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15
  

  • 全选
    |
    研究论文
  • 刘亚妮, 杨春晓, 沈如飞, 周嘉黎, 罗小梅, 张玉, 师少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1-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Nm23基因中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在湖北汉族肾移植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TaqMan-MGB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湖北汉族150例肾移植患者(男114例,女36例)和150例健康人群(男112例,女38例)的Nm23基因启动子及内含子区域共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Nm23基因上所选的10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rs7207370与rs1694969、rs34214448、rs2318785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rs8075231与rs2302254、rs2041296、rs8071647、rs2159359之间存在高度的连锁不平衡;并筛选出3个标签SNPs:rs7207370、rs8075231、rs11868380。结论:Nm23基因10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在肾移植患者和健康人群间无显著性差异。性别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 董玲芳, 段虹飞, 张海峰, 赵宁民, 马爱玲, 赵红卫, 张伟, 秦玉花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6-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并重点考察亚胺培南血浆样品的稳定性。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 (5μm,4.6mm×250 mm)色谱柱,以10 mmol·L-1磷酸二氢钾-含四丁基溴化铵(0.3 mmol·L-1)甲醇液(96:4,V:V)为流动相,调节pH至7.2,柱温为30℃,内标为5-羟基吲哚-3-醋酸,检测波长300 nm。稳定剂0.5mol·L-1 3-吗啉丙磺酸缓冲液(pH6.8)-乙二醇-水,体积比2:1:1。结果: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6±1.7)%,(93.9±2.2)%,(91.4±0.4)%,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5%;血浆中亚胺培南在0.1~10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0.996),定量下限为0.1μg·ml-1;不加稳定剂时,含亚胺培南的血浆样品在室温、4℃、-30℃条件下分别可以稳定2,6,8 h,加入稳定剂后分别为6,12,48 h。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用于亚胺培南血药浓度的测定,适用于重症感染患者治疗药物监测。

  • 杨培民, 曹广尚, 李芳, 高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9-1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白花蛇舌草中5个环烯醚萜成分含量的方法,为制定白花蛇舌草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B)-0.05%磷酸溶液(A)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鸡屎藤次苷甲酯、车叶草酸、车叶草苷、反式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和反式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0%~100.6%,RSD均小于3%(n=6)。应用所建方法测定了不同批次白花蛇舌草中 5个环烯醚萜成分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白花蛇舌草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叶勇, 黄秋洁, 刘华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12-1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脱氢卡维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脱氢卡维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脱氢卡维丁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浆和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2.91±1.40)%、(54.35±2.95)%及(52.11±2.31)%。结论:脱氢卡维丁与血浆蛋白具有较低强度的结合。

  • 刘凯, 许惠琴, 陆春红, 吕兴, 吴云皓, 周芷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15-1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精制消癥丸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造成乳腺增生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消乳散结组(0.9 g·kg-1,制剂量),消癥丸组(2.7 g·kg-1,8.1 g·kg-1,生药量),精制消癥丸组(2.7 g·kg-1,8.1 g·kg-1,生药量),并以正常SD雌性未孕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组连续给药3周,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应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观察血清性激素水平、乳腺组织性激素相关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E2、PRL水平明显升高,P水平明显下降,但对FSH、LH无明显影响;乳腺组织ERα、PGR、PRLR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给予精制消癥丸及消癥丸后,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E2、PRL水平,升高P水平,下调ERα、PGR、PRL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精制消癥丸和消癥丸可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下调性激素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而发挥抗乳腺增生的作用,且两者作用相当,这为优化制备工艺、提高质量标准、减少临床服用量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 张庆业, 涂星, 范丽霞, 何嘉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19-2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经皮吸收的特性。方法:以裸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体经皮微透析采样技术,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吴茱萸提取物经皮给药后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浓度,并利用Kinetica 5.0软件对皮肤药物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参数。结果: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的达峰时间为(150±15.3)min,半衰期(t1/2)(263.7±41.6)min;吴茱萸次碱的达峰时间为(90±2.1)min,半衰期(t1/2)(194±17.3)min;二者均能较快地达到峰值,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释放,使皮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结论: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吴茱萸提取物的皮肤药动学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可透过皮肤吸收而发挥临床药效。

  • 刘月英, 包宏, 宝鲁尔, 宣丽颖, 宋葆华, 霍万学, 孙敏, 林琳, 刘兰英, 董丽刚, 张丽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23-2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扎冲十三味丸的溶栓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同时评价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理试验。方法:采用体内和体外溶栓的方法评价扎冲十三味丸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应用ELISA方法测定扎冲十三味丸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的影响;同时评价扎冲十三味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扎冲十三味丸对实验小鼠的急性毒理试验。结果:0.432 g· kg-1(中)和0.864 g· kg-1(高)扎冲十三味丸组于末次给药后2~6 h均明显抑制血浆PAI-1活性, 显著提高血浆tPA活性。0.864,1.728 g·kg-1组和复方丹参滴丸0.12 g·kg-1组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延长TT,3种剂量的扎冲十三味丸对APTT和PT无明显影响,对红细胞电泳、高切、中切和低切均无明显影响;全部小鼠健存,无中毒反应。结论:扎冲十三味丸抑制PAI-1活性,同时提高tPA的活性可能是其具有较好溶栓作用的分子机制。扎冲十三味丸可影响内凝和外凝系统,减少血管壁纤维蛋白的沉积,也提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出血倾向,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系统;无明显急性毒理反应。

  • 曹莉, 常迪, 张石, 解雨婷, 孙立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27-3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16-妊娠双烯醇酮(16-DHP)阴道栓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S-40和PEG 400为基质制备16-DHP阴道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溶出度和含量,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制栓剂为白色子弹型栓剂,软硬度合适;鉴别、检查等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应规定;溶出度为95%, 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5.0~25.0 μg·ml-1(r=0.999 6),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9.1%~101.2% ;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 王敏, 谢鹏, 杨益民, 李秋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31-3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为塞来昔布原料药组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灌胃给药剂量均为10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塞来昔布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塞来昔布药动学参数。结果: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3.6±44.5)nm,PdI为(0.217±0.052),Zeta电位为(-30.4±5.2)mV。塞来昔布原料药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47±0.72)和(11.64±2.01)mg·L-1·h;t1/2分别为(13.45±1.89)和(10.12±1.24)h;tmax 分别为(2.33±0.21)和(1.31±0.14)h;Cmax分别为(0.86±0.12)和(2.14±0.46 )mg·L-1结论: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体内塞来昔布的药动学行为,与塞来昔布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药物与临床
  • 楚建杰, 王明明, 王艳华, 杨志福, 文爱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36-3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某院合理用药监管系统,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某院2012—2013年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病历,对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3年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 935例,最终纳入研究的1 600例患者中,有682例(42.63%)应用抑酸药进行应激性溃疡预防,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率高达99.27%;466例(68.33%)患者为无指征预防性应用抑酸药;所有预防用药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其中有1例患者同时使用了PPIs和H2受体拮抗剂(H2RAs)。结论:该院应激性溃疡预防用抑酸药PPIs存在过度使用及药物品种、剂型选择不规范等现象。建议临床使用抑酸药PPIs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规范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杜红, 吴锋耀, 刘升, 卢祥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39-43.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病原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者156例,按感染HIV或肺结核将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各78例,A组为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B组为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检测156例重症肺炎并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致病菌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分离出196株病原菌,其中痰标本分离出140株,占71.4%株,其余分别分离自血液、胸腔积液、肺穿刺组织学标本。A组134株病原菌中:真菌感染54株,革兰阴性杆菌34株(其中14株为ESBL表型阳性菌, 4株ESBL表型阳性菌为泛耐药菌株),革兰阳性菌15株(2株MRSA, 2株MRSE), 结核分支杆菌16株,巨细胞病毒14株,46例病例为2种以上病原感染;B组6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5株(其中4株为ESBL表型阳性菌,2株ESBL表型阳性菌为泛耐药菌株)、结核分枝杆菌20株、真菌11株、革兰阳性菌6株(1株MRSA),16例为2种以上病原感染。结论: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合并2种或上2种多种病原菌感染,与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比较,耐药现象明显。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

  • 林立敏, 卢克鹏, 刘倩, 张晶, 宋洪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44-5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霉酚酸酯(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肝移植术后使用MMF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包括1 2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指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率、移植物存活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试验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导致感染、高血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安全性方面,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如患者是否有胃肠道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选用相应药物。

  • 叶胜兰, 李承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50-54.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平行开放的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OSAHS 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组45例(A组)、单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组45例(B组)、单用BiPAP呼吸机治疗组45例(C组)和常规治疗组45例(D组);观察记录入院时及治疗12周结束时所有患者测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血糖、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多导睡眠监测PSG(AHI、LSpO2)和 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1)4组治疗前、后BMI、WHR、TC、LDL-C、TG、尿酸、血糖、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有显著差异性(P < 0.05);而且各组治疗后BMI、WHR、TC、LDL-C、TG、临床症状、炎性因子(IL-6,TNF-α)、氧化/抗氧化指标(SOD)等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A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2) 4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检测图仪PSG(AHI、LSpO2)和 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有显著差异性(P < 0.05);而且各组治疗后多导睡眠监测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中A组LSpO2上升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 AHI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结论:OSAHS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应从主要影响因素出发,提供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乙酰半胱氨酸片联合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OSAH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呼吸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 应俊, 黄坚, 李淑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55-5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肾综合征出血热伴急性肾衰竭患者28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行血液透析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魏酸哌嗪,200 mg ti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肾功能、血浆内皮素(ET)、循环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无死亡病例,且全部治愈;对照组死亡1例,但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04,P>0.05;χ2=3.36,P>0.05)。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恢复正常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血浆ET-1、循环内皮细胞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康复。

  • 韩小年, 马莉, 张宏丽, 尤海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57-6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年龄≤60岁)的56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癫痫控制情况、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转归,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561例使用丙戊酸钠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神经系统24例(40.67%),消化系统17例(28.81%),皮肤及皮下组织7例(11.87%);罕见不良反应:听力下降,小便控制不佳各1例(3.3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皮坏死松解症和严重肝中毒各1例(3.39%)。经过调整剂量、换药、停药及支持对症治疗,59例不良反应患者中,除2例头发变白未恢复,2例严重不良反应(肝中毒和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康复,3例脱发患者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年龄 < 10岁的儿童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特异性体质是丙戊酸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 药学实践
  • 戴河双, 陈琴华, 张燕, 胡培, 陈志琼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61-65.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9-氯甲酸芴甲酯(FMOC-Cl)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技术对其衍生化物进行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阿仑膦酸钠片的含量。方法:阿仑膦酸钠与FMOC-Cl衍生化反应后,采用LinkSil C18色谱柱(5.0 μm,250 mm×4.6 mm),乙腈-甲醇-0.4%乙二胺四乙酸(用氢氧化钠调pH 7.16)(25:5:70)为流动相,测定阿仑膦酸钠的含量,并用ESI-MS获得质谱图对其衍生化产物的主要碎片进行分析。结果:在负离子模式下,阿仑膦酸钠的衍生化产物主要碎片离子为m/z 470、426、408、366、344和326。阿仑膦酸钠质量浓度在1~4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最低检测限为0.2 mg·L-1结论:该HPLC-UV柱前衍生法样品处理简单,测定灵敏,准确度高,可以用来测定阿仑膦酸钠片剂含量。ESI-IT-MS分析为进一步对阿仑膦酸钠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结构修饰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 纪莎, 胡雯玲, 何丹鸿, 袁曦, 黄为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65-6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工艺。方法: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剂流速为考察因素,黄芪甲苷得率为考察指标,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用方差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5 ℃、萃取压力为45 MPa、萃取时间为2 h、萃取剂流速为20 L·h-1结论:本提取工艺条件可行,为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提取方法的及黄芪甲苷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邹国芳, 钱文璟, 李巍, 简炎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68-71.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分别测定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结果,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临床检测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的血清43份,分别用HPLC法和FPIA法进行测定,运用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HPLC法和FPIA法测定的万古霉素血清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回归方程为:YFPIA=1.103XHPLC+0.831 5(R2=0.957 2); Bland-Altman评价分析2种方法一致性较好;配对t检验显示2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 1)。结论:相较于FPIA法,HPLC法测定不受代谢和降解产物干扰,能准确检测血清万古霉素浓度,适合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

  • 胡安新, 徐冬梅, 周华, 邱波, 王同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71-76.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率现状,科学选择药学干预切入点。方法:采用疾病知识问卷、治疗用药知识问卷、用药依从性问卷、临床不合理用药调查表调查120例CHF患者的基础资料、CHF疾病知识知晓度、CHF治疗用药知识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情况、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CHF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很低;治疗用药知识了解程度很低;用药依从性很差;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很多。进一步分析发现, CHF患者再入院次数与对疾病知识知晓度呈负相关(P < 0.01),与对治疗用药知识了解程度呈负相关(P < 0.01),与用药依从性呈负相关(P < 0.01),与临床不合理用药呈正相关(P < 0.01)。结论:药物治疗不当所诱发的再入院不容忽视,临床应依此为药学干预的切入点,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药学干预,使患者和或家属主动参与到治疗中来,并学会自我管理,将对改善CHF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长期和预后、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 刘广宣, 赵茜, 齐先福, 孙博, 关丁越, 朱丹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76-7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室温下0,1,2,4,6,8,10,12,16,20,24 h时配伍液的外观、不溶微粒分布及粒径大小、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他赛的含量。结果:24 h内,药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与pH值均无明显改变,但多西他赛的含量在配置后8 h均有明显下降(RSD>2%);24 h内,药物与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与pH值均无明显改变,但多西他赛的含量在配置后20 h有明显下降(RSD>2%)。结论:室温条件下,多西他赛注射液与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明显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

  • 李欣晴, 饶毅, 魏惠珍, 陈卓, 胡景婷, 刘玲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79-82.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四逆泡腾片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 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 25 ℃。结果:本色谱条件下四逆泡腾片各成分得到较好的分离,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具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特征图谱分析, 10批四逆泡腾片样品相似度均在0.88以上。结论:通过四逆泡腾片特征图谱建立,可对四逆泡腾片成品进行定性分析和质量控制。

  • 综述
  • 黄越燕, 谭荣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83-87.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闪式提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及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分析了闪式提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 药物不良反应
  • 杨春平, 易湛苗, 刘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88-89.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永, 王永韧, 许静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 89-90. https://doi.org/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5.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