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汇总湖北省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湖北省共有79家医疗机构制剂室,其所在地域、医疗机构级别和类别分布不均衡;西药制剂的同质化高,而中药制剂中独家特色制剂较多;近3年新批准医疗机构制剂数量不多;制剂室设施设备、质量检验和物料生产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结论:湖北省医疗机构制剂室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引导制剂室合理布局,走向集中化、特色化,鼓励与药品生产企业联合注册申报制剂文号,实现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可持续发展。
目的:对盐酸美克洛嗪口腔速溶膜进行了处方研究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HPMC E3用量、PEO用量、黄原胶用量和固含量比例为影响因素,以厚度均匀性、溶解时间、最大载荷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对盐酸美克洛嗪口腔速溶膜进行了处方优化;采用流延法的制备工艺并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HPMC E3用量、PEO用量、固含量比例分别是影响膜剂强度、溶解时间、厚度均匀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工艺研究确定了乳化分散、涂膜厚度、涂膜速度、干燥温度等关键工艺的参数。结论:经过处方工艺研究制得了符合质量要求的膜剂产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和狼毒色原酮的含量。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伞形花内酯为327 nm,狼毒色原酮为297 nm;流速0.3 mL·min-1;进样量2 μL,柱温25℃。结果:伞形花内酯、狼毒色原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4~19.64 μg·mL-1(r=0.999 9)、14.70~352.8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99.63%,RSD分别为1.81%,1.65%。13批瑞香狼毒药材中伞形花内酯的含量范围为0~0.602 mg·g-1,狼毒色原酮的含量范围6.08~33.37 mg·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中药瑞香狼毒的质量控制。
目的:观察盆炎灵合剂对混合菌液致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的药理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组,盆炎灵1组,盆炎灵2组、盆炎灵3组,每组6只。采用解脲支原体和致病大肠埃希菌混合菌液感染方法制造大鼠盆腔炎性疾病模型。造模后,妇科千金组(剂量:216 mg·kg-1)、盆炎灵1组(5 mL·kg-1)、盆炎灵2组(10 mL·kg-1)、盆炎灵3组(20 mL·kg-1)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21 d。对各组别大鼠进行子宫病理学检查,及炎症因子分析。同时对各组大鼠子宫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盆炎灵各给药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相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盆炎灵各给药组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的浓度明显降低,且呈明显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NF-κB p65转移到细胞核,给药盆炎灵后,细胞核中的NF-κB p65浓度降低。相对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子宫中的IκB-α被降解,给药盆炎灵后,细胞中IκB-α的浓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盆炎灵合剂可降低子宫炎性细胞浸润,明显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对盆腔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目的:探讨黄连有效成分及其组合物对荷糖小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影响。方法:制备黄连粉末模拟胃液溶出物并检测其中盐酸小檗碱(BER)、黄连碱(COP)、盐酸药根碱(JAT)、阿魏酸(FA)、盐酸巴马丁(BM)含量,结合BER治疗2型糖尿病(T2D)有效剂量确立其他成分剂量,组合物剂量为5种化合物剂量的1/10倍量。对照组灌服葡萄糖(2 g·kg-1),药物组灌服等剂量葡萄糖及不同药物。各组分别在灌服的前1 h及灌服1 h时眼眶静脉采血、灌服1.5 h时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GLP-1和胰岛素含量。结果:BER、COP、JAT、组合物及黄连粉末均能在1,1.5 h升高荷糖小鼠血清胰岛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BER、组合物及黄连粉均能在1,1.5 h升高荷糖小鼠血清GLP-1浓度,即促进GLP-1分泌;药物组其他成分呈现一定升高GLP-1水平作用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结论:黄连及其部分活性成分能有效刺激小鼠GLP-1及胰岛素分泌,且低剂量组合物作用活性高于高剂量单个活性成分活性,黄连刺激肠道GLP-1分泌作用是其治疗T2D机制之一。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四氯化碳所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TLR-4、NF-κB、AP-1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1)1 mL·kg-1,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经病理学检查确认成肝纤维化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水飞蓟素40 mg·kg-1组、葛根素20,40,80 mg·kg-1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60 d。同时另设置正常组大鼠10只。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程度。末次给药12 h后,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介素-6(IL-6)的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NF-κB、A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相比,葛根素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ST、ALT、IL-6的水平以及TNF-α、IL-6的含量(P<0.05),并明显下调TLR-4、NF-κB、AP-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中TLR-4、NF-κB、AP-1的蛋白水平有关。
目的:制备辛苯聚醇阴道用温敏凝胶[(O-9)-VTG],并对其释放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冷溶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温敏凝胶材料制备凝胶,倒置法测定其胶凝温度(TGEL),再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药情况。结果:优化的处方基质配比为P407:P188:甘油:壳聚糖=16.3:5.7:5:0.6,胶凝温度为33℃,胶凝时间约1.6 min;辛苯聚醇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效应面法筛选辛苯聚醇温敏凝胶处方合理,(O-9)-VTG作为新型阴道用避孕制剂前景良好。
目的:研究青藤碱口服给药在兔生理状态下血液及关节液的药动学特征。方法:经口灌胃给予新西兰兔青藤碱100 mg·kg-1,采用微透析技术采集关节腔透析液,并同步耳缘静脉采集血液,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液及关节液中青藤碱浓度。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青藤碱口服给药后在新西兰兔血液中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2 867.5±246.76 ng·mL-1,T1/2 Ka为0.31±0.10 h,Ka为3.72±2.4 h-1,T1/2为3.27±0.50 h,符合一室模型;关节腔中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 874.688±477.19 ng·mL-1,Ka为3.6±0.75 h-1,T1/2为3.91±1.48 h,符合一室模型;血浆中Cmax是关节液Cmax的1.53倍。结论:血液及关节液中均存在青藤碱,但在血液中的Cmax高于关节液。
目的:研究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6只比格犬随机分为2组,采用双周期双交叉给药方法,单次灌胃60 mg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LC-MS/MS法测定比格犬体内右兰索拉唑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次灌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比格犬血浆中右兰索拉唑的t1/2分别为(1.34±0.73)和(1.42±0.63) h,Tmax分别为(5.7±0.52)和(5.8±1.17) h,Cmax分别为(385.5±37.14)和(380.5±53.3) ng·mL-1,AUC0-t分别为(1 463.9±213.2)和(1 502.3±147.8) ng·h·mL-1,AUC0-∞分别为(1 476.4±215.7)和(1 514.3±149.5) ng·h·mL-1。结论:右兰索拉唑缓释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生物等效。
目的:建立宣肺止咳合剂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宣肺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在254 nm检测波长下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葛根素为参照物,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10批宣肺止咳合剂,并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对10批宣肺止咳合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组方中6味药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了宣肺止咳合剂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995~0.999之间,标定了28个共有指纹峰,其中26个归属到各药材,3个已确认成分。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为宣肺止咳合剂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斑马鱼体大脑核心钟基因bmal,clock,cry和per表达及其生物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氯吡格雷处理斑马鱼1 h后,收集并观察脑组织中生物钟基因bmal、clock、cry、per的mRNA转录水平,并观察氯吡格雷对斑马鱼生物节律,如活动振幅、时相、行为周期和体内褪黑素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氯吡格雷处理后斑马鱼大脑中生物钟基因bmal、clock、cry、per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氯吡格雷可以显著下调bmal1a、bmal2、clock1a、cry1aa、per1a及per2的表达(P<0.05),同时clock2、cry1bb、per1b及per3的转录水平与氯吡格雷成正相关,发挥应激性补偿作用。经过氯吡格雷处理,斑马鱼的活动振幅和时相显著下调(P<0.05),同时体内褪黑素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结论:氯吡格雷摄入导致斑马鱼大脑中主要生物钟基因表达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物节律及调节睡眠关键激素-褪黑素的分泌水平。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维汀)在改善银屑病小鼠模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构建,安维汀药物处理,小鼠病情等级评定,细胞因子检测,mRNA定量,蛋白免疫印迹的生物学方法,研究安维汀用药后,银屑病小鼠病情,体内细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mRNA含量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小鼠病情级别评定结果显示,安维汀能减轻银屑病的症状;mRNA定量结果和免疫蛋白印迹结果均显示,安维汀可以改变银屑病小鼠体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和血管生成因子含量,从而缓解银屑病的症状。结论:安维汀通过影响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17类细胞因子IL-17A,Th2类细胞因子IL-4及Treg细胞因子IL-10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含量,抑制炎症和血管的生成,从而改善银屑病症状。
目的:考察加替沙星滴眼液除菌过滤时不同材质滤膜对于苯扎氯铵的吸附性;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的含量。方法:采用材质为聚醚砜(PES)、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滤膜过滤加替沙星滴眼液后,收集滤液,于100,500,1 000,1 500,2 000 mL时取样,测定过滤后苯扎氯铵的含量;以水(用1 mol·L-1高氯酸调pH至2.2±0.05)-乙腈-异丙醇(58:33:9)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14 nm。结果:材质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滤膜对于苯扎氯铵有6.3%的吸附,而材质聚醚砜(PES)对于苯扎氯铵无吸附性;苯扎氯铵在11.1~111 μg·mL-1(222~2 220 n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y=22 162x-15 620(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8%、RSD=0.60%(n=9),准确度较好。结论:对于加替沙星滴眼液的生产,采用材质为聚醚砜(PES)的滤膜对其中抑菌剂苯扎氯铵无吸附;建立了HPLC法测定加替沙星滴眼液中苯扎氯铵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快速准确用于加替沙星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分析。
目的:制备0.05%环孢素滴眼液(微乳型),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并依据《中国药典》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的要求,将其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在(25±2)℃,湿度(60%±10%) Rh的条件下进行加速实验,在(6±2)℃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0.05%环孢素滴眼液(微乳型)在100.28~350.98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19 749.21C+76 828.91,r=0.999 9。环孢素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为0.45%和1.07%(n=6)。3批样品中环孢素标示量均在90%~110%的范围之内,有关物质小于1.5%,符合相关规定。在各项稳定性试验观察中,其各项指标与0月同批样品结果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0.05%环孢素滴眼液(微乳型)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稳定性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目的:考察脂蟾毒配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RPTN)在体内对荷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小鼠异位移植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为保证体内给药的安全性和确定给药剂量,考察RPTN和脂蟾毒配基溶液(RS)在小鼠体内静脉给药途径的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移植实体瘤模型后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纳米粒组、5-氟尿嘧啶溶液(FS)组、RS组、脂蟾毒配基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纳米粒(RPN)组、RPTN组,尾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在停药次日,处死小鼠后剥离实体瘤,称重并测量实体瘤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实体瘤体积增长量和抑瘤率;将实体瘤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包埋,苏木素&曙红(H&E)染色观察,全面评价RPTN在小鼠体内的抑瘤效果。结果:RPTN和RS小鼠静脉给药LD50分别为38.2 mg·kg-1和18.9 mg·kg-1,表明RPTN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RBG在小鼠体内的毒性作用,相比RS更安全。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中给药7 d后,FS组、RPN组、RPTN组的实体瘤体积增长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P<0.05或P<0.01),RPTN组抑瘤率为64.93%,明显高于RPN组(51.64%)、FS组(37.19%)、RS组(31.60%)的抑瘤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的结果也表明RPTN组对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实体瘤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结论:与RPN、RS和FS相比,在抑制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移植实体瘤试验中RPTN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参麦注射液静点,连续治疗4 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胸痛发作情况及出血情况,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心血管发生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eteinases-9,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胸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1),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较低(P<0.01),cTnT、CKMB水平较低,MMP-9水平较低(P<0.05),胸痛发作频率较低(P<0.01),持续时间较短(P<0.01),血小板聚集率较低(P<0.01),主要心血管发生率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胸痛,且能降低血清MMP-9、TNF-α及IL-6水平。
目的:探讨PON1(rs662)基因多态性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279例PCI术后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1及阿司匹林100 mg·d-1抗血小板治疗,服用5 d后空腹抽取静脉血,并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将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PON1(rs662)基因多态性及临床因素对HPR的影响,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curve)检验联合独立风险因素模型预测HPR的效力。结果:279例PCI术后患者HPR发生率为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ON1(rs662) A等位基因(OR=2.101,95% CI=1.002~4.406,P=0.049)、糖尿病(OR=1.921,95% CI=1.023~3.604,P=0.042)为HPR的独立风险因素。联合独立风险因素模型预测HP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0(95% CI=0.600~0.760,P<0.001)。结论:PON1(rs662) A等位基因及糖尿病为PCI术后患者HPR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联合独立风险因素模型预测HPR的效力良好。
目的:检测和分析地西他滨上市后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进行地西他滨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并利用SPSS19.0分析性别,年龄,用药时长及给药剂量对目标信号的影响。结果:在纳入分析的11 951 487份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地西他滨为首要怀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 225份,经ROR法检测,共得到167个地西他滨不良反应信号,其中血液及淋巴系统和感染疾病分布最多。经统计学分析,与其他系统不良反应相比,血液及淋巴系统在性别(P=0.027)和年龄(P=0.023)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用药时长和给药剂量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患者,66~79岁患者发生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不良反应风险较大,但仍需进行进一步信号评价和验证,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目的:统计275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与速度,分析药物滴注浓度、速度与合理用药的关系,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静脉滴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合理用药审查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询药典、药品说明书和专业文献,收集静脉滴注药物的滴注浓度,滴注速度要求等,并对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查阅的275种静脉滴注药物中有50种药物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输液浓度范围,其中标注较多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中药注射剂、抗肿瘤药物及消化系统药物。有63种药物标注了滴速,70种标注了输液时间。结论:滴注浓度与速度是影响输液疗效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说明书规定,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相应合理的调整。
目的:对儿童肾移植受者撤除糖皮质激素的不同方案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儿童肾移植不同时机激素撤除方案的安全有效性进行总结。结果:儿童肾移植受者在不同时机采用撤除糖皮质激素方案是安全有效的。结论:临床应根据儿童肾移植受者的基本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长期服用激素的不良反应。
缝隙连接蛋白4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心肌细胞的生存调节发挥重要的作用。Cx43的磷酸化水平改变对心肌细胞存活也具有调节作用。Cx43调节心肌细胞的生存对于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很有可能为各类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的药物作用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