨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单独使用,谨慎联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梅昕, 冯锦玲, 肖频, 康贺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197-220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设立药师综合门诊,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设置全日制多专科药师门诊,建全药师接诊、会诊、转诊、检查、网络药学服务等工作规范,并统计一年内患者来源情况及就诊数量变化,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一年内就诊患者数量逐步增加,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的转诊,药师门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门诊。结论:药师门诊能够增加医药配合程度,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张倩, 许琳, 王晓骁, 陆静波, 张晓菲, 周依婷, 谭喜莹, 赵步长, 郭建明, 居文政, 段金廒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201-220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单中心临床数据选取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信息,针对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为后续开展丹红注射液与降糖药物相互作用实验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HIS数据库中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2 206例糖尿病患者的医嘱信息,运用基本统计和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药物的联合用药规律,并针对其与联用频数前3组降糖药物组合进行药物相互作用文献研究。结果:与丹红注射液联用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中,频数最高者依次为阿卡波糖、胰岛素类药物和二甲双胍。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丹红注射液与这些药物联合用药相互作用研究的文献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结论:丹红注射液作为有效增益于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辅助治疗药物,与降糖药物临床联合用药几率较高,但缺乏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值得进一步系统探究。

  • 综述
  • 冯格, 翟健秀, 陈万生, 熊筱娟, 高守红, 杨阳, 夏天一, 张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206-2209,221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北五味子)及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合了近些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南北五味子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对南北五味子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其相关制剂的联合用药进行了概述,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余微兰, 郭粤霞, 李祥, 钟国平, 黄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210-221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中,常易导致呼吸道、泌尿道、腹腔感染以及血流感染。作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对多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所致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也日趋严重,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就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相关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

  • 药物不良反应
  • 郭濠宁, 赵静, 罗文, 张莉, 吴思霖, 何淼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216-221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樊鹏利, 秦玉花, 赵红卫, 张伟, 杨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 37(21): 2217-2218.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7.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